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女主不干了(快穿) > 第13章 宫斗文里的女主(13)

女主不干了(快穿) 第13章 宫斗文里的女主(13)

作者:邈邈一黍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2 12:06:49 来源:文学城

苏苑跟周六郎见面那天,是个艳阳天,天气极热,明明还穿着春衣,却让人感受到了盛夏的炎热。

周六郎到国公府是以送字的名义来的,他也确实带来了三幅字,一幅是昨日刚刚写好的,两幅是从过往的作品中挑出来的,不能说是他生平最好的作品,但绝对都投了苏伯父的喜好。

既是要上国公府的门,周六郎也不止是带了三幅字,蜜饯、果子、点心各带了几样,都是府里头自己做的,祖上传下来的方子,外边买不到,并不贵重,只能算是吃个稀罕。

苏苑今日穿了一身白衣,头发是阿娘亲字梳的,也是眼下时兴的发髻,头饰并不繁琐,只插了两只玉簪,连耳朵上带的都是珍珠做成的坠子,与衣服极为相称。

女要俏,一身孝。

看得出来,阿娘是在往俏了给她打扮,苏苑倒还挺喜欢这风格的,左右是在家中,不骑马,也不往街市上去,不会被弄脏了这月白色的衣服。

也是巧了,不止苏苑今日穿了一身白,周家六郎今日也是穿了一袭白衫,男儿家本就不需要什么头饰,或是戴一条发带,或是插一支簪子,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但周六郎今日头上戴了一支玉簪,连颜色都与苏苑头上的玉簪子极为相似,也就花纹有所不同了。

这样的巧合,让苏苑还没开口打招呼呢,脸上就已经带出笑意了。

本朝没有男子搽胭脂水粉的习俗,所以这位貌比潘安的周家六郎脸是素着的,让人轻而易举就能发现脸颊上的红晕。

明明是对方比她大了七岁,苏苑却是觉得跟自己比起来,周六郎才是紧张的那一个。

周六郎是朝廷的正五品官员,见到正一品公主,要行两拜礼,也就是拱手作揖两次。

跟张玉庭见面时,苏苑已是公主,但毕竟是相亲,她又是半路被封的公主,所以张玉庭未行礼,苏苑也未深究。

但周六郎倒是干脆,还未等苏苑说话,这两拜礼便已经行完了。

不得不说,周六郎不开口怼人的时候,连拱手作揖都比常人好看,不说外貌,不看气质,光是人家行礼的这韵味,就当得一赞了。

“在下周怀城,京城人士,今年二十二,平日里喜欢看一些杂书……”

标准的相亲开场白,再配上周怀城既诚恳又紧张的面容,实在让人觉得……违和。

苏苑可是看见过周怀城当街怼人,言辞犀利,态度狂傲,跟眼前所见的这个人,截然不同,若不是一张一模一样的脸,她怕是都要怀疑有人冒充了。

既然是打开了相亲的标准模式,苏苑也按照周怀城的模式来:“苏苑,京城人士,今年十五,平日里喜欢舞刀弄棒,喜欢出去玩儿,文雅一些的爱好便是练字了,但跟周大人的字比起来,还需要多多练习……”

苏苑见过周怀城的字,不止她的字没法与其比,就连连年长周怀城那么多岁的爹爹,也比不过。

这位虽然在外的名声不怎么样,但在书法界和画界却是极有名的,不说一字千金,一字一金总还是有的,要知道这位可才二十岁出头,很难想象将来在书画方面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两个人共同的喜好也就是练字了,说着说着,就开始交流练字的经验。

“一开始需要练笔力,我曾试过在墙壁上写,曾经试过在手腕上绑沙袋,也没比较出来这两种哪种更有效果,不知道周大人是怎么练字的?”

周大人很想推荐一些有用的方法出来,但确实没有琢磨过这些小技巧,先生是怎么教的,他就是怎么练的,没有刻意练习过笔力,也没有总结过方式方法。

“多临摹一些名家的字帖,时间久了就慢慢能找到感觉了,各家都有各家所长,临摹的过程就是向名家学习的过程,之后再脱离字帖,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周怀城已经绞尽脑汁想要多说些话了。

以往不是没人问过他怎么练书法,但他一般都言简意赅,直接告诉对方去临摹字帖,要多简洁就有多简洁,本来也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行吧,苏苑也不是不能理解,她上辈子在学生时代也碰到过这种同学,都不用上课听老师讲,翻翻课本就能会,问就是天赋。

名家的字帖,她不是没有临摹过,就连父亲早些年也是从临摹名家字帖开始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书法家。

苏苑并不气馁,就像原主天生神力,老天爷也没亏待了谁去,每个人总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周大人虽然是书画琴棋四绝,但不还是有一张不太讨喜的嘴吗。

不太讨喜的周大人,今儿是尽力想让自己变得讨喜一些,话要在脑子里想三遍才说出口,从见到安乐公主开始,脑子就一直有些发懵,这倒并不影响他思考,就是整个人一直处在亢奋的状态。

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安乐公主,那双眼睛比记忆中的还要明亮,表情也更鲜活可爱,周围的一切都沦为陪衬。

如果此时让他作画,他不看安乐公主,也能把安乐公主此时的模样画在画上,而且是一张没有背景的画,他应当是记不住这周围有什么风景的。

“不知周大人是何时见的我?我曾在街上瞧见过周大人,不过那时周大人正与旁人交谈,应当是没有注意到我才对。”

那时周大人正忙着怼人,明明是神仙公子一样的人物,却开口就能把对方气升天。

“我曾在府外见过殿下几次,头一次应该是在安山寺,就在后山的那处枫林里,殿下当时在树上看景。”

他不光是看到了殿下坐于树上观景致,还看到了殿下爬树,那般轻巧利落的动作,是有真功夫在的,也很是有经验。

苏苑倒是不记得在安山寺遇到过周大人了,不过她爬上树一般都不是为了观景,而是为了在树上歇脚,顺便……愣神。

“周大人也别叫我殿下了,听着挺生份的,就叫我阿苑吧,家里人都这样叫我。”苏苑这表达并不矜持和婉转,几乎相当于表明心意了。

她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也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道理,这与做生意的分别并不大,有好的商机要抓住,有中意之人,自然也当抓住,至于往后,如何那就看本事了。

周怀城不是傻子,就算这会儿他还处于一个极为亢奋的状态当中,也并不影响他思考。

“阿苑也不必总称呼我为周大人了,家中父母唤我‘怀城’,加冠之时,恩师为我取字为‘九思’,阿苑可择其一。”

“九思,可是指君子九思?”

圣人言,君子有九思,里面可以说是包含了言行举止各个方面,把这个作为表字,确实也包含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期许。

“就是君子九思,恩师为我取字‘九思’,一是希望我能为君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我能在说话之前多多思考。”

周怀城明白恩师的意思,只是有时候他言辞犀利并非是没有经过思考,相反那是思考过后才有的言辞,否则言论又怎么能站得住脚跟呢。

“九思,我往后便唤你‘九思’吧,这名字听起来极好。”

比怀城更自然些。

连称呼都换了,彼此之间可以说是表明了心意,周怀城本以为会被称呼为怀城哥哥或是九思哥哥呢,不过‘九思’这个名字从阿苑口中说出来,如清泉一般悦耳,让他有一种想要抚琴应和的冲动。

此事本是男方求娶,苏父苏母对周家六郎也是较为满意的,不过这两口子都是宠孩子的,成与不成,主要看的还是苏苑。

苏苑这边开口应下,整个事情就走上了流程。

十五岁也到了女子定亲的年纪,着急一些的,过了十五岁便成婚的都有,苏父苏母虽然不着急,但架不住未来女婿年岁确实不轻了,二十二岁早已是做父亲的年纪了,这位眼光高,可还一直都孤身一人呢。

两家儿女的事情一走上明面,周怀城便几乎日日都往国公府跑,下了衙门去吏部陪岳父一块回府,理由也是现成的,交流书法嘛。

送字画、送棋谱、送吃食、送风筝、送兵器……

“要不就择个好日子让两个孩子定亲吧,也都到年纪了,怀城如此用心,咱们也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苏父也算服气了,字画棋谱也就罢了,给阿苑送个风筝,都是怀城亲手做的,可见是真上心了。

这个孩子十六岁就中了探花郎,可以说是在御史大人们的眼皮子底下长到如今的,从前不曾近过女色,也没有过什么花花心思,而且耿直敢言,在朝堂上不怕得罪人,不是那种表里不一之人。

能做到这份儿上,其真心意可见一斑。

苏母也说不出别的来,虽然周六郎一张嘴名满大燕,但既能对阿苑如此上心,那就必然不会在言语上跟阿苑争锋。

这般的模样才识,又用心至此,再比较,也不会找到比这更合适阿苑的。

她就是看不惯自家老爷这么快就松口,明明早先说好了要多留女儿两年的,等到十七岁嫁人也不晚。

“周六郎写得一首好字,可不就投了你的喜好,人家会投其所好,你这个当爹的就急着把女儿嫁出去了?”

苏父不以为意:“阿苑是公主,我跟怀城也说好了,将来他们都搬到公主府去住,连驸马府都空置着,更不会留在周家了,咱们去公主府还不方便,你就算是留在那里小住一段时间都行,这跟没有出嫁之前分别也不大。”

女儿嫁人,若是留在婆家住,那娘家人自然不好频繁上门,更没有多少理由能在女儿的婆家住下,但公主府就不一样了,那是自家女儿的府邸,不属于婆家。

真要是论起来,驸马爷不像是娶亲,倒更像是入赘,他作为女方的父亲,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八字方才有了一撇,你们爷俩聊得倒是长远,定下来也好,免得有些人唧唧歪歪说酸话,不过这事儿周家早先求到太上皇那里去了,最初也是太后到府上来跟咱们说的,定亲的事情,总还是要先告知他们,然后才能进宫跟皇上说。”

阿苑是大燕的安乐公主,想要把婚事定下来,就得有上头赐婚,太上皇也好,太后也罢,皇上和皇后也行,这四位里得有一位出道旨意才行。

“那就我和怀城去一趟行宫,阿苑这回就不必去了,女儿家在这事儿上还是矜持些比较好。”苏父干脆利落的道。

再过两日就是休沐日,到时候直接带着怀城去就行了,行宫虽然在京郊,但距离也不算远。

在这事儿上,苏父苏母没有去问女儿的意见,两孩子相处融洽,即便没有赐婚的旨意,没有定亲,这不也已经摆在明面儿上来了,都是早晚的事儿。

至于齐国公和国公夫人,告知一声即可。

后者是没打算掺和孙辈的婚事,态度早早就已经表明了,前者是没那个精力,要知道三房可有七个孩子呢,又都身份尴尬,高不成低不就的,齐国公操心吴姨娘的后辈都忙不过来呢。

齐国公府已经分了家,基本上都是各房管各房的,苏长平虽然是国公世子,但一直都不稀罕管二房和三房的事情。

他一直都记得母亲年轻时是怎样伤心的,所以对姨娘和庶子很是反感,自己没有姨娘和庶出的孩子,父亲的姨娘和庶子,他是能避则避,不见面最好。

能忍住不动吴姨娘和三房,不是他尊重父亲,而是不稀罕同这些人动手,一个是无根的浮萍,离了父亲便无所倚仗,一个刚愎自负,借着国公府在军队那么多年的人脉,也才混到从三品。

武将的从三品,论及在朝堂上的地位,连文臣的正四品都不如。

大燕朝边境没有战乱,没有敌国来犯,也没有贼人造反,武将最起码在几十年内都不会有用武之地,这也是他弃武从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以军功获封爵位的这些人家里,有几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转向从文了。

齐国公府到他这一辈才开始也不算晚,至于军中的那些人脉,该舍弃的就要舍弃,苏长青既然接手了那些人脉,就意味着他这一房跟三房是一定要疏远的。

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宫斗文里的女主(1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