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代文里的文艺青年们[八零九零] > 第21章 第 21 章

年代文里的文艺青年们[八零九零]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种个瓜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2:28 来源:文学城

这是一家早期版本的铁锅炖,在炖肉炖鸡炖大鹅和炖鱼之间,姜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炖鱼,又在鲫鱼、鲤鱼和江嘎子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江嘎子。

江嘎子是一种巴掌大小的鱼,是铁锅炖所有食材里姜黛的最爱,又香又嫩,也没有鲤鱼那种土腥味,就是个鲜。

“好嘞,要饼子不?”老板问道。

“要,多大的饼子?”

“不大,一个巴掌顶俩。”

“那我要吃四个,你呢?”姜黛问唐逸舒。

“我也吃四个。”唐逸舒饿了,觉得四个饼子应该能吃得下。

“陈玉树吃没,给他也带点吧,来十五个饼子,七个打包带走,再来两瓶汽水。”

这年头的铁锅炖还叫铁锅炖鸡,铁锅炖鱼,铁锅炖大鹅,也不像几十年后,每桌都有个灶,当面给顾客炖的,而是炖好了再上桌,饼子也不是贴在锅边的,而是单独烙的粗粮饼。

“行,江嘎子十二条,配菜是土豆、白菜和豆腐,十五个饼子,两瓶汽水对吧。”

“对。”

“好嘞。”老板都有点蒙圈,这俩姑娘看着挺漂亮的,咋这么能吃?

姜黛每次吃这个鱼都能吃个三四条,鱼肉不占肚子,她能多吃点,如果是炖鸡炖鹅她可吃不了几块,一个鸡腿比两条鱼都占肚子。

只可惜,这时候北方还没有莴笋这种蔬菜,那是她最喜欢的配菜,以前,她吃鸡公煲,铁锅炖,麻辣烫,麻辣香锅,都要加上一份。

“姜黛,点的太多了。”

“不多,那个鱼不大,我自己吃三四条轻轻松,还有陈玉树呢,打包回去你晚上也不用做饭,还有饼有菜的,多省事儿。”

这是姜黛最近养成的习惯,一天出来买一次饭,上午一顿,下午倒在电饭锅里热热,又是一顿,晚上饿了就随便来点小零食。

没有外卖就是不方便,要是一天三顿饭都往外跑,她都不用干别的了,光吃三顿饭就得好几个小时。

她无比感激谢洵买的老式电饭锅,她不会用煤气罐,也害怕明火不敢瞎弄,平时烧水,热饭,都是用那个东西,按钮一按就行。

“行吧,你这么花钱没事儿么?”唐逸舒有些不好意思,这一顿可不便宜,怎么也得二十多了,这鱼可是这店里最贵的,姜黛一个月才一百的生活费。

“没事儿,我有点钱的,虽然不多,但也够花,看在今天你为了我忙前忙后的份上,请你吃大餐。”

姜黛喝了口汽水,“唉,其实我早看到他家店了,特别馋,之前自己来过一次,我一个人点一个大锅有点奇怪,周围人看我那眼神不太对劲儿,就像盯着一只能吃的猪,我还有点尴尬来着。”

“噗,哈哈哈,这也不是一个人来吃饭的地方,哪有自己吃铁锅炖鱼的,那么一大锅你一个人吃也太夸张了,等我发工资了也请你搓一顿儿,你还想吃啥?”

唐逸舒今天也高兴,她最近都很压抑,没想到,给她带来欢乐的竟然是姜黛。

她心中五味杂陈,前几天,她还看不上姜黛,还上去说教了一番,本来她是好意,可也不乏有点踩着姜黛的意思,结果呢,她的采访稿还是姜黛帮忙才完成的。

“酸菜炖大骨头。”

“行,你有看好的饭店么?”

“这个,还真没有,外面的都不太好吃,你会做么?”

姜黛还真买过一次,不过那酸菜里不只有肉骨头,还有血肠,她不喜欢吃血肠。

“会,到时候我给你炖,诶,不对呀,炖个肉而已,你咋不自己炖呢?你别说你一点都不会做啊,我可不信。”

唐逸舒觉得,平日里姜黛撒撒娇谢洵就去做饭了,谢洵会给她钱,懒了不爱做就出来吃也正常,说两句忽悠林琳秀恩爱还行,可要说一点不会,那她以前是怎么活过来的?

“我要是说我真的一点都不会做饭你信么?”

“不信。”

“好吧,我等你的炖酸菜。”

“好,到时候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忙活一上午又饱餐一顿,两人回去的时候都下午了,姜黛和唐逸舒在谢洵屋里,坐在饭桌两边,一个写小说,另一个写新闻稿,陈玉树么,被她们带回来的那几条鱼和饼子打发了,自己在那屋炫饭呢。

唐逸舒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写完了,“姜黛,你都写的什么,我能看看么?”

两人虽然是一个大学的,却不是一个专业的,唐逸舒还没见过姜黛写的东西呢,难免有些好奇。

“能,那边报纸上是刚发表的那篇,下面那一堆是发出去的所有散文,都是些手稿,就是我字难看些,修改符号也很多。”

姜黛说完把稿纸本子旁边的一摞宝贝手稿递给她,“这是我写的这本小说,不过还没写完,你可以随便看看,也可以提意见。”

唐逸舒没想到姜黛一点都不藏着,就随便让她看的。

其实姜黛对这个年代的文学了解甚少,她的阅读量都是靠网络文学积累起来的,能写出这些,都是跟报纸杂志上借鉴过一些才开始尝试的,如果唐逸舒能提些建议是最好的。

况且,唐逸舒虽然是个恋爱脑,专业技能和人品还是信得过的,她根本不担心丢稿子,她笔下的人物她还是了解的。

只要唐逸舒别发疯,姜黛也不介意跟她正常平等的相处,但是像之前那种说教式的指指点点,她可绝对不能让着她。

姜黛不是不愿意交朋友,而是她的朋友,必须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谁捧着谁,谁又拉踩谁的那种,那会让她又累又烦。

姜黛的手稿把唐逸舒看得眼前一黑,“我的老天爷,你这字也太丑了,你当年高考是怎么及格的?”

“扎心了老铁,不爱看你就别看了,确实挺丑的。”

姜黛也无奈,她很少写字,都是用电脑和手机。

“我还是看看吧。”

唐逸舒先是看了她的散文,她摇了摇头叹口气,“姜黛,你这几篇散文还真没有发表的那篇来得好,杂文还不错,这样,你先忙你的,我把我想到的问题和修改方向写出来,你有时间就看看,如果你的思路跟我不一样,不改也行。”

“行,你平时看的文字比我丰富,多给我提点建议,我会仔细看的,多谢了。”

“这是看在你请我吃饭的份上,给你的回礼。”

“行啊,冰箱里还有汽水呢,请你喝。”

“算了算了,太甜了还冰凉冰凉的,我喝茶就行。”

写完了这些,唐逸舒又去看她的小说,这一看,就放不下了,一直看到天黑。

中途陈玉树过来催了她两次,她都没挪地方。

“我的天,姜黛,这个可以啊,我都想看后续了,你快点写。”

“我也想快点,可现在就是个龟速,再有半个月能写完就不错了。”

“行吧,你写完一定要让我爱看看,这书写得好。”

“行,写完就给你看。”

-

姜黛这几天也迎来了不小的打击,源源不断的退稿,一篇,两篇,三篇,五篇扑面而来,她之前发出去的那几篇散文杂文都被拒了。

好在还有她之前写了十几封信交笔友,也陆陆续续收到了回信,退稿伴随着远方朋友们的来信,给她带来一点安慰。

陈玉树经历了上次那事儿遭遇到沉重的打击,不光是工作没有,就连感情都出了问题,他决定静下心,关起门来好好创作。

像他这样画画的,要想发展,必须得有好的作品,道理他都懂,可之前他心思不在这上,这次他终于意识到,不能再无意义的混日子了。

安静的小院子里,白天只有姜黛和陈玉树在艰苦奋斗,唐逸舒晚上会回来,谢洵这一走又是几天没有消息。

姜黛要是累了,就搬个小凳子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做手工,也算是悠闲惬意。

唉,她把退回来的稿子重新换个信封,换一家杂志或是报社继续投稿。

有的她觉得不好的,干脆就不发了。

真的好难啊,写了这么多,目前为止就发表了一篇,之前是她想简单了。

她每天写作**个小时,几乎天天往邮局跑,吃饭都是寄信的时候出去买的,能对付就对付。

发出去的文章不是退稿的,就是还没有回音。

闲暇时间她都在织毛衣,晒太阳,看着惬意,却很磨人心志。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

首都的某栋小二层的别墅里,谢晴拿着姜黛的信,拆开,跟老父亲一起看。

老爷子刚看见那张信纸,“哎呦,这字写得真丑,我眼泪都快流出来喽,谢晴,你确定这个姜黛是大学毕业的?”

“确定,你看看都写了啥,别光看字啊。”

“把我那老花镜递我。”

谢晴拿过老花镜,体贴的直接给老爹戴上。

老爷子越看越来气,声如洪钟的一句一句往外蹦。

“还买吊炉饼,这小崽子都没给我买过。”

“还买零食哄姑娘,行啊这小子,他都没这么伺候过他爹。”

“什么玩意儿,美美牌倩倩牌的,还大背头,都说了让他少学点国外那一套,少看电视剧,他就没听进去过。”

江嘎子又叫黄辣丁,东北有些地方叫江嘎子,铁锅炖超好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