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冠挽山河 > 第9章 第 9 章

女冠挽山河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星霜载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1:01:01 来源:文学城

“报慈,我已向父皇替你求了一份恩典……你想要什么?”

是那如今听来已十分亲切的沙哑嗓音。

宋云归掀起了马车的帘子,见果然是长乐,忙跳下车来行礼。

先前已向真人九思他们提了此事、一一拜别,便是为今日走得低调。

虽说本朝道教鼎盛,且对女郎束缚甚少,出家做女冠几乎已成风尚,女冠生活甚至更为自由。

旁的贵女才女尚且不论,几十年前端阳公主为避联姻,便出家做了女冠,却一直住在宫中,还常以云游为由出宫玩乐,生活之潇洒奢靡更甚从前。

因此,她随庶母去一趟河南,又带足了随从护卫,实则算不得什么。只是河南毕竟正乱,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可长乐竟来了,身后又跟着宫里人,这些心思倒不成了。不过,经那一晚,她与长乐几乎日日待在一起论事,已是十分熟悉。

如今宋云归见了长乐,倒也并不十分惊讶,只是……

“……恩典?”

“你父亲行事……你不可不为自己做打算。虽说你来观中修行明面上是为家人祈福,可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长乐叹了口气,“我知你当女冠当得安心,不愿被这些事烦心。”

长乐的意思是,可允她借长乐和陛下的势阻止她父亲和沈家胡来。

宋云归心里一暖:“我不会有事的。”

沈氏作为庶母,名义上是无权摆布她们的婚事的,因此关键还在于她父亲。

只是他寒门出身,背后没有家族支撑,走到这个位置,是靠陛下提拔,用以牵制世族力量,又无惊世艳绝之才,官做到这儿,几乎是到了顶了。只是他还不甘心。

所以当年他才迎了沈氏进门。沈家在河南算不上势大,胜在绵延已久,还不至衰落,只是在上京说不上话,才找上父亲。

因此,他在家渐渐疏远了生了云兮后身子便大不如前的母亲,只是不敢让陛下以为自己倒戈,不敢做得太过分。

也可见得,她父亲看似野心勃勃,实则是有贼心而无贼胆。若是让他知道沈家和其他河南世族做的事罪堪谋反,他可还会答应沈家呢?

“何况,河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也正好借此去看一看。”

都察院和皇城司的暗线虽遍布大燕,这后宅内院的**,终难得知,可这些底细,又是最容易看出风向的。

既然这一世有此机会,她一定要去看一看。她想知道,前世拉垮大燕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如何倒下的。

说不定,对李月在那边,也能帮上些。

“我知你不在意这些!你心里有数便好。”长乐叹了口气,“那你可有所求?”

“我自然没什么……听闻五公主正缺一个伴读,以宋家权势地位,是有些够不上的。我只求家妹云兮,能有个机会参加选侍,面见公主。”

前世云兮做了王妃,与端王算得上是相敬如宾,与端王的胞妹五公主却十分投缘,一见如故,想来这一世,也不会有什么出入。

既长安替她求了,那她便给云兮寻个出路——留在宋家,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他的好父亲随便送出去。

“你啊……”长乐默了默,却没在说什么,“那你就放心等着罢。”

宋云归闻言,敛袖郑重行礼:“承蒙公主厚爱,云归无以为报。”

*

黄昏日落,长庚星起,一行人已在驿站落脚。

行路匆忙,不得不一切从简。

这是半年来宋云归与沈氏第一次同桌吃饭。

想是心疼孩子,此行她未带着儿子元嘉奔波,于是她的眼光便尽数落在了饭桌对面的宋云归身上。

“想是观里生活清苦,见着比从前更瘦了,”沈氏满目愧疚,眼里似是波光粼粼,“快多吃些……等到了沈家,再给你好好补补。”

沈氏在父亲和外人前,从来是这样的娇柔性子,仿佛眼里永远装着旁人、为了旁人好。

只是如今这里都是她的人,竟还这样,实在稀奇。

宋云归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并不作声,只点点头。

沈氏又道,“云兮还想与你同去,可家里毕竟不能没有女眷周全,况且那边想见的正是云归你,若是云兮去了,反倒不好。”

宋云归皱起眉。

正想见她?

她抬起头,沈氏现下已换了一副笑脸,灿若春日桃花,只可惜无人去赏。

只是那眼角的褶皱和倾斜的眉毛暴露了她的真心。她心里有不满。

“您说沈家有人想见我?”

“是呢,有位厉害人物,说对你早有耳闻,想借此机会认识你呢。”

无论她如何问,沈氏却不肯说这厉害人物从何而来,甚至那眼神里还透着不甘。

听口气倒不像是他们沈家的人,而是外来的客。那此人何以令沈家对其言听计从,连远在上京的沈氏都得听他的安排?

而这样的人,又是如何识得她的呢?

一抹莫名的不安在宋云归心里渐渐升腾,以至她夜间辗转反侧,不知何时入梦。

“小兔崽子,下次再敢偷东西吃,小心哥儿几个要了你的命!晦气!”

一行人踢踢跶跶地走了,融进了热闹的街市里。

宋云归走近了些。

她看见,灰暗的巷子里,少年无力地靠着墙,低着头,衣裳破烂,满身是伤,唯搭在地上沾满了血的手紧紧握着什么,在透进来的微弱阳光下泛着润泽的光。

宋云归心里一惊,不自觉退了一步,却没退出去。

她本该赶忙跑出巷子,跑去街口那家医馆买来药和纱布来帮他。

可她没有动。她直觉,眼前的人,会带来大祸。

然而,感知到有来人,那少年抬起了头。

他露出他那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在巷子里显得那么亮,像太阳一样。

“姐姐,你来了?”

宋云归却好像觉得心被什么掳住了似的,背后发凉。

“你说谁?我不认得你。我不是你姐姐。”

那少年磕磕绊绊地扶着墙站起来,朝她走着。

“姐姐不认得我了?可我认得姐姐。就算姐姐化成了灰,我也认得你。”

宋云归一步步往后退着,终于被不平的砖石绊倒了,跌在地上。

那少年站住了,居高临下地望着她,轻轻叹了口气,把玩着手里的玩意儿。

“若真是不认得我,那才好呢……”

宋云归想站起来,看清他手里的东西,却被他冰凉的手一下子捂住了眼睛。

“别看,姐姐。与你无关的东西,不要看。”他附耳说着,那声音像阴天云层后惨白的日光,干净,却让人浑身发冷。

“滚,你给我滚!”

“女冠,女冠您醒醒!您怎么了?手这样凉……”

宋云归推出去的手被一双温暖的手抓住了,她终于醒过来。

原来是梦。

她有些发愣地看着眼前宋家随来的陌生侍女,摇了摇头:“我没事。”

这回她深知事情复杂,并未带拂冬来。

她又梦到这些了。

只是这一回,和之前不太一样。

她一面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衣裳,一面望向窗外透进来的阳光。

这是第一次,梦没有按前世的轨迹走。

前世她救了那个人,把他从陇西一路带回上京,某一日,他走了,再见,已是大燕国破之时。

*

“大人,李青已将他们新藏人的地点传来了。”

李月在搁下茶盏,接过了李二递过来的纸条,看了一眼,“已经记下了?”

“是。”

李月在笑了笑,“把这地方告诉副指挥使,劳烦他按先前说好的行事。”

这几日,他一直在等。

他们慌得把那些人转了好几回地方,反倒露了马脚,他随手一指一问,听他们搪塞后按下不表,他们终于安分下来,不再转移了。

李二领命出去安排,李月在则站起身来,向门口的随从道:“去跟沈殊说一声,我要去审人。”

这说的就是那些闹事的人,说是要审他们,不过是做做样子,为其他行动打掩护。

毕竟他们其实并不清楚什么细节,知道的不比他多多少。

来南阳前,他已做好了安排,分两路而行,一路是他、副指挥使和真王乔,走小路;一路是手下易容假扮他和王乔,故作低调地走大路。

南阳的那些人心里有鬼,一定会想法子阻拦他,打乱他的节奏。

果不其然,他们派了一伙山匪拦路打劫,沈殊再带着官兵来救,大概是想以李月在长途奔波、人手不足为由接管王乔。

李月在若不允,开了这个头,往后再三番几次出什么山匪地痞来抢人,他倒无话可说了。

他们大概没有想到,李月在会先一步到南阳城。

而沈殊的门客李青和河堤的监工,则是李月在的人。

沈殊他们一早就做好了粉饰,将打破河堤、随王乔起义的人藏匿起来,将下游的村民抓来修补河堤——春天河水上涨,若是不将河堤修好,他们的村子便会被淹毁。

这些人是敢怒不敢言:命门握在别人的手里,又能如何?

如此,一切“欣欣向荣”,李月在无迹可循,只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看他们想要他和陛下看到的东西。

而李月在若是暗地里派人去做,他们无所顾忌,也会有百般方法避开——这是他们的地界,如鱼得水,再无陛下的圣旨压着,当真要肆无忌惮了。

但总是有敢言之人的。

村里总有孑然一身无牵挂的人,挑动他们出头,是最好不过。

就在沈殊引他去看早就安排好的河堤时,激他们闹将起来,一切便都名正言顺了。

而这些,好些都是宋云归提出来的。

此行开端如此顺利,她有躲不开的功劳。

思绪飘到这里,李月在的往外走的脚步略慢了些。

走时她还病着,还全心全力地谋划这些……

如今大概好全了吧?

“近来上京可有什么消息?”李月在向随从问道。

“并无什么大事,只大人派去护着那位女冠的李十一传来消息,道那位女冠为救长乐公主受了伤,被他救出来,如今大概是修养好了,正随庶母沈氏到河南沈家去探亲。”

“受了伤?”李月在的脚步彻底停下来,“河南沈家又是何事?”

随从有些吱唔:“大人恕罪,传来的消息便是这些了。”

李月在微微皱起了眉,“再令李十一详回,记得以后她有什么事都直接报上来。”

沈家离南阳不远,一个远嫁上京的沈氏突然要回来,还要带着宋云归,是为的什么事?

可怜那沈殊才到了李月在院门口,便见他眉头紧锁,转身大步迈回了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