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女皇养成计划[历史] > 第11章 重症病人

女皇养成计划[历史] 第11章 重症病人

作者:梦里呓语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1-23 09:34:30 来源:文学城

玛丽觉得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她是平民家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还有一个没养大便夭折了的长姊。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就被一张接一张多出来的嘴消磨掉了,对他们的盼望,只有赶紧长大开始养家糊口这一点,能活着就活,活不下去就听天由命。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究竟如何,从名字上便能窥见一斑,她的母亲在生她这第七个孩子的时候,实在没那个闲情逸致,给她起个既有美好寓意又好听的名字了,就把她夭折的长姊的名字拿过来给她用了,叫玛丽。

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遍了,全村十个女孩子里估计八个都叫玛丽,剩下的两个家里也肯定有叫玛丽的姐妹。为了把这些玛丽区别开来,大伙儿都自发给她们取外号,比如长脸的玛丽,牧羊的玛丽,挤牛奶的玛丽和破锣嗓子玛丽之类的。

但在一干玛丽中,只有被叫做“病秧子玛丽”的她最不受人待见。

玛丽也不想当病秧子,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像他们这样的平民,哪怕遇上丰收的年份,日子过得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既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即所收获的作物和喂养的家畜的十分之一,又要从被教会拿完的东西里,找出最好的缴纳给本地的贵族们抵作税金。被两座大山这样明拿暗抢过后,剩下的东西能让他们支撑到下次收获饿不死,就已经是上帝保佑了。①

因此,玛丽的母亲就连在生她的时候,也没能吃上多少有油水的饭菜,更是在分娩前几天还照常外出放羊。那段时间正好赶上教会前来收什一税的是个新来的神职人员,下手那叫一个没轻没重,毫不客气地就牵走了他们家最肥美的羊羔和准备留作种子的谷穗,玛丽的母亲不得不加倍干活,养更多的小羊,才能把被征收走的税补回来,让一家人不至于饿死。

这样一来,玛丽一生下来,就病恹恹得让人见了直皱眉,每个见过她的人都心想,她真的能活到长大吗?

而玛丽后来的成长轨迹也证明了这些人的忧心不无道理。她三天两头都在生病,可他们家里穷,根本看不起医生,更别提最近的理发店离他们有几十英里,她的家人们不可能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她去放血。②

然而不知是不是上帝果然眷顾了她的缘故,玛丽哪怕没放过一次血,也成功地活了下来,挺过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疾病。

只是这一次,玛丽的好运气看来到头了。

她这次生病的时候,正好遇上教廷派来的主教在附近的教堂巡视。在听说了玛丽久病难愈的状况后,这位好心的主教便心生怜悯,便做主把她接到附近的修道院疗养,还请了有名的医生和理发师来给她催吐、放血。

——自医生和理发师来到修道院的那天起,玛丽的身体状况便像是从悬崖上奔涌而下的瀑布似的,飞快衰弱了下去。

玛丽的好运再也不能庇护她了。以往她在床上躺几天就能好的风寒感冒,眼下让她浑身发软,眼前一片昏黑,高热难退,以至于她哪怕轻轻喘一口气,都能感受到喉咙里和胸中有灼热的血气要喷涌出来。

将她送到这里的主教恐怕也没想到这点。在他看来,玛丽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在得了病无法医治的情况下都能撑过去那么多次,眼下有了更专业更权威的医生的照顾,还不得飞快地好起来,比一头小牛犊还要健壮?于是他只留下了能够请几次医生的钱,便回去述职了,完全没考虑过“如果玛丽的病一直好不了怎么办”这点。

不,或许主教想到了,但是他不愿认真处理。

对他而言,随手照顾一个重病的农民女孩,就像是贵族少女们随手喂了喂路过花园的漂亮猫狗一样,只要尽到了心意,让自己心里过得去就可以了,日后还能以此为证,大夸特夸自己的善良仁慈。

至于这个病秧子以后会怎么样?谁管呢。你见过哪家贵族少女在喂完那些小动物后,还会额外去关心它们的死活?

就这样,病秧子玛丽在修道院住了下来。

虽然艾格伦蒂娜夫人已经在尽力照顾她了,也没有贪污那位主教留下来请医生的半分钱,但玛丽的病还是一日重过一日,请医生的钱也只剩下最后一次。

在这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当口,就连玛丽自己都绝望了,请求艾格伦蒂娜夫人放弃为她再请医生,转而把剩下的这些钱带回家去。给玛丽的父母。

艾格伦蒂娜夫人的软心肠是出了名的。就连看见自己养的小狗被别人轻轻打一下,都会伤心到落泪,怎么会拒绝垂死病人的要求呢?在得到了艾格伦蒂娜夫人肯定的答复后,病秧子玛丽胸口一直撑着的那口气也吐了出去,不再报任何希望,只躺在床上等死。③

然而在这个无星无月,一片黑暗的夜晚,已经平静接受了自己必死无疑命运的病秧子玛丽,恍惚间看到有人推开了她房间的小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玛丽努力撑开沉重的眼皮,发现来的只是个小女孩而已。她的头发和眼睛都是典雅的深色,又有着贵族特有的苍白美丽的皮肤,和自己这种因为整日里在田间劳作,被日头晒成小麦色皮肤的农村女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可为什么她进来的时候,仿佛带了光进来呢?

多么奇怪啊,玛丽昏昏沉沉地想,这一定是重病带来的错觉吧。否则我为什么会在面对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会有种天降神迹的错觉?她的头发明明不是金色的,今晚也没有月亮,可我为什么会觉得她在发光?

将死之人总是格外大胆,于是病秧子玛丽颤巍巍地伸出手去,想要抓住奥丽加的袖口,用破锣也似的嗓子开口,哑声道:“神……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④

奥丽加看着面前哪怕都病得神志不清了,却还在喃喃念诵圣经的少女,一时间只觉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对大字不识一个、只能靠牧师们讲解《圣经》,然后自己死记硬背的平民来说,这已经是她最大限度的虔诚了。

于是奥丽加下定了决心。

她固然是因为听见这位素不相识的少女在病重时沙哑的呻/吟声,和自己的胞妹阿纳斯塔西娅的声音很像,考虑到“我都能再活一遍,阿纳斯塔西娅没准也可以”这种最不可能的可能,这才打算见她一面的;但是在艾格伦蒂娜夫人为她解释过了病秧子玛丽的情况后,奥丽加便无论如何都要来。

考虑到这个时代糟糕的医疗条件,还有乱七八糟堪称邪魔外道的那些知识,再加上这具身体的母亲、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十余年后就会病死的命运,奥丽加这才把主意打到了美第奇家族的身上。

她说服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全力促成法兰西和苏格兰之间联姻的原因,眼下的法国王后是出身美第奇家族喀德琳·美第奇的这一因素正是一大加分点。

她现在是苏格兰女王,就算心中有后世无数比现在领先了不知多少倍的医学知识,也不可能一一实验过去,更不可能给苏格兰王太后看病,但是美第奇家族肯定不缺这样的人。而且美第奇家族家大业大,还愁找不到**病例练手,还愁找不到相关的药草和实验器具?

只要她能够借着美第奇家族的东风,用后世先进的医学体系和知识,在这个家族里找到那么一两个愿意跟着她离经叛道的医生,奥丽加就有信心把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的去世时间尽可能推迟!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她首先要有个好名声,一个独立于“蒙受天佑的苏格兰女王”之外,与治愈、药草和学识有关的好名声,否则医生们哪有这个闲工夫和耐心听她“胡说八道”。

“我可以治你的病。”奥丽加俯下身,握住了病秧子玛丽烧得几乎有些烫人的手,一字一句说得直白清晰,哪怕是不识字的病人也能明白她在说什么:

“但是你要答应我,如果我能治好你,你要当众称呼我为‘拉斐尔’。”

拉斐尔是天主教通行的《圣经》中,掌管治愈的天使,就连他的名字也是“神将治愈”之意,主教和牧师们赞颂他为“施治愈之术的光辉使者”。

换作别人贸然把这个名头加到自己身上的话,必然会被勃然大怒的罗马教廷一棍子打成异端然后活活烧死,好捍卫自己的正统权威;但奥丽加现在是“蒙受天佑的苏格兰女王”,红衣主教更是在她的加冕仪式上见过九个月就能开口说长句的异象,综合政治宗教民意等多重因素考量,罗马教廷想烧死她,怕没那么容易。

然而病秧子玛丽病得实在太重了。奥丽加在前面说了什么,她都没听见,只在一阵耳鸣后听见了最后一个单词,“拉斐尔”。

脑中一片混沌的玛丽忽然灵光一闪,有个格外疯狂的念头在她的心中出现,且越来越清晰,很快她就把自己给说服了,连带着之前看奥丽加的时候那种闪闪发光的错觉都有了解释:

这是神迹,是无所不能的主降给他羔羊的神迹,手握火焰剑的大天使拉斐尔要在我这个重病人的面前开启伊甸园之门!

于是病秧子玛丽突然挣扎了起来,像是溺水的人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滚烫的手指紧紧握住奥丽加的胳膊,带着前所未有的狂热呼唤道:

“拉斐尔,拉斐尔!”

奥丽加:……倒也不用这么快就付定金!!!

①据《圣经·创世记》记载,亚伯拉罕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撒冷城的麦基洗德,这普遍被视为十一奉献之起源。

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这点开始全面鼓吹征收什一税;公元779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订立法律实施什一税,西欧各国在10世纪中叶相继实行,视之为税金。宗教改革运动之后,什一税制仍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国家里继续执行。奥丽加上辈子信奉的东正教从来没征收过什一税。

希伯来圣经中的摩西律法对此有明确记载:

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人若要赎这十分之一的什么物,就要加上五分之一。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不可问是好是坏,也不可更换;若定要更换,所更换的与本来的牲畜都要成为圣,不可赎回。这就是耶和华在西乃山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

——《利未记》

你要把你撒种所产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并牛群羊群中头生的,吃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选择要立为他名的居所。这样,你可以学习时常敬畏耶和华你的上帝。……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耶和华你的上帝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申命记》

②中世纪对非外科疾病常见的三大医疗手段,催吐,灌肠,去理发店放血。

华盛顿(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华盛顿)在67岁那年因为风寒感冒,接受了三位名医的治疗。在进行过灌肠和外敷药膏后,医生们一致决定采取放血疗法,前后放血四次共约80盎司(2365毫升),占人体血量的40%左右。当晚,华盛顿与世长辞。

③她养育着几只小狗,喂的是烩肉、牛乳和最佳美的面包。如果死了一只,或有人用棍子打了一下,她就要伤心流泪。

——《中世纪人》

④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圣经·创世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重症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