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4章 第四章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织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7:34 来源:文学城

对于她来说,既然要在这个农家生活,她就不能像周四娘一样谨小慎微地生活,对婆婆千依百顺,连吃饭都要去灶房吃。

因此她的同盟军——邵远就必须是跟她站在一边才行。

当然她并不是想让人家母子不和,不过看邵母对待邵远的态度,她觉得自己是有“可趁之机”。

虽然她答应留在邵家生活,但目前来看还不清楚邵远这个人的真实秉性,若是他贪财好色又好赌酗酒,她也不能白白受人欺负,总该另外找条活路。

就听到邵远教训侄儿:“……这个家里你不是霸王,爷奶父母要敬重,但莲花是你的姐姐,她照顾你是看在姐弟情分,否则她有她的事做,凭什么要随你心意?”

大人们要出去农忙,屋里鸡鸭猪的差事就落在莲花头上,朗哥不但什么都不做,甚至专门给她添乱,有些时候顾不上活计饿着了也不敢说,杨桂花回来还要骂她照顾弟弟不尽心,反正就是没一句好话。

难怪这么瘦了,就像田里没施肥的小瓜苗,可怜兮兮的。

看到二叔帮自己说话,莲花眼里包着许久的泪花终于落了下来。

朗哥就扁了扁嘴,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却也惧怕邵远的威势,不高兴也不敢再说。

解决了姐弟的矛盾,邵远身上的汗也干了,于是穿好短外衣冲着西屋道:“我去渡口买鱼,你在家照看下他们俩。”

一直关注他的朱颜当然晓得他这话是对自己说的,立刻跨出房门嗳了一声,算是应了。

邵远出门后,莲花也给邵存朗换好了裤子,她拿着湿裤子搭在篱笆架上晒,看朱颜站在原地望二叔出门的身影不动,于是偷笑了一下,对她说:“二婶婶,你回屋歇着,这些我都做惯了。”

朱颜也不推辞,虽然同意留下来,但她还需要一点时辰来习惯这样的生活,于是也对她笑了笑,转身回了屋子。

她上下左右打量,窗户上糊着旧布,因此屋里光线很不好。她记得知州府上用的是白细棉布,不会挡光,保暖也好。而汴京城里的勋贵家里用的则是各种绫罗绸缎,更有甚者用带花纹的织锦,透光柔和、质感华贵。若是再讲究的便用刷过油的明纸,从前她跟着陪嫁去的伯爵府用的就是澄心堂纸,进屋后光照只略比外面柔和些,不刺目也亮堂甚至写字画画都不需要点烛。

既然要留下来,就得尽量让自己过得舒心一些。

窗户的问题先留着,她四处打量,看屋里除了板床和桌椅,也就是角落里还有条单门的衣橱,漆面都脱落了大半,不知道是哪年的物件。

她打开衣橱的门,瞧见里头空空如也,即便才清理过,依然是有去不掉的隐约霉味。

有总比没有强,她安慰着自己,将带来的随身包袱皮打开,露出里头的两套衣裳和几样不值钱的珠花、一把黄杨木梳子。

这就是她从汴京带出来的全部家当了。

还好当时负责送她是门稍的路婆子,她说:“姑娘面善,以后指不定有再见面的时候,你也别怪夫人,谁叫你撞在了气头上呢?给姑娘收两件衣裳的时候还是有的。”

还特意让她拾捡了两件衣裳走,若是不然就只有身上这一件。

至于她攒的那些月钱赏钱,除了早年陆陆续续托人送回家的一些,算了算自己存的共有二十九两,一些零散钱,以及几样戒指、成色一般的镯子,不过恐怕是再也到不回她手里了。

到底是攒了几年的东西,不过也仅仅伤感可惜了片刻,朱颜就恢复了情绪。那些都是前尘往事,翻了篇,她现在要向前看。

她换了身干净衣裳,将剩余的衣放进了衣橱,再把略显潦草的头发拆了,用黄杨木梳子梳通了发,重新将所有头发做成发髻绾了起来,别了支小小的珠花,就算是收拾停当。

刚要出门,就见一只灰扑扑的包袱丢在进门边。

她想了想,拆了开来,发现果然是邵远的衣裳。

有皂角的味道,显然是洗过的,和她的包袱一样,里头就一件粗布夹袄、两件长袖短衫以及两条黑长裤。朱颜拿起最上头这件褐黄夹袄,发现颜色陈旧,摸着也发硬,应该是用了次棉,加上洗晒过多次的缘故。

看样子邵远去做劳兵这几年,邵家没人给他送过新衣裳。

虽然不知为何邵母不待见邵远,可却让她生出了一股同病相怜的滋味。

将邵远的衣裳放进衣橱,包袱皮就和她换下来的脏衣一起抱了出去清洗。

莲花看她又出来,已然焕然一新,还别了朵珠花,撇下抓石子正起劲的弟弟小跑过来盯着朱颜看,又见她手里抱着换下来的衣裳,就问:“二婶婶,你要洗衣裳吗?我帮你舀水拿灰汁和捣衣杵吧!”

灰汁就是草木灰过滤后带碱性的洗衣剂,普通农户干活多需要用,但她的衣裳只是多日不换有些泥污,并不需要用到捣衣杵,只需要灰汁揉搓即可。

朱颜点点头,将袖子挽了起来。

多年不做洗衣裳的活,她倒是忘了春日里的井水透凉着,可想到接下来的生活她迟早要习惯这些,因此她并未吭声,默默地将几样搓洗完后晾在竹架子上。

才刚晾好,邵远就回来,朱颜回头看他手里提着一条四五斤重的草鱼,另外还提了菘菜和蒜叶,另一把野葱,低头看他草鞋上带了泥,想必不但去了渡口买鱼,还下了菜地。

他看了眼晾在竹架上洗过的衣裳和两张包袱皮,又看了眼正在松袖子的朱颜,什么也没说进了灶房。

朱颜正想问要不要帮忙,却见他又出来去了鸡棚,片刻后鸡毛乱飞,一只母鸡老老实实地被他抓着翅根,邵远只一用力,鸡脖子就被拧断了,蔫蔫地像煮熟的面皮搭在那儿。

朱颜看得有些愕然,她还是头一次看到人这样送走鸡。一旁玩石头的莲花和朗哥却欢欢喜喜地拍起手来,朗哥更是直接欢呼“晚上有鸡吃啰,晚上有鸡吃啰!”

对于杀鸡宰鱼,朱颜的确是帮不上忙,但烧水烫鸡毛她还是可以的,于是自告奋勇去灶房烧水。

邵远看了她一眼,白嫩的皮肤,纤细的腰肢,听说她从前是伺候汴京大户家小姐的,怎么会生火烧水?

感受到他目光的怀疑,朱颜就抿了抿唇道:“别看不起人。”言讫进了灶房。

农家的灶房虽然小,但却五脏俱全。刚进门的墙边放着一只陶制大钢,上头用竹蔑片编成的盖子盖着,里头多半是吃用的井水。

往里则是灶台,成年人过半腰的灶台多用砖石砌成,邵家的是两眼灶,两口铁锅,里头大的用于煮饭,外头略小的用于烧菜,灶台与灶下架了一面砖墙隔开,隔墙上开了书页大小的孔,方便烧饭的人和灶下烧火的人交流,也方便摆放了一些瓶罐,比如油盐酱醋等调料。

另外有两条矮小的碗橱,里头放着炊具和碗具,下头的箩筐里则是火钳、火叉、掏灰耙子等用于烧火和清理灶膛的工具。

从前在朱家时,就用过这样的灶,虽然时隔几年略有生疏,但从前惯常的习性捡起来也很快熟悉,烧好了半锅水,帮着烫鸡毛、拔鸡毛,动作有些生疏,烫过的鸡甚至有股腥臭味,不过她一声不吭地做,不曾抱怨或是皱一下眉头。

看她如此,正在刮鱼的邵远就多看了她两眼。

一直忙活到了下晌。弄好了鸡和鱼,放进橱柜最上层,就算完工,只等着周四娘回来加工做成炖鸡烧鱼吃。

邵远并未歇着,又接着洗切菘菜,切好后放到一边,转身从橱柜里找了一块比他手掌大一圈的腊肉,不过也没全切了,只分了一半切成丁,另外半块放回了橱柜。这还没完,又倒了一些带麸皮的面粉在陶盆里,加水开始揉。

他手宽大劲儿也自然大,很快面粉就在他手底下成了还算光滑的面团。

这倒是让朱颜对他刮目相看。

原以为他五大三粗的只有把子力气,没想到做饭这样的精细活还是个好手。

正发着呆,却见邵远的目光朝她看过来:“烧火。”

真是闷声寡语、惜字如金的男人。

朱颜心底这样想着,腿已经动了起来。刚刚烧过水,因此用火钳掏了掏,翻出灶膛里还剩些红旺的炭,朱颜夹了一小把引火的稻草,又放了两根木柴,很快灶膛里就又烧的火热起来。

从这里仰头看邵远,他是个挺拔的汉子,肩背宽阔,面容算不上俊朗,可却透着刚毅。此时他拿着的锅铲在他手里被舞的好似活了,时不时冒出一句“添火”、“减火”等话,没一会一陶盆冒着油花花的腊肉沫炒菘菜就出了锅。

早上的稀粥根本不顶用,又收拾屋子一上午,这会肚子早就饿了,吸了吸鼻子,闻到香味朱颜顿时感觉肚子在唱空城计,明显的声音让邵远也看了过来。

朱颜面色微微发红。

还好莲花追着朗哥跑了进来打了岔,“好香好香,二叔是不是炒肉了!”

莲花也双眼放光地直往灶台上看。

邵远“嗯”了一声,又开始扯面下烧开了水的锅:“今中午咱们吃一顿扯面,待会我去给你爷奶爹娘送饭,你们俩就在家照顾二婶婶。”

朗哥看了一眼垂着头的朱颜,就说:“我不要在家,我要和二叔一起去送饭!”他在家吃一碗,去了田里还能蹭爹娘碗里的,他才不要在家呢!

莲花没那么多歪心思,只想着中午能吃带肉的面,还不用看朗哥,别提多高兴了,一想到是朱颜来家里后才有这些,她更加喜欢这个新来的婶婶。

扯面起锅,四个人按饭量大小一人一碗,腊肉炒菘菜当浇头盖在最上头,香味直往鼻腔里钻,莲花和朗哥顾不得烫,吹一吹就要吸溜,哪怕烫的斯哈斯哈依然吃得格外香喷,根本等不了凉。

邵远在劳兵营里抢食惯了,也习惯吃得快,不过他并不怕烫,因此吃得很沉默。

朱颜闻了一下,猪油的浓香味顿时充斥整个鼻腔,让她顿时吞了吞口水。

不过她依然忍着腹饥,夹起一箸面等着凉,多年丫鬟的生涯让她没有吹冷的不雅习惯,从前为了这个还挨了管事妈妈不少责骂和打手心,习惯很难一时改变,因此再饿也都忍了慢慢地吃。

可这样就显得她格外讲究突出。

看她这样,邵远皱了皱眉,转头训斥两个小娃:“别吃烫食,慢些。”

朱颜用眼睛瞄他,邵远却已经放下空了的碗筷回灶房,简单收拾收拾就提了送饭用的竹篮子出门去,朗哥赶紧将剩余的两口刨了包了鼓鼓的两颊,嘴都来不及抹就追了出去:“二叔等等我!”

两人走了,只剩下朱颜和莲花捧着碗。

莲花这才发现二婶居然吃饭没声音,想到刚才自己和弟弟一个比一个响亮的嗦面声,不由地微微脸红。不过脸红之后,莲花就学着朱颜慢慢吃面,也尽量不发出声音。

吃完了饭,莲花主动收拾碗筷,朱颜也要帮忙,莲花却说:“没事的,等二婶你习惯了再做也不迟。”

等洗完碗筷,莲花又忙着去给鸡鸭猪喂食。她小小的个儿却跟陀螺一样忙着,朱颜就想到从前在朱家的自己。

那个时候她长到七八岁,连村子都没出去过,却愣是从平日给朱父打酒的指甲缝里慢慢攒了十几个钱,壮着胆子搭了牛车去了县里。然而她绝望地发现,她没有户引,连县城城门都进不去,更别提其他的想法了。

秉承着好死不如赖活,她就这么熬到了九岁,终于朱家更加的穷困潦倒,养不起连带她在内的七个孩子,于是索性一狠心将她卖给了牙子。

好在后面运气不错,拾掇培训一番后也算周正,被知州府上挑中……原以为多年丫鬟生涯自己能存些钱买两亩地做个普通的至少不愁吃饭的小富婆,可现实又将她打回了原型。

朱颜默默叹了口气,望着这四方农家小院上头的天,她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