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娘娘长命百岁 > 第62章 帝崩

娘娘长命百岁 第62章 帝崩

作者:番茄鱼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00:16:08 来源:文学城

永平帝的目光最后掠过李清平依旧清冷疏离的面容,终是转身离去。梁沛安紧随其后,手心早就汗湿了。

梁沛安从十几岁就跟在永平帝身边伺候,到如今也有几十年,还从没见皇上这样让步妥协过。

永平帝先前没说完的话过了时候就再也说不出,就像堵在喉咙里的鱼刺,吐不出也咽不下。那会儿看着皇贵妃对皇上近乎冷淡的客气,梁沛安都替皇上觉得堵得慌,却连一句圆场的话都不敢说。

永和宫里,云素小心翼翼地上前:"主子,可要更衣?"

李清平轻轻点头。

等换了一身常服,李清平指尖抚过凤冠上冰凉的珠翠,静了片刻后吩咐道:“把这身礼服好生收起来吧。”她顿了顿,“往后……怕是也没多少次机会穿上了。”

三日后,那条玄色龙腾云纹配玉蟠龙钩腰带绣好了。李清平亲自检查每一个针脚,确保无可挑剔后,让福安送去乾清宫。

永平帝摸着腰带,不知在想什么。

很快,大家发现宫里好像有什么变了。

皇贵妃大多数时候还是稳坐永和宫,得了应允之后会偶尔往奉先殿去给孝淑仁悫皇后上柱香。但永平帝会偶尔去永和宫。不用膳不留夜,甚至有的时候和李清平会相顾无言,只是两个人一个坐在窗边做绣工,一个在桌案旁一盏清茶看折子。

岁月就这样在宫墙里缓缓淌过。

永平二十年,永平帝将自己所有出宫开府的儿子都晋封亲王。连早故的恭郡王也一并追封了。

永平二十一年,皇太子和曤的嫡长子也成婚了。

和曤的嫡长子名载通,大婚后被永平帝封为惠郡王。成婚后半年左右,惠郡王向皇帝和皇贵妃报喜,原来是惠郡王妃有喜了。

其实在惠郡王之前,恭亲王的长子也已经成婚,但无论是王妃还是妾室都久久未开怀。惠郡王妃肚子里的这个是永平帝第一个曾孙。而且还是嫡子的嫡孙,对于整个永平帝甚至整个皇室来说,这个孩子意义非凡。

这是象征着正统的嫡长孙,如无意外他将来还会是这个皇朝的主人。

永平帝本身不是嫡子,夺得这皇位也是亏得机缘巧合下正统出意外,他凭借长子身份杀出一条生路。如果在他之后皇位都是由嫡子嫡孙继承,那也不枉是一桩美谈。

虽说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和亲曾孙,但是李清平对惠郡王第一个孩子还是很期待的。期待之余还有些担心,因为听闻惠郡王妃是觉得头疼才请的太医,没想到把脉出来是大喜。知道惠郡王妃身子不好,李清平恨不得每日都请太医过问一番。

永平帝说她太紧张。

李清平当时在看库房册子,挑给惠郡王妃的赏赐,头也不抬:“皇上不懂,这是做曾姨祖母的心意。”

永平帝沉默片刻,轻声道:“是啊……朕也是要做曾祖父的人了。”

原来他们都已经那么大年纪了。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帝王与妃嫔,只是寻常的曾祖父曾(姨)祖母,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

十月之后瓜熟蒂落,东宫的嫡长孙出生,永平帝亲自为曾孙取名令诚。

见到玄孙出生,大齐皇室延绵不绝,皇太后心满意足,再无遗憾,于永平二十三年薨逝,下葬泰陵与文宗合葬。加上这些年陆陆续续离世的太妃太嫔,显顺朝的旧人越来越少。

而永平朝的人们也逐渐苍老。

先是长春宫安妃。

安妃张氏,养育皇四子勇亲王和昀。当年生勇亲王的时候身子骨本就弱的安妃底子亏空,碍了寿数,即便这些年精心细致地养着,但也不比任何人康健,于永平二十四年夏末去了,只五十有八岁。

永平帝追封安妃为安顺贵妃,以贵妃礼治丧。

这一年,李清平六十岁。永平帝也有六十五岁了。对比过往历朝历代那么多位帝王,永平帝也是一位长寿的皇帝了。

永平二十五年,永平帝自恭亲王之后,再一次经历了丧子之痛。这里指失去成年的孩子。

皇次女长乐公主钰珍这些年与驸马貌合神离,只守着唯一的女儿柔嘉郡主过日子,心病难医,郁郁而终。最痛的是长乐公主入殓后两日才到她的四十四岁生辰。可是钰珍到底没能再满一岁。

永平帝最是疼爱女儿们,丧讯传进宫里后不敢置信、悲痛难忍,心急之下痛斥驸马狼心狗肺害死公主云云。

咸福宫嘉妃得了圣旨出宫奔丧更是哭到晕厥,六十岁的身子经不起这样的大悲,一病不起。嘉妃这辈子只得这一个女儿,如珠似宝地疼着,最终却不能解开女儿的心病让女儿郁郁而终,简直心如刀割,没过几个月也跟着去了。死后先被追封为嘉贵妃,再追加封号荣,称荣嘉贵妃。

安顺贵妃和荣嘉贵妃一去,一下子宫里四妃只剩下庄妃。只是到了这时候永平帝也没多少心思在后宫了,随意将在嫔位上熬了二十几年的静嫔晋为静妃,有皇子的齐嫔晋为齐妃也就罢了。

只是齐妃当年失去长子的时候悲痛没养好身子,生幼子的时候又被人谋害见红差点落胎,其实她和安顺贵妃情况差不多。封妃之后还没来得及行册封礼,于永平二十六年春病逝了。

齐妃没有再进行追封。本来她就不是永平帝最宠爱的,家世也不算太好,一个妃位的体面足矣。

近年容贵妃的身子也不太好了。她前些年太急于证明自己狂揽宫务,日夜不休,再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不过虽断断续续病着,倒还能再撑几年。

这日李清平正靠着软枕看窗外的秋菊,永平帝就披着斗篷来了,走进永和宫的时候还时不时咳嗽。

李清平看了他一眼。

自打长乐公主去世后永平帝就时常咳嗽,头发也全白了,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朕昨晚梦到了皇后。”

永平帝坐下之后独自喝完一盏茶才慢悠悠开口,李清平把视线从秋菊上收回,静静地看着年老的帝王。

“这是朕这些年第一次梦见她。”永平帝神色有些恍惚,“朕梦到她的第一瞬间就在想,明明是相互扶持登临至高位置的夫妻,最终怎么会沦落到要以死亡做筹码的地步呢?”

李清平敛眉不语。

好在永平帝也不是要她回答,叹道:“她问了很多事。李家、太子、和晀。然后是你和恪妃。”

他说到这里,忽然顿住,喉结动了动,才掩面继续道,“可是朕在梦里竟一条都答不上来,只看着她的脸,才想起………朕好像有好些年没跟她好好说过话了。后来她病重,朕总忙着朝政,连最后那半个时辰的密谈,都带着算计。”

李清平终于开口,声音平静似一潭深水:“姐姐从来没怪过皇上。”

她想起仁悫皇后曾握着她的手说 “一入天家门,如进万丈渊”,其实这句话说的哪里只是后宫的妃嫔?只要是身在皇家长在皇家都躲不掉。皇帝也不例外。

皇家里头藏着多少“身不由己”,李清平也是在仁悫皇后为所有人铺好路却没给自己退路的那时候才懂那份 “身不由己” 里,藏着多少无奈。

“她只盼着太子安稳,李家平安,孩子们都好好的。”

永平帝自嘲道:“可是朕真的做到了吗?”

敦亲王和显、化亲王和曔十几年没有回过京城,李清平和恪妃分别被困在了永和宫和皇庄。

“前几日和晸来请安,说清妍的头疾又犯了,夜里总疼得睡不着。朕想……等过了年,就让她回京吧,住在京郊的园子里,离孩子们近些。”

李清平的指尖终于有了一丝暖意。恪妃去皇庄这些年,虽说都有人伺候,但到底没有京城顺心,落下不少毛病,如今听永平帝说要让恪妃回京,心里那块悬了多年的石头,总算落了些。

她没说谢,只轻轻点头:“清妍爱热闹,京郊的园子好,比皇庄自在。”

“当年和朕一起从王府里走过来的人,竟然只剩下你、恪妃和静妃了。”永平帝最后叹道,起身回了乾清宫。

永平二十七年秋,永平帝病重,太医院束手无策,基本宣告了大齐第五位帝王的落幕。

弥留之际,永平帝召见皇太子和几位重臣,交代后事。最后,他独独留下了李清平。

“清平……”他气息微弱,“朕……要走了……”

李清平握着他的手,泪如雨下:“皇上……”

永平帝竟还有力气笑:“你在朕面前哭的次数不多。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吧?其实你还能为朕而哭,朕心里竟然有些高兴。”

李清平心里其实很难过。

原来她会那么难过。她哭出来的时候惊诧地想。

她或许不爱永平帝,但是到底相伴那么多年,不见爱情也能窥见亲情。虽然永平帝为平衡朝堂后宫做了不少让她怨怪的事,但的确没有伤害李家有关的人。何况刚登基那会儿永平帝的确偏爱,而这份偏爱其实一直都在。永平帝给了她皇贵妃的尊位,他不再立后,皇贵妃就是后宫之首,永平帝实际上还是把李家的姑娘送到了至高的位置上。

似乎在说,永平帝宫里最顶头的只能是李家的姑娘。

永平帝看着她落泪,指腹微颤,却终究只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朕……下旨,命你和恪妃百年之后能和仁悫皇后合葬。就在朕的陵寝旁。”永平帝笑笑,“不过如果你们都不愿,我也交代了不必勉强。”

最后,永平帝和李清平说:“告诉你个秘密吧。”

李清平疑惑地看着他。

“其实在你嫁进王府之前我就见过你。我第一眼望中你的眼睛,那样一双清透眼睛的姑娘在天家不多见。我就在想,要是以后能有一个姑娘有你那样的眼睛……该多好。”永平帝声音越来越低,却带着满足:“好在……璨璨来了。”

他的话音渐渐低下去,手也慢慢失去了力气,搭在李清平掌心,再也不动了。殿外传来丧钟的声音,一声接一声,沉重地敲在每个人心上。

李清平握着永平帝冰冷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

永平二十七年九月廿三,夜漏三下,帝崩于乾清宫,年六十八。

清平历经五朝,第二个朝代完啦,接下来我可能要歇几天,每天更两本我有点撑不住,抱歉!

然后三四天之后回来,这章下面留二分评论我都送一个小红包吧,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帝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