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佞幸他不愿以色侍君 > 第1章 鸩酒

佞幸他不愿以色侍君 第1章 鸩酒

作者:洗月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2:46:26 来源:文学城

简陋的牢房内,光线晦暗,血腥味混杂着微酸的腐味。

沈清辞端着御赐的酒盏,指尖因不自觉的用力微微泛白。

“师兄,陛下钦赐此酒。”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牢房里显得有些飘忽,“成康酒味清性烈,合君子之气……”

剩下的话他说不下去,便沉默地盯着眼前人的背影。

形容落魄,粗衣囚服,头发蓬乱,脊背却挺得笔直,如冬日修竹,尽管冰压雪欺,仍是宁折不弯的秉性。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沈清辞不合时宜地又想起了这句诗,所谓君子,则当如是。

那人转过身来,神情中毫无惧意,甚至有几分解脱,他端起酒盏便要饮下。

“师兄!”沈清辞忍不住轻呼出声,那人转过头看着他,神色平静。

沈清辞顿了顿,神色复杂,仍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说吗?”

“该说的话,往日皆已说尽。”

牢中多日磋磨,让他的声音也略微沙哑,却依然字字清晰入耳。

“清辞,祝你得偿所愿罢。”

仰首,一饮而尽。

*

日暮时分,有些许微风拂过,早春的天气,风里已经带着几分暖意,吹在身上时,沈清辞仍是忍不住瑟缩。

得偿所愿,这样的祝福,于今日的沈清辞而言,莫过于一句讽刺。

但沈清辞知道,那人是君子,他是真心祝愿,并非有意讽刺。

他拢了拢衣襟,摒弃杂念,缓步踏入文思殿。

殿中熏着雍容的龙涎香,甫一入殿门便已感受到暖意。裴景一身织金玄衣斜倚在龙座上,手持朱笔,正在批阅奏文,动作却慵闲随意,内侍长荣在一旁伺候笔墨。

沈清辞下拜行礼,裴景抬起头,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挥了挥手,内侍便识趣地领着人退下了,殿内只剩下两人。

“今日风凉,怎么穿得这么单薄?”裴景扔了朱笔,微抬下颌,示意他上前。

“过来,朕给你暖暖。”

沈清辞温顺地上前,眉眼低垂,“陛下。”

“手这样凉。”裴景将人揽入怀中,捉了他的手,在唇边呵气。“事情办完了?”

“他已经喝了鸩酒。”

“鸩酒?”

裴景轻笑一声,似是听了个笑话,抬手勾起眼前人的下巴,令他抬头,沈清辞便乖顺地仰头看他,浓密纤长的睫毛在眼窝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漆黑的瞳孔中仿佛蓄了一泓春水,倒映着裴景居高临下的面容。

裴景很满意这乖顺的模样,按着他的后颈向前一引就含住了那双唇瓣,直到沈清辞双眼都被春情润湿,才微微放开。

一手已经挑开了衣襟,在他心口处揉按。

心口处光洁的皮肤上有一道凸起的细长疤痕,约莫小指长短,带着些弯曲的弧度,似是什么锐器划伤后留下的。

“不心疼么?”

裴景的指尖不断在那道凸起的疤痕上摩挲,沈清辞全身冰凉,指尖抚过之处皆带着寒意,裴景不自觉加了些力气,惹得沈清辞一阵战栗。

沈清辞伏在皇帝身上,忍着颤抖,喘息着回答,“臣是……陛下的人,岂会心疼他人。”

似是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裴景将沈清辞朝怀中揽得更紧了些。

*

右相沈清辞素来体弱畏寒,圣上怜其辛劳,特许其留宿宫中。

这一夜,沈清辞又宿在文思殿。

当他醒来时,内侍长荣已经为裴景换好了朝服,正在系一枚螭龙玉佩。

见他醒了,裴景略一抬手,长荣领命退下。

沈清辞会意起身,来到他身边,替他整理朝服上未平的褶皱。

裴景看着他行动时颈间从雪白衣缝中露出来的红痕,幽深的瞳中染上笑意。

他偏头凑到沈清辞耳边,“这几日你辛苦了,朕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三日后送到你府中。”

说话时热气喷在耳廓,沈清辞忍不住躲了一下,正要下拜,刚刚屈膝就被裴景拖住了手,他只好垂眸,“谢陛下恩典。”

裴景顺手揽住他的腰身,唇贴在修长的颈上游移,鼻尖隔着布料蹭来蹭去,沈清辞忍着微妙的痒意,面色染上了一抹绯红。

“陛下,臣还未梳洗换衣,要是耽搁了时辰,他们又该上书劾臣惫懒了。”

见裴景没有要放开他的意思,沈清辞忍不住提醒。

“由他们去说。”裴景这么说,却是终于将人放开。

他眯起眼睛端看沈清辞的模样,乌发松散,几缕发丝随意地垂在鬓边,面色微微发红,眉眼间带着几分刚睡醒的惺忪,湿漉漉的,像盈了一泓春水,柔软的雪白绸衣上还留着昨夜的褶皱,衣领微敞,隐隐露出内里皮肤上的痕迹。

他忍不住又在沈清辞嘴角上蜻蜓点水般啄了一口,声音低哑,带上了几分隐忍,“你也的确是惫懒了,竟起得比朕都迟。”

沈清辞面上又红了几分,也不能申辩这分明是裴景故意为之,只好告罪:“臣知罪。”

裴景轻笑一声,终于放过了他,许他去偏殿梳洗换衣。

沈清辞换好朝服从侧门出来,看了看天色,又偏头看向正门,确认裴景还在殿中,便趋步向承德门而去。

承德门下,已经有很多大臣在此等候,三五成众地聚集在一起,很快有人注意到沈清辞,看到他来的方向,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

随着沈清辞走入人群,谈话声被刻意压低了,却仍有几句被清风送入沈清辞耳中。

“看那方向,又是从文思殿过来的?”

“真是不成体统。”

“听说昨日酉时,陛下给谢大人赐酒,他亲自去的。”

“谢大人素来对他多有维护,更何况还有同师之谊,他怎能下得去手!”

“嘘,小声些,他过来了。”

无耻、献媚、恶毒、忘恩负义……这些词汇时不时夹杂其中。

沈清辞面上连一丝眉毛都没动,仿佛什么也没听到,平静地走到众人前列,和他并列在众臣之首的,是左相许敬之。

他身后围着七八个官员,方才最喧闹的议论声便是从这里传来的,见沈清辞过来,才缄了口,只用表情和眼神互相传递。

许敬之端立在前,既没参与议论,也没交流眼神,见到沈清辞,面上挂着笑打量了沈清辞两眼,颇为友好地打了声招呼,“沈大人,真早啊。”

沈清辞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勉强算是微笑的表情充作回应,声音冷淡,“不早了。”

话音刚落,便有内侍敲响铜鼓,殿门大开。

沈清辞头也没回地径直上前,许敬之紧随其后,群臣也不再议论,纷纷整理仪容鱼贯而入。

近日朝堂中,除却日常政务外,讨论最多的便是端王妻弟纵火杀人案。

先帝子嗣众多,共计二十三子,得以长大成人并有封号的便有十三位。先帝朝时,党争严重,永元十七年,废太子谋逆案发,朝野震动,牵连众多,十日内判太子、康王斩首,宁王、景王及昌王三王被削去封号贬为庶人。及至信王裴景继位时,便只剩下了六个。

裴景登基六年来,手足中死的死、病的病,如今已只剩年纪最小的端王和恭王。

半个月前,端王妻弟宋琚被人告发在江州为抢夺宅地纵火杀人,并买通当地官吏为其遮掩。宋琚无官无爵,如此胆大妄为,仗得自然是姐夫的势。

事发后,圣上当即令端王禁足家中,着大理寺严审此案,端王战战兢兢递了请罪折,又写休书要与王妃宋氏和离。

端王素来谦谨,并无劣迹,事发后便有不少朝臣为之求情,称其“久居京中,不知江州事”,最多有管教不严之罪,且事发后已立即写了休书,应当从轻处置。

其中便有谢廷和。

只是,谢廷和不仅为端王求情,更是公然在殿上称圣上继位以来“接连残杀手足,有伤天和”,触怒天子,因此获罪。

如今宋琚案尚未审结,端王仍安居家中待罪,就连宋琚也才被押解入京,尚在牢中待审。谢廷和却先一步下狱,更有风闻陛下钦赐鸩酒,于情理不合。

群臣争辩不休,有人为谢廷和辩解求情,亦有人怒斥谢廷和当庭议论天子,乃大不敬,更有人壮着胆子询问天子对谢廷和的处置。

裴景端坐于上,长长的冕旒遮住天子的面容,让人看不清喜怒。

他只是慵懒地以手支颐听他们争来吵去,不置可否,听得腻了,才轻咳一声,先前争吵的大臣便立即噤声,不敢再多发一言。

裴景唇角勾起,看向站在最前方一直沉默未曾参与争论的两人,目光左右游移,好像在寻找最佳的猎物,最终停在右首的沈清辞身上。

“沈卿认为呢?”

居于左首的许敬之心中暗自庆幸,随即也向右瞥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沈清辞的身上。

沈清辞恭敬一礼,不紧不慢道:“臣以为,端王与陛下乃手足至亲,端王若有事,陛下定然最为心痛,此案尚未审结,诸位大人在此争论,除却惹陛下心烦外,并无意义。”

许敬之闻言撇了撇嘴,神情微妙,他偷眼去看裴景的表情,见他仍是那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看不出喜怒,便赶紧低下头,祈祷自己不要被注意到。

谁都看得出沈清辞是在刻意避重就轻,陛下垂问的不是端王,而是此案中被无端牵连的谢廷和。沈清辞却只谈端王案,只字不提谢廷和。

沈清辞答完就恭敬垂首,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感受着那道意味深长的视线聚集在自己发顶。

良久,裴景轻笑一声,移开目光,不再追问,转而问起税收、水利事宜,沈清辞才微微松了口气。

散朝后,沈清辞才出宫门,便被人从后面追上。

沈清辞皱着眉,看着扯着自己袖子的人,不耐烦地说:“许敬之,你烦不烦?”

许敬之手抚胸口,急急喘了两口气,“沈大人走得真快啊,不过才跟人说了两句话,就险些追不上你了。”

“有话就说。”

许敬之神色复杂地看着沈清辞,似是在纠结措辞,最终还是直接问出口。

“你当真亲手给他送了鸩酒?”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欢迎小天使看文~

喜欢的话可以收藏评论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鸩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