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盼秋的月亮 > 第14章 秋

盼秋的月亮 第14章 秋

作者:一枝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6:32:34 来源:文学城

夜里九点半,教学楼已经安静下来。走廊里的自动感应灯一盏盏灭下去,只剩他脚步声偶尔回响。

Ethan 拎着一杯喝了一半的黑咖啡,走回自己那间熟悉的办公室。他轻轻合上门,没有开灯,只拉开了一点百叶窗,让街灯透进来些温暖的金色光晕。

他坐到那张浅灰色圆桌边,手指轻敲着杯盖,不自觉地微笑了一下。白天排得密不透风,几乎每节课之间都没有喘息。他习惯这样,用节奏来遮住思绪。

但今天有一个时刻,在节奏中慢了下来——那场访谈。

她叫 Qiu。一个博士一年级的新生。说话声音偏轻,带着不甚张扬的专注。

访谈开始不久,他便察觉到她并不把这当成一次简单的课堂作业。

她的提问方式有一股温和的锋利。她的倾听状态、甚至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字迹,都带着某种“真正想理解对方”的用心。

他见过太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做访谈,也有不少人懂得包装提问、展示自己。但她的认真是安静的,不炫技,也不讨好,就像她愿意真正陪对方待在一个话题的深处。

她问他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像往常一样,给出一个中规中矩的回答,比如:“我一直对人类行为背后的机制感兴趣,心理学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机制。”——这确实也是事实。只是那样的回答,是站在专业的门槛上所说的,不带情绪、不涉个人,足够理性,也足够安全。

但那天她的眼神专注,像是在真正等一个有重量的答案。他一时没走回那条惯常的路径,而是说出了那个更“自我”的动机。那句话脱口而出:“It seemed useless, but it could save people.” 说出口的一瞬间,他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标准答案”。

他注意到她停了一下,没有急着追问,而是沉默了两三秒——那种沉默不是空白,而是一种回应。

某些人会让你放下语言的盔甲,让你说出那些原本不会交给课堂的部分。

今天他说了 Jamie 的事。那个梦中沉默的朋友,他当然记得!他不会忘,他一直记得。

她听的时候没有发出安慰式的回应,也没有试图解释,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一刻的安静,那不是回避,而是一种在场的姿态。

她让他感到,自己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在聆听。

他忽然想起,访谈的尾声,她也提到了一个梦。那是他整场访谈里最意外的片段。

她并没有刻意营造情绪,只是用平静的语调说起那个反复出现的场景——一个儿时的朋友,一个渐行渐远的关系。梦里没有冲突,没有对白,只是两个人在同一个空间里安静存在。她甚至说,在梦中,她始终清楚他们现实中已经不再联系。

那种梦境的描述,让他产生了一种复杂的熟悉感。她的梦和 Jamie 的梦有一种相似的质地——都是“未完”的情感,都在以温和的方式要求一次重返。

不同的是,Jamie 的梦里有一种持续的悲伤,而她的梦更像一种温柔的练习,一种和过去共处的方式。

他心里有一瞬间的想法:也许她并不知道,这样的梦说明她已经具备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成熟。不是回避,而是允许未完成的事停留在那里,不急着修复,也不强行解释。那是一种与缺席共处的姿态。

那样的姿态很少见。

大多数人研究心理学,是想“弄清楚”;她却是在“理解”。

她的梦并没有让他想到理论,而让他想到“人”。

她在无意识中完成了一种极为罕见的平衡:既承认失去,又不被失去吞没。

Ethan 靠在椅背上,指尖在咖啡杯的边缘轻轻敲着。

她的梦,让他意识到,“救人”有时并不是行动,而是一种温柔的聆听。

有一类人,会自然而然地让你放下戒备。

他们不一定话多、不一定外向,但有种安静的在场感,让人说起那些原本不打算说的事。

盼秋大概就是那样的人。

而她提出的那个问题——“你主持过学生的婚礼吗?”——一开始让他有些错愕。

不是因为问题太私人,而是因为它切得太深。

她不是想打探八卦,而是在探寻一个人如何理解角色与情感之间的边界。

这个问题,恐怕比任何课程内容都更能检验一个心理学研究者的直觉。

他知道,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日后在研究中也会有自己的深度。那是种观察力,不急于总结,却能稳稳触及关键。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听”是技能;但对极少数人来说,“倾听”是某种近乎天赋的伦理姿态。

她可能还不太明白这一点。但他看到了。他甚至开始想象,如果将来她想选择他做博士导师,自己会愿意指导她。

还有一个细节让他记住了她:她的笔记。

她安静地坐着,手指握着录音笔,偶尔低头在笔记上写几句。眼神里有一层水面似的沉静,像是在一条河流下面,悄悄分析着什么。

他偶尔会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听课,也会无意中扫过学生笔记本上写了些什么。

但她的笔记不同,不只是关键词或大标题,而是那种几乎像记录谈话节奏一样的写法。有点像速记,也像某种训练有素的沉浸。

Ethan 向来相信:attitude beats aptitude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尤其在这个领域,真正的理解和同理,不只是天赋,更需要一种长期沉潜的练习。

而眼前这个学生,显然带着那种练习的种子。

他望向窗外,目光穿过百叶窗看向夜色, 风吹动树叶的轮廓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他没想到,那场短短的访谈,会在他这满是待办事项的一天里,成为唯一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时刻。

有些学生,是提醒你为什么选择教职的理由。他们让你意识到,“传授”这个词,本身就是不完整的。

真正的教学,也是一种被理解、被回应的过程。

他抬起头,百叶窗的缝隙间漏进一点街灯的光,斜斜地打在墙上。

他笑了笑,然后,他伸手打开了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名字叫:Qiu。

周末多更一章,感谢大家读到这。

小作者碎碎念:刚刚签约悲剧了

这一章从 Ethan 视角写“被理解的瞬间”。我很喜欢里面的几句话:

“Attitude beats aptitude.”(态度往往胜过天赋)

“有些学生,是提醒你为什么选择教职的理由。”

“有一类人,会自然而然地让你放下戒备。他们不一定话多、不一定外向,但有种安静的在场感,让人说起那些原本不打算说的事。”

你遇见过这样的人吗?我会认真看每一个留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