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和她的权臣 > 第27章 识时务

娘娘和她的权臣 第27章 识时务

作者:不觉夜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07:41:19 来源:文学城

谢芜唇角扯不出一丝笑,却只得附和:“皇上英明,芜芜断然是想不出这样好的法子。”

原来,说了这么多,还是不能改变李玦的决定,李柔还是要被赶去蜀中。

呵。

李玦说得实在好听。

不能寒朝臣们的心。

不能寒朝臣们的心,倒是能寒亲妹妹的心么?

按着李玦的说法,赵媛死了,赵启重伤,他需得顾及着太后和赵丞相不好再责罚赵启,便只能委屈李柔,让李柔去蜀中。

可李柔若想去蜀中,又为何久留长安?

李柔生在长安长在长安,蜀中虽好,到底千里迢迢,世间哪个女子愿意远离故土赶赴千里之外呢?

分明李柔为李玦已经和亲牺牲过一次,好不容易回到故国,却不得再留在长安。

况且,赵启行为不检,李柔教训赵启,惩治恶徒,是令所有女子拍手叫好之事,为何如今却要‘食恶果’。

再说赵媛,李玦对赵媛有真心过?

赵媛死前,连李玦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如今李玦怕落人口舌,只凭一件查无可查不知真假的血书就将赵媛的死推在李柔身上。

李玦此举,不过是认定即便李柔承担了错处,旁人一时半会儿动不了李柔,李玦便想一笔带过,将事情遮掩过去。

他隔岸观火,只为自己名声,从不为旁人考虑,实在是自私凉薄。

思索间,谢芜更嫌恶李玦阴私。

李柔多次与赵家争执,或多或少于李玦有助益,且为大齐二嫁匈奴,稳定的是李玦的江山社稷。

如今国泰民安,李柔曾二嫁匈奴却被人戏言诟病。

那些在阴暗处的流言蜚语,一个比一个难听。

李柔有今日,焉不是为了李玦,难道如此种种,还不能换李玦一次明目张胆的偏袒?

谢芜心中愤愤,悄悄握紧了蜷在袖中手,将心思暂且压下。

李玦声音又从身侧响起:“只是阿柔久居长安,未必愿去蜀中。”

他又道:“既然芜芜觉得与阿柔甚是投缘,不如芜芜代朕规劝阿柔?”

谢芜语塞。

她去劝李柔离开长安?

呵。

李玦未免也太看得起她。

她是谁?李柔又是谁?

李柔连赵丞相,太后都不放在眼中,肯听她的话去蜀中?

谢芜面有难色:“能为皇上分忧芜芜自然是心甘情愿,只是芜芜与殿下并不熟络,殿下未必会将芜芜的话放在心上,况且,殿下居公主府,来往之间甚是不便,故而……”

“无妨。”

不等谢芜说完,李玦径自打断她的话。

谢芜:“……”

李玦拉着她的手:“芜芜是朕信任之人,只有将此事托付给芜芜朕才放心。”

谢芜:“……”

“至于出宫,更是小事一桩,芜芜可以带着朕的玉牌来往公主府,有朕的旨意,无人敢阻拦芜芜。”

见李玦将一切妥善安排好,谢芜只得脸上带上顺从微笑:“……是,芜芜定为皇上尽心全服殿下。”

尽管面上顺从,但谢芜内心已经翻了白眼。

只怕在她开口前,李玦已经将一切都设计盘算好,只等她顺着将话接下去。

枉费他弯弯绕绕与她说了这许多。

*

从勤政殿出来在回关雎宫的路上,雨桐得知谢芜要去公主府当即变了脸色。

今日在勤政殿外雨桐跟随着亲眼看到李柔处置大臣,如今又得知自家娘娘要去规劝长公主去蜀地,此等艰难任务雨桐着实捏了一把冷汗,担忧道:“咱们与长公主来往不多,长公主如何能听进娘娘的话?”

谢芜失笑。

是了。

若李柔肯去蜀地,一早便去了,又怎会在长安久留。

违逆李柔心意,让李柔去做不喜欢之事,简直难于上青天。

谢芜不禁长叹一口气。

她不知道赵丞相是否得知赵媛真正死因,但看赵丞相联合重臣所作所为,此时赵丞相一心想要将李柔驱逐长安。

再想到赵媛的死……

原本她只是怀疑,如今再看,已经是确凿无疑。

谢芜内心叹服,心想,除赵媛这一招,用得实在是高。

实在是在关键处推波助澜。

一来,赵家与李柔结怨已深,要说症结自然是与赵媛脱不了关系。

赵媛自诩出身好,做过许多没头脑的事,如今一死,无形中省去许多麻烦。

二来,若是能用赵媛的死与李柔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李柔的攻击,那必然是一记重击。

太后的亲侄女,赵丞相家的嫡女,皇上的贵妃,如此身份怎能死得不明不白?

想要将于社稷有功的李柔赶出长安,必得是大事。

一件不成就得再添一件。

想想近日发生在李柔身上的事,桩桩件件哪有小事?

先有赵启,再有赵媛不明不白死因,再是监察御史于勉,哪个都不是小人物。

赵媛的死不得而知,赵启和于勉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算在李柔头上。

回头再看,宫中少了赵媛,多了赵美人。

于太后来说,没了个没用的侄女,换上一个有用的,无论是缓和与李玦的关系,还是对于往后的局面,都是有利无害。若再顺势将李柔赶出长安……

这一招实在是一箭三雕,高明得很。

永安宫中的太后不曾露面却将一切做得滴水不漏,实在是个狠角色。

只是不知赵媛的死是永安宫一人所为,还是赵丞相亦有参与。

面对雨桐担忧,谢芜只说:“眼下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玦旨意已下。

李玦是天子,她不过是他众多妃嫔中的一个。

即便她现在对李玦来说仍有利用价值,但李玦从没有给她可以反驳旨意的余地。

怀着沉重心思回到关雎宫梳妆后便出宫去了公主府。

约莫半个时辰经过朱雀大街,又行驶了一盏茶的功夫到了公主府。

待通禀后,谢芜进到公主府。

前世今生,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李柔住所。

初入公主府只觉眼前一亮。

门楼墙壁均有精致雕花,放眼远眺,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再看府中各人忙着各自的事儿。

经过长长走廊,路的尽头有一座亭,亭边纱幔低垂,营造出似梦似幻意境,谢芜抬眼去瞧,只见匾额上写着——闲月亭。

亭边临着清澈池塘,一汪翠色,水清得能映出人影儿,略一细瞧能瞧得出池中摆尾锦鲤,游着游着,簇地一下摆尾钻到荷叶底下,曲院风荷别有意境,园中更是成片成片开着牡丹。

谢芜心中惊讶又困惑。

此时盛夏,远不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没想到公主府的牡丹居然开得这样奇这样艳。

“殿下喜爱牡丹,故而花房精心培育,府中牡丹常开不败。”

见谢芜眼睛惊奇,为其引路公主府管家言道。

谢芜:“……”

前世她只听闻长公主府中牡丹开得好,却不料原来是如此缘故。

牡丹是花中之王,雍容华贵,李柔天家嫡出,血统尊贵,牡丹确实是李柔会喜欢的花。

“明贵妃既然来了,便离近些吧。”

谢芜闻声只见闲月亭边纱幔被侍女挑起,李柔置身其中,正含笑看向她的方向。

有满园牡丹做映衬,这一瞬的李柔实在是华贵无双。

到了亭中,谢芜面色微凝。

从前她只听闻长公主府豢养面首。

虽在勤政殿前听过李柔惊世骇俗言论,但听闻与亲眼所见还是有所区别的。

亭中不止李柔,还有两名男子,此时均侍奉在李柔左右,样貌都生得格外俊秀。

其中一个持扇在手为李柔扇风,另一个正在为李柔择果子。

谢芜停滞一瞬后来到李柔面前,先唤了声:“殿下。”

“你是个识时务的。”

还不等谢芜说明来意,李柔率先开口。

谢芜不解抬眉,只见李柔捏着颗葡萄正俏丽地瞧着她说话。

李柔姿容不算绝色,偏她身上那份肆意让她多了份女子难得的桀骜,只瞧一眼,便让人印象深刻。

李柔笑容深深:“听闻你在皇兄面前为本宫说话。”

谢芜:“……”

李柔竟知晓她为她说话!!

李柔撑着下颌,含着一双玩味笑眼看向谢芜,道:“明贵妃,你在刻意接近本宫呢。”

谢芜:“……”

李柔目光冷了些:“当初太液池,本宫不过顺势而为,说到底,本宫与你并无交情。所以,你为何帮本宫呢?本宫喜欢聪明的,却不喜欢拐弯抹角的,所以,明贵妃接近本宫有何目的?”

面对李柔困惑,谢芜只说:“无关其他,只求问心无愧。”

或许是出于女子天生悲悯心肠。

李柔身上遭受的非议,她同样遭受过。

世道不公。

对女子尤为不公。

身为女子,即便如李柔一般,天潢贵胄,拥有权势仍不能随心所欲。

说到底,无论是怎样的女子,在男子眼中始终是点缀。

李柔身为长公主,受天下奉养,将一生奉献给大齐。

而她——这倾世容颜贵妃,则是给大齐做了繁荣盛世妆点。

天下,始终是男子的天下,被牺牲的却总是女子……

她不愿这命,不信这命。

而李柔是先她一步喊出心声之人。

于此事,她心中是敬李柔的。

“问心无愧?”李柔笑了,指尖捏着的葡萄掉在了地上,“这样说辞本宫倒是许久未曾听到。有趣,实在有趣。”

李柔收起笑:“皇兄让你前来是想赶本宫走?”

谢芜斟酌措辞:“皇上希望殿下尽快回封地。”

李柔无所谓地抬了手:“知道了。”

谢芜:“……”

视线不确定地朝李柔看去一眼。

知道了……

这三个字的意思,究竟是去,还是不去?

新年快乐呀[加油][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识时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