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酿酒小娘子市井日常 > 第7章 第7章

酿酒小娘子市井日常 第7章 第7章

作者:鹏炖一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9:11 来源:文学城

“咱们分开玩吧?冬瓜教我练,闵承望教小云练,怎么样?这次我一定可以把球踢进去!”

闵承望学过射、御,因此踢蹴鞠的技艺也不低,是四个人里最拔尖的那一个,这样的分组无疑是最合适的。

经过大家的一致同意,楚蓉兴致勃勃地要田佑教她怎么把球踢进去。

宋溪云试过,用蛮力直接把蹴鞠从地面踢进球框是不现实的。

小孩子的球筐大概在半米高的地方,倒勉强可以进去,但正常的球筐离地面将近两米,只能靠一定的高度和力度进球。

所以,首先要学的就是怎么让蹴鞠离开地面。

闵承望不太会教别人,干巴巴的说了几句要领之后又示范了两三遍。

宋溪云试着领悟了一下,发现脑子和手各有各的想法之后,还是决定先实践了再说。

可惜半天过去了,宋溪云还在原地踏步。她把球踢给闵承望,疲惫道:“算了,你自己玩吧。”

闵承望弯腰把球捡起,有些不知所措,似乎是觉得自己没有把她教好。

“没事,我坐着歇会儿。”宋溪云朝他摆摆手,走到球场边界供人休息的椅子旁。

就目前的生活而言,除了没电没网络,许多方面和现代也没什么差别了,宋溪云靠在椅背上仰头想着。

她起身去看楚蓉学得怎么样,正好目睹了她将蹴鞠转到脚背上的一幕。

此时的当事人还有点懵,不经意踢起的鞠球顺势被膝盖接住,还顶了两下,楚蓉反应过来,抱着蹴鞠又跳又笑:“小云,我做到啦!”

“好厉害。”宋溪云在一旁夸道。

楚蓉摇头晃脑得意道:“我就说我一定能学会的!”

田佑和闵承望也鼓掌为她喝彩,小姑娘受到鼓舞,又自己一个人练了一阵。

田佑转而和闵承望一起玩。

传球、顶球、进筐,两个人踢得有来有往。

不过看得久了,宋溪云总觉得闵承望的动作有些不太自然。

相比于肩膀和头顶,他好像会特地避开膝盖那一块,不过见他脸上没有痛苦的神色,宋溪云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可能人家的习惯就是这样吧。

楚蓉的动作愈发娴熟,等她练完最后一次想去找宋云溪时,抬头却发现旁边的球场里有个少年正看着她。

两人对视一眼,只听那少年喊道:“小娘子,要不要我教你啊?”

楚蓉连忙摇头,带着球走到另一边。

宋溪云瞧她有些慌张的模样,随口问道:“怎么了?”

“没事没事。”

四个人又一起玩了一会,高悬的烈日透过云层冒出热意,提醒人们已经到了正午的时辰。

楚蓉擦着汗提议道:“不玩了不玩了,我们去吃东西吧。”

“好啊。”田佑第一个应和道。

宋溪云也饿了,于是大家拿布袋子把蹴鞠装好提在手上,去各个商贩的摊子上找吃食填肚子。

“蓉蓉,我们去吃什么?”田佑问道。

楚蓉牵着宋溪云在前面带路,回头说道:“咱们去吃苏家拌饭!听说他们家的酱汁焖肉特别好吃,淋在米饭上能让人吃三大碗!”

苏家拌饭开在鞠城的中间位置,因城内不能建高层建筑,单这一家店就占满了一大片地方。

三面墙的木板都被卸下,可以供前来吃饭的客人欣赏大家踢蹴鞠时的风采。

为了防止蹴鞠不小心踢进来,外面还有专人特地守着,以便及时拦住。

宋溪云他们过来的时候算得上是人满为患,好在找到了一张小桌,能够四个人挤一挤。

店家特地摆放的冰盆和旷野间偶然吹来的风消散了部分暑热,让人觉得分外凉爽。

自己出门来玩的小孩不在少数,伙计早已见怪不怪,收好铜板后放块木牌,没一会儿就端了四大碗淋上酱汁焖肉的米饭过来。

旁边跟着的伙计承盘上放着四碗绿豆汤和一碟樱桃,显然也是宋溪云他们这一桌的。

宋溪云突然觉得,这二十文钱花得也不亏。

炖肉切成四四方方的骰子块,被酱汁浸出红亮的色泽,看起来软烂,一口下去只剩香糯而不腻口的绝美滋味。

再配上蒸得恰到好处的白米饭,让向来饮食规律的宋溪云也忍不住想再吃一碗。

吃完后配上一碗清爽解腻的绿豆粥,再疲惫的人也会觉得舒坦。

“真好吃,小云,下次我们还来这。”楚荣小声和宋溪云说道。

她点点头,觉得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即便天空被厚厚的云层遮盖住,也还是难消夏日里特有的燥热。

几人暂时没了踢球的兴趣,吃完饭后便在各个地方的摊子上逛了起来。

由于是在城郊,商品的种类肯定不如城市街道上的多,但有周围村子里的手艺人来凑热闹,倒是让宋溪云淘到了一个精致的木雕仙宫。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该回家的时辰,四人在约定好的地方坐上小钟的驴车,踏着隐隐传来的喝彩声归家。

……

闵承望一回家就看到早已在厅堂等待的母亲,闵母迎上来问道:“承望,玩得怎么样?累不累?”

闵承望摇摇头。

闵母摸了摸他略显湿润的额发,心疼道:“快去屋里歇息歇息,娘让人备好了饭菜,待会儿多吃点。”

“好。”

闵承望换下蹴鞠服,果然看到膝盖上缠着的纱布渗出了血,好在只是破皮,上完药多养几天便能好全。

老管家知道闵承望不喜旁人随意打扰,因此只敲门提醒他已经备好了沐浴的热水。

闵承望扬声应下,随后进入旁边的小屋清洗,并将染血的纱布藏好。

——

浓云铅灰着,闲人屋中躲。

并非闲人的闵承望只好早起赶路去书院。

受伤的膝盖实在经不起长时间的跑动,他昨夜纠结半晌,最终还是选择雇车前去。

零用钱可以慢慢攒,但若是不把伤养好,下次就不能和小云他们一起好好玩了。

闵承望走到车坊门口,正好碰见小钟载满了客人要赶车离开。

昨天宋溪云他们在车上闲聊时小钟听了一耳朵,他连忙把人叫住:“闵小郎君,去书院是吧?快上来。”

闵承望没来得及细想,当即背着书箱朝小钟那边走。

车厢里男女各坐一排,并没有可以供闵承望坐下的位置,有位男子干脆起身往车板上一坐,说道:“小郎君来,坐这。”

自己是后来者,哪里有让前人让座的道理?

闵承望连连摆手道谢:“多谢多谢,我和小钟哥坐一处便好。”

小钟也赶忙说道:“哪能让郎君让座?我捎带闵家小弟一程,各位不要见怪才是。”

“不妨事。”车厢里的坐客纷纷说道。

男子也不强求,起身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闵承望怕耽搁他人,立马在小钟身旁坐好。

迎着清早特有的凉意,毛驴踢踏着跑起。

小钟朝闵承望解释道:“车坊里另一个伙计妻子要生了,只好让我多跑一趟,你若是来得晚,到时未必能赶上。”

“多谢小钟哥。”

“客气什么?顺路的事。”

闵承望看着街道两旁飞快后退的商铺,忍不住轻晃起悬在车辕外的双脚。

……

瓦市是淮邗人闲暇时最爱去的玩乐场所,这里汇集了大街小巷常见或不常见的吃食和玩具,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影戏、杂剧、傀儡戏、小曲等百戏的献艺。

各类桥段新奇有趣,可谓是取古人之精,延后人之长,细细品味后总留有一丝余韵。

对于常来的看客,瓦市里的任何一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双眼——比如西街拐角新摆的那处吃食摊子。

吃食摊子随处可见,并不稀奇,看样式也不过是细长的签子上串着肉片或蔬菜之类的寻常签菜,可散发出的香味却足够独特。

起初没人上前,直到一位老食客晃悠到摊子面前,问道:“小哥,你这可是签菜?”

“是。”石松青一边熟练地串签菜,一边回答道。

“多少钱一串?我闻着这香味倒是霸道。”

石松青笑了笑,只答道:“素菜一文,肉菜两文,您尝尝?”

老食客在摊子上巡视一圈,挑了几串爱吃的菜。“先来这几样。”

“好嘞。”石松青手掌悬在油面上试试火候,添了一根柴后将那几串签菜放入油锅中炸。

他估算着时辰把炸熟的签菜夹出,刷上特制的酱汁时隐隐有香味传出,热油激发了签菜和酱汁的结合,令老食客不由得咽了口津液。

签菜被油纸包着,石松青捏住下方的签棍递给老食客,说道:“一共十文钱,您吃好。”

老食客爽快付钱,却并未离开,而是在摊子旁边细细品尝。

其他观望的人没有等到老食客的评价,只见他又立在摊子前,开始尝试剩下的签菜。

既如此,吃食的好赖自不用多说,人们不再犹豫,纷纷前来寻鲜。

增多的食客没有打乱石松青的步调,他从容地炸菜刷酱,包油纸的活则让身边的小男孩来干。

小男孩按每个食客挑的菜准确装好,动作间快速却不慌乱,丝毫没有出错。

梳洗过的他轮廓更清晰,能认出来是当初帮陆宁照料过妹妹的那个人。

慕萧隐约记得他,似乎是跟在陆宁身边的哑巴少年。

他站在不远处的暗巷里观察着摊子的情况,朝身边的陆宁问道:“那小孩不会说话?”

“对,”陆宁看着认真干活的小哑巴,轻声说道:“他出生时不会哭闹,被随意丢在一条无人的小巷子里,后来有个好心人把他送到了附近的福田院。不会说话的小孩被人欺负了都没人知道,大概是因为这个,他自己又跑回来了。”

而小哑巴像是在冥冥之中知晓自己的身世,五岁的小孩连养活自己都很艰难,他却一边给人帮忙以获取吃食,一边收养同样被抛弃的小娃娃。

现如今,小哑巴已经成为了五个小孩的哥哥。

他们没有家,只能借别人屋后的长檐遮风避雨,好在没病没灾,倒是都好好的活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