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帝为尊 > 第29章 阴谋

女帝为尊 第29章 阴谋

作者:理理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2:52:15 来源:文学城

渊安十年十二月中旬,昭阳公主夏谙霜携大理寺卿裴子砚查清了朝中科举泄题,卖爵鬻官一事,其中牵扯此事,因此事获利的官员甚多,大到正一品官员护国公,小到朝中六七品官员,皆染指此事。

皇帝见到夏谙霜呈上来的名单时,气的脸色铁青,手指抖到几乎拿不稳那薄薄的几张纸。

“这些,可都有证据?”皇帝强忍情绪,却仍压不住微微发抖的声线:“朝中官员少说有百余人,而这名单上就占有近六成的官员!”

夏谙霜垂手立在皇帝对岸,与皇帝隔着一张书案。她垂下眸,话语中听不出情绪:“父皇,人证物证具在,随时可抓人。”

不论是赵荣着,还是先前被抓的朱骞,都已在大理寺的审讯下将所做之事全盘托出。

查案期间,护国公极其党羽三番五次阻挠,最常用的手段便是派刺客搜寻她房中的证据或绑架她的亲信警告她勿要再查。

大丫和二牛就曾在出府是被护国公的人绑走,夏谙霜一度焦虑到无法陷入睡眠。理智上她应放弃二人,继续深入调查;可情感上她又无法安然放弃亲手培养出来的两个人。

更何况大丫和二牛成绩非常好,尤其是大丫,不过跟着夫子学习了半年,就已将学过的知识都牢记于心,甚至能举一反三,对于朝中各种事务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论夏谙霜以后是否要夺位,大丫都将会是她最得力的手下,可以助她巩固在朝中的地位。

不过此事并未让她焦虑多久,因为大丫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打晕了看管之人,带着二牛从京郊破败的院中逃了回来。

她回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了夏谙霜,用沙哑且坚定的嗓音说道:“殿下,是草民办事不利,这才被他们捉住了。还请殿下莫要为草民费心,若有朝一日草民被捉住无法逃脱,草民会寻法自尽,绝不让殿下为难!”

她刚来到将军府时,总是自称“我”。后来读的书多了,也知晓了朝中的尊卑称呼,此后便自称“草民”了。

听了这一番话,夏谙霜顿感心中一股暖流涌过。她不顾大丫还穿着脏兮兮的衣物,上前一步,用力将大丫搂在了怀中:“好孩子,是我没保护好你。”

大丫还未曾被人这么亲密对待过,夏谙霜在她心中一直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是救她于水火的神仙。但眼下,这位身居高位的神仙却拥抱了她,与她残破的身体紧紧相贴。

她身体十分僵硬,不知用什么方式回应夏谙霜才好。她鼓起勇气抬起双手,想要回应夏谙霜的拥抱。可双手即将触碰到夏谙霜的后背时,她却又退缩了,将双手重新垂回了身体两侧。

她回来后还未曾梳洗过,双手布满污泥,殿下的衣料金贵,会被弄脏的。她想。

夏谙霜抱了她许久,最后用手轻拍了拍她的背以示安慰。

见夏谙霜放开自己,胸口处的温暖消失,大丫没由来感觉空落落的。

夏谙霜看出大丫面色不佳,于是关切问道:“怎么了?”

大丫摇了摇头:“无事。”片刻后,她又看向夏谙霜,语气坚定:“殿下,草民想要改了名字,还望殿下能为草民赐字。”

夏谙霜点了点头,她并未多问,而是遵照大丫的意愿,仔细思考起了该赐何字。

大丫出身寒门,却生性坚韧,若以花来比喻,梅花是最为合适的。

“万树无春色,南枝独有花。就赐你南枝二字可好?”

“多谢殿下!此后草民便唤做王南枝。”

——

至于父皇为安抚护国公,派来辅佐她查案的监察御史吕绥,夏谙霜并未将他放在心上。他的官职太小,对夏谙霜造不成威胁。

起初,吕绥每日都老老实实去户部等待夏谙霜的吩咐。可渐渐他发现,夏谙霜虽当上了户部尚书,却并不常去户部当值,且暗中将户部绝大多数官员全部都替换成了她一手提拔上来的人。

前一日吕绥刚与户部中人混了个脸熟,下一日就发现那人不见了,替代其位置的是新的眼生的人,并且新人并不接受他的套近乎。

眼见着赵宏盛催他催的越紧,他索性也不再去户部,而是直接找上将军府。夏谙霜虽不常在府中,可将军府的下人到底不敢怠慢了他,总是将他请进府中好生伺候着。

也正如此,吕绥不仅摸清了夏谙霜不在府中的时辰,也摸清了将军府其余人的习惯。他将大丫和二牛习惯出门的日子告诉了赵宏盛,赵宏盛这才在护国公的默许下绑架了二人。

大丫、不,应该说是王南枝在安全逃出后,以受害者身份亲自指认了吕绥,吕绥也因此事被押进了大理寺,供出了此事的主谋赵宏盛。

不过夏谙霜并未急着抓赵宏盛,若眼下抓了赵宏盛,护国公保不齐会狗急跳墙,做出不利于她的事来。她要找到所有证据,数罪并罚,将赵宏盛与护国公一并抓获。

不过奇怪的是,自从进入十二月,护国公那边没有了任何动作,任凭她调查出多少事,掌握了多少证据,都未曾再施以阻拦。

但夏谙霜了解护国公,护国公绝不会是放弃抵抗之人,背后绝对有更大的阴谋等着她。

护国公一日不死,她便一日不能放松警惕。

——

“可若一次性抓了这般多的官员,朝中恐怕无力继续支持朝政。”皇帝的话语将夏谙霜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父皇,不若更该科举制度,将原本两年一次的会试与殿试更改为一年两次。分为夏季试与冬季试。眼下正是人才倍缺之时,不如年后就举办冬季试,大肆招揽人才。”

皇帝闻言,意味不明地瞧了夏谙霜一眼,随后又将视线落在了夏谙霜呈上来的名单上,叹了声气:“罢了,此事往后再议。逮捕这些人一事也放在年后吧。”

夏谙霜一惊,迟则生变的道理她不信皇帝不懂,于是赶忙劝道:“父皇,儿臣建议立刻抓捕,不可拖延。护国公并非心慈手软之人,保不齐会在这半月做出何事来!”

“朕心意已决,马上要新年,朕已派钦天监夜观天象,钦天监说年前不可见血光,朕图个吉利也不可吗?”

皇帝拿星象来说事,夏谙霜自然找不出再反驳的借口。她又怎会不知,皇帝不过是拿此事当个借口,不愿抓捕护国公另有其因。

既然劝不过,便只能静观其变了。她低低应了声:“是。”

——

渊安十年十二月下旬,北渊曾派出去换取粮食的车队回到了京城,以金银珠宝换来了大量粮食,够全国人民吃上半年。

夏谙霜建议皇帝先挨家挨户给京城内的人家按人头分粮食,又亲自煮粥接济京城外的难民。期间让金翠和洛亦帆将她以私库换得粮食分发、以及她捉住贪官搜得珠宝换取粮食分发之事悄悄散播出去。

一时间她昭阳公主的名号在百姓心中声望大涨。

安抚好京内居民后,她又建议皇帝将粮食分发给各地受灾地区,鼓励农民吃饱后将剩出来的种粮种在地中,以持续发展。

各地军马见着粮草,有了打仗的力气,成功守住了北渊所剩不多的领土。

渊安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新年的前一日,夏谙霜收到了远在南州的程千懿的来信。

程千懿像是算好了日子,信件的第一句便是向她问候新年好。看到这一行字,夏谙霜瞬间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心间。

可往下读,她心中的那点暖意瞬间消失不见。

信件中写着:

殿下,新年快乐。臣远在南州,并无什么礼物可以送给殿下,还望殿下准臣回京后为殿下补上。

殿下,臣接下来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还望殿下莫要让旁人瞧见信件。殿下,臣刚到南州时就察觉敌军人马众多,实力非凡,绝非凡夫俗子。

臣保守估计,敌军有十万兵马,其中不少为民兵。我军只有三万精兵,臣惭愧,用尽全力也只能保证敌军无法再往前一步,却不能将我国领土收回。

只是一月前,臣突然发现敌军在南州城中的防守少了许多,臣怕有诈,观察了一段时日,确信南州城内确实只有四万敌军,因此一举夺回了南州。

虽夺回南州,但臣仍觉心慌,不知敌军为何一夜之间退了六万兵,这些兵去了哪里臣也不知。臣将此事汇报给陛下,陛下却要臣继续驻守南州,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归京。

臣坐立难安,故书信于殿下,求殿下告知京内情况。

看完这封书信,夏谙霜顿时感到脊背发凉。她在京中这半年,未曾听闻京外有何新战事,可那六万敌军去了哪呢?

叛军统领打了几年的南州,如今正是可一举拿下之际,为何会突然撤了兵?

夏谙霜脑海中浮出一个名字——护国公。

护国公正是一个月前没了任何动作,叛军也是那几日从南州撤走了六万兵马。这也太巧合了些!

夏谙霜顿时满房寻找纸笔,可她身处卧房,将军府下人众多,并不确保每个下人都是自己人。若她急急忙忙跑去书房寻找纸笔,保不齐会被有心之人看到,传到护国公耳中,倒时只能打草惊蛇。

别无他法,她只好咬破食指,用鲜血在程千懿寄过来的信纸背面写下四个大字:带兵速归!

写好后,她重新将信纸装在信封中封好,又把洛亦帆唤了进来,郑重地将手中的信交到了洛亦帆手中:“这封信非常重要,你务必亲自将它交到身处南州的程千懿手中,不能假任何人之手。”

洛亦帆闻言,神情立刻变得凝重,他小心收好信,重重点了下头:“是!”

他即将走出房中时,夏谙霜又叫住了他。她犹豫片刻,还是说道:“若路上出了意外,就毁了信,决不能让这封信流入他人之手。”

“我明白。”

“......路上平安。”

“谢殿下,我会誓死守护这封信。”

完结倒计时~[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