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女皇养成计划[历史] > 第13章 神医威廉

女皇养成计划[历史] 第13章 神医威廉

作者:梦里呓语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1-23 09:34:30 来源:文学城

自从奥丽加发出“她必要在我手里痊愈”这个誓言之后,就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修女们都想赶紧弄明白,这个五岁的小女孩究竟是真的得到了神启,还是为了博得大人们的注意而胡言乱语。

因此,奥丽加的这一系列行为立刻就被修女们汇报给了艾格伦蒂娜夫人。

在修道院里,打小报告是常态。

修女们会对修道院院长打小报告,给自己不喜欢的同伴上眼药,想要给自己争取更加轻松一点的劳动,或者让对方在犯错时受到更重的处罚。

等教区的主教来巡视的时候,修女们和院长就会在主教的面前拼命说对方坏话。前者说后者的管教过分严苛又不擅长经营,修道院都快破产了,她自己还能穿漂亮衣服;后者说前者不服管教又给自己添乱,还经常违反修道院的规定偷懒玩耍,真是无恶不作,必须严惩!

——然而艾格伦蒂娜夫人这次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听取任何一个修女的抱怨,甚至还严厉地警告她们,“不准对神的使者不敬”,随后毫不留情地把她们都赶了出去,

大门“砰”地一声紧紧关上后,前来打奥丽加小报告的几位修女面面相觑,一时间弄不明白,为什么艾格伦蒂娜夫人的作风这次竟一反常态不再耐心温和,最后还是有个聪明的修女一语道破天机:

“她没准就是在等着那个小姑娘失败,然后从她的手里抠出九百英镑的赎罪金和入院费。”

修女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奥丽加的真实财政状况表示了质疑:

“你们怎么都认为她真的能拿出九百英镑?别忘了,她来的时候可什么首饰和行李都没带,甚至连送她来的人也只不过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仆从。这种没落贵族真能那么有钱?”

“说你傻你还真的傻,她拿不出九百英镑,总有别人拿得出来!”更聪明一些的修女听完这番话后,发现周围不少人都面露同意之色,只恨不得拽着同伴的耳朵把她脑子里的石头晃出来:①

“这可是个美人胚子!你好好想想,这些年来你见过的这么大的小孩子里,还有谁能长得比她更好看更周正?”

前来告状的修女们面面相觑,心想,她说的没错,这个小女孩的确是她们这么些年来见过的最好看的。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好看又不能当饭吃。

聪明的修女一看同伴们不以为意的神情就气不打一出来,只能把话说得再明白些:“成为修女的最低年龄是十四岁,就算她提前进入修道院,也不一定代表着她以后会成为修女。”②

“你们看她现在的工作,只是刺绣和擦拭蒙尘的圣器而已,空闲时间还会跟着艾格伦蒂娜夫人一同学习拉丁语。我们之间谁受过这么好的待遇?如果日后有来这里借宿的贵族,想要聘请一位修女给自己的女儿当家庭教师,那么又是谁会成为第一个候选人?肯定是这样又漂亮又聪明的家伙吧。”

剩下的话都不用她再解释,就连最笨的修女也能自己想明白:

到时候这个小女孩做家庭教师的额外收入,还不是都要收归修道院?或者再直白点,如果她长大后,跟某位贵族或者贵族的儿子日久生情,对方想要违反教义规定,偷偷把她从修道院接出来结婚或者当情人的话,在如此伤风败俗一事上要遮掩过去,那么给修道院的封口费,比起九百英镑来说肯定只会多不会少!

可以说,因奇梅霍姆修道院的修女们,此刻对奥丽加的感情那叫一个复杂:

她们既希望奥丽加能成功治愈病秧子玛丽,好让来修道院借宿的人越来越多,赚取金钱;又想让她赶紧失败,好从她身上拿到九百英镑。

但一方面,她们畏惧于奥丽加自称“受拉斐尔指点”的神的侍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她们又觉得这只不过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凭什么要为她的胡话,就给她这么宽松的待遇?

在如此混乱的思绪下,这帮因为自己的活计太累,因此对奥丽加受到的良好待遇而忿忿不平的修女们,做了个相当愚蠢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在十个月后断送了她们的性命:

她们把奥丽加一系列“违反常理”的治病方式,全部偷偷告诉了那位负责替病秧子玛丽看诊的医生。

这位医生叫威廉·瑟蒙,是因奇梅霍姆地区小有名气的“医生”。③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之前只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往来于苏格兰、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商人而已。

在威廉前三十年的人生中,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几乎从来没生过病,和医生最近距离的接触,也不过是吃过他们开的几方催吐药剂而已。

直到某次贸易之时,他所在的船上搭载了一位跟他同名的威廉医生。

那可真是一场改变了他的人生的旅程,各种意义上的。他所在的船队因触礁而全军覆没,等他好不容易扒着一块破木板,半死不活浮浮沉沉地漂到了最近的小岛上后,发现和无数木板、死尸以及船上的物品一同漂上岸的,还有那位威廉医生的尸体,还有盛放着各种奇奇怪怪草药和器械的手提箱。

他的货物已在这场海难中完全丢失,根本不可能回本,更别提这批上好的茶叶和丝绸,是他从英国的港口借了高利贷带回来的、真正来自东方的高级货色,可不是那些用路边的树叶渣子冒充的劣品。要是他真以“威廉商人”的身份回去,肯定会被债主们扒皮打死,骨头都不剩。

就这样,他摇身一变,变成了“威廉·瑟蒙”。

起初在冒充医生的时候,威廉心里还有点没底,一直在害怕万一自己的医疗技术不到家,把病人给活生生治死了怎么办。为此,他还专门研究过通行的“四体/液论”。但没过多久,他的这份担忧就彻底抛到了脑后。④

——病人为什么会生病?因为他们是有罪之人。

——为什么在经过了医生的治疗后,他们还是会死?因为我们只负责减轻病人的痛苦,不能从神的手中抢夺罪人使他们被赦免。

就这样,神医威廉·瑟蒙的名声便慢慢地闯了出来,人人都知道他医术超群,因为他的手头有各种各样的药方,比那些只会催吐和放血的医生更加学识精妙、见闻广博。

但只有威廉自己知道,这些药方其实没一个管用的,全都是他为了给自己提高名气蒙头瞎写的胡言乱语。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真的很有效,没看见就连罗马教廷派来巡视修道院的主教,都雇佣了他来给一个平民女孩看病?就连高高在上的神职人员都承认他的医术,将来他就有理由把诊金的价格翻倍了,嗯,先简简单单翻个十倍给自己扬名吧。

也正因如此,因奇梅霍姆修道院的修女们偷偷向他报告的事情,引发了威廉前所未有的恐惧:

病秧子玛丽的身体状况,是他亲自检查看诊并亲口说的“没救了”,而且这件事,全因奇梅霍姆修道院的修女,甚至连那位出身高贵的艾格伦蒂娜夫人都知道。

先不说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来找威廉继续看病的问题,跟他可能遭到的宗教裁决比起来,钱财什么的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一个能把“重病的罪人”的性命挽救回来的神之使者,治好了被自己亲口说的“没救了”的病人,那自己是什么?

——是不能明辨罪人和赎罪之人的魔鬼,是信徒里的叛徒,是胆敢曲解主的旨意的恶棍,是要被捆在火堆上烧死的异端!

于是,在奥丽加和玛丽·弗莱明从河边带回了大量芦苇,正在用洗净的芦苇根熬汤的当天下午,气势汹汹的神医威廉·瑟蒙找上门来了。

他开口便指名要奥丽加出来,当众解释她的这些行为究竟是在干什么,因为这些治疗完全不符合盖伦发扬光大的医学圭臬理论,“四体/液学说”。

他声称奥丽加的治疗是“女巫的诡计”,说这些都是异端,是毒/药,被他确诊过的玛丽根本不可能好起来,因为她是罪无可赦的人。所谓的“拉斐尔”不过是女巫的把戏,这胆敢蒙蔽修女、欺骗天主的恶行,就该恶有恶报,让奥丽加回到她这种女巫的终极归宿——火刑架上去。

他还说,如果奥丽加真的不是女巫,就该在身上绑一块石头,被扔到河里。正好因奇梅霍姆修道院位于四面环水的孤岛上,正好因地制宜地验证一下她的身份:

如果她是女巫,就不会浮起来;但如果她是能浮起来的女巫,就该被活活烧死,让大家看看胆敢伪装成神的使者的骗子会有怎样的下场!

雪上加霜的是,将病秧子玛丽托付给因奇梅霍姆修道院的主教,恰好在这一日去而复返,想看看那位病人的康复状况如何。

①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人太笨了是因为脑子里长了石头,所以会有医生专门做这种手术。医生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割开病人的头皮,趁人不注意从袖子里拿出石头,先放到病人脑袋上的伤口里,再把石头从病人的头顶拨到地上,以示手术成功。被蒙在鼓里的病人以为“愚蠢之石”已被取出,成为智者指日可待。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傻瓜,甚至随身携带着愚蠢之石,说明已经做过手术,是“聪明人”。

15世纪的荷兰文艺复兴画家博施有一幅画作叫《脑中取石》。在圆形的画面周围环绕着本画作的配文,“Meester snijt die keye ras,Mijne name Is lubbertdas”,意为“大师,请速速取出愚石,我叫鲁伯特达士”。画面中,头戴漏斗的医生正在为病人进行割破头皮的手术,骗子假扮的修女和修士则站在一旁装作很关切的样子,对此毫不知情的病人正忍受着皮肉之苦,却又满怀期待地等着智商的飞跃。

如今,在欧洲的狂欢节上,还可以看到人们戴着额上生疮露出伤口的面具以扮演愚人。

本处注释引用李丹麑,“从悲悯到共情”系列之四:硬币两面——寺院医学模式下的医疗观念(中世纪)·上篇[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1, 24(8) : 638-640. DOI:10.3760/cma.j113903-20210713-00634。

PS,竟然真的是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我一直以为是国产,目瞪口呆。

②……也许她还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因为大多数女孩会长到一定年纪,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想要成为一名修女后才进入到修道院里;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年纪尚小的修女跟着大家一同学习。

——《中世纪人》

③中世纪永远不缺庸医,我要把我查到的(不那么恶心的)庸医和大家一起快乐分享。

“如何治疗眼疾?取大量的蟋蟀——通常出没在烘烤房——将它们捣碎,用力榨出汁液来,滴一滴到眼睛当中,每日三次,即使病人过去是盲人,也能够恢复视力。将耳垢放进眼睛里也是个极有效的方法。从鹅翅膀的大骨取出的油也有同样的功效。将一只公鸡的胆,混合等量的蜂蜜,以此涂抹在眼睛上,能使视力清楚。野兔的胆和鳗鱼的胆也非常有效。”

——《疾病神奇疗法》威廉·瑟蒙,1673年。

反正西方医学几百年来一直在迷信和科学之间来回蹦极,挪一个多年后的庸医来架空当配角,合理合理,必须合理!本文中此人身份完全架空,但药方是真的。

④四体/液说是古希腊名医、西方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人的体质学说,认为人体中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来自不同器官的液体,分别是大脑的粘液——温、冷,肝脏的黄胆汁——热、干,胃的黑胆汁——干、冷,血液——热、温。当它们在人体内平衡的时候,人就是健康的,一旦失衡,身体便会出现疾病。医生治疗疾病的理念就是,想尽办法让人体内的体/液再次均衡,体/液平衡了,疾病自然治愈。

比如,肚子疼是脾胃的问题,所以是黑胆汁出了问题。黑胆汁的性质是干、冷。既然这样,那就得用湿、热的东西去对抗它,所以医生就会让病人喝热水以及洗热水澡的治疗方法,来帮助他恢复体/液平衡。

再比如,感冒发烧,发红肿痛,就是热、温的症状,是人体内血液过多的表现,所以需要放掉多余的血。

到了公元200年左右,罗马名医盖伦继承和发扬了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使其成为了西方医学的主流,其它医学理论则逐渐被遗忘而消失。四体/液说统领西方医学2000多年,此后的医家顶多只能注释或编纂盖伦的学说,西方医学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没有创出新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神医威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