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代文里的文艺青年们[八零九零] > 第28章 第 28 章

年代文里的文艺青年们[八零九零] 第28章 第 28 章

作者:种个瓜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2:28 来源:文学城

敲门声打断了谢洵的担忧,“我去看看。”

他开了门,门外是四个陌生人,“你们找哪位?”

莫尔本打量了一番眼前的男人,“请问,姜黛在么,我们租了隔壁的房子,正式拜访,认识一下。”

谢洵也打量着几个人,还真是奇怪,他们没搬来之前,这条巷子压根儿就没啥人住,这是又搁哪蹦出了这么几个人?

“她今天身体不舒服,恐怕不方便。”

“那我们改天再来拜访。”

莫尔本倒是没什么反应,礼貌告别了谢洵。

可莫悠悠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小堂哥,那位姜黛作家会不会病的很严重?”

“小堂哥,那个男人是谁?是作家的丈夫么,长的也太好看了吧。”

“越是见不着我越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能你给那么高的评价,幸好咱们这房子租的近,今天见不着以后也总能见到。”

“唉,虽然房子近了,不过,这里条件也太差了吧!连个卫生间都没有。”

……

莫尔本有些头疼,他堂妹太聒噪,早知道他就不带这几个,自己一个人来还能落个清净。

一旁的周昊目光一直注意着莫悠悠,眼中充满了宠溺。

倒是走在后面的丁云云,时不时的看着身前莫尔本高大的背影,眼中是藏不住的爱慕。

丁云云心想,还好,那位姜黛作家已经结婚了,不然就莫尔本这热乎劲儿,恐怕她又多了一位竞争力强悍的情敌。

“行了悠悠,咱们去买点生活用品,你那嘴先休息一会儿。”

莫尔本实在受不了了。

“好嘞。”

莫悠悠冲着小堂哥敬了个礼。

莫尔本扫过周昊对悠悠宠溺的傻笑,他这哥们儿肯定是疯了,竟然看上了莫悠悠这可以媲美一万只苍蝇的话痨,这是想一辈子不消停是吧!

-

谢洵拿姜黛这毛病束手无策,唐逸舒也上班了不在家,他是一点经验都没有。

姜黛看他披上外套,“你要出去?”

“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难受就喝点姜汤。”

“嗯,我卫生巾不够用了。”

言外之意就是你帮我买点回来呗。

她冷汗又出来了,脸色越来越苍白。

“行,我给你买。”

一个小时后,姜黛看着眼前背着药箱的老中医,可算明白谢洵出去是干嘛了。

医生看完又问了一些问题,谢洵就跟着去抓药,回来又熬药,忙活个不停。

三个多小时后,“喝了。”谢洵递过来一碗黑乎乎的汤药。

她虽然不爱喝,却也领他的情,忍着那股味道硬是喝下了一碗。

看她那痛苦的小模样,谢洵乐了,递给她一联儿童饮料,“喝一瓶,去去嘴里的味儿。”

姜黛赶忙接过,拿出吸管扎进去,喝了一口,“你还买了这个?”

“还不是怕你不喝药,谁知道你能这么乖的?”

“你也歇歇吧,这一天折腾的,我过两天自己就能好。”

“行。”

姜黛翻了个面儿躺着,谢洵坐在沙发上,两人一起看着电视。

谢洵在家待了两天,姜黛不疼了他才出去。

邮递员来过,姜黛收到了五封退回来的稿子和几封笔友的信。

她坐在桌子旁,看着这些退稿,心中特别不好受。

从穿过来到现在,除了写这本小说,她还写了十一篇散文,发表一篇,今天又退回来五篇,其余的大多都在路上或是审稿中。

这种退稿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她的散文杂文,写的不好。

她只在上学的时候写过类似这种体裁的作文,之后就一直在写小说,没再接触过这些。

可小说的时间成本太高,写一本短篇或中短篇就要一两个月,如果发表不了,这些时间就都浪费掉了,高昂的沉没成本是她付不起的代价。

她必须得写一些成本低,回报快的东西。

她一筹莫展。

就这么静坐了五分钟。

想到之前刷短视频的时候不知听谁说过这么一句:“当你人生中遇到危机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学习,无论学什么,都会有帮助。”

她还是得多看书,这年代的写作方法跟网文的差距很大,小说还好,她写的多了,看一些研究一下就能适应,费不了多大力气就能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可散文杂文不行,那真不是她所擅长的领域。

虽然眼前她可以依靠谢洵,也不缺钱,可这无法解决她自身所遇到的危机。

几十年的人生何其漫长,岂是靠一个男人就能安枕无忧?

她能否独立生存,避免死亡的结局,还有未来的事业规划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每一样都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如果她不能写好,还谈什么事业规划和生活品质?

她从电视下面的柜子里翻看着谢洵的书籍,其中有两本当代作家的散文集,她端坐在桌旁,一篇一篇的看着,随手做着笔记。

这一看就是一下午,连饭都没吃,等她察觉到饿了才放下手中的书籍和笔记。

穿上外套,她打算去买点吃的。

刚开门她就听到从隔壁院子里传来的声音,“小堂哥,你吃点这个,我特意买的。”

姜黛纳闷了,她隔壁啥时候住人了?

走出自家院子,看到隔壁的院子门没关,她好奇的往里面看了一眼。

院子里摆了个圆桌,四个年轻人围坐着,两男两女,那个戴眼镜的,不就是莫尔本么?

姜黛惊诧的功夫,莫尔本一抬头就看到了门口的她。

“姜黛,你身体好了?”

莫尔本立即起身迎过来。

“嗯,好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之前登门拜访过,那人应该是你丈夫,他说你身体不适,我就想着改日再登门,快进来坐坐。”

姜黛好奇了,跟着他往里走,“你怎么搬到这来了?”

“我在这镇上只认识你一个朋友,当然是想离你近一些。”

莫尔本为她介绍着他的堂妹莫悠悠,朋友周昊和丁云云。

“不好意思,我打扰你们吃饭了吧。”

“不打扰,你吃没,一起啊。”

莫尔本十分热情,姜黛也没推拒,加入了干饭小团队。

“呜,这肉炖的好好吃。”

姜黛赞叹道。

“对吧对吧,我也觉得这个好吃,周哥做的,特别棒。”

莫悠悠自来熟道。

“你们等会儿,我回去拿点东西。”

这饭菜口味有点重,姜黛想起谢洵又塞满了一冰箱的汽水,简直就是绝配。

五个年轻人一顿饭的功夫就靠吃吃喝喝打成一片,吃完了饭还是舍不得散,干脆就坐在院子里唠嗑。

唐逸舒下班回来路过隔壁的时候好奇的往里看了一眼,那不是姜黛和上次那个男人么?

唐逸舒加入战场,五个人变成六个人。

十分钟后,唐逸舒把陈玉树叫出来跟新邻居打个招呼,六个人变成了七个。

天色渐暗,朝气蓬勃的莫悠悠他们为唐逸舒两口子和姜黛沉闷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话题从当下最时髦的吃喝玩聊到了各自的理想,逐渐热血起来。

“我一定要做最好的编剧,跟小堂哥一起,拍出最好的电视剧和电影,还有为我们的纪录片写出最好的文案。”

这是莫悠悠。

“那我就要当最好的摄像,配合你们。”

这是周昊,莫尔本回国后,他在对方的影响下对拍摄起了兴趣,去学了几个月摄像摄影,这次就是为了试试手,也为了追莫悠悠,才跟来了小镇。

“那我就做最好的演员和播音,希望能不辜负这些年来所学到的知识。”

丁云云也放开了些。

“姜黛,你的理想呢?还有你们两口子。”

莫悠悠看向三位新朋友。

“我么,就是想写好小说和散文,能多多发表文章。”

姜黛微微笑着。

唐逸舒接着说下去,“我想做知名记者,希望以后能到电视台去工作。”

“我么。”陈玉树不太笃定的摸了摸鼻子,“想成为一位画家。”

莫尔本他们的到来为姜黛他们死气沉沉的日常生活注入了一丝热情,尤其是陈玉树两口子,难得的从鸡毛蒜皮中短暂的离开,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期的那段让热血沸腾的日子。

“好,这次记录片是我们的第一部作品,一定要拍好它。还有,今天还认识了三位新朋友,我非常荣幸能认识你们几位有志青年,加油,来,干杯。”

莫尔本举起了汽水瓶,大家也都举起来,纷纷碰着杯,彼此鼓励着。

地上散落着许多汽水瓶子,姜黛家的冰箱都被搬空了,厨房那一箱常温的也没能幸免,但她依然很高兴。

人啊,还是得有朋友,一个人孤独的奋斗,总是会被一些低落的情绪所干扰,如今大家一起吐露心声,把所有压抑的情绪一起倒出来,的确好受得多。

“可是我今天才发现我不会写散文。”

姜黛接着上一位的话茬儿继续吐槽,之后丝毫不意外的收到了一堆的安慰。

“不用担心,你会写小说就行,你的小说特别棒,真的,如果可以,未来我还想把它拍成电影,以后,你写一部,我们就一起拍一部电影电视剧,怎么样?”

莫尔本并不觉得姜黛不会写,大概率只是遇到了瓶颈期,总会过去的。

“好,那我作为编剧,一定要把你的小说改成最好的剧本,到时候我们俩一起改编。”

莫悠悠跟着小堂哥,小堂哥说的就是对的,他想拍什么,她就写什么。

“等你出书了我再采访你,我要把你写成最牛的作家,如果我要是去了电视台,那就在节目上采访你,让你也体验体验上电视的感觉。”

唐逸舒也跟着安慰道。

陈玉树看自家媳妇都发了言,也跟着随了一句,“你要是出版需要插画,我可以把你书中的人画成插图,给你的书添上一笔,让你的读者对人物能有个具体的了解。”

姜黛感动了,一双杏眸闪着微微的水光。

“既然你们都这么支持我,我更要好好学习,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希望咱们的梦想都能成真,在彼此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她举起汽水瓶子,“干一个。”

叮叮当当的玻璃瓶子碰撞声响起,豪迈的,热血的,相互鼓励的声音不绝于耳。

黑暗中,谁也没注意到倚着院子门的高大身影。

一双深邃的黑眸借着月光,一眨不眨的盯着姜黛放松愉快的样子,她那双杏眸中展示的情绪跟平时的可怜,柔弱,完全不同。

那双杏眸中恣意洒脱,星星点点闪烁在其中,有着他从前没见过的坚韧和自信,这一瞬,他怦然心动。

她像是一颗明珠,之前蒙了尘,如今乍然绽放,风采宜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