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女发家记 > 第25章 第 25 章

农女发家记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落川奈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9:03:59 来源:文学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苏瑾带着除倩娘以外的人下地种豆子。七八种豆种,一百多斤,又是一笔钱。苏扣扣往村长手里递钱,心疼得直抽抽。

遭骗啰,说得好听,来了就给地,真就分地,除了一人两亩地的稻苗,啥都得花钱。农具的钱还没补上,各种种子又把荷包掏扁了。

还好,苎麻苗长得多,有几家商量着来买些回去种,好歹少丢些钱在里面。

六个人,挖坑、撒种、埋土,四天的时间种了三十亩地,种完一个个弯腰驼背,手不住捶腰。

“你家这豆就种完了?豆种还有剩的没有?”苏瑾走在前头,村民拉着顾时年问。

“都种完了,没有剩的。”团成一团的麻袋轻飘飘的,一颗豆子都没有了。

“哎哟,你家和村长家走得近,买豆种便宜,我们去买,一斤要贵一文钱。”

顾时年没接话,快步跟上前面几人。

苏瑾买豆种是便宜了一点,可这都是钱砸出来的。要没有请村长做中人建房子,依村长的性子,怎么可能少挣钱?

村长在卖种子,原住民也在卖。

这么几个月下来,原住民和迁过来的人连蒙带猜也能沟通,双方都很和善,彼此的生活方便不少。

回去工头来说大梁下午就能弄上去,让准备好糖和饼子。苏瑾和花姨忙开,和面烙饼子。一个个小儿拳头大的饼子摆满了簸箕。于下一团面,苏瑾让花姨擀锅面条,午饭就吃这个,也不用再多费时间做饭。

英恒两兄弟和顾时年忙着包麦芽糖块。

粽子叶裹着小拇指大的糖块,外面用棕榈叶撕的细长条绑着。才两斤的糖块,包完也有满满一簸箕。

苏瑾见了,回头把晾凉的饼子也端过来,让他们接着包。

两大簸箕的糖和饼子,看着还挺唬人。

倩娘笑着戳她的头:“就你机灵,这么包着,看着多不说,也不怕被人抢掉到地上沾灰。”

苏瑾嘿嘿一笑,和英恒英杰改用借来的竹篮装了簸箕里的东西,在村民们的注视下一起爬上新屋。

“上大梁。”

洪亮的男声高喊一声,早准备着的人咬紧牙拉绳,房梁上的师傅们合力把大梁安置好。接到工头的眼神,苏瑾先抓一把糖抛出去,英恒英杰随后。

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挤在下面疯抢。抢到的笑哈哈,没抢到的催着再撒。

等到热闹散去,苏瑾单独端了一盘子糖块出来,让工头和师傅们分一分:“东西不多,是个意思,师傅们甜甜嘴。”

工头笑呵呵接过盘子:“谢谢东家。”

李大夫一手糖一手饼子走进来,笑着恭喜。

苏瑾问他:“咋有空过来?药试好了?”

“差不多,还要再试试。”糖挺甜,李大夫吃完嘴里的问苏瑾要。

“没了。”苏瑾摊手,“人太多,我们自家一人都才得一块糖一个饼子。有索面,吃吗?”

“吃,怎么不吃。”

没桌子,李大夫端了索面蹲到苏瑾旁边,问她啥时候去卖衣裳,这么久了还没看到进项。

苏瑾吸了口面:“等师傅们把屋顶盖好就差不多可以出去卖卖看,放心吧,你的那份少不了。”

衣服做了好几十件,摆摊倒也能摆,就是少了特地跑一趟麻烦。苏瑾是想多做些再去卖。

现在地里的活就只一个种苎麻,交给男人们就行,她和花姨在家帮着做衣裳。

“这话说的,我又不是来催债。”

“切,我还不知道你。”要不是催债,用得着提一嘴?

撒出去的糖和饼子没白费,晚上苏瑾就收到了一大堆稻草,都是原住民给的。

“谢谢谢谢,我还愁上哪去找稻草来盖屋顶,这可帮了大忙了。”

原住民摆手说不谢。

新搬来的想着和原住民搞好关系,有啥事好行个方便。原住民们也是一样的想法。

头顶的天变了,能做主的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人。旧主抛下他们,他们该为自己寻出路。

靠村民们送的稻草解决了一半的屋顶,剩下的一半苏瑾和工头商量,由工头来解决,等到水稻成熟后再还回去。

才盖好屋顶一家人就搬了进去。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天热起来,晚上盖了被子,没有墙壁抵挡也没事。

师傅们在往倩娘所住的屋子的柱子之间加墙板,苏瑾也开始为倩娘生孩子做准备。

九个半月,算起来已经是足月了,倩娘随时都有可能分娩。

除了黄阿婆,苏瑾又问到一个稳婆,南迁过来的,说是接生有八/九年了,这个阿婆离苏家近,苏瑾安心了些。

女儿忙里忙外还要照顾自己,倩娘把她叫过来:“阿瑾,你就放心吧,娘生了你们几个都没事,这一次也不会有事的。”

“那不一样。”

倩娘的肚子大得吓人,已经躺床上有一个来月了。苏瑾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曾经听人说孕妇要多活动才好生,这还是双胞胎,她可放心不了。

“娘,我给花姨说了,让她这段时间和你住一个屋,你晚上要起夜就把她叫起来帮你,别自己强撑着去。”苏瑾交代到,“我还让木工师傅给打了个净桶,待会儿我去拿回来放屋里,你记得早晚让花姨拿出去清洗。”

倩娘笑着说:“我记得了。”

“那我走了啊。”今天是镇上大集日,准备了这么久的衣裳该拿去试试水了。

“去吧。”

过火烧过的竹子没有一点毛刺,拿棕榈树树皮搓的麻绳绑在一起,充当桌面。支架找木匠打的,可以收起来,很是方便。

衣服成捆绑起来用包袱皮裹好,到了地方解开布绳放到摊子上就能卖,不用一件一件慢慢理。

所有的东西都放到牛车上,苏瑾和顾时年朝着镇上去。顾时年昨天赶着牛车去过一趟镇上,苏瑾放心伏在衣服堆上打盹。

昨天搬家安置睡得晚,今早又起太早,眼睛涩涩的,疼。

路上遇见去镇上赶集的,有认识的顾时年就停下来捎一段。到了镇上,牛车上多了七八个人,挤得苏瑾缩着肩膀坐直。

找到能摆摊的地方,坐车的叔伯姨娘一个伸把手,摊子就支好了,顺带还带一件上衣或是一条裤子。

苏瑾笑呵呵收钱,转头就夸顾时年聪明。

顾时年笑笑,招呼摊子前的客人挑衣裳。

“这都是旧的?看着还挺新,也没有破洞啥的。”

“料子是旧的,衣服倒也算得上是新的。”旧衣翻新,怎么不算是新的呢?

“婶子看有没有喜欢的,我给你报价。”

说话的妇人问手里的上衣多少钱,苏瑾报价八十文钱。

“八十文?有点贵了。”妇人嘴上说着贵,却没有把衣服放下。

苏瑾笑道:“不算贵。这料子比大/麻布要细腻许多,新布要三百文一匹,做成衣裳也才能做一身再于一点布头,还得花功夫做。”

“行吧,我也不讲价了。这两件我都要。”

边陲之地,迁来的人都多是贫民,少部分有钱的。

价格在一百文以下的衣裳卖得快,才半天功夫就卖完了,剩下的贵价货只卖了三五件。

苏瑾和顾时年耐着性子守摊,又卖了四件。日头西斜,街上人少了许多。

“收摊,回家。”

赶着牛车回去走了两刻钟,正好踏着最后一缕光进屋。

盘完账,苏瑾分出两成出来,走到门口问:“阿大,牛吃完了没有?”

“还在吃。”

厨房里花姨喊:“饭好了,摆碗吃饭了。”

算了,这会儿李家估计正在吃饭,去了不好意思,吃完饭再去。

苏瑾给倩娘把饭端进屋里,才出来吃饭。大伙都坐在桌边,只阿大夹了菜去伙房一个人吃。

苏瑾也懒得管他。她是没觉得一张桌子什么吃饭有什么不对,但人家坚持嘛,她也不强求。

吃完饭,洗碗的洗碗,睡觉的睡觉,苏瑾带着两个弟弟去李家。

李大夫的两个儿子都是有门路的,她打算多把弟弟带过来露露脸,让人家有个印象。

“阿姐,我年纪小,李大哥愿意带我吗?”

凭着脸皮厚,苏瑾硬是把已经当了几回爹的李大郎拉成了平辈。

“阿恒,你得自信点。别的不说,光是你识字这一点,就比很多人强。年纪小怎么了?年纪小才有更多的时间学东西。”

英恒不好意思地挠头:“可是我好久没读书了,好些字都忘了。”

“啥?!”苏瑾捂住嘴,“平日里你就没拿棍子写写画画?”

“地里的活多,明天回到家就想睡觉,没想起来要练习。”

苏瑾看向英杰,见他把头歪到一边,无奈扶额:“算了,待会儿找李老头借两本书,回去我抄了再教你们。”

李大夫听苏瑾说要借书,才想起她认字,那两个弟弟也认得。

“我看你家小弟挺乖巧懂事,要不你让他跟着我学医?”

苏瑾没想到李大夫会突然说这个:“怎么会突然说这个?他才九岁,太小了吧?你家大孙女八岁了吧?怎么不教她?”

“这个……”李大夫挪开眼睛说的轻,苏瑾差点没听见,“我这不是想着以后制磺胺不能让外面的人知道嘛,这事说咱们两家合伙做的,一家出一个人正好。”

好个屁!不就是怕制硫磺有毒,害着自家孩子。

“这是一辈子的事,我回去和他商量商量再说。”学医费功夫,心不在这上面也学不好,苏瑾没马上答应。

“别拖太久。”

“知道了。对了,”苏瑾把今天的分成拿出来,“第一次去卖,我把你那份拿过来了,看看安心了不。”

钱袋沉甸甸的,李大夫笑眯眯接过:“你我还能不相信嘛?哟,两成利有这些,看来生意不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