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三天,林安之俨然成了队里的“后勤队长”。她虽然不能上场,却一场比赛都不愿错过。看台最高处成了她的固定座位,身旁堆着队里的背包、水和能量补给。在看比赛的时候,快速拍下队友们在赛场上的身影。每晚回到住处,她会仔细翻看手机里抓拍的训练瞬间、赛前热身的片段,甚至是大家不经意间的笑脸。然后在准备好的卡片上细细勾勒每个人的形象,是Q版人物小像。
有张远哲起跑前那一刻凝重的侧脸;有王心怡冲线时舒展的眉心和飘扬的马尾;还有黄雨佳跃入沙坑时身体优雅的曲线以及王翰宇在5000米夺冠后那个仰天呐喊的瞬间……每一笔都沉淀着这些日子来的共同记忆。她在每幅画的底下都标注日期和项目,回程时可以将这些画作作为一份的礼物送给每个人。
但关于许溯,她脑子里有太多的画面,有他在休息区仰头喝水时专注的眉眼,还有在接力时交接棒的瞬间……除了人物小像,她还画了好几张素描,最终让她最满意的,还是她第一次看见他,在领奖台上的模样。
最后的项目是男女的4x400米接力。整个体育场的气氛都绷紧了,混合着疲惫与最后冲刺的兴奋。林安之照例坐在老位置,准备好手机录像,素描本摊在一边。
男生接力先开始,前三棒,S大稳居第三,与前后队伍的差距都很小。当最后一棒交到刘家辉手中时,他正准备加速,但交接棒时旁边赛道的选手突然向内挤压,混乱中,刘家辉的钉鞋被狠狠踩住!一只鲜红的钉鞋脱落在地,留在了跑道上。刘家辉一个踉跄,速度骤减。看台上一片惊呼,林安之不禁捂住了嘴。
那一刻,刘家辉几乎没有犹豫。他果断甩掉另一只脚上已经无用的钉鞋,光着脚踩在冰冷的塑胶跑道上,再次发力向前冲去!
他的表情因用力而扭曲,大抵是光脚奔跑的时候,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塑胶跑道的粗粝和冰冷。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看台上,S大全体队员都站了起来,声嘶力竭地呼喊他的名字。
最后五十米,他与第三名几乎齐头并进。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在最后10米硬生生拉开了一点距离。当他以决绝的姿态冲过终点,整个看台沸腾了!一场比赛,似乎是一场战斗。
所有人都在为他欢呼喝彩,仿佛他才是冠军。冲过终点后,刘家辉几乎虚脱,被别人搀扶着才能站稳。当他抬起一只通红的脚底时,底下的人群响起一阵心疼又敬佩的唏嘘。
林安之的画笔不知何时已滚落在地。她望着刘家辉疲惫却灿烂的笑容,眼眶突然一热,一种强烈而纯粹的感动瞬间涌上心头。
田径在不同阶段给她带来的惊喜和震撼是都是不一样的,她起初以为田径只是一场属于一个人的较量,只是她自己一个人在跑道上跑着,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脚步不停,向前奔去,迎接她的总是晨光还有恣意。后来加入田径队,她发现田径竟然是热闹而又专业的。是一群人的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是训练后互相拉伸的呲牙咧嘴,是分享同一瓶水的默契。但只要按下秒表,一旦站上起跑线,每个人都会立刻变得专注而严肃。而真正上场比赛的时候,她又觉得田径真的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你平日里付出的在枪响的那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今天,刘家辉光着脚冲过终点的身影,又让她看到了田径的另一面——它不仅仅一串串的冰冷数字,它更能激发出人内心最原始、最纯粹的赢的渴望,以及对团队荣誉最本能的守护。成绩或许会蒙蔽观众的双眼,让人们只记住冠军的名字。但总有一些时刻,一些精神,一些态度,会穿透一切,直抵人心,让人为之动容,甚至热泪盈眶。
她俯身捡起地上的画笔,在本子上那张未完成的、刘家辉光脚冲刺的画稿旁,郑重地写下了两个字:“我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