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念将归 > 第2章 洗白走人

念将归 第2章 洗白走人

作者:荼宁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3:58:50 来源:文学城

小吏将方才的事原封不动地回禀给了乐宁公主。

公主垂眸抚了下手边的茶盏,碗盖碰撞之声在空阔室内显得尤为脆亮。

“子倪,你怎么看?”

徐幼澜将话头递给了身旁着玄衣的少年。

那少年凤目飞扬,眉宇给人以不羁的错觉,通身却透着冷淡与疏离。

卫言齐望着静静躺在盒中的玉簪:忽地抬头道:“想不明白,乐宁你平日也没少见好东西。为何这次非要为了个簪子大动干戈?”

徐幼澜笑笑:“子倪你不懂,这可是我六岁生辰时皇祖母赠的,相传是前朝时莲净居士云游归来所献。”

她又托着脸叹气:“唉,我这次出来听爹爹的话躬行节俭,来的也仓促,连侍女都不多带,没成想就是这上面出了岔子。”

卫言齐本不愿多管此事,方才听了吏员的回话才打起几分兴趣。

他此次返回长安,只是恰好在汴州遇到出游的乐宁,他父亲——也就是昭明侯便来信让他路上同行好生照拂徐幼澜。

他将信丢至一边,父亲与当今圣上有同窗之谊,但他对乐宁,能以礼相待就不错了。

“你先前说,你当时在御舟舱顶,只有你和侍女在平台上赏玩,留在房内的侍女却突然跑来找你?”

徐幼澜点了点头:“是素萝,她说当时有位面生的管事娘子急匆匆来告诉她说‘公主在上头不小心摔了,你快带些急用的药粉过去!’她听闻此事,来不及多想便赶了过来。可见到我发现并没有这回事。”

“我觉得有些奇怪,便回到房中,可房内物件并无翻动痕迹。我想了想,打开了首饰盒,发现我每次都放在最顶上的玉簪不见了。”

说着指了指盒子,虽然东西最后是找着了,但她却觉得此事处处透露着古怪。将身边人和船工找来问了一遍,都不曾见过这所谓的管事娘子。

“况且,”卫言齐用手点了点桌面,“客船与御舟只是路线相似,实际航行却隔得甚远,只有靠岸之后才有机会移船放物。”

他接着说:“船舶泊岸恰是人员流动最乱之时,不巧的是你很快就发现了簪子的丢失,立刻下令让人封锁周围船只,而贼人或许没有机会,或许故意将簪子放进了那位小娘子行李中。”

其实按当时的时间来算,偷盗之人并非没有可能携簪逃走,不像为财而来,而像是......故意针对那位小娘子似的。

徐幼澜一惊:“你是觉得,那小娘子并不是偷我簪子的人?”

卫言齐心里暗道,被抓到的小娘子若是买通御舟上的管事也有可能,只是有这等缜密心思,却将赃物明晃晃地放在行李中,明知官兵船卫一搜就会露馅,未免太蠢。

“是不是她偷的,我亲自去审一审便知。”

-

知意一行人已被关了整整两个时辰,不禁心焦。若是真将她们当作犯人关进牢内,那可麻烦得多。到时候,也只好给在长安的姨母去信一封。

知意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眼前透过半束亮光,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有人进来了。

之前房内便做了安置,有一屏风隔在中间,于是她看不清来人,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身形颀长,步子利落轻快,是个男子。

这人一来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自顾自斟了杯茶。

他首先挑了个话头:“公主的物件,你觉得如何?”说完目光直直注视着屏风后的剪影,虽然不甚清晰,但也足以使他把握对方的一举一动。

知意疑惑:“这位官爷是?”

卫言齐一哂:“我跟之前那位不同,你想怎么称呼便怎么称呼。”

经了先前一遭,她倒也不怎么害怕了:“回公子,公主金枝玉叶,公主之物更是贵重万分,民女不敢肖想,这偷鸡摸狗之事显然不是我等做出来的。”

“话虽这么说,但最后东西可是从你包里翻出来的。”

知意不紧不慢地说:“仅凭簪子在我身上,也定不了我的罪,证据链并不充分不是么。”

随后她摊了摊手:“况且,你们能拿出我着手偷盗的证据吗?”

卫言齐心想这小娘子倒是牙尖嘴利的,倒是反问起审讯人员来。

不过他并不心急,换了个问法:“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姓李,名知意,我妹妹叫阿瑾,文牒上不是写着吗?”

卫言齐听完拿起一旁放着的身份文牒细看起来。

原来是洪州人,在汴州买通人手怕是并不方便。不过,他怎么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呢?

知意细细打量对方神态,见他言笑自若,却始终端的一副好仪态,脊背挺直如松。

是公主府上的幕僚?还是别的什么官员?

为了自己能够早日脱身,她提醒道:“既然查不出簪子丢失的轨迹,为何不就其本身着手?”

闻言,卫言齐手指动作一顿,抬起头来看着屏风,或是屏风后的人影。

之前都就簪子如何失踪来查探,或是在从李知意本人身上调查。

假如说,找回的簪子本身就有问题呢?

这到底是背后那伙人想要的?还是李知意想方设法降低官府对自己的怀疑?

卫言齐轻声一笑:“你倒是会见机行事。”

他站起身来,吩咐着随立左右的暗卫,一边向外走去。

“将偏房看紧,另外,好好查查这位李娘子。”

-

“非要用这种法子?”

“不用怕,如果这簪子是你原本那支,滴上醋并不会有损耗。”

徐幼澜本想继续说,就算没问题,从醋里面捞出来也该酸臭无比了。奈何这一次子倪破天荒愿意帮她的忙,她也不能扫了他的兴。

子倪出身昭明侯世家,十岁便被立为世子,打小他就是他们这群同龄玩伴中最机敏的一个。

其实更准确的词来形容应该是:慧黠。

子倪聪慧过人,饱览经史,但丝毫不带憨痴劲。

她所见过的世家子弟中,子倪是最会权衡利弊的。但这并不彰显他的虚伪,在真需要他的关头,恰是最尽心尽责的一个。

况且,卫言齐每次在长辈面前都是装得最恭而有礼,反倒是最讨喜欢的那个。

说着说着,她注意力回到簪子身上。虽说卫子倪行事有分寸,但她也得盯紧了。

醋滴上去后,玉簪的珠花仍是原样,没什么反应。

徐幼澜松了口气。

可没等她完全放下心来,卫言齐“哗啦啦”又淋上一勺醋汁。

徐幼澜嘴角一抽。但这一次,玉簪顶端却开始发黑,珠花逐渐枯萎,手指一捻,甚至留下痕迹。

登时她反应过来,这簪子根本不是她原本那支,而是被掉包了。

由皇祖母亲手交予她的玉石宝簪,她再清楚不过,是货真价实的蓝田玉铸成,其上由金丝编成梅花的花蕊与花瓣,间以珍珠为缀,断乎做不了假。

她心中冷笑,本以为只是个鬼迷心窍的盗贼,现在连她都被耍了一道,真簪子倒不翼而飞。

卫言齐似乎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眼见公主怒气上涌,赔罪说道:“事急从权,来不及去取验金液,只好以醋汁代替,望公主见谅。”

徐幼澜眼神一瞥:“怎会怪你?多亏你今日这一试,我才发现连自己也中了他们的圈套。”

又转过头来吩咐仆从:“来人!传本宫的令,即刻封锁御舟与游船,再一一查验周遭街市,找不到本宫的物件便不罢休!”

-

室内狭窄,知意将身体缩成一团,妹妹将脑袋靠在她腿边,忍不住了打了一个哈欠。

“阿姐,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啊?”

知意用手指托着下巴,思索了一下:“我想应当快了,不急。”

待她说完话后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便有人来告诉她们,真正的贼子已经找到了。

那人本是公主身边品级低微的一个小丫鬟,一次偶然听闻公主讲起簪子来历,钦羡不已。趁洒扫之时多次将簪子翻出来瞧看,如此便在心里记住了样式。

她听闻公主准备出门乘船游行,到时肯定比在宫中行事容易得手的多。为做充足准备,于是她提前一月画下图纸,偷溜去西市找工匠打造了一个相似度极高的仿品。

不过后来,不知怎的,她的行迹竟被船上管事娘子发觉了。这小丫鬟再三请求管事娘子不要将此事说出去,管事娘子却反逼她事成之后将簪子换成银钱,让利三成予她。

管事娘子更是势利而精于算计,明知小丫鬟的谋划错漏百出,船在扬州靠岸时,她便让人将仿品从御舟递至客船,在将至汴州之时,便设局偷走了真簪子。

假簪子便设在客船用以栽赃旁人,以遮掩视线。

也得公主这边反应够快,据说被抓之时,这两人还躲在客栈里不知逃向何处呢。

知意听完,内心叹道真是好一出里应外合的大戏,只是牵连到了她这个无辜的小喽啰,还让她差点怀疑上了自己的婢子。

不过,这仿品竟能连公主都糊弄过去?伪造宫廷之物可是重罪,届时不知牵连多少人。

也是,说不定公主丢失宝物,一时心急也没顾上簪子不对劲也有可能。

公主没将她们一行人投到衙门,只是私下审问,已经够宽厚矜恤的了。

小吏和气地对她们说:“娘子可以自行离开了。”

这下终于可以走了。

她甫一起身,却听闻屏风后一清越净朗的声音传出:“且慢!”

方才的小吏见了他,行了一礼,便依着眼色退下了。

知意眨了眨眼,好不容易洗脱了嫌疑,怎么又有麻烦找来了。

“偷盗之事与娘子无关,李娘子既然急着赶路,那只需如实回答鄙人三个问题便可离开了。”

又是他。

知意默了片刻,随即答应了:“多谢公子弄明实情,为民女洗脱冤屈,公子请便。”

卫言齐笑笑:“第一个问题,犯事的管事娘子恶意串通了客船人员,你觉得为何这群人会栽赃到你身上呢?”

为什么?因为她看上去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娘子?可船上却有比她更好的目标,例如听不见话的聋子、说不了话的瞎子,像她一般的小娘子也有好几个。

而她们的房间还在里侧,更不方便行事。

想到这里,她只能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可能这群人跟我父亲有点仇吧。”

“你父亲?”

“不好意思,这是第二个问题。”

屏风后的卫言齐闻言挑了挑眉,其实他已将李知意的身世背景摸了清楚。她父亲只在家乡做一个教书先生,前段时间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能招来什么仇怨?

家产被族人侵占,李知意此番北上是要去投靠亲戚的。就不知,她自己对父亲的失踪缘由了解几成?

他想了想,还是换了个问法:“先前你提到前几日夜中的奇怪鸣声,现在有头绪了么?”

知意默想,现下只找到了盗贼是谁,如何栽赃她的一概不知。

而那鸣声,直觉告诉她一定不简单。

但她也不想对一个陌生人过多的坦白,含糊其词说:“罪犯没有供出个结果来么?当时意识不太清,也许只是民女听错了或是梦见的罢。”

卫言齐显然对她的答案不满意。

也罢,只知道有这回事便好,他也没指望能一次就查出此事同那帮人的瓜葛。

古怪的鸣声,他只见人提过两次。一次为促成他千里远赴扬州调查取证的因由之一,另一次便是现下。

“最后一个问题,李娘子从前可到过长安?”

知意回答得很果断:“不曾,半月后才会是第一次。”

卫言齐有些讶异,难不成他也是做梦梦到的?

李知意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公子,我可以走了么?

“走吧,李娘子一路保重。”说完他负手转身走向了门外,身后发影随着步伐微晃。

不疾不徐的脚步声由深转浅,知意有一种大梦方醒的感觉。

这几月发生的变故,比她前十五年加起来还多。

承欢父母膝下的日子,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见妹妹仍有些呆愣,牵起她的手,说着:“我们走吧。”

知意杏眸如水,此刻眼神说不出的怜爱。

她又望了一眼一旁的微云和淡月,开口说道:“先前我并非不相信你们,只是出门在外难能保证人心始终如一,就连我也是如此。”

“自保是人之本能,你们若想走,我不会拦你们。”

淡月登时眼泪掉了下来,微云脸也瞬间变得通红。

“娘子同我们十多年的主仆情谊,娘子什么品性我们还不清楚吗?婢子就是死也要跟着娘子。”淡月边哭边说道。

“婢子怎会因为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就记恨娘子,要是没有娘子,婢子两人不知被欺负成什么样子了。娘子以后莫要再提让微云走的话了。娘子去哪儿,微云便去哪儿。”微云声音都有些哑了,听着尽是肺腑之言。

知意心里颇有些感动,见淡月的泪水止不住,她眼前视线也朦胧起来。

短短一年,她失去了母亲,又失去了父亲,妹妹还小尚需人照顾。只有这两个婢子像亲人一般,一直陪着她。

“好,既然说定了,那我们就再也不分开。”知意用袖口擦了擦眼睛,拉起她们的手便走。

在门外,却被方才的吏员拦下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荷包,对知意一行人说:“李娘子,这是公主殿下嘱托交给你的,出门在外多多保重。”

公主给的?知意有些错愕。

“从家中带来的钱粮远远够用了,感念公主仁心,还请官爷收回吧。”她推拒着。

吏员坚持说道:“只是殿下的小小心意,殿下说了,如果李娘子不收下,小人便不用回去复命了。”

这.......知意有些为难,看来是不得不收了。

余光中她望见妹妹的身形,好像比刚出来时瘦了不少,面色也苍白了许多。

收下钱也好,她确实有些拮据。

“那便多谢殿下,殿下恩情,民女必定萦念于心,不敢忘怀。”语毕才终于接过了荷包。

吏员呵呵笑着。知意向他告了辞,领着妹妹离开了偏房小院。

恰遇新雨初霁,日光倾泄,令人感到说不出的舒心与安宁。

阿瑾好奇地四处打望着,同任何一个年岁不大的孩童一样。

这一路上,人心难测,有人为一己私利构陷无辜之人,可不缺的也是人的善念与义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