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泽的目光扫过堂下三位妇人,问道:“死者家属可有什么想说的?”
吴府老妇人抬起头,本就因为年纪大了老花眼,此时眸子里蒙了一层雾气,更加看不清堂上大人是何容貌。
听小厮说,坐堂审案之人是燕王,心里有了底,带着哭腔说道:“王爷,我家大人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岁科举入仕,五十岁才熬到礼部尚书一职,为朝廷效命一辈,没有功劳亦有苦劳,王爷一定要为我家大人做主啊。”
做主是肯定的,可谁要听她说这些话,楚君泽心中不耐,碍于老人家年纪大了,且刚刚刚失去丈夫,可能有些口不择言,耐着性子提醒:“本王会秉公办案,吴夫人不必担心。”
安慰完吴夫人,楚君泽话锋一转,继而道:“现下吴尚书死因不明,需要验尸确定死因,吴夫人可同意?”
如果家属不同意,仵作只能勘验尸体外观,万万不能动刀子的。
吴夫人面露难色。
书香门第大多思想保守,讲究死后能有全尸,自是接受不了尸体面目全非。
吴夫人问道:“动刀子吗?”
楚君泽点了点头。
吴夫人倒吸一口凉气,脸色苍白,险些没当场晕过去,被两个儿媳妇架着,勉强稳住身形。
世人皆知读书人迂腐,没想读书人的老婆也如此,死守老规矩。
楚君泽再道:“不动刀也行,但本王只能按意外结案,何家会赔偿你们吴家一笔银子,吴夫人觉得意下如何?”
吴夫人手抖的厉害,泪雨滂沱。
吴家大儿媳低声劝道:“娘,死者已矣,生者如斯,还是要为活人多考虑,对方可是门下侍郎,咱们把何家得罪了,怕是要影响大郎与二郎的官途。”
大儿媳此言确实有道理,也符合官场逻辑,为了一个死人把儿子的官路堵死,得不偿失。
可老爷子就这么白死了么。
吴夫人垂下松垮的眼睑,眼底是历尽沧桑才有的悲凉,沉默一会儿才道:“臣妇全凭王爷做主。”
为丈夫讨公道与儿子前途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吴夫人做出选择,尸首不必勘验,省去诸多麻烦,楚君泽一拍惊堂木道:“礼部尚书吴秋水之死乃是意外,本王判门下侍郎赔偿吴家丧葬费、抚慰金、马车修理费,共计白银一千两。”
能得这么一大笔银子,吴家人颇感意外。
启初,门下侍郎是愿意花钱了结此事的,可燕王开口便是一千两,他就不太愿意了。
何启林道:“殿下,吴大人之死确实因何府马匹受惊而起,可错不完全在臣一方,吴家马夫也有一定责任,如今让臣一人承担全部责任,臣不服。”
听闻此言,吴家马夫不敢说话,把头埋得极低,恨不得把头缩进衣领。
这案子还牵扯二皇子,可人家是皇族,何启林不敢将二皇子牵扯其中,只能想办法降低损失。
他的俸禄一年才两百多两银子,加上年节皇上的赏赐,一年也不超过五百两,一千两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
虽说朝中官员都有私产,不指望俸禄养活全家,可有些钱不能摆在明面上,被监察御史盯上就不好了。
荣嫣在一旁听着,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抽,心道:你家那纨绔的二公子整日花天酒地,一掷千金,一个月花销可不小,现在撞死朝中要臣,让你赔一千两都要哭穷,恶心人不。
她的想法楚君泽不谋而合,可他不能表现出来,面色深沉的如一潭死水,吴家夫人悲痛欲绝的抽泣声充斥耳际,心情烦躁的很。
沉默半晌,楚君泽道:“朝廷命官枉死可不是小事,既然何大人不愿息事宁人,那本王也无甚办法,明日写道折子,如实呈给父皇,让父皇来做决断吧。”
此事若是捅到皇上面前,往哪个方面发展就不在可控范围之内了。
何启林忙改口:“臣与吴大人同朝为官,二人情同兄弟,吴大人因伯仁而死,微臣着实痛心疾首,更是对吴大人家眷日后生活而担忧,一千两补偿是臣该给的,臣不敢有怨言。”
花钱消灾,他认了。
他吩咐小厮:“速速回府取一千两银票来。”
吴夫人不想要银子,只想要老爷的命,可人已经死了,只能收下这笔钱。
一千两银票交到吴家夫人手中,此案就此了解,众人没有料到的是,二皇子差人送来一千两银票,吴家人一下子得了两千两抚恤金,发了一笔横财。
事情得以解决,吴夫人体力不支,晕倒在刑部大堂之上,楚君泽只好命衙役送吴府女眷们回府。
送走吴家人与门下侍郎,刑部衙门就剩下楚君泽、卫荣嫣与贺威,以及其他名不经传的小官小吏。
大人物同堂共处,小官小吏识趣告退,留下三位达官显贵。
堂内再无外人,贺威试探性问楚君泽:“殿下,死者可是礼部尚书,草草结案,恐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何家二公子与大皇子走得近,门下侍郎是大皇子的人,燕王大可借礼部尚书之死重伤何启林,削弱大皇子的势力。
可燕王没有这么做,这另贺威疑惑,不知燕王是不是另有其他打算,故此试探性提出疑问。
荣嫣心中暗暗忖度,对贺威此言颇为赞同,此案这么了结,传到外人耳中,有袒护门下侍郎之嫌。
楚君泽叹道:“为人处世不可只考虑眼前,这一点你们要向吴夫人学习,吴夫人活得通透,懂得取舍,她选择先把钱拿到手,往后尽量扶持两个儿子,他日吴家后生在朝堂站稳脚跟,会放过何家人?”
这案子表面看似了结了,事实上才刚刚开始,吴何两家的恩怨,那就是以后的故事了。
贺威听明白了楚君泽的意思,燕王这是再给大皇子培养仇家,即便暂时用不上吴家,将来也能借吴家之手掣肘大皇子。
皇家公子果然不简单,各个老谋深算。
荣嫣心心念念嫂子,遂道:“臣还有其他事要办,就先告辞了。”
刑部主要负责疑难杂案,贺威平日里很忙,楚君泽不想待在刑部让贺威分心,便道:“正巧本王也要走,那就一道吧。”
荣嫣:“……”
这小子怕是要纠缠本侯。
可她不敢明言,与楚君泽一道出了刑部衙门,走到门口顿住脚步,委婉道:“家嫂今日启程回北境,微臣前去送送,不能陪殿下了。”
楚君泽装听不懂,“卫兄的嫂子,便是本王的嫂子,本王也去送送。”
荣嫣:“……”
这人故意是不是,你我注定无缘,何必纠缠不休,有什么意义。
荣嫣一百个不愿意,却没有理由阻拦,无奈道:“那随殿下吧。”
荣嫣疾步下台阶,宣澈见自家侯爷从刑部出来,牵着马迎了上来。
刚欲上车,身后响起楚君泽清脆的声音,“马车行的慢,易出事故,卫兄不如骑马前去。”
宣澈也道:“对呀,吴尚书前车之鉴,马车行快了确实不安全,不如骑马。”
骑马虽不能遮风挡雨,主要是快。
本想下了朝快马加鞭赶回府中送嫂子,因吴尚书一案耽误了时间,现在回府,八成嫂子都走了,只能到城门口碰碰运气,确实耽搁不得。
荣嫣抿了抿,撂下马车帘子,道:“那行,宣澈你把马车卸了,本侯骑马去,回来再取马车。”
楚君泽道:“刑部有许多闲置的宝马良驹,卫兄何必如此麻烦。”
他朝马官道:“牵匹快马来。”
这小子终于想明白,不跟自己一起去了,荣嫣面上一喜。
当马官牵来骏马,楚君泽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向她伸出手,荣嫣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他不会轻易放弃的。
荣嫣站着没动地方。
楚君泽催促道:“还愣着作甚,上来,有本王亲自保驾护航,会行的更快。”
荣嫣:“……”
这话说的,好像武安侯府的马匹都腿残,跑不过你们刑部的马一样。
不过要是细掰扯起来,刑部的马训练得当,善于长途跋涉,身体素质确实比侯府的马强。
盛情难却,荣嫣按捺下别扭的情绪,走到马下,向楚君泽伸出手。
大掌握紧略小些的手掌,用力一拽,荣嫣顺利上马,坐到楚君泽身后,上来是上来了,一双手却无处安放。
她打量一圈,是该抱住男人的腰,或是攥住锦袍一脚,再或者趴着马鞍?
后两个选择,会不会显得太刻意?
真真是难以抉择。
就在她难以抉择的时候,男人喊了一声驾,马儿冲出去,她向后一仰,胡乱一抓,抱住男人的腰身,以免栽下马去。
武安侯的手臂缠上来,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衣衫,依旧能感觉到来自她的体温,楚君泽心里麻酥酥的,这种感觉很奇妙。
荣嫣有些无语。
奶奶的,鬼主意真多,又着了这小子的道。
努力完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