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农家科举,喜提躺赢 > 第10章 第 10 章

农家科举,喜提躺赢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44 来源:文学城

顾立秋压根不信五岁弟弟能有挣钱的法子,但他疼弟弟,乐意哄着他玩。

“什么办法,快告诉四哥。”

顾丰年趴在他耳边嘀嘀咕咕起来:“四哥,咱们村孩子都喜欢蟋蟀,城里头孩子肯定也喜欢,我们可以抓很多蟋蟀去卖。”

回来的路上,顾丰年就已经盘算好了。

他认定自己喜欢的,别人肯定也喜欢。

“蟋蟀不要钱,你帮我编一些小笼子装,待会儿我去求娘,让她明日进城带上我。”

“一个蟋蟀一文钱,十个就是十文钱,一百个就是一百文,好多好多钱。”

顾立秋心底叹气,不忍心打破弟弟的幻想。

这季节蟋蟀到处都是,谁家舍得花钱买。

“四哥,你说我这个主意好不好,你会帮我编小笼子吧?”

顾丰年眼睛亮晶晶,忽闪忽闪盯着自家四哥看,看得他心软说不出拒绝的话。

“你想玩的话,四哥帮你编小笼子。”

反正长溪村到处都是草和竹子,编装蟋蟀的小笼子不要钱。

“太好了,四哥,等我挣了钱分你一半,这叫入伙。”顾丰年摇头晃脑道。

顾立秋无奈的笑了。

顾丰年已经转身跑向姐姐,邀请她一起去抓蟋蟀。

“我得帮娘做饭,你喊大明几个去吧。”顾丰收不喜欢虫子,找借口不乐意去。

她口中大明是顾大哥家老大。

顾大哥大嫂生了两儿一女,老大跟龙凤胎一年生,一个年头一个年尾。

老二也已经三岁,正是活蹦乱跳的时候,女儿牡丹才一岁,刚能走路。

顾老二家也有一儿一女,也是先生了儿子取名大河,跟顾二明一样三岁,两人只差了一个月。

女儿取名顾小婷,已经两岁。

几个侄子侄女倒是很乐意捉蟋蟀,但最后只有大明二明跟着跑。

牡丹年纪太小,牛氏不放心她跟着跑,顾大河顾小婷倒是想去,赵氏不答应。

当天晚上,顾家到底没吃上肉,不过王氏知道几个儿子明天都要去码头,往锅里头多放了一碗米,盛出来是干饭。

“码头干得是体力活,你们多吃些,干的时候别卖死力气,身体要紧。”

顾满山笑了笑:“娘,我们心中有数。”

“看着点你弟弟,都是些不省心的。”对于老大,王氏是放心的,剩下几个就没那么放心。

顾满山一口答应下来。

吃完饭,顾丰年就招呼大明二明:“走,抓蟋蟀去。”

三孩子放下碗就呼啦啦跑,大河也想跟上去玩,被赵氏一把薅回来。

“家里都这样了还有心思玩,真是没心没肺。”赵氏骂了一句,也不知道在骂谁。

王氏瞥了她一眼:“闲着没事就把碗筷收拾了,别整日等着别人干。”

赵氏不敢顶撞婆婆,瞪了眼儿子就进了厨房。

没人在意这个小插曲,顾立秋吃完就坐在院子里编小笼子。

他没用竹篾,直接用了随处可见的灯心草,这种野草到处都是,门口一抓一大把,虽然不如竹篾结实,但胜在方便。

顾立秋手脚快,一会儿就编出一个小笼子,还自带绳鼻儿,穿一根灯心草就能挂着玩。

“明天得去码头,不早点睡弄这个干什么?”顾满山瞧见,走过来踢了踢弟弟。

顾立秋已经开始第二个,头也不抬解释:“小六想玩,我多弄几个哄哄他。”

“小六想要?”

顾满山听了,索性也坐下来一起编小笼子。

自家小六乖,少有张口想要什么的,但凡有一块糖都要分给兄弟姐妹吃,难得他开口,顾满山也乐意宠着。

一会儿,兄弟四个排排坐都在编小笼子,还比赛谁编得最好看最结实。

自打顾老爹出事,兄弟几个情绪都紧绷着,这会儿倒是放松许多,还能互相取笑几句。

牛氏瞧见男人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有了点笑意,自己脸色也缓和下来。

赵氏却看不顺眼,忍不住抱怨:“家里都啥样了还有心思玩,还让大哥他们编什么小笼子,小六就是被爹娘宠坏了,大嫂,你也不劝着点。”

牛氏瞥了她一眼:“从昨天起你就唠叨个没完,小六怎么得罪你了?”

“他是没得罪我,可家里都这样了,他咋还没心没肺的。”赵氏哼哼,她心底早就对公婆偏疼龙凤胎心怀不满。

牛氏淡淡道:“哭着笑着日子都得过,像你这样拉着脸家里也不会多一文钱。”

赵氏脸色更黑了,不敢跟牛氏对着干,转身拍了下女儿:“多大人了,就知道贪玩。”

指桑骂槐的,牛氏懒得搭理她,反正她只敢私底下骂几句,当着婆婆的面连个屁都不敢放。

顾小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哇的一声哭起来。

王氏在外头也听见了,冷哼道:“大河他娘,没有吃完饭就打孩子的,你要闲着慌就把衣服洗了。”

赵氏顿时不敢吭声。

王氏摇了摇头,这老二媳妇进门这么多年,该教都教了,依旧还是这个样。

幸好嘴巴大胆子小,顶多说几句酸话。

王氏转身进了屋,顾老爹正醒着。

昏昏沉沉的睡了两天,顾老爹精神头还是不好,说话有气无力,醒来一会儿就觉得累。

王氏检查了伤口,没红肿才放心。

“接着睡吧,大夫说了,你这是失血过多,睡觉能养气血。”

顾老爹叹气:“睡太多,脑子都是懵的。”

“老大几个要去码头吗?”他又问。

王氏没瞒着他:“他们也大了,是该撑起门户来,以前有你在前头顶着,现在正好放他们出去长长能耐。”

“四个大小伙子出门不用担心,吃亏就当长教训。”

顾老爹沉默了一下,点头说了句也好。

王氏转身在箱子里翻找起来,好一会儿才从箱底翻出一个包袱。

“你怎么把这个拿出来了?”顾老爹皱眉。

王氏将包袱放到床上,打开一看,里头是一件红嫁衣。

嫁衣上压着一块巴掌大的玉佩,颜色通透,乍一看如油脂一般细腻光滑。

这样的玉佩价值不菲,不该出现在小山村里。

顾老爹脸色一变:“不行,就算病死在床上,咱们也不能动这玉佩。”

王氏瞪了他一眼:“你把我想成啥人了?”

她轻轻抚摸玉佩,很快将它再次包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到箱子深处。

“当初只带走了这一件东西,等丰年长大懂事了,咱们就交给他,就当是个念想。”

却单独留下那件红嫁衣。

顾老爹还是皱眉:“我已经好多了,老大他们也能挣钱,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家里还不至于动你的嫁衣。”

王氏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嫁衣。

上好料子做的嫁衣,甚至还镶嵌着细碎的珠子,即使过去二十多年,嫁衣依旧鲜亮。

看着这件衣裳,王氏忍不住想起当年。

一晃眼,他们半辈子都过去了。

“他爹,你先听我说完。”

王氏握住男人的手:“丰年是早产儿,生下来只有猫大,自小体弱,咱们花了大力气才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

“但他身体就是比普通孩子弱,现在还好,再大一些能下地干活吗?”

顾老爹哑然。

那时候他没阻止老四追野猪,不也存着运气好猎到,换了银子就能送幺儿读书的念头吗?

王氏继续说:“更别提咱幺儿被文曲星看中,以后必定是有大造化的,不能因为咱们没能耐就耽误了他。”

“我听说大户人家的孩子,三岁就开始启蒙,幺儿已经五岁,多等待一日,就多耽误一日,再者,若是拿老大几个挣来的钱供老幺读书,往后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

王氏看的分明,如今几个兄长都疼弟弟,可天长日久的,他们还有自己的小家,能乐意?

深思熟虑后,王氏才将嫁衣拿出来。

“都怪我没本事。”顾老爹有些颓丧。

年轻时候的壮志豪情,这会儿都已经没了。

他自认为算个男人,带着妻儿落户置办家业,生下来的孩子全部养活了。

在长溪村,这样已经算十分不错,可也只能在长溪村。

王氏拍了拍他的手:“伯川,这些年你勤勤恳恳,将几个孩子养大成人,为他们娶妻生子,谁不夸你一句好爹。”

“我——哎——”顾老爹叹气。

王氏笑了笑,又说:“我都一把年纪的人了,留着这嫁衣还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要再穿一次不成?”

“说起来,当年还是夫人帮我置办了这一身,她总说女儿家一辈子只能穿一次嫁衣,不能马虎,特意让人给我做的。”

“我们欠老爷夫人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完,不如卖了这衣裳,送幺儿读书。”

王氏怕他想不开,笑着说:“神仙保佑,等幺儿将来高中状元,我就能穿上诰命服,哪里还稀罕这衣裳。”

她心底对神仙还有戒备,但听着那意思,自家幺儿读书一本万利,多读几本书先把他爹治好也是好的。

再者,神仙喜欢让幺儿背书,幺儿要是没去读书,没法背书,神仙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惩罚?

无论看哪一点,王氏是一定要送孩子去读书的。

顾老爹这才勉强笑了笑,心底还是怪自己不争气。

“娘——”

王氏手快的将嫁衣收好,下一刻顾丰年就跑进来,直接钻进她怀中。

“我有挣钱的办法,明天你带我一起去吧!”

顾丰年抓了好多蟋蟀,分别一只只装进笼子,装好才想到最重要的事情没办成。

从小到大,他因为年纪太小,还没去过县城。

原本顾老爹答应了,今年会带着他去赶集,哪知道顾老爹受了伤。

王氏一听就不答应:“不行,带着你娘还得分心照看你。”

“丰年乖,留在家里陪爹说说话,等爹好了带你去。”顾老爹也安慰。

顾丰年不乐意,搂着王氏的腰撒娇:“娘,我想把蟋蟀带去卖,卖了就能挣钱,挣了钱给爹娘买肉吃。”

“幺儿真孝顺。”王氏被他哄得心软,但还是拒绝,“挣钱的事情交给娘和哥哥,你喜欢蟋蟀的话就留着自己玩。”

也是不信虫子能换钱。

顾丰年好说歹说,王氏就是不答应。

闹久了,顾老爹故意咳嗽一声:“丰年,爹累了。”

“今天还住你大哥大嫂屋,别吵着你爹休息。”王氏推着他出去,摸了摸小脑袋就把他塞进隔壁。

顾丰年顿时苦了脸。

千算万算,没想到娘不答应带他去县城。

不去县城他还怎么做生意挣钱?

爹娘也有自己的过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