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佞恩录 > 第8章 乌簪祸

佞恩录 第8章 乌簪祸

作者:青梅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3:58:45 来源:文学城

但终究又是起了变故,一名禁军跑过来向这名禁军道:“校尉,皇城司的人与我们的人起了冲突!两方对峙,此刻局面正是乱得很。”

“怎么回事?”

来的那名禁军垂头拭汗,急忙道:“听说奉安王府那边派了隋鄢来协助我们查乱贼,但大概是有禁军怕被皇城司的人抢了功劳,所以不让他们进来,混乱中有几名可疑的人趁乱逃走,不待我们去追,沈都督突然遇刺,原禁军里有皇禁台的人。还来不及审问,那几名皇禁台的细作就被皇城司的人当场格杀!现在他们反咬我们是皇禁台的细作,根本不让我们走出这荐福坊寺,甚至反咬都督自导自演,为的就是放跑幼帝!”

禁军拭了把汗:“还真无法无天不成?若此事办不好,我们焉能承住摄政王爷的怒火?倒是这奉安王府,非要也来参一脚,本来围捕幼帝那都是瓮中捉鳖的事,现在倒好金让他们搅和了!快,你在这里住着,我过去看看。”

原先那名禁军已经骑着马跑远了,后来的那名禁军正欲放行,谁知却见卫令从马车上下来:“我去看看兄长的伤势,你先将马车放行。”

禁军看见那校尉恭恭敬敬的模样,就知道这位定是不能惹的大人物,于是依言办了事。

卫令却是知道,如果禁军里的皇禁台的人都主动暴露,那说明幼帝当真还在这荐福坊当中,如果幼帝被抓,届时伪帝也就真保不住性命,再无一人有堪比幼帝这样众望所归的声望,以目前的局势来说幼帝绝不能落到北戎的手中,现在连火灾都出现了,那么幼帝是否会暴露,她不敢确定了。

到底是谁在操纵着改变这一切?

荐福坊余火未灭,暂时不能入驻,禁军与皇城司的两拨人马都堵在荐福坊的门口,军士打着火杖照明,除了身后几座房屋的方向还有火光跳动,街道首尾漆黑,两旁民户门窗紧闭,宛如无人之城,四处都在戒严,生怕幼帝从某些角落里寻了机会逃走。

浓重的血腥气充斥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坊市中,排查出没有问题的民户聚成一堆,犹如被野兽看中的猎物,但里面没有年轻的少年,那边阴暗角落里堆的才是少年的尸体。

隋鄢就站在一群人当中,他的身边是复杂又混沌的世道,所有人都恨不得他这样的走狗死,她从前做的也是这样的人物,没有办法选择,所以背负了满身的屈辱,但从来有人会为了名利,去做真的走狗。

因为不能将北戎彻底赶出北边,南边又正乱着,很多人的脊骨就莫名其妙地塌了,两个北戎人将北边的势力分割好了,却不得不为了表面的功夫扶上一个皇帝,等到他们失去平衡的时候,就代表北戎成了实名两处落实的主人,而他们就成了奴。

沈卫半只手臂血淋淋的,地上横躺着几具尸体,想来刚才真的起了冲突,不过现在正是谁也不肯相让的关键时候。

如何解了荐福坊的围呢?

卫令看向最高大的楼阁,眯了眯眼。

隋鄢坐在一匹马上,他的马虽是由蔺津临时在马市寻来的,却是剽悍神骏,浑身乌黑,唯独胸口一块雪白,两只眼如乌珠,看着是实打实的好马,可架不住心底烦躁,幼帝没有离开荐福坊,有人泄露了真正的消息提前将幼帝困死在荐福坊里,也就是说霍玠白白牺牲了,那群人早已经知道幼帝在何处,但也无形中脱了他的嫌疑。

他忍不住想杀人,于是终究不计后果地放任皇城司与禁军赶冲突,同时也是为幼帝拖延时间,好不容易安插进禁军的皇城禁台卫也因此不得不主动暴露,他们败得惨烈。

卫令记起来金福楼是早年闽武皇帝为冯皇后祈福所建,就在荐福坊附近,而当年此楼倒塌却仅仅缘于一场雨,足可见那群蛀虫官员究竟贪了多少银子,如果此处也烧起来,不仅会彻查纵火的人,还会顺势清查户部的账目,所以当她将烛火打翻在地时,面上都是决绝。

这楼得烧!

此刻人群早已疏散,而当年此楼一塌,却塌死数千人,伤亡惨重,到此民间对武皇帝的怨言更重,既如此,不如今日便将此事一起闹大!

火苗犹如一只怪兽拼命舔舐纱幔,当年一场要人性命的塌楼成了禁都挥之不去的恶梦,而那些高位者却安然无恙地享受着人血馒头,她必不会让他们好过。

箭簇带着撕裂空气的隐隐锐啸,在空气中头尾相衔,如细得笔直的灵蛇,飞过地掠向人群,与沈卫的脸庞擦过!

沈卫没有防备,见风驰电掣间,他也来不及挥刀躲闪,急忙俯身闪躲,但那射出的利箭极其迅猛,冷不丁将他的脸刮出一道见骨的伤口,当场骇住了所有人,待所有往箭矢方向所齐齐望过来时,他们俱是绝望惊惧地登大了眼睛,只见那四五层高的金福楼正燃起熊熊大火,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惊呼。

那座楼正以极快地速度向地面坍塌!

一时间四处尘土飞扬,火借风势,熊熊蔓延,几乎映红半边夜空,所有禁军只能放弃守在荐福坊前往救火,人群乱哄哄的,卫令看着这幕也不知是做对还是做错,但做出决定的那刻,她就没有办法回头。她向外匆匆走着,手心溢着鲜血,因为她刚才放箭时太过用力,皮都已经磨掉一层,此刻手心又痛又辣。

她预计得其实不错,这座金福楼的确是座危楼,不然绝计不会因为这么小的火势塌,未烧掉的木料全是发霉腐化的,怎么会是价格高昂的金丝楠木?

卫令的身体在隐隐发抖,听到前头一阵操加内喊而后从群中逃出来一个衣质干净的少年,他离她还很远,借着身后的火光,她仅仅对上他那双冷漠的眼睛,少年与他片刻,而后消失在黑暗处,不见了踪影。

卫令说不上来心里是爽快还是别扭,总之像是刚抽刀杀完人的那种后知后觉,正如此刻掌心发麻剧痛的感觉,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握住那把杀人的刀子,从来没有哪一刻如此强烈地鼓动着自己的心脏让自己觉得就是罪人。

她抬眼,面前不知何时已经站了一个人,好似定定地看了她许久,他披着黑色的狐警,但卫令却觉得自己似乎在他面前无所遁形,如同在雪地里喝了一大碗的冰水,连呼吸都快不听使唤了。

隋鄢扬了扬缰绳,驱马来到她的身侧,语气极冷:“你来此做什么?”

卫令抬眸:“隋侯爷若真有盘问别人的闲心,不如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处理现场,百姓们,需要一个交代。”

“那沈公子是否先该给我一个交代?”隋鄢挑挑眉。

荐福坊的事闹得很大,卫令回到府的时候堂内已经聚了一堆的人,她刚刚为就发觉沈寤正一脸肃色地盯着自己,他只着玄色绣金光裙束玄色镂银大带,左右两侧是李夫人和郑夫人,同时站着侯在王老太太身边的海氏,只见郑夫人领口还围着一圈雪白的狐狸毛,衬得更显雪白温婉,只是她眼尾通红,似是才哭过,沈寤正握着她的心细声细语地以作宽慰。

“你说卫儿这次幸好没有伤着,他若是出了事那我便也不活了,你说这京中当真是十分不太平,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左右不用思虑这么多,有我在谁还会动你不成?你若是实在担忧,不如我送你们回宿州也行,那里暂且十分安定。”沈寤不禁道。

郑夫人现在看起来当真极其羸弱可怜,发髻上只插着白玉簪,但面容清丽无双,因为躺在病中显得过分苍白,光是坐在那里都摇摇欲坠得仿佛要歪到地板上去,她偶尔听过李氏经常口无遮拦、戳郑夫人的短处,生活上与郑璧处处作对,弄得郑璧食不下咽,到底也没有太过,两人却也这样针锋相对积怨多年。

李氏的手段看起来并不比郑璧高明多少,不过她也没兴趣关注这两位夫人与沈寤的爱恨情仇。

“听侍女说你今早上就不见人,可是什么时候出去的?我知你在外自由散漫惯了,可这里是国公府,身份既然变了,那就应当好好学习规矩,而不是整日胡闹,你可知有多少盯着我们?我们投向北戎做了臣子到底是不光彩,这时候就应该低调,若是让北戎忌惮我们,别说国公府,就是皇子公主那照样得下狱,如今可不比往昔,这里已经成了北戎的地盘。”

沈寤厉声斥她,“你可知昨日朝堂上有朝臣不满北戎控制朝政,不上朝,皇城司卫的人直接到朝官家里去杀人,不仅割了将那名朝官的脑袋,还挂在金鸾殿上以敬效尤,外面一片混乱,昨日荐福坊起火,却连带着金福楼都塌了,皇城司的人追查,倒是牵出件大案!原来金福楼质量根本不达标,之前户部联同工部的那批老臣糊弄朝廷,妄想瞒天过海!现在两王正借着这由头向户部与工部发难,要他们吐出银子来,没看见午门外杖死了多少人?!你还敢四处晃荡!”

卫令看向他:“父亲说的是,但父亲好了也是朝廷命官,怎作为刑部尚书,是否应当去将户部与工部的人好好审审呢,此案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大家知足的、疑的,可就是您了。”

“官场上的事情你懂得多少?!回你自己的院子里静思过过,国子监那处我已经打好招呼,明日你就过去明白么?”沈寤不耐烦道。

刚回到倚梅园,王氏那边就派人来通传自己了,将自己叫回去,厅堂里只有王老太太与海氏,说实话卫令不明白王氏为什么这样捧着海氏,若说海氏伶俐会讨巧,府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人,而且以王氏这样精明的眼光,未必看不出海氏不是安分守己的人,除非海氏与王氏之间有着别的关系,或许,她后面可以去查查看。

如果海氏可以帮自己,或许可以更快地查清当年的真相,小娘在府中一定有留下过痕迹,她直觉小娘是有事与她说,只是没来得及,那么小娘,当初为什么急色匆匆地带着她离开沈氏?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后来又是如何到的边郡,小娘后来为什么在军营中做了妓子?当年绑架自己的那批人与沈氏到底有没有关系?

王氏道:“听海氏的意思,你是收了青莲青坞两个丫头?”

“是,照她们在海姨娘那里忠心服侍那么多年,姨娘也说她们本性老实安分,最是乖顺省心,我相信海姨娘说的定不会有错,他们二人应是品性极好的,我想用人要先看人品。”卫令道。

王氏却皱了皱眉:“话呢是这么个理儿,不过你昨夜可是罚她们跪了一夜?”

“我说老太太,这哥儿才刚从外头回来,很多规矩道理啊那是要慢慢地教,况且哥儿到底是主子,两个丫头怕是有哪不顺主子的意,要打要罚其实都使得,况且总不好因为两个婢子就责罚哥儿,哥儿才刚回来,若是这般落脸,往后哥儿的日子怕是不好过的。”海氏叹口气道,“我知哥儿不是有意的,往后多教教也便罢,算不得什么大事,倒是可怜了青莲,年纪轻轻的就…哎,听说她的父母在外头给她找了人家,那人我也是看过的,老实本分,青莲又自己喜欢,她跟在我身边有段日子,我是连份嫁妆也都给她备好的,只待她过了年岁就主持让她出府嫁人,却不曾想…哎,不过左右也是她自己没那个福气。”

“不是有意?你是没看见那个头尸体上有多少伤痕,纵使是宫里头也没有这般打杀奴婢的,再怎么说那都是条性命,虽说是伺候人的奴婢,可也是别人父母家的宝贝,又不是猫儿狗儿,况且你以为这样做下人就不会轻看她了么?本事那都是自己挣的,有本事自不会让别人轻视了去,用这种打杀人的法子做什么,寒了多少人的心,若像她这样,有几个下人肯对我们掏心掏肺,我不指望你能有多大出息,但要学会做人,谁允许你这样欺压奴才的?”

王氏越说越来气了“你小娘是顶好的性子,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孽障来?”

卫生反应过来原是青莲出了事,因此她不免将怀疑的目光投向海氏,海氏心虚地别过脸,而后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哥儿,你就主动与老太太认个错,老太太最心软的,别再与老太太耍小性子,省得老太太伤心。”

卫令很想冷笑:“敢问祖母可有亲眼见过我指使人杀了她?光听旁人的说辞,看来在祖母心中我本性顽劣?可我才回来,祖母除去从旁人口中听见,却从不曾问过我,若换做下人,您也该问一句当事人罢。”

王氏面色稍缓:“那你是不承认自己做过此事?”

“没有做过,那向来承不承认一说?”卫令道,“不过我才刚从外面回来,还是请你们将情况与我说一说。”

王氏揉揉眉心,对旁边的温媪道:“你将来龙去脉与她说一说。”

温媪是王氏身边的嬷嬷,据说是从闺时就服侍在王氏身边,她便点头将此事与卫令交代:“今晨起,有奴婢去后院洒扫,结果见水井里有具女尸,来人立即报给主君,好在奴婢那时恰好经过,见那女婢慌张张,便留人盘问,将她从主君院里押到老太太面前,仔细想来是老太太出声让你留下来,若真捅到主君身里,咱们鹤庭轩也是面上无光,派人将那女尸从井里抬上来,正是海姨娘昨日才拨到你院里的青莲,你为她改名为莲心对否?青莲的身上并无伤痕,只是脸上有几个巴掌印,想来不过一时想不开就自尽了,本这样老太太也不会过问,终究是那女婢脸皮太薄,可却有人亲眼看见你掉落在井边的乌木簪,这东西,奴婢应当没有认错,毕竟你当日回府戴的就是这东西,当时觉得你这簪子形制特别,忍不住多瞧了几眼。”

她伸手将那支乌木簪递了过来,这乌木簪是边郡相遇的少年做给她的,她确实随身带在身边,此箭掉落井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昨夜礼王绑走她时不慎掉落,二是有人刻意栽赃,但此人必定出入过她的院子,还待在她的身边。

“确实是我的东西,但能证明什么?院里密拱几个奴婢,这两个又是昨夜送来的,难道我真会蠢到这个地步将人杀了不成?此事我的确未曾做过,做过的事我不会不认,我想与发现青莲尸身的那名女婢问问话,或者,青莲的尸身我可否去瞧上一瞧?也好有个依据,届时我没有办法定夺辩解,你们再给我的罪也不迟,反而是这样草率定罪,那我可是刚回来就要被迫背上毒杀奴婢的恶名,纵使祖母替我将此事压了下来,可那些似心中难道不清楚么?往大说,也许正有人意图用此事败坏我的名声,祖母届时真的能为我任得住么?祖母心中不对我厌憎么?况且此人纯属是不想让我好过,若不将此等在背后的险算计的人揪出来,我在府里终究站不稳脚跟,祖母既将此事瞒下来,想必对我也有几分怜悯,不如祖母给我些时日,我定将此事查清。”

王氏叹了口气:“罢了,那就依你,若无内寻不出的手,那我就将此事告知你父亲,让他定夺你的去留。”

海氏忙道:“老太太,依我看此事不宜闹大,想来哥儿不过委屈,平日里又任性些,她不过是半大的孩子,不如将此事轻轻揭过算了,若是将哥儿赶出府去她怎么过活,好歹也是主君的公子。”

卫令轻轻笑了笑:“比起将不明不白的人命扣在我的头上,我倒宁愿被赶出府去,何况姨娘难道不信任我么?我自有法子将背后生事之人揪出来,不是做了错事就可以不被追究的,更何况我又是极性的人,倒还没有人可以得罪了我又全身而退。”

“什么全身而退?”背后响起一道沉闷的声音,看见来人的同时王氏和海氏俱是睁大了眼,表情活像见鬼孤的。

风雪气混着股沉檀香的气息,和蔼的天光里是隋鄢倚在门框,好整以暇地盯着她,外面站着队穿黑甲胄的皇城司卫,站在檐下如同沉静肃立的雪人。

隋鄢捧起手中的黄铜暖炉走到门前有人替他打起遮雪帘,他俯身走进来,脸上是带着血腥肃杀气的倨傲,在一众习惯了卑躬屈膝的下人中显得犹为打眼,他径直娴熟地入坐,人是松靠在椅背上的,手放在桌上不重不轻地敲扣着,完全是副疏庸懒散的模样,但给人的气场却极其地强势。

他落向她的目光中竟带着点淡沉且不可言说的意味,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但她不自觉地回避着他的注视。

厅内时没有动静,还是人精的海氏先出声:“隋指挥使来府上是有什么事么?”

她笑得有些讪讪,生怕对方是来抄家的,但仔细想若是抄家也不必隋指挥使主动来府上,因此也就定下心神。

隋鄢还是轻轻地敲着桌沿,并没有理会海氏的话,一时厅内的气氛更加沉重,厅里的人更加了惊讶之余,谁也不敢动一下。

王氏算是被他的举动气到喉咙都干疼,她便不知冲着谁,随口使唤道:“给隋指挥使倒茶!”

“这倒不必,我来此处只是向政国公府借一个人,而不是来讨茶喝的!”当然,也是要看国公府是否给我这个面子。”隋鄢笑道,下颚的线条如刀切剑一般分明,“如果国公府不肯借,那么我只好去找刑部拿了批签来抓,不过,那就是走形式而已,不如沈六公子还是主动和我走得好。”

卫令敛了眼,收回目光:“我们都是老相识,隋指挥使随意些也无妨,不知道隋指挥使的规矩,但既是来请人,也不用这般着急,国公府底下的茶户送来了好茶,隋指挥使不尝尝么?”

说罢抬头,目光对上隋鄢,那眼神好似蒙了层雨雾,让人看不清里面究竟藏着什么,“还是说隋指挥使以为国公府的茶是贱物,配不上您?”

“茶啊,陈年的才香,你们国公府去的新茶怕是的确不合我的口味,”隋鄢笑道,“不过若是六公子盛情,坐下来尝一尝也未犹不可。”

卫令收回目光:“那就给隋指挥使上茶!去父亲那里将上贡的都匀毛尖取来,就配那套油滴天目茶碗,外面的皇城司卫也都上茶,请到偏厅里坐。”

隋鄢不动声色地转动手中的那枚芙蓉玉扳指,目光落在她安然自若的白小脸上,那双狡黠的狐狸眼具有似地,细看发现原来鼻尖上有一小小青色的痣,隐在苍白的肌肤上,好似那潮湿的雨雾掩着神秘。外面的皇城司卫没有动,端着茶来的奴婢显得有些畏缩,隋鄢慢条斯理地接过她手中的那盏茶,吹掉茶面上的浮絮,青白色的烟笼着他的脸,他说不一句,有从从前面那厚重的雪帘子里走出来,脚步并不快,每一步都踩得很深,干燥的积雪发出擦擦碎响,显出沈寤有些急匆匆而沾染了些许风雪的脸,他任由下人为他整理衣物这才走进来,径直走向隋鄢对面的位置坐下来。

看见沈寤赶过来,卫令倒是松了口气如果让她来对付,指不定露出什么破绽,而且在官职上两人是平级,也更有权重些,安定下来后她才觉得喉咙有些干渴,捧起茶壶喝了干净。

隋鄢的目光微动:“沈尚书,今日本侯不请自来,倒是叨扰,不过只是想与你借个人罢了。”

沈寤眯了眯眼:“隋大人带着十几名皇城司卫的人不由请帖便直接闯进国公府,你们皇城司办事如今倒是越发没个章程,今天的朝廷上至少也有位陛下,你们隋家怎么着也是开国起来的名门望族,此番未免不敬先祖,辜负皇恩,隋指挥使的为人,沈某倒是受教。”

“先祖?不过是堆木头罢了,沈国公爷倒是个循规蹈距的人,为何不同那些要死要活地给先帝殉葬,给国家殉葬的臣子去了呢?那样或许本侯会从心底服您是个忠义两全之人!”隋鄢道,“不然,国公爷就莫在此处指摘本侯的不是。”

“哼,沈某哪敢指摘隋大人的不是。”沈寤道,“只不过若隋大人是以公事来请,可有朝廷的抓捕文书?又或者有刑部的批签?还是说隋指挥使以权压人,届时是非黑白全由你说了干净,犬子不过刚回到府中,届时冲撞了指挥使大人,沈某又如何吃罪得起?况且昨夜犬子沈卫与隋大人在荐福坊起了冲突,如今隋指挥使又私自将犬子带走,未免有些令人生疑,不知隋指挥使因何要带走犬子,否则沈某就不得不问问陛下的意思。”沈寤道,“你们怎么入局,沈某都干涉不了,不过要想将爪子伸向我国公府,你们到底还是要掂量掂量。”

隋鄢稍微抬眼道:“没有朝堂公事,只不过是想与令郎去喝杯薄酒也不成么?如果不行的话,那让本侯与今郎叙两句话,沈国公爷不会连这也要拒绝?那将来沈国公与皇城司可是彻底不来往不成,您老就当读本侯的面子,本侯来日必定奉还。”

“若是我不愿与指挥使大人见面呢?那怕您是侯爷,也没有权力逼迫我与您见面罢。”卫令对他的态度倒是毫不在意,隋鄢此人智多近妖,行事很辣偏又百无禁忌,若与他见面也不知会如何装在他手上,而且直觉上来说,隋鄢一定是知道了什么,为今之计也只有能拖便拖,至少待禁都里的风头稍平息下来,不将过多目光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才是上策。

思及至此,卫令微微一笑,“而且听到过隋指挥使的美名,在下就更不能和您走。”

隋鄢好整以暇地看着:“哦?什么美名?吓得你如此?说来听听?”

卫令在他的目光中站起身,隋鄢目光微动,落在她轻颤的睫毛上,根根分明,却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观其垂在两侧修长白细的手,白皙手背上淡青色血管隐现,目光在上面镀了层柔和的光影,她的身子却是离他极远,似乎连他的鼻息都不愿意受一丝。

隋鄢难耐地转动着扳指,而后听她吐气如兰,带着点灼意的话语响起——

“他们说隋指挥使是个断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