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女配她既帅且怂 > 第20章 我有后宫三千(二十)

女配她既帅且怂 第20章 我有后宫三千(二十)

作者:叹云熙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23:17:35 来源:文学城

建安八年,天大旱,半年无雨,河水干涸,大地龟裂,中原境内过半土地颗粒无收。粮食断绝,百姓困苦,百里内寸草不生,流民大兴,村庄十不存三,尸孚遍地,百姓易子而食。人间惨境,不过如此。

朝廷国库不足,赈灾银两贪污上百万,商贾哄抬粮价,州郡长官闭城阻挡流民,不顾百姓死活。后期月,全国性灾荒爆发,局势不可控,饿死渴死之人数十万。百姓怨怼,各地流民起义,欲推翻楚室王朝。多个州郡被攻下,流民入城烧杀抢掠,火势漫天,宛如人间地狱。

当是时,邻国陈国亦受旱灾严重,境内牧草不生,牛羊死亡无数,百姓深受其苦。为了稳定国内局势,陈国在边境发动战争,攻打大晋,抢掠资源,以转移国内危机。

大晋内忧外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时晋帝楚湛铁血镇压国内叛乱,流民叛军或斩于刀下,或收于麾下。国内局势平稳后,晋帝亲赴两国边境,御驾亲征,晋国士气大增。晋帝使出三条妙计,诱敌深入,一举灭敌于边境数百里,如若神兵降世。后有野史记载,这三条灭敌计谋乃帝后江氏所出。

后十数年,大晋国内休养生息,陈国不敢来犯,百姓安居乐业,繁荣如初。百姓感恩帝后功绩,尊称圣德帝后。而帝后感情甚笃,琴瑟和鸣,晋帝不纳一妃一嫔,椒房独宠,传为佳话。

***

瑾玉在脑海里把这一段原剧情中的史书记述,来回想了一遍又一遍。史书大肆夸赞着圣德帝后的功绩,一片花团锦簇。可是隐藏在这数百字下的,却是死于旱灾、战争下的数十万无辜百姓将士的性命。花了十几年休养生息,才回到旱灾前的繁荣,可见这次旱灾造成了多大影响。

无数家庭破裂,子没有父,父没有子,妻没有夫,夫没有妇。社会一度陷入无人管控的境地。

这场旱灾百年难见,至少大晋建国之后从没有一次旱情如此严峻。以至于天灾**之间,差点动摇国祚,大晋江山差点易主。

要不是靠着男女主的光环,打败了陈国,稳定了国内局势,恐怕史书就要改写了。可若是在旱灾之初,楚湛就做好防灾措施,选定靠谱的赈灾官员,制止商贾恶意抬价,惩治官商勾结,也不会导致后面的流民肆虐了。

而现在已经是建安五年了,距离建安八年的旱灾只有短短三年。浩劫迫在眉睫,瑾玉已经好几夜因为这个睡不着了。一旦流民造反、陈国来犯,她没有惊世的军事才华,随随便便就能想出妙计打退敌军,更加没有男女主那样的主角光环,说不定皇位就保不住了,连小命也得玩完,更别说保住裴家完成任务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她侥幸维持住了国内局势,裴父是驻守边疆的副将,一旦开战,首当其冲,万一裴瑾玉不满意,任务也得失败。

可是她又无法阻止旱灾的发生,一想到这些糟心事,瑾玉就愁的掉头发。

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心里一直在想怎么能在发生旱灾之后尽量赈济灾民,减少死亡和损失,稳定国内形势,种子才会受到宿主的影响长成红薯吧。

毕竟红薯耐干旱、易种植、亩产高,若能大幅推广,即便旱灾发生,也能储存不少粮食,百姓也能攒下粮食。即便是旱灾导致粮食减产,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瑾玉头一次发现自己当初抽到的金手指没有那么鸡肋,简直太人性化了,贴心小棉袄啊。

瑾玉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一半,放松了不少。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还要在旱灾之前多兴修水库,兴修水利工程,争取在旱灾发生时,能多储存水源。

兴修水利工程浩大,一旦开始,百姓必定受到影响,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选择好修建的地方动工,减轻压力,做到事半功倍。水库修好后,还可以配上水车,便利灌溉。

旱灾赈济的人员也要妥善选择,贪赃枉法之人切切不能选。官员的政绩评定要重视起来,即便不能做到完全的政治清明,也要律法严明,让他们知道渎职亵职的结果有多严重。

而让江易情任官职的想法也是她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原剧情中裴瑾玉和江易情互使手段,最后输给了江易情,属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连裴瑾玉本人都没提出报仇,她也没有必要杀了女主。

即便要算仇人,也是楚湛下令弄死裴府一家人的,罪魁祸首在楚湛头上。事实上,这辈子她护住裴家人,这一世的男女主根本还来不及造下杀孽,她也不能因为这一世还没发生的事情让两人用命来偿。

如果楚湛能够接受变成小井子的事实,她也不会要他的命。最后赐酒也只是给他一个痛快罢了。如今江易情和她没有利益纠葛,又能为她所用,她为什么不给江易情这个机会呢?女主光环不用白不用,白捡来的助力,不要的是傻子。

瑾玉任命江易情入朝为官的圣旨,也受到了朝廷百官的反对。一个个上折子希望她收回成命,理由全都是她一介女子不能为官,不符祖制,不符大道,不符礼节。

甚至开始抨击她不讲妇道,狐媚转世,霍乱了朝纲,应该被拉出去午门斩首,以保大晋百年基业。

甚至有些刚烈的上了年纪的官员说,若让他们和女子同朝为官,他们就撞死在金銮殿的大柱前,以正清名。与其看着妖女霍乱朝纲,不如早下地狱去面见先帝。

瑾玉没有和这些老古董争论,先把江易情发现红薯的事情说了出来,表明她是有功劳加身。那些老臣仍是不同意,若要奖励功劳,赐些金银财宝或是晋她的位分也就罢了,不能任她为官。

“江易情不仅是一介女子,更是圣上的嫔妃,怎么能在朝臣面前丢人现眼,目无纲纪!还请圣上收回成命!”头发花白的前首辅大臣率领百官跪在殿前,恳请瑾玉收回旨意。

瑾玉沉默了半晌,方笑着回答:“既然众爱卿如此抗拒,那朕也不强求。”还没有等朝臣高兴起来,又轻飘飘地说道:“朕与爱卿各退一步,江度支不上朝与你们共事,只专心培育红薯,负责推广红薯事宜如何?此乃利国利民之事,除了她,在场诸爱卿没有一个人比她更了解这物什了。”

“这......”前首辅大臣仍不死心,还想说什么,被台阶上的年轻君王打断了。

“君王之令,一言九鼎。朕已经退一步了,朕现在是在通知你们,不是和你们商量。若是还有人不满,朕不介意你们血洒这殿前,也不介意换新人来顶上这些空缺的职位。”

台阶上的帝王挺直着脊背,玄色金丝的帝王朝服委地,头上的金色冠冕垂坠着珠帘,掩映着一双淡漠的眸子,睥睨着殿下的百官。气势威严让人不敢直视的年轻帝王,嘴角带着一丝冷意,眼睛扫过群臣,看的他们心里忍不住发凉。

良久,以前首辅大人和丞相为首,率领其余百官一齐跪下,遵旨的声音响彻整个金銮殿。

“微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