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作者:织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7:34 来源:文学城

朱颜倒没乱夸口,她还真有这个手艺。

当初在知州府里和女先生学了这门绘画手艺,多是用来自己在屋里练习巩固画花鸟,或是给其他丫鬟们画肖像。

后来二娘子备嫁妆时要给婆婆的婆婆送一盏十二面的大纱灯作贺寿的礼,酬劳不少,足足三十两,引得不少掌柜都想接这单子生意。

可后来就急转直下了,只因她要求多又杂,又要仕女图、又要花鸟面,最后甚至想要一个面一张花样。

这就算了,还一会一个想法变化,早起或是这样,到了翌日又变成了那样,总之城里大大小小的作坊画匠都被她烦扰怕了,到后来竟无人敢接她这单生意。

就在二娘子抱怨这整个州城居然无一个能人时,彩玲将她推了出去,说朱颜的画也很好,还给她和其他小丫鬟们画了像,连府里的女先生看了也说好。

结果就是二娘子将三十两银子和纱画的任务交给了她。

后来朱颜问彩玲,她居然说反正她会画画,又有银子赚,而且有了替二娘子作纱灯的名头晚上就不用去守夜了,多好。

后来经过两三个月,无数次修改,二娘子终于是点了头。

这段经历简直让她当时甚至一度再也不想提笔。

现在却格外感谢当时,若不是她坚持下来,现在还没这个底气说出这句话。

“说来有些抱歉,方才我就站在棚子外头,无意间听到了二位的对话。”朱颜先道歉,再续上方才的话题,“若我猜的不错,宋公人去问的地方,画匠是否都给您的说法都是做不了?”

这不是废话嘛。

宋监工有些不耐烦,“既然你都听到了,自然如此。”

“我能补,也不会坏了您的生绢底,只是颜料和贴金的材料要您出,还得给我五百文。”

其实并不是做不了,只是工钱造价太高了。朱颜在心里猜测。

鱼灯分好几种,好的使用生绢作底、矿物颜料绘色、还会沥粉贴金。也就是用蛤粉和浓骨胶混合后,沿着鱼鳞片挤出隆起的轮廓,这样一来,夜里的鱼灯便会看上去金光闪闪。

当时二娘子的十二面纱灯,做的就是这个手艺,她自己琢磨,把握不好蛤粉和骨胶的比例,要不就是硬了揉了纱面,要不就是稀软灯一烤就往下淌,硬是做坏了十几张绢。

还是彩玲给她出主意,让她告假一日去外头找做灯的画匠取取经。

也就是州府小姐才不在乎坏的那些生绢,否则浪费的那些换成钱都够她现在两月的房屋租钱了。

次一些的用楮皮纸或是宣纸,用的也是植物颜料,最后刷上桐油防水即可。

画匠们给这样那样的解决法子,宋监工却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补救,只有可能他这个鱼灯用生绢贴的底。

而且他都问了一圈,显然沥粉贴金的手艺有人会,但没人敢轻易冒着破坏生绢底布的风险去做,因此必然会抬高价格,让宋监工知难而退即可。

不过,看宋监工的模样,似乎不像买的起生绢鱼灯的样子。

也不晓得她赌对了没有。

白面青年觉得她年纪轻轻的说大话,又好奇,又狐疑道:“你这小娘子,几家大铺子的画匠都没法子,你怎地会补?而且你都没看到鱼灯,怎么晓得是生绢做的底?”

“这个不好告知郎君。”朱颜看他长相衣着就晓得他是哪家富户里的,对他客气了些。

转头看了宋监工,也不催,“我在乔家灯笼铺里上工,若是找不到,便是在酒缸巷子家里,宋公人若要找我,就让我夫君带个话就成。”

“乔家铺子?”白面青年就问,“之前没见过你啊?”

一副对街面事很熟的模样。

朱颜就说:“我姓朱。尹娘子有了身孕,暂时回家养孩子去了,我就是替了她的活。才去没几日,郎君没见过正常。”

白面青年哦了一声,又提及了话头:“尹娘子的老虎灯画的最好,去年我还给邝州的几个表侄带了去,都欢喜的不行。你擅长什么?”

“我不如尹娘子,不过花鸟鱼虫画的尚可,人物也还行。”朱颜回答。

心里却有些诧异,邝州,莫不是升元县吧。

没听见宋监工说话,朱颜也不追问,与站在一旁旁观半晌的邵远说了两句家事,就向两位告了辞,转身从桥上走了。

回了酒缸巷子,天色依然还早,不过东面屋里却热闹。

庄嫂子瞥眼看到朱颜进了院门,就乐呵呵地站在门口同她招呼。

原来是庄嫂子的闺女春桃放了一日假,回了家来。

一墙之隔,东厢房里热热闹闹,传出来的都是庄嫂子母女的说笑声。而隔壁的梁娘子冬云母女俩静悄悄的,半点声响也无。

夜里依旧是煮了粥,拦了卖豆腐的担子要了一块预备用酱拌着吃。不过她带了碗,不需要绑油纸和扎绳。

正装着,就见庄嫂子端着空碗出来要半块豆腐。

豆腐郎见最后一板的两块了,于是提出让庄嫂子买一整块,他好早些回去吃晚饭。

谁料庄嫂子摆头:“吃不完吃不完,就要半块。”

豆腐郎就看到朱颜这边。

朱颜丢下四个钱就走:“我也吃不完。”

她两日才挣二十个钱,在挣一笔大的之前,她不打算乱花了。

庄嫂子看她碗里的一整块,又看了眼自己碗里的半块,略有些挂不住脸。她对豆腐郎说:“最后一块,算三文钱,我要了。”

豆腐郎虽然着急卖空,可这样贱卖他也不舍得,于是摇头就要走。

庄嫂子又同他拉扯几句,旁边有在门口带小孩的妇人看不下去了:“张家大嫂子,你也太抠门了,卖豆腐的那几个子的便宜你也要占。”

谁不晓得撑船打铁卖豆腐三大苦,起早贪黑又是重劳力,为的就是挣那几个苦钱。

庄嫂子也是个泼辣人,回瞪过去:“就你好管闲事!苦不苦的又不是你挣。”

豆腐郎怕了这些口舌厉害的妇人,顾不得拉扯,赶紧推着车走人。

庄嫂子进了东次屋厢房,坐在通铺床上的春桃嗑着瓜子儿说她:“娘也真是,买一块就是了嘛,才几文钱,非要半块,招人笑话。”

南屋新住进来的朱娘子俩人都要吃一块,就她娘丢人,家里四张嘴才买半块。

庄嫂子替她省钱攒钱,还落不到好话,顿时脸拉了,将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还不是为了你!你个死丫头,不知你娘的好,还跟外头人一样寒碜我!”

说这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丈夫和小叔子,脸色更加难看了。

若不是这小子在,闺女一个月回来一次,她肯定是要买只鸡来给她补补的。

听着隔壁嚷到了傍晚的说话声,绣花的梁娘子和冬云显得安静极了。

而要吃饭时,桌上被腌菜夹在中间的一碟子香酥鸡格外显眼。

梁娘子看着闷头扒饭的冬云,主动给她夹了一块。

冬云却将那鸡撇在碗边,照旧用碗里的腌菜佐饭吃。

“你这孩子!”梁娘子皱眉头,“娘不过是说了你两句,怎地你气性这大?以后都不理娘了不成?”

冬云叹了口气,问:“这鸡哪里来的?”

“傻孩子,当然是买来的,难道还是去偷的。”

冬云面上无比苦涩:“娘,我们现在很有钱吗?为甚要买鸡吃?昨日才去当了你的袄换了两百个钱,今日你就花二十文买了半只香酥鸡……莫非你被魂上身了?”

她到底知不知道二十文钱意味着什么?二十文钱拿来买米可以买七升米,或者麸皮面粉,还能买五块豆腐!反正不会是这半只香酥鸭!

“胡说什么呢!”梁娘子被她气着了,“不是你说没吃几回肉吗,娘想着你这样瘦,拿到钱想了好久,今日才去买的给你补补,怎么这样胡说?”

冬云张了张口,什么也没说。

她觉得心累。

不但心累,还有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荒谬之感。

她不想再和她继续这样的争辩,于是将碗里的饭几口扒拉完,就收拾了碗筷匆匆去了灶房洗碗。

灶房里,朱颜正在焖饭。

饭好,今日她预备做个豆腐萝卜汤,再一人摊一个鸡子饼。

鸡子,也就是鸡蛋,这里卖两文钱一个,单独摊太浪费,她将麸子面粉筛了筛,加了一点到鸡蛋液里,又添了水搅和均匀,下在刷了薄油的锅里小火慢摊。

邵远下工回来,先端了水从头到脚擦洗,再换了身干净衣裳,才到灶房里帮着拿碗端菜。

他凑过来看了一眼锅里,“真香。”

朱颜抿嘴笑,不过看了一眼洗碗的冬云背影,用手肘拐了拐他:“快回去,马上就好了,你别来,我端过去就成。”

邵远走后,朱颜主动和冬云搭话:“昨日多谢你的豆腐。”

冬云神色有些黯然,“朱娘子客气了。”

朱颜将鸡蛋饼捞起来,下第二张。

“我有个活,想和你合计合计,不晓得你……你娘愿意不不愿意。”

她今日下晌回来就一直在想宋监工那个生绢鱼灯的事。

虽然是赌,但她很肯定宋监工还会来找她。

其他的没问题,但若是宋监工将鱼灯拿来时才发现生绢破了,她可没法子。

可要是将这件单推出去她又舍不得,毕竟宋监工是衙门的人,挣多少倒是其次,若是这单能冒出个名头,她以后也就不会籍籍无名整日都在灯笼铺子里画一只灯笼挣两文钱了。

于是就想到了院子里这母女俩。

或许她们有这个手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