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宁王府今日修罗场结算 > 第6章 面见殿下的机遇

宁王府今日修罗场结算 第6章 面见殿下的机遇

作者:黑色手机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11:50:18 来源:文学城

就在柳清成为书斋常客的同时,宁王府上下也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氛围中——距离宁王殿下与王家殊之公子的大婚吉日,越来越近了。

王府内外张灯结彩,处处可见大红的绸缎和精致的“囍”字。从各地采买来的珍奇物品源源不断地送入府库:江南的云锦苏绣,南海的珍珠珊瑚,西域的宝石香料,北地的珍稀皮草……琳琅满目,彰显着亲王娶正夫的尊贵与隆重。

长史和属官们忙得脚不沾地,核对礼单,安排仪程,布置新房,培训典礼当日的仆役仪仗。皇帝和太君后殿下也几次派人过问,赏赐更是流水般下来。

栖梧苑是王府内院最核心、最宽敞雅致的院落,此刻已被装饰一新。庭院里移栽了名贵的花木,廊下悬挂着精巧的琉璃宫灯。正房内,紫檀木的拔步床精雕细琢,挂着百子千孙的鲛绡帐;桌椅案几皆是上好的黄花梨,铺着大红绣金的桌围椅披;多宝阁上陈列着各色珍玩玉器,流光溢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喜气。

王殊之虽在家中待嫁,但王府这边的动静,总有小侍男雀儿兴奋地跑来告诉他。

“公子公子!奴婢今天偷偷去瞧了栖梧苑,天爷啊!那院子收拾得跟仙宫似的!那床,那么大!上面雕的花儿鸟儿,活灵活现!还有那窗纱,听说是最上等的霞影纱,阳光一照,流光溢彩的!”雀儿手舞足蹈,比划着,圆圆的脸蛋激动得通红。

王殊之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卷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听着雀儿的描述,他脸颊泛红,眼中闪烁着憧憬和羞涩的光芒。栖梧苑……那是他和元瑾妹妹以后的家。他想象着和赵元瑾在那精致的庭院里散步,在温暖的烛光下对坐,在那张宽大的拔步床上相拥而眠……一股甜蜜的暖流涌遍全身,让他忍不住微微颤抖。

“还有还有!”雀儿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奴婢听说,殿下特意吩咐了,要把您以前在家时最喜欢的那架‘九霄环佩’古琴,从咱们府里搬过去,就放在您书房靠窗的位置!殿下可真是把您放在心尖尖上呢!”

王殊之的心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甜蜜涌上眼眶。那架琴……是他及笄那年,母亲寻遍名家为他制的。他视若珍宝,常常在思念赵元瑾时抚上一曲。她竟连这个都记得……还特意安排好了位置。

“雀儿,”他声音有些哽咽,带着浓浓的鼻音,“莫要再打听了……这……这不合规矩。”

“哎呀公子,这有什么!您马上就是王府主君了!整个王府都是您的!”雀儿不以为意,依旧沉浸在兴奋中,“对了,主君今日还问起您的嫁衣呢!催着绣郎们再仔细些,针脚要密,花样要鲜活,可半点马虎不得!”

提到嫁衣,王殊之的脸更红了。那件由几十位顶尖绣郎日夜赶工、用金线银线和各色宝石缝制的繁复嫁衣,他只看过一次,便被那华美庄重的气势和其中蕴含的深重期许羞得不敢再看第二眼。穿上它,走向她……这场景在他梦中已演练了千百回。

他走到妆台前,拿起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枚温润的白玉平安扣。这是他及笄那年,赵元瑾随母亲父郎来王家贺喜时,偷偷塞给他的。玉质算不得顶好,却是她攒了许久的月例银子买的。他说:“元瑾妹妹,这太贵重了……”她当时笑得狡黠,眼睛亮晶晶的:“不贵重!殊之哥哥戴着,保佑你平平安安。等我以后……以后赚了大钱,给你买更好的!”

后来,她果然成了战功赫赫的宁王,拥有了数不尽的珍宝。但这枚平安扣,他始终贴身戴着,视若生命。他将平安扣紧紧握在手心,感受着玉石温润的触感,仿佛能汲取到属于她的力量和温度。

“元瑾妹妹……”他望着窗外王府的方向,低声呢喃,眼中是化不开的浓情和期待,“我等你。”

藏秀阁的日子平静如水。李言溪每日按时完成严官人交代的活计,将阁楼一层打理得一尘不染。那些旧籍字画被他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他沉默寡言,除了必要的应答,几乎不与任何人交流。那张绝色的脸上,痂痕已褪,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粉色印记,不仔细看已不甚明显,无损其容光,反倒更添几分惹人怜惜的脆弱感。

他知道自己需要耐心。殿下将他安置在此,是一种观察,也是一种考验。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安分和价值,才能获得下一步的机会。

机会,在他整理到书架最底层一个落满灰尘的旧木箱时,悄然降临。

木箱里杂乱地堆放着一些卷轴、册页,还有几方用旧布包裹着的砚台。李言溪小心地拂去灰尘,一件件拿出来清理。当他展开其中一幅泛黄的画卷时,动作猛地顿住了。

这是一幅前朝佚名画家的《西山行旅图》摹本。画风古朴,笔力遒劲,描绘的是层峦叠嶂、山路蜿蜒的景致。吸引李言溪的,并非画作本身,而是画卷右下角的一方收藏印鉴。那印鉴的篆文风格独特,线条古拙苍劲,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金石之气。

李言溪的心跳骤然加速。他记得这个印鉴风格!他在整理其他杂书时,曾在一本破旧的印谱残卷中见过类似风格的拓片!那本印谱残卷记载的,正是前朝一位以篆刻闻名的隐士“石癫道人”的作品和印章特点!

他立刻放下画卷,快步走到书架前,凭着记忆翻找。很快,那本薄薄的、纸张发黄脆弱的印谱残卷被他找了出来。他小心翼翼地翻到记忆中的那一页,对照着画卷上的印鉴,仔细比对。

线条的转折,刀锋的力度,布局的疏密……虽然画卷上的印鉴有些模糊,但那份独特的神韵,与印谱上拓印的“石癫道人”的几方闲章,如出一辙!

李言溪的手指微微颤抖。石癫道人!这是前朝金石篆刻史上一位传奇人物,性情孤高,传世作品极少,且多不署名,只以独特的印鉴为记。后世能辨认出其真迹的,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这幅《西山行旅图》摹本,如果真是石癫道人亲手所摹并钤印……其价值,绝非寻常!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将画卷和印谱残卷都收好。接下来的几天,他更加仔细地清理那个旧木箱,果然又从中找出了两幅风格相近、同样钤有类似风格印鉴的山水小品摹本!虽然依旧无法百分百确定是石癫道人真迹,但可能性极大!

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了。

这日午后,赵元瑾在书斋处理完公务,正想小憩片刻,严官人却在外求见。

“殿下,藏秀阁管事严氏求见。”亲卫通传。

赵元瑾有些意外。藏秀阁一向清静,严官人更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让她进来。”

严官人恭敬地行礼后,呈上一个小巧的锦盒:“禀殿下,藏秀阁仆役李言溪,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几幅画卷和一本印谱残卷。他言说其中或有玄机,关乎前朝一位金石大家‘石癫道人’,奴婢不敢擅专,特来禀报殿下,并将他整理出的疑点证据呈上,请殿下过目。”她打开锦盒,里面正是那三幅山水摹本和那本印谱残卷,还有一张李言溪用娟秀小楷写下的详细比对说明。

赵元瑾眉梢微挑。石癫道人?这个名字她听说过,在金石收藏界名声不小。她拿起那张说明,字迹清秀工整,条理清晰,将画卷上的印鉴与印谱中石癫道人的印章拓片一一比对,指出了诸多风格上的相似之处,论证严谨,言之有物。这绝非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仆役能写出来的东西!

她再看向那几幅画卷。画作本身技法娴熟,但并非顶级。可那几方钤印,在严官人和李言溪的说明提示下细看,确实透着一股不同凡响的古拙气韵。

“李言溪?”赵元瑾放下说明,看向严官人,“他如何认得这些?”

“回殿下,”严官人垂首道,“奴婢不知。他只说幼时家贫,曾在一家当铺做过几天学徒,跟着老朝奉认过些古物皮毛,后来……后来家遭变故,才流落为奴。此次整理旧籍,恰好看到那本印谱,觉得眼熟,便留心比对了一下。”

这番说辞,半真半假。赵元瑾自然不信什么当铺学徒几天就能有这等眼力。但李言溪这份心思,这份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他展现出的、与其“罪奴”身份不符的学识素养,却成功地引起了她的兴趣。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她展示他的“价值”。

“有点意思。”赵元瑾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让他明日巳时,带着这几幅画和那本印谱,到书斋来一趟。本王亲自问问他。”

“是,殿下。”严官人恭敬应下,心中对李言溪的评价又复杂了几分。这小子,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么快就找到机会在殿下面前露脸了。

消息传回藏秀阁,李言溪握着扫帚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成了!殿下要见他!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狂喜和紧张。明日,才是真正的战场!他必须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殿下看到,他李言溪,绝非池中之物!

藏秀阁的小耳房里,李言溪对着铜盆里微微晃动的水影,一遍遍练习着明日的表情和姿态。谦卑中带着一丝不卑不亢的才气,感激里藏着恰到好处的孺慕,眼神要清亮,姿态要恭谨又不过分瑟缩……他反复调整,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那张脸,在昏暗光线下依旧美得惊心动魄,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张脸能出现在宁王面前,他付出了多少算计与自残的代价。

“石癫道人……”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闪烁。这步棋,他赌对了。殿下果然对金石古物感兴趣,或者说,对他这个意外发现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明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