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冠挽山河 > 第11章 第 11 章

女冠挽山河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星霜载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1:01:01 来源:文学城

秋风起,亭边湖水荡起微波,送来凉意。宋云归轻轻搁下茶碗,碧波茶汤也如湖水般轻轻荡漾。

“报慈,这茶如何?”

身侧身着浅粉色罗裙,松松绾着分肖髻的娇俏少女手里捏着桂花糖蒸栗粉糕,闪着晶亮的眼睛向她问道。

宋云归笑了笑,“我不通这些,只觉得茶汤醇厚,余香悠长,很是好喝。”

那少女也粲然一笑,“我也不懂,只是觉着配着糖糕,这碧螺春最合适不过,解腻呢!”

言罢,她将糕点碟子往前推了推,“报慈也尝尝。”

宋云归无法拒绝那比糕点还甜的笑,便从善如流,果然香甜软糯、入口即化,桂花特有的香气弥散在唇齿间,而栗子的醇味又中和了那腻甜,再配上这碧螺春,当真是再好不过。

见宋云归终于体会出了滋味,那少女这才放下心来,笑得更加心满意足:“我说得没错吧?”

看她如此活泼模样,宋云归还未待调笑,亭下便传来一阵声响。

“说什么呢?这样热闹!”

来人一身月白长衫,手执折扇,倒端得一派浊世佳公子的风流,面容也生得端正,只那双眼睛,浸透了世俗气,笑意不达眼底,缺了些干净的生机。

“三哥,你来啦?”

少女忙接过身旁侍女递来的帕子擦净了手,站起身来迎了上去,宋云归随之起身行礼。

沈三郎摆摆手,“我来倒教你们拘束了?听闻这园里的金桂开了,我顺路过来瞧瞧,倒听得你们这里热闹……”

说到这儿,沈三郎似是才见到宋云归一般,颇郑重地向她回了个道家的拱手礼,“早听闻这回表妹陪了姑母回来,多年不见,久违啊。”

“您言重了。”宋云归觉得那一声“表妹”听来实在刺耳,面上却未显,低垂眼睑,并不接话。

“何必如此客气?小时候,我们也是见过的。过几日便是重阳,卢氏几位郎君女郎牵头要办赏菊会,你们可一定要来。”沈三郎的笑真诚了些,“六娘,你不是最喜欢热闹?”

沈六娘自然是兴高采烈地应了,沈三郎便又看向宋云归。

宋云归默了默,方道,“某已出家做了女冠,来沈家已是有些违礼,再同去玩乐,实在有损道门清净。”

沈六娘见之,眼里的神采忽地暗了暗。

她心里是很喜欢这位宋家女郎的,可她也知道,姑母去了宋家,做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报慈出家,也和姑母脱不了干系。

如今姑母在宋家,地位几乎已与正室夫人无异,只是因着前夫人去世未足三年……想到这儿,沈六娘的心里更是一紧。

旁的她无法左右,故而这几日,她拉着报慈,并不让她同姑母、祖母她们待在一处,便是因着心里愧疚,也是怕她们明里暗里要做什么事。

此次姑母为何让报慈来,她也是隐隐有些明白的。她望了望自己三哥,在心里叹了口气。

“既然报慈不愿,那我便也不去了,陪报慈在园里也是一样的。”沈六娘说道。

于她来说,三哥是个好兄长。

可他平日里常和那群不知上进的世家子弟待在一起玩乐,虽说自他落水痊愈,如今已收敛正经了许多,可在她看来,尤其是于报慈这样沉静婉约的女郎而言,着实不是良配。

况且,姑母已经迫她出家,如今家里又有了这样的谋算,连她都觉得脸热。

她不懂这里的弯弯绕绕,也不懂原本瞧不上报慈的长辈如何又打起了她的主意。

可为了什么好处,这世家气度便可不要了吗?

沈家已显颓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觉着,这不是因为沈家官场失利,而是他们家的人失了该有的精神。

宋云归却安抚她道,“何故便不去了?我一个人待着也是无妨,六娘不必顾忌我。”

沈六娘摇摇头,“重阳赏菊年年有,可报慈姐姐又不能一直陪我啊。”

还未待宋云归说什么,那沈三郎却先笑道,“如何不能,你便去求姑母,让表妹……”

沈六娘抬起头,狠狠瞪了沈三郎一眼。

“三哥说什么?”

被六娘这么一打断,沈三郎倒说不下去了,“哎呦小祖宗,你说什么便是什么罢!我还有事,便先走了。若是女冠改了主意,可随时与我说。”

望着那月白背影终于走远了,沈六娘松了口气,转过头来,有些小心地留意着宋云归的神色。

宋云归却仍如常地笑着,“可惜,说话儿说久了,这糕点都被风扫了。天色也有些晚了,不若回去吧?”

沈六娘自然顺她的意,两人下了亭子,沿着湖边的青砖路慢慢往住处去了。

宋云归与六娘是住在一处的—这也是六娘在宋云归来前向祖母撒娇求来的,住在一起,终究照应起来方便一些。

两人还未坐多久,沈夫人那边便着人来请她们去用晚膳。

秋日里日落的时辰越来越早,这时廊下的灯笼都尽点了起来,透着油纸,那光亮十分温暖。

而抬头望去,那天空未曾被檐角遮全,缇色的霞光染得天色晕出清透的绛紫,令人见之便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宋云归深深吸了口气,那微凉的感觉令她清明了些。

沈家的日子着实惬意,是她两辈子都未曾体会过的,可越是这样,她便觉得心越沉。

宋家人少,靠俸禄和朝廷授予的十顷职田,已算十分滋润。

比起她在家时,沈家的用度只增不减,这两日她观沈家侍从的衣食规制都十分富足,而沈家上下算上侍从有几百口人,还有这偌大的宅子。

沈家并无人在朝中做官,只在东都任些闲职,这样一来,不知沈家有多少地……而沈家在世族里,该算是收敛的。

世族的地多,平民手中地便少,农民沦为佃农,佃农的日子若出什么变故,付不起租地的钱,便沦为雇农乃至流民。

流民多,国便危矣。

她能做什么呢?甚至她也是吸人血的一分子……

那无力感时时缠绕在她的心头,于是,再见那上好的碧螺春、栗粉糕,晚膳琳琅满目的菜式,她都觉索然无味,乃至心惶。

她想要多出去看一看,可绝不会是为那定然更加精致的赏菊会而去。

不多久,便到了用膳的厅门前,侍女为之掀开门帘,一阵香气扑面而来,衬着明亮烛火,满室都透着温馨。

宋云归随沈六娘行礼落座、洗手漱口,一抬头便见沈氏那一如既往温婉的笑。

这笑里藏着多少人的血?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前世的自己与云兮。

母亲病逝最大的错在于她父亲,可不意味着沈氏无辜。沈氏对她演戏,她不拆穿,也绝不会配合。

她只想知道沈家究竟在谋划什么,是什么,连深受重视的沈六娘都被瞒着呢?

前世的沈家,可与河南起义一事并无甚关系—这也是因衰落而被排外的缘故。后来,战乱之中并无家兵的沈家彻底衰落,了无消息。

沈氏也并非一开始就那般阴毒。前世一开始她对自己和云兮警惕排斥多于怨恨,一切都是为了替她上位和维护儿子元嘉的地位扫清障碍,可后来,沈氏竟下毒与她,又让父亲送云兮进了新朝的宫廷。

而这一世,自她要回河南,那眼神比起从前多了许多复杂的情绪。

“这几日过得可还舒心?六娘散漫惯了,只怕你不习惯,若是有什么不好,尽管来这儿说与我。”六娘的母亲似有所觉,出言道。

“多谢夫人关心,六娘对我已经是十分照顾了。”

宋云归终于收回了落在沈氏身上的目光,向沈夫人回道。

于是,她的目光不得不落在了比栗粉糕精致百倍的晚膳菜式之上。

珍珠翡翠白玉羹、乳酿鱼、三鲜笋、清香炒悟鸡……珍馐美馔琳琅满目,纵使这几日已见识过多次了,每每用膳,宋云归仍觉不适应。

沈六娘却不顾这些,只问,“怎么不见祖母?”

“你祖母道是有些积食,便不用晚膳了。”沈夫人道,“用过膳,容儿也该去看看祖母,莫要整日在园子里玩儿。”

这话也是在说她。沈氏回来探望家人,整日与沈老夫人待在一处,宋云归不陪着,由六娘带她,她们也拿她无法。

一顿饭终于吃完,沈氏离座前对宋云归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瞥,看得宋云归心里发毛。

这里晚上的星星极繁极亮,不过因着沈家的灯太亮,倒衬的这星星黯淡许多。

六娘已回房歇息去了,而她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廊下金桂开得正盛,散着阵阵甜香。

宋云归扯了枝花在手里把玩,思绪飘远了。今日观沈三郎的态度,大抵沈氏要撮合的正是他们。

听闻这位沈三郎原是最不学无术之流—沈家子弟多是如此,唯一有些才学担当的沈家大郎也因急症英年早逝,至此沈家这一辈,似是再无指望。

可不久前沈三郎泛舟时落进了西子湖,高烧不止,寻了许多名医来都无计可施。

直到一位方士神游路过,一剂药便治好了。他又称沈三郎这回落水落了病根,只怕以后受寒受惊都易久病不起——沈家自然重金恳求其留下。

方士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却道自己与沈三郎有缘,更是为其风采所折服,自愿留下。

而这沈三郎醒来,当真转了性子,开始发奋,又常有惊人之语——譬如预言出河南起义。

起义一事,若是局外冷静敏锐之人是不难提前推测出来的,可沈三郎转性,倒不能不让她怀疑他是否也是重生之人。

而让她来沈家,是否也是这位疑似重生的沈三郎的提议呢?

可她这一世尚未做什么出格之举,即使做了什么,也断然传不到洛阳这样远的地方来。难道他知道她也是重生?

而沈氏曾说有厉害人物要见她,如今却毫无动静…

“女冠可是有什么忧心之事?某或可为之解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