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土地主(末世) > 第17章 第十七回

农家土地主(末世) 第17章 第十七回

作者:拾万八千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4 09:11:49 来源:文学城

“喔喔喔~喔喔喔”凌晨4点多,家里的老公鸡准时打鸣。此时外面的天还没彻底亮,月牙还在树梢挂着。只有微微的晨光撒向了大地。

奚爷爷奚奶奶习惯了早起,奚爷爷先穿好衣服出门,把鸡架打开,给公鸡赶到后林子里。“去去去~那边啦叫唤去,一会儿两孩子让你咕咕醒了。”

奚爷爷撵完鸡,回屋给锅炉里填了些煤,随后把水壶放在了上面。等水烧好了,一会儿拌鸡食正好能用。他转头看见柴火旁有零散的稻草,顺手抓了一大把放进灶坑。

做完这一切,奚爷爷才慢悠悠地溜达着走回房间,喊自己老婆子起来。随着煤炭的燃烧,屋子里的温度慢慢升了上来。

奚子归和程珺也听见了公鸡的打鸣声,两个人动作很统一地,拉起被子把头蒙了起来,继续睡。他们俩的生物钟告诉他们,起床时间还没到。

程珺和奚子归约莫快7点,才慢慢清醒过来

农村没有城市中的各种噪声,程珺这一觉睡得很好。他躺在炕上发呆,看着面前陌生的景象,好半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奚子归老家。

奚子归把自己的衣服放在铺盖底下,暖一暖,以免一会儿穿衣服,衣服太凉了。

“程子~你醒了吗” 奚子归想看看程珺起了没。

但他叫很小声,几乎是气音,如果程珺还在睡着,是听不见的。

“……嗯……”程珺回应了声。

“程子,你要穿衣服前,先把衣服放在铺盖底下捂一捂。”

“知道了。”可能是刚醒来,程珺的声音还有点哑。

奚子归叮嘱完,又钻回了被窝,真舒服呀,再赖一会儿。

东北的冬天没什么活计,万物都在沉睡修养生息,人也一样,外面太冷了,都在家里窝冬。

所以吃早饭也没个定数,啥时候起,啥时候吃。

奚子归和程珺叠完铺盖,把被褥放进了炕橱里。去洗漱间清洗了一番。

“嘶~这水扎手”程珺以为奚家的水龙头跟自己家里的一样,能自动调温呢。

很显然他想多了,东北的自来水直接放出来大约是3℃左右,但是程珺感觉肯定没有3℃。自己的手刚才好像是直接放进了冰里,水的温度直接透过皮肤,把寒意传到了骨头缝。

奚子归看着这程珺那被水冰红了的手,给他推到一边去。笨咔咔的,自己去调试水温,等把温水调好,才把位置让给程珺。

另一边奚奶奶早上做得是大碴粥。

大碴粥就是用大块的玉米碴加上红芸豆,放进大锅里加水熬煮。熬好的大碴粥,软烂解腻,黄橙橙金灿灿的,一看就很有食欲。 早上吃刚刚好,润喉咙清肠道。

煮了几个咸鸭蛋和咸鹅蛋,奚奶奶把煮好的蛋一一对半切开,方便用筷子去扣。

菜的话做了一道辣椒干煸茄子干,还有一道蒜泥白肉。

奚奶奶怕两个大小伙子吃稀的不当饱,还腾了小半盖帘的豆包。

“兜兜,小珺,你们洗好了就出来。咱开饭了!!”

“欸~我们就来~”

早上七点多,阳光正好升起来了,透过敞亮的玻璃窗光束直直地照进了屋子,暖融融的。早上吃饭,没放炕桌,在地上张了一张圆桌,四个人围坐着。

奚子归离粥盆最近,他给奶奶爷爷,程珺一个人盛了一碗大碴粥。

程珺:“??”

奚子归:“大碴粥,咸鸭蛋。”

奚子归拿了个蛋黄多的鹅蛋,放在程珺碗边上。

“还有豆包,沾这个糖稀特别好吃。”

糖稀是奶奶熬的,甜度比白糖淡了点,入口刚刚好。

奚子归说着拿勺子给自己舀了一勺糖稀放进自己的小蘸蝶中。夹起一个豆包一蘸,豆包软软糯糯的,里面的豆馅香而不腻。

奚奶奶知道家里人不得意太甜的东西,所以调粘豆包馅的时候只放了一点点糖。能吃出甜味,但不腻口。

“好吃好吃~还是我奶做得合我胃口。”奚子归吃得,都露出星星眼了。

奚奶奶听自家孙子这么说 ,脸都笑出褶了。

程珺也跟着动筷子,他看着滋滋冒着金油的鹅蛋,忍不住戳了一筷子,放在碗里搭着大碴粥吃。

一入口,大碴粥的粗犷口感与咸蛋的油润盈满口腔,程珺不由道:“这味道绝了,最初发现大碴粥配咸蛋这个吃法的人,简直是个天才。”

“哈哈哈哈!这孩子说话也有意思。”

奚爷爷又道:“别光喝粥,小珺呀,你尝尝这猪肉,都是正经粮食豆粕喂出来的,香着咧。”

“嗯嗯…谢谢爷爷。您吃,不用招待我,我跟兜兜是铁哥们,咱都是自家人。”程珺笑呵呵地应到。

奚子归看自己爷爷和程珺在那相互客套,直接拿公筷,分别给这俩人夹了一筷子的蒜泥白肉,当然他也没落下奶奶。

奚子归:“爷,这猪肉是谁家的呀?”

“你舅爷家的,头个你表叔李峰和婶子杨荷花不是打工回来了嘛,你舅爷宰了一头公猪,给咱家拿了一腿肉。”

“过几天,咱家圈里的公猪也请你舅爷过来宰一下。”对于自己不敢杀猪这件事,奚爷爷被小舅子从年轻时笑话到现在。但害怕就是害怕,奚爷爷也没办法呀。

“等把猪杀了以后,给洪国那边送一提肉。”奚奶奶在一旁说道。

奚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四男一女。

奚洪国是奚家的老大,奚老大家三口人,奚洪国,妻子柳巧巧,儿子奚乔。他们住在八家屯,离奚爷爷奚奶奶住得村子不远,中间就隔着一个驻谷屯。奚洪国两口子现在杭市开饭店,就做东北菜。

至于为什么不在老家这边开饭店,而是大老远去杭市……当然是杭市更挣钱呀。

杭市被叫做美食荒漠,不是没有理由的,就那道西湖醋鱼,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还有杭市很多餐馆都搞什么预制菜。味道一般不说,量少价格还贵。所以,奚洪国的东北菜馆一开,生意天天爆满。甚至如果置办席面,还得预约。

奚洪国和刘巧巧两口子平时忙,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今年就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将饭店交给了儿子奚乔打理,他们各处旅旅游,玩够了,奚洪国和刘巧巧两人就回八家屯待了大半年。

平时在自家菜园子里种点菜,养了点鸡鸭,还抓了一头小公猪。两人的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

“哎哎,老大那头,今年不用送肉了。洪国今年也杀猪了。就大前天,跟兜兜他舅爷同一天杀的。”

“他给我打电话问家里有人没,要给咱们送点肉过来,但那会儿小舅子已经让李峰把肉送过来了,我没让他折腾。”

奚爷爷是打心眼里感激自己的小舅子李雪军,自打奚奶奶李雪梅嫁给他以后,雪军这么些年了,没少帮衬奚家。

奚爷爷奚奶奶年轻时,家里孩子多,带不过来,都是雪军帮着带的。

更别提当年奚家老爷子分家时,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了自己的大哥,除了应该属于自己和老婆子的地,啥也没给自己留……那会儿自个和老婆子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小舅子收留他们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自己的亲爹亲手足,都不如自己小舅子。 唉,往事不能回想,凭填伤心罢了。

奚奶奶:“啥,我咋不知道呢?”

“哼,你这整天大忙人一个,不是去串门子,就是去小卖店打麻将的。一天天的不着家,嗖喽嗖喽地可哪走。你可不是不知道呗。”

奚奶奶:“……”

说话就说话,怎么还夹枪带棒的呢?自己就夏天时总出去溜达,冬天也没怎么动弹呀。

奚奶奶白了奚爷爷一眼,“老二家的,不知道今年回不回来,先不算洪良的那一份了。”

奚洪良,是奚家老二。老二家里三口人,奚洪良,妻子田朵,女儿奚乐乐。

一家三口在毛熊国开商店,干倒手的买卖,从国内南方购进小商品,饰品袜子帽子围巾雨伞口罩等等,还有各种蔬菜干,反正什么都有,弄到毛熊国去卖。

然后把毛熊国的蜂蜜巧克力,黑鱼籽酱,香肠以及冻鱼拉回国内售卖。运气好时,还能在毛熊国那边买到琥珀蜜蜡,回国一倒手,交完税,也不少挣钱。

“洪霞那儿,拿半扇排骨,咱闺女爱啃排骨。再拿个肘子过去。”

奚洪霞,奚家老三,是奚家唯一的女儿。家里三口人,奚洪霞,丈夫马达源,儿子马晋清,老三一家住在拜安县。

马达源和奚洪霞年轻时跑客运,两人借款买下一台大客车,拉哈市到鹤城拜安县这一段路上的乘客。

靠着拉人攒下了家底,后面家家都有轿车了。两人就不跑客运了。折腾起了二手车生意,这些年陆陆续续地,没少挣钱。

奚奶奶又道:“到时候,你搭车去县里给老闺女送过去。我就不去了。”

奚爷爷知道自家老婆子跟洪霞她婆婆不对付,主要还是当年洪霞坐月子闹的。

她婆婆木春兰也是个没心肝的人,洪霞坐月子还要给孩子喂奶,就这样,木春兰都没给自己闺女杀只老母鸡补补。天天的黄豆白菜豆腐粉条子。

自家老婆子后来去看闺女,就和木春兰打了一架,然后把洪霞接回来坐月子。

打那以后,奚奶奶连着女婿马达源都不怎么待见。

奚爷爷无奈道:“成,到时候,我去。”唉,他自己也不待见女婿和木春兰呀。

“最后就是老四家…”

奚家老四,就是奚爸爸奚洪庆。家里四口人,妻子姚玲,大儿子奚子归,小儿子奚彦,老四一家住在津市。

奚子归没等奶奶继续说,忙道,“我家的不用留了,我爸妈还有闹闹年前能回来。”

“行,都回来了好呀,家里过年更热闹了。今年让你爷多买点烟花爆竹,还有手摇花,闹闹最得意手摇花和摔炮了。”

奚爷爷:“成成成,都听你的。你说买啥,我就买啥。”

奚爷爷奚奶奶都默契地没提起老五奚洪发。奚奶奶一共生了5个孩子,记在自己户口本上的,由自己和老伴养大的,只有4个。

家里奚老爷子还活着的时候,偏心眼儿,奚爷爷的大嫂黄如花只生了一个女儿奚美珍,就因为大出血,切除了子宫。

奚老爷子眼看自己的大儿子奚向前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丫头片子,就动了歪心思。把奚爷爷刚出生的五子抱给了大儿子。

所以老五奚洪发的户口登在了奚向前那边,没在奚爷爷的户口本上。

自此奚向前,一家四口,妻子黄如花,亲女儿奚美珍,强要的儿子奚洪发。

把孩子抢走后,奚家老爷子和奚向前一家就带着老五到了哈市生活。

这些年奚向前一大家子,包括奚洪发的所作所为,让奚奶奶奚爷爷寒了心。两家平时基本没有往来。

至于自己生的老五,唉~就当没有母子缘分吧。年轻时穷,老五跟着自己也过不了现在的日子。

早餐在和气的氛围里吃完了,奚子归和程珺去捡碗,被奚奶奶推开了。“你们俩个该干啥干啥去,这点活儿,用不着你们沾手。”

奚子归and程珺:“……”

多余的两大只:“……”

“爷,咱家的地笼还能用不,我们一会儿去河套捕鱼。”

“咱家的地笼在你舅爷家呢,你去你舅爷拿。”

“拿上冰蹿,捞鱼的网罩也带上。带着大白去,大白认路,以免你们在河套走丢了,找不着家。”奚爷爷知道兜兜方向感不咋地,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至于小珺,看这样子,估计也悬。

河套那么大,四周长得都差不多,一旦走错方向,得走很久能回来。

方向感连狗狗都不如的两yen:“……”

“拉鱼的话,兜兜你那车肯定不中,太金贵了,到时候车里一股你讨厌的鱼腥味。要不开拖拉机去?”

奚奶奶在旁边听着,都觉得老头子不靠谱。“哪有大冬天开拖拉机的?”

奚子归觉得不是季节的问题,而是自己开着拖拉机,拉着程珺,哈哈哈,那画面想想都要笑死了。

“兜兜,甭听你爷的。你舅爷家的有台专门拉货的五菱宏光,你一会儿拿地笼的时候,正好跟你表叔借用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