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弄青梅 > 第35章 不白

弄青梅 第35章 不白

作者:嬴洲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7:56:24 来源:文学城

我遭圣人训斥,神色不能自若,不慎遗失了先帝之物,惊慌过度,跌进东海湖,又因不通水性,撞上了湖中怪石,幸得宫人救起,留了性命,不幸,脸上留了一条极其醒目的创疤。

宫中,人人皆是这般闲说。

“玉……”

这是我昏迷前说的最后一个字。

纵只有我一人,也要把戏演足。

一梦多日,我再醒来,是五日后。

我半生半死,半梦半醒的五日。

前朝后宫,李家皇庭熙攘热闹,朝堂上更是一场无拘无束,专为名利,猖狂的狂欢。

我容貌尽毁,成了废弃之人。

冯太后理所应当,头一个将我舍弃,这是意料之中的人之常情,太后于家国之事上从不意气用事,我无不感恩。

朝臣举荐王家,赵家,刘家,张家……各家皆有静谧端庄,品行端正,能治天下,能辅圣人的好娘子,好皇后。

中宫之位,你争我夺,明争暗斗,各不相让。

太后属意郑家娘子,董贵人亲去接进太极宫,娘子连夜住进丽正殿。

郑娘子,本就是太后喜爱之人,冯太后一早许了她贵妃之位。

我既没了用处,郑娘子不费力多走半步,顺理成章成了新后。

我那宰相伯父,最能嗅得人心,他早知我心思,也料到我之一事,当中必有猫腻。

宫里吵闹不休,那老道在家修道炼丹,索性闭户不出,不问世事。

我若坐上后位,颜家固然风光,做不成皇后,颜家更能活得安稳。

进和退,进有风险,退无坏处。

反倒是,颜家主母走出了家门,她在朝中各方奔忙,甚至不惜求到太后跟前,想要保全本就不属于我的皇后之位,更要保全颜家的所谓荣光。

太后,断然不会动容。

只留下一句,“予不会薄待狸奴。”

董公公告诉我,一问之间,主母苍老了许多。

朝臣多以我的出身大肆抨击,我最在意,最不能听的杂种二字,阴错阳差,给我拨开了一条生路。

主母多年前做的好事,多年后,无意之中成全了我。

让长安、洛阳尽知我是杂种的人,是主母,要保太极宫后位的,也是主母。

儿时我是她口中的笑柄,今昔又是她嘴里的笑话。

一晃数年,兜兜转转,事到如今,人世间最恨我的,还是颜家主母。

一轮循环往复的好善缘!

圣人念着他的心头好,不肯册立郑娘子为皇后。

新君先将冯娘子从掖庭中救出,当夜封了贵妃,冯娘子未出掖庭,封贵妃的旨意先到,可谓荣宠之至。

那一夜,都说冯贵妃哭着跪拜,推脱不肯,死也不愿意离开掖庭。

上有皇后空置,圣人赐下贵妃之位,实不够看。

贵妃宁去冷宫吃残羹冷饭,也不愿入主仙居殿受椒房之宠。

调着情,赌着气,让六宫之人胆战心惊夜不能寐,他们夫妻二人又闹什么别扭?

我看不透,更猜不透,也不想去参透。

薛娘子无子无女,五日内,连升三级,由小采女升至四妃之一,我一梦醒来,薛引梅已成了本朝淑妃,入住承香殿。

冯如漱,皇太后早有防备,薛引梅,冯太后始料未及。

太后怒斥死物,齐国太妃笑碎了两只瓷瓶。

前朝的薛贵妃成了齐国太妃。童淑妃成了皇贵太妃,移居积善宫。

为着冯贵妃,薛淑妃,那五日,圣人说了许多大不敬,大忤逆之言。

不敬太后,忤逆太后。

董公公悄悄告诉我,那五天,他和祝贵人的膝盖,就没离过太极宫的地。

权力,美丽又养颜,威武又神圣,太后怎肯让度给皇帝,皇帝又怎会不去倾夺?

冯贵妃,薛贵妃得圣人钟爱,终究只是活得难堪。

我和郑娘子追随太后,下场是死得难看。

大闹五日,皇帝,太后,各让一步。

中宫虚设,凤印落灰,冯贵妃,薛淑妃,郑贤妃都没坐上后位。

杨家五岁的小娃娃成了新朝皇后。

六宫大权,仍在太后手中。

后宫之主,还是太后,天下之主,也还是太后。

待在太极宫,早晚要进掖庭,冷宫。

幸而……我给了自己“一刀”,再不必掺合他们李家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破事。

五日后,我在兴庆宫中醒过来。

阿湘无声泣泪,她哭得两眼红通通。

而那半枚破败不详的烂玉,如同鬼魅火驱不散,又回到了我的身上。

我起身看着铜镜,忍不住笑出声来,起初我悄悄地笑,小得听不见,没一会儿,声音不禁越来越大,我只觉不够。

阿湘当我受不住毁容的刺激,她哭着奔出去。

镜子里的不是我,那是一道醒目却不碍事的疤,发髻藏不住它,不长不短,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它很是乖巧懂事。

这秋日,原是一片荒凉萧索,我看到的却是凉爽舒心。

兴庆宫是皇太后的居所,永乐殿皇帝先至。

圣人出现在我身后,铜镜碎落,他一眼看穿了我的本意。

鹿失了茸,狐断了尾。

新君活像一只拔了毛的孔雀,一双眼睛在滴蜡,滚烫的蜡油滴在我的手背,他死死掐着我的手,顺势掰开我的手掌,红红的印迹,和我头上的疤一样醒目,我太过用力,那是湖中石块留下的伤痕。

“是你!”

圣人无声怒斥。

新君不重功臣之后,皇帝逼害恩人之女。

自然是我冤枉人,就是我冤枉主上,又如何?

皇帝陛下,可一点儿也不冤枉!

天子,一个无权无势的天子,能奈我何?

见我不肯认罪,圣人要将那日跟随我的宫娥,女官,内官,全部处死,当然……包括我的阿湘,竟然……还有他的祝不休。

我的确有罪,此一罪,我至死也不会认。

就算是天下人死绝了,我也不会认。

我为了我的往后,狠下心来划自己一刀,哪还顾得了他人性命?

我若是热心热血之人,就不会不顾后果自戕自伤。

拿人命来威胁我,皇帝的手段未免太不够看。

皇帝舍不舍得祝公公,人不能得知,我的确舍不得阿湘。

圣人喜欢滥杀无辜,而我一生好赌成性。

我又在赌,太后,怎会容他无故杀人?我赌太后不会放任皇帝草菅人命。

“陛下说什么?奴一个字也听不见……”我问道。

待我说完,圣人怒气消逝,慢慢松开手。

太后终于到了,她责问新君,“君子修道立德,皇帝就是这般对待功臣之后?”

我听得不清不楚。

东海湖的水送我一场风寒,医官说我烧坏了耳朵,往后再不能辨声,皇帝一身无可奈何,出走兴庆宫。

我下拜太后,平静说道:“母后,儿不能在母后身边尽孝了……”

太极宫,那时的话事人是冯太后,我自然要借太后这座大山,去压圣人的君威。

母子连心变作母子离心,太极宫母子早晚势必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妨我明着加上一笔,暗着催一把火。

我将祸水东移,将圣人厌恶我这一私事,变成他们母子争权的天家事。

我捂着伤处,拖着眼泪,问道:“母后,阿兄是不是并非厌恶我?”

太后公允不阿,终究逃不出条条框框的女子牢笼,总有一腔柔情母性。

新君纵然多慧,也只是一个少不更事,涉世未深的儿皇帝。

我的挑拨,只是加快了他们母子离心。

先帝若还在世,这样的事,这样的话,我一件不敢做,一字不敢说。

我死了一只耳,另一只耳时好时坏,时灵时不灵。

那一刻,我听见太后怒道:“鹤奴,他不是厌恶你,而是不受管教,不肯再听母后的话了。”

太后言尽,我借用磕头之举,来掩盖自己的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