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配要赶在男主造反前回城 > 第56章 宫女

女配要赶在男主造反前回城 第56章 宫女

作者:深思熟绿了芭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8:09:27 来源:文学城

“你们在做什么?”

突如其来的冰冷声音,让唐月手一抖,蘸满颜料的笔尖险险悬在《九域志》上方,差点就点错了地方。她猛地抬头。

值房门口,唐砚礼负手而立,玄色龙袍衬得他面色愈发冷峻,目光直直在唐月和她手中的笔上。

他身后跟着两名气息沉凝的侍卫,将本就狭小的值房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屋内的管事太监和小路子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筛糠般抖动,话都说不利索:“陛、陛下息怒!奴才……奴才该死!”

唐月也慌忙放下笔,跪伏在地。

唐砚礼缓步走进来,目光扫过桌上那幅《九域志》,污损处明显被精心处理过,大部分茶渍已淡去,正在进行最后的补色。

手法看起来竟颇为专业和老道,远超一个普通小宫女该有的能力。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那颗低垂着的额头上。

“抬起头来。”

唐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慢慢抬起头,但眼睛依旧不敢与他对视,只盯着他龙袍上冰冷的刺绣。

唐砚礼看着这张的脸,心中的那股无名烦躁感又隐隐冒头。

“谁给你的胆子,擅动御用之物?”

一旁的管事太监连忙磕头,颤声解释:“陛下息怒!是、是奴才……奴才看这图污损,怕陛下怪罪,才……才私下寻人试着修补,绝不敢擅专啊陛下!”

唐砚礼没理会太监的辩解,目光依旧锁在唐月身上:“你很缺钱?”

唐月一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她该怎么回答?

说是?会不会显得贪财?

说不是?那她冒险来干这掉脑袋的活儿图什么?

见她犹豫,唐砚礼的声音沉了下去:“说话。”

唐月把心一横,低下头:“……是。奴婢缺钱。”

值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几个太监粗重的喘息声。

“缺钱……”他重复了一遍,语气莫测,“所以就能不顾宫规,胆大包天?”

唐月的心一沉,没有接话。

然而,预料中的雷霆之怒并未降临。

唐砚礼忽然转身:“把这两个办事不力的奴才拖出去。这幅图,既然她动了手,就让她负责到底。若是修不好,数罪并罚。”

“陛下开恩!陛下开恩啊!”管事太监和小路子吓得涕泪横流,被侍卫毫不留情地拖了出去。

值房内,只剩下唐砚礼和跪在地上的唐月。

压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令人窒息。

唐砚礼走到桌边,修长的手指划过那幅《九域志》被修复的区域,眼神晦暗不明。

“继续。”他命令道,语气不容置疑,“朕就在这里看着。若是再出一丝差错……”

后面的话他没说,冰冷的威胁意味弥漫在空气中。

唐月头皮发麻。在皇帝本人的死亡注视下进行精细操作?这简直是地狱难度!

但她没得选择。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那支细笔,努力忽略那道视线,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笔尖和地图上。

她的手有些颤抖,但每一次下笔都异常谨慎和精准。

唐砚礼就站在她身侧不远处,沉默地看着。

他的目光从她紧张抿起的嘴唇,到她微微颤抖却努力稳定的手腕,再到那专注的侧脸……

唐月真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

她私下里也有照顾镜子,这个宫女的长相平凡无奇,和唐月几乎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相似之处,年龄也相差不少。

所以唐月确信,无论如何,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唐砚礼是不可能认出她来。

直到唐砚礼移开视线,时间在寂静中缓慢流淌。只有笔尖细微的沙沙声,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终于,唐月完成了最后一点补色。

她小心翼翼地放下笔,后退一步,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带着虚脱般的疲惫:“陛下,奴婢完成了。”

唐砚礼上前一步,仔细审视着地图。

污损处几乎看不出痕迹,补色的部分也与原图融合得天衣无缝。这手艺,绝非寻常宫女能有。

“起来吧。”

唐月站起身,垂着眼,不敢说话。

“修补得尚可。”唐砚礼语气依旧冷淡,听不出赞赏,“看来你除了会走神、磨墨粗劣之外,倒也并非一无是处。”

唐月:“……”谢谢您嘞。

让她意外的是,唐砚礼日理万机,竟然还能记住一个小小的宫女的行径。

莫非……是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手笨的宫女?

唐月不想接受这个可能,所以把它排除了。

“既然你这么缺钱,”唐砚礼话锋一转,“紫霄殿后书房近日整理前朝典籍,缺个负责登记造册、清理修缮的。活儿不少,但给的赏钱也多。你,明天过去当值。”

唐月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错愕。

后书房?

那几乎是紧挨着他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去那里当值?天天在他眼皮子底下?这到底是赏赐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折磨?!

“不愿意?”唐砚礼挑眉,语气微沉。

“奴婢不敢!谢陛下恩典!”

唐月赶紧低下头。我愿意个鬼啊!天天对着你这张阎王脸,我怕我折寿!

唐砚礼不再看她,转身向外走去。

到门口时,脚步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只是丢下一句冷冰冰的话:“把东西收拾干净。”

说完,他便带着侍卫离开了。

留下唐月一个人在值房里,对着那幅修复好的地图和一堆烂摊子,心情复杂。

这算……因祸得福?还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

第二天一早,她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跟着引路的太监,前往紫霄殿后书房。

这地方比想象中更靠近权力核心。空气里似乎都飘散着墨香和一种无形的威压。

领路的太监低声提点:“在这里当差,眼睛要亮,手脚要快,嘴巴要严。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不该问的别问。陛下偶尔会亲自过来查阅典籍,机灵点,但也别往前凑,记住了?”

“记住了,多谢公公提点。”唐月低声应道。

书房里已经有几个太监和年纪稍长的宫女在忙碌,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卷宗和古籍。

管事的是个姓钱的老太监,面容严肃,打量了唐月一眼,也没多问,只指了指角落一片区域:

“你就负责那边架子上第三、四排的书册登记造册。书目、册数、破损情况,都详细记在这个册子上。若有需要修补的,单独挑出来,放在那边的酸枝木盒里。动作轻些,这些都是孤本,弄坏了,咱家可保不住你。”

“是,奴婢明白。”唐月接过登记册和笔墨,走到指定的区域。书架很高,她需要踮着脚才能够到上层。

工作枯燥且需要极度细心。唐月沉下心,一本本翻阅,登记。

从前是公主,并没有什么机会能让她做这些事情,现在她却发现自己的现代灵魂带来的条理性,和对信息整理的本能,让她做这事效率意外的高。

她甚至下意识地按照经、史、子、集的大类,在指定的货架范围内,做了更细的归类摆放。

上午相安无事。中间有太监送来茶水点心,大家轮流悄无声息地用了些。

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光影。书房里只有纸张翻动和笔尖划过的细微声响。

唐月一边登记着手中的诗集,眼角余光却不断扫向书架更高处,那些卷册无一不落了灰尘,书脊也更为古朴。

她在找——找任何可能记载三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祭天大典,乃至更早相关仪轨的典籍。

终于,她的目光锁定在一本深蓝色缎面的厚册上。

书脊上隐约能辨出《祀典纪略》四个古字。

她左右看看无人特别注意她,便小心翼翼地踮脚,费力地将那沉重的册子抽了出来。

她迫不及待蹲下,翻开。

书页泛黄脆弱,记录着历代重要祭祀的流程、异象和主要参与人员。

她的手指将一页页飞快地翻过,目光贪婪地搜寻着“明祚十六年”、“南郊”、“天坛”等字眼。

找到了!

她的呼吸几乎停滞,指尖按在那一段记载上。

上面不仅详细描述了典礼过程,竟然还在附录里简单罗列了当时参与核心仪式的部分人员名单。

目光急急向下扫视,好奇着官方记录会怎么写那场变故。

甚至担心着会不会记载某年某日某日,从天上掉下来一男一女,巡逻的人要将他们抓捕起来时,男的还扬言是公主亲戚……

终于,她找到了那个名字——楚攸!

她太过专注,全部的神经都紧绷在那几行墨字上,手指无意识地快速翻动着前后的页张,发出窸窣的声响。

看着他的生平介绍,她的眼睛慢慢放大。

周遭的一切,包括门口传来那阵轻微的骚动、钱公公陡然挺直腰板快步迎上的脚步声,她全然未觉。

直到一片阴影笼罩了她手中的书页,一个冰冷的声音几乎贴着她头顶响起:“你在找什么?”

“!!!”

唐月吓得魂飞魄散,差点一声惊叫出来,猛地就要站起来,却完全忘了自己正面对着书架蹲着在。

“砰!”

她的后脑勺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某个坚硬的下颌。

一声压抑的闷哼从头顶传来。

唐月彻底慌了神,也顾不得自己撞疼的脑袋,连滚带爬地转身跪下,额头紧紧抵着冰冷的地面:“奴婢该死!陛下恕罪!奴婢不是故意的!”

周围死寂一片,所有太监宫女都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钱公公脸色惨白,几乎要晕过去。

唐砚礼捂着下巴,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大概从未在宫里有过如此“冒犯”的体验。

他深吸一口气,挥开了旁边想要上前查看的侍卫,目光先是扫过吓得瑟瑟发抖的唐月,然后,落在了她刚才慌乱中掉落在脚边的那本《祀典纪略》上。

好在由于刚才过于慌乱,唐月的手无意识抛开,《祀典纪略》已然在落地后倒扣了起来,书脊朝上,而下面的早就不是那一页了。

他弯腰,捡起了那本书。

“《祀典纪略》?”他翻动着书页,声音听不出情绪:“你对祭祀典仪也感兴趣?”

唐月的大脑飞速旋转,搜刮着借口:“回陛下,奴婢不敢说感兴趣。只是……先前在值房,听几位大人闲聊时提起,说祭祀乃是国之大事,蕴含天地至理。奴婢愚钝,便想着若能多知晓一二,或许也能更好地当差,不至于总是愚昧无知,冲撞圣驾。”

这一套话下来,不算磕巴,也不算流畅。

值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天子的反应。

唐砚礼道:“听了闲谈,便能专门来翻查《祀典纪略》?还看得如此专注,连朕来了都未察觉?”

唐月硬着头皮继续编:“……奴婢只是好奇,大人说‘仪轨繁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便想看看究竟是如何繁复……奴婢知错了,奴婢再也不敢擅动典籍了!”她再次磕头。

唐砚礼微微眯起眼,旁人对他的态度,除了憎恨,要么,就是惧他怕他。

眼前的这个宫女似乎有所不同。

他在她的身上感受不到憎恨,更感受不到讨好,甚至在对他的解释里,也没有夹杂什么害怕的情绪,似乎只是在逃避着什么。

唐砚礼再开口,问的却不再是责难:“那你翻看之后,可看出什么‘繁复’与‘毫厘’了?”

唐月一愣,完全没料到他会顺着这个话头问下去。

她不敢不答,这小子跟个人精似的,也不好满嘴跑火车得太严重。

“奴婢愚见。只觉得仪式步骤环环相扣,似乎每一处细节,诸如时辰、方位、器物、乃至主祭辅祭人员的站位次序,都皆有深意,仿佛……一套精密无比的机关。一旦其中一环出错,或许真的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她闭上了眼,希望能糊弄过去。

唐砚礼没有对她这番说法作何评价,只合上书册,目光再次落在她身上。

“既然有此等见解,”他顿了顿,“跟朕过来。”

唐月懵了。

过去?去哪?

还能不能放过她了?就看了会书而已!

她只能爬起来,垂着头,跟在唐砚礼身后。

钱公公等人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唐砚礼并没有走出书房,而是走到了书房内侧一张专门用来临时阅览典籍的大书案前。

他自己在案后坐下,随手将那本《祀典纪略》丢在案上。

“你,”他指了指案前一侧的空地,“站这儿。”

唐月依言站定,心跳如擂鼓,完全猜不透这位阴晴不定的“主”想干什么。

唐砚礼身体微微后靠,手指在光滑的案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忽然开始发问:

“既然你说步骤环环相扣。那朕问你,祀天典中,燔柴告天之后,为何紧接着便是奠玉帛?二者次序可能颠倒?”

唐月越来越不理解他到底要干什么了。

刚想说“不知道”。

唐砚礼却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想清楚了再答,你若是敢装傻充愣,朕现在灭了你。”

“……”

呵!这话说得跟玩笑似的,唐月却一点也不会怀疑其中的真实性!

她只得再度搜索记忆。作为曾经的公主,虽然不耐烦这些,但耳濡目染总听过一些,何况还是有关“祭祀”的。

她想起以前林风也曾吐槽过这个,说“先烧后献,是不是怕神仙收了礼不办事?先给个甜头再上大餐?”

她道:“回陛下,奴婢以为,燔柴升烟,意在通达上天,告之以诚心。然后奠献玉帛,才是呈上心意贡品。若次序颠倒,恐怕会有无礼冒犯之嫌,心意也难以上述。”

唐砚礼继续问了两个问题,唐月都勉强答了上来。

唐砚礼又问第四个:“迎神之后,为何需奏‘中和之乐’,而非‘肃和’或‘雍和’?”

唐月认为这个问题有些许超纲了,她应该可以不回答,直接是道:“奴婢不知……”

谁知,话音未落,下一秒只听“嗖”的一声锐响!

一道冰冷的寒光几乎是贴着她的耳廓飞过,带起的劲风削断了她几根扬起的发丝,随即一声闷响,一柄薄如柳叶的飞刀深深钉入了她身后的书架立柱上,刀尾兀自颤动不休。

那几根断发缓缓飘落在地。

整个世界都被抽走了声音,死寂得可怕。

书房内所有跪着的宫人将头埋得更低,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

唐月僵在原地,瞳孔骤缩,心脏在那一瞬间似乎都停止了跳动。

她难以置信地抬眼,看向书案后的男人。

唐砚礼的眼神平静得吓人,但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冰冷彻骨的威压,比任何狰狞的表情都更令人恐惧。

“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他不是在提问,他是在命令。

他不像是在无理取闹,是断定了她应该知道,或者说,他断定了她绝非凡俗宫女,必须知道。

一股巨大的恐惧和强烈的委屈感莫名地冲上唐月的心头。

她又何尝不是许久未受过这样的性命威胁了。

更何况,眼前这个人,从前即便再怎么与她不对付,也从未真的对她动用过这等手段。

鼻子忽然酸得发疼,眼睛不自觉变红。

真是离谱……我还是你妈呢……

她深吸一口气,逼回眼底的湿意,道:“奴婢妄加揣测……迎神之后,神明已至,所需并非肃穆的敬畏,也非盛大的赞颂,而是天地阴阳调和,人心安宁的中正平和之气?‘中和’之乐,或许正合此意。”

唐砚礼像是没看到她的情绪,问:“你叫什么名字?入宫前,是做什么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宫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