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作者:织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2:24:26 来源:文学城

檀州。

送邵堂走后,邵远回去,和朱颜说了前因后果,自己能从家里离开全靠了邵堂。

“托了他的面子,原本爹提出,咱们要是不回去,得每个月给家里送一次钱。但你放心我没应,娘也不敢拦我,哦,是不敢拦老三。”邵远略有嘲讽,“毕竟他的事在爹娘看来就是天大的事,他的话也是比圣旨还管用。”

“那你有什么打算?”朱颜忽略他的话,手里的画笔不停。

邵远挠了挠头,道:“我想继续在这里找活干,到处转转,找牙人问,总有酬劳好的。”

朱颜对此并不认同。

邵远是卖力气挣钱,但往往这样的工事代表了危险,等同于拿性命换钱,她不喜欢这种随时会当寡妇的感觉。

“我给你说个门路。”朱颜将笔放下,坐到邵远身边,一脸认真,“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听不听我的。”

邵远正没头绪,就催:“我当然听你的,快说快说。”

朱颜抿唇笑了笑,“你去找李二郎拜师,给他付一笔学资,将制灯的手艺学到手。当然,做学徒就是会辛苦很多,毕竟学手艺不如其他的,要刻苦耐劳才行。但只要学成,以后你制灯,我糊面,咱们自己也能单做,我不用回村里,你也不必卖力气挣钱,如何?”

这件事朱颜已经想了有一段时间了,尤其是邵远回绿河村这段时间里,她想来想去觉得不安心。

若是邵父邵母来硬的,她做媳妇的其实并不占理,还得另外想出路才行。

邵远眼前就是一亮。

朱颜的手艺他是日日都看在眼里的,自己要是去学了制灯笼的手艺,夫妻齐心,肯定比单干强,他兴奋地一拍大腿,“这个提议好,我也不怕吃苦,只要能学到手艺。”

他不怕吃苦,怕的是没有指望。

高兴之余却又犹豫:“可这样一来咱们就要入商籍,以后的子孙三代都不能科举入仕了。”

这个朱颜也想过了,她宽心道:“放心,这件事我另有盘算,咱们俩都沾不上商籍。”

邵远无条件信任她,点点头,又有些后悔:“颜娘你早些跟我说多好,我也不这么老实地将钱送回去了,现在咱们手里没多少,怎么去拜师交学?”

朱颜摇头:“不必担心,李二郎是个好说话的人,咱们先付一些,其余的慢慢给就是。再说你驻扎在李家村,也省了一些开销。”

“我还能帮他干些农活。”邵远接过话,“这些我可在行。”

朱颜看中的就是他的实在,闻言点头,表示明日就去找李二郎说道此事。

事情说完,低下头继续画灯面。

邵远有了奔头,浑身是劲,起身打扫屋内外的卫生,完了又挑水,还帮三家邻居的水缸也挑满了,乐得庄嫂子笑呵呵地连声感谢。

翌日,朱颜去了乔家铺子,忙完半日后,看李二郎还没走,就在外头稍等了等,没一会李二郎就出来。

“我看你打手势了,”李二郎拍了拍身上的竹屑,“朱娘子找我什么事?”

朱颜也不拐弯抹角,将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并且承诺:“我们夫妻以后要回邝州去,不在檀州久待,这一点你不信可以去问钱画匠,不会影响你们。”

李二郎信她的话。

别的不说,端午做小鳌山那日钱画匠都带了朱颜去,还不避着,足以见她说得不错。

更何况还有个免费的短工可以时不时帮着干农活 ,李二郎没多想就点了头:“我是没问题,但要跟我大哥说一声,要是他也没问题,我再给你信儿。”

人之常情,原本就该给兄弟二人说,只是她觉得李二郎更好说话一些,这才单叫了他来。

不出意料,次日李二郎就回了消息,同意了朱颜的提议。

两边商定好,学徒三个月,学费十两,李二郎所有的手艺倾囊相授,但邵远能学到多少算多少。

另外吃住都由李家包了,闲暇时要帮着干田里的活,没有另外的工钱。

送邵远那日,朱颜起了大早送他,站在东集市的渡口,邵远流露出不舍:“颜娘,我不在,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个啊。”

不得不说,这几日所有的家务活邵远都包了,到饭点就有热菜热饭吃,吃完一推就下桌,夜里还有人打洗脸洗脚水,有时候忙忘了敷药也是邵远记着,朱颜什么都不用管的日子真是舒坦,有时她真想不要他走。

但很快就清醒了。

想到攒了那么久如今一下子空空如也的钱匣子,朱颜清醒的不能再清醒了,冲他挥挥手:“认真学,以后咱们日日在一处,就不用分开了。”

有她这句话,顶过十斤蜜糖,邵远心里下定了心,一定好好学手艺。

邵远走后,朱颜专心手里的活,隔一日去一趟乔家铺子,有单子也都是小的,大多数时候都依旧给钱画匠打下手,也并不吭声。

这日,李公人到铺子上来点名找朱颜。

“我昨日去县学偶然看到了你画的桌案灯,真不错。”李公人毫不吝啬夸赞,“我妻妹十月份要嫁人,嫁妆里还缺一扇围屏,原本说去请珍秀坊的师傅绣花,结果这师傅前几日伤了手动不了针。找来找去都不合心意,我想着画一幅也不错,我妻妹那个人又是挑剔的人,就请你过去看看,价钱好说。”

其实是他媳妇嫌自家妹子太挑了,这样下去没个完,让李公人出个主意,他就想到了朱颜。

朱颜没画过巨幅的,目前为止都是灯笼或是画纸上,心里有些犹豫。

看出她的意思,李公人也不啰嗦,将地址告诉她:“你想好了就去,不过就这两日,别去晚了,没去我就当你不接了。”

朱颜点头,送他出去。

王掌柜在旁边听了个清楚,替她分析道:“李公人媳妇娘家富裕,你接了这单肯定少不了酬劳。”

朱颜打趣:“你就不怕我接了他的活,铺子我就没空来了?”

“我才不信你不来,”王掌柜也笑,“钱画匠的本事你都学的七七八八了吧?可好些还藏着掖着呢,你要是不来就学不着看不着,才是后悔呢。”

王掌柜也是服气,她接触了这么多画匠,唯独朱颜是天分最高的,不但上手快,还很受点拨,在旁边看钱画匠过手一遍,她就能学出个七八分。

而且不犟,让做什么做什么,也从不喊累说苦。

端午节的几百个灯笼赶工,其余人都是老手了,唯独她一个新人,进度却一点也不比另外几人差,说什么都不歇一会,中午吃饭时筷子都险些拿不住。

如此天赋加持下,旁人要学半年一年的事,被她不到两个月就学精学透了。

被看穿,朱颜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掌柜你都这么说了,我不来那就更不行了。”

王掌柜哈哈大笑。

当天回去想了一晚上,朱颜还是决定先去看看,于是第二日乔家的活做完,收拾好东西,买了两个热气腾腾豆沙馅的炊饼,一譬吃一譬步行去了李公人给的地址处。

王宅侧角门没人守,敲了很久的门才有人来开,是个四旬左右的灰裙仆妇,看到朱颜愣了一下,问她的来意。

得知朱颜的来意,仆妇让她进去站一站,带她穿桥过栏地去了前头见客的地方。

五月下旬的天气越发热起来,一位穿着鹅黄罗衫,白纱裙子,腰肢细软的年轻小娘子摇着团扇从一旁来,看了朱颜一眼,挑眉问:“你就是姐夫推荐的那个画匠?”

朱颜点头道是。

“太年轻了吧。”王小娘子嘟囔着道。

朱颜就笑:“小娘子不知,咱们这一行不讲究年纪,讲天分和勤奋。”

王小娘子听了又看她一眼,问她会些什么。

朱颜就从随身的布袋子里掏出一沓草稿样图,里头十几张一部分关于婚嫁的图样,还有一部分是给书院学子预备的山水图之类,都是她闲暇时描画准备的,就等着这样的时候用。

王小娘子翻看了两下,瞧见一幅红梅傲雪图,觉得不错。

朱颜看她喜欢,就又提议说:“最好是让我看一眼屏架。”

王小娘子点点头,说自己再看看,让丫鬟带朱颜去。

屏架放在侧面的小库房里,丫鬟指着一架四尺宽一尺半高的小屏架,说:“这就是了。”

朱颜上前细看,因之前预备的是刺绣上去,因而并未绷纱面,只是一个框架带底座,用的是梨花木。

这个样式朱颜见过,用于装饰床榻周围的挡板,称作卧屏,二娘子就有一座,专门搁在小书房的美人榻搁脚那头,没别的作用,就是为了增加风雅气息。

只不过二娘子的更精致,雕花更复杂,用的也是紫檀木的底座。

回去时,王小娘子已经挑好了图样,选的双鹿图。

“既然姐夫都说你好了,那就先试试吧。”

朱颜就道:“多谢小娘子信任。”

闺阁小姐不谈钱,她挥了挥手,丫鬟带着朱颜去了管事处,由王家的管事和她谈工钱。

“这匹纱缎是专程从汴京买来的,明日就会请工匠来绷上屏架,朱娘子后日便可过来制画。不过我可有言在先,买的时候就这么一块,要是画坏了再没第二块。”管事看了朱颜一眼,略有警告。

朱颜看了那不算上等的纱缎一眼,点点头:“管事放心。”

“工钱怎么算?”管事问她,“你怎么算的?给个数,我看看合适不合适。”

朱颜略思忖几息,斟酌着报了个数。

今天出去玩一天,回来一看定时发布成了明天,天都塌了……我的小粉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