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你有这样的妖仙们进入华夏历史 > 第26章 潜龙在秦(4)

不久后,嬴政正式下诏,表明千墨平乱有功,活擒罪首,封定秦侯。

这位此前从来没有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仿佛从天而降的女将领一下子成为了众人焦点,而嬴政对她展现出的信任也是相当令人咂舌。

别的不说,在嫪毐之乱平定后,嬴政第一次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就是她陪在他的身边。

这一夜的风比以往更加阴冷,吹得树绦沙沙作响,茂密林叶遮盖了宫殿的砖瓦屋檐,只从叶片缝隙中泄露出幽深的、凄厉的哭号。

赵姬从榻上摔了下来,踉踉跄跄地想要扑过去,被左右的宫廷侍卫架住,她只能无力地哭叫着。

“政儿……政儿!母亲求你了,他们是你的亲弟啊!”

刺耳的哀嚎声不绝,嬴政不为所动,表情都是漠然的,他看了眼襁褓中熟睡的两个婴儿,低声嗤笑。

“王即薨,以子为后?”

赵姬陡然噤声,浑身不住地颤抖着,眼睛里盛满了泪水。

她感到恐惧。

就像在很久以前时,偶尔看着这个孩子安静的睡颜时,心里都会没来由的生出一阵畏惧——她总觉得自己生出的不是个正常人,他没有人的温情,没有人的爱私,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会隐藏自己的情绪,留给她的永远只有一双平静如深潭的眼睛。

就像现在这样。

倘若嬴政勃然大怒,对她破口大骂,或者情绪激亢之下要亲手提刀砍了这两个孩子,赵姬都不会恐惧成这样。

可他还是平静的,用那种能把人从骨髓到血液都一寸寸冻结的冷彻眼神,刀子一般地剜在她的肌肤上,可细究之下,那眼神里是空无一物的。

嬴政将这两个婴儿扔给侍卫,下令扑杀之。

殿外不断传来沉闷的重物坠地的响声,婴儿惊醒的哭叫从嘹亮转为微弱,很快就没了声息。

赵姬心中的恐惧感达到了顶峰,突破了最后一层理智的封锁,她变得狂乱起来,歇斯底里地尖叫。

“嬴政!你不是人,你根本不是人,你披着人的皮囊,内里却是个毫无感情的怪物——我到底生出了个什么东西!你到底是什么东西!”

赵姬疯狂地挣扎,左右侍卫碍于她的身份不敢动粗,就在这时,赵姬的尖叫戛然而止,余音轰然坠地。

千墨一手托着晕倒过去,终于安静下来的赵姬,感叹一声:“太后精神失常,身体不便,今后还是在这里静心疗养吧,大王,您看如何?”

嬴政的神情微动,沉声道:“可。”

千墨把赵姬交还给宫人,走到嬴政身边,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臂,周围一群宫人侍卫被她没大没小的动作吓得屏住呼吸。

哎,秦王也逃不了原生家庭的苦啊。

亲生母亲帮助私生子和情夫谋夺嫡子的王位,抢前夫的家产,这个事儿她活了一千年也就见过这么一遭……太离谱了,摊上这样一个千年不出的神人妈,秦式家庭你赢了。

次日,秦王言道太后受刺激过大,精神有损,行动失常,安全起见不可再外出,于雍城精心疗养即可。

他还给赵姬安排了一堆照顾她起居的宫人,仿佛真的只是关心她生活不便。

除此之外,秦相吕不韦也被问罪罢职,毕竟嫪毐是他献进的,这么好用的把柄嬴政不可能放过。

将一茬接一茬的人罢职、下狱,又寻找新的血液填补空缺,处理完了这一次叛乱余波后,嬴政坐在空荡荡的大殿内,窗檐将倾下的阳光切割成昏明两半,他落在那阴影处,挥不散的寂寥。

千墨走进来时,看到嬴政捧着一折奏疏,目光长久地定格于上面的文字,他荒谬得直接笑了出来。

“千墨,你看啊。”他说,“所有人都在背叛我。”

千墨快步上前,只见嬴政拿着的那折奏疏上赫然写着,郑国渠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是拖垮秦国人力物力、使其不能攻韩的阴谋。

“郑国。”嬴政低声道,“他在我即位之初便入秦游说,阐明利害,极言此渠一旦修成,于关中大用,我信了。”

“将近十年,我给他拨了大量人力,总计超过十万。大秦国库任他取用,金银财帛用之如泥沙。”

“结果是骗我的,又是一场阴谋。”他笑了一下,“哈。”

他好像一直都在被背叛。

八年,秦公子、他的亲弟弟成蟜击赵,临阵倒戈,叛反秦国。

九年,秦太后、他的亲母与嫪毐密谋作乱,谋夺王位,未果。

十年,郑国,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被他寄予厚望的郑国渠,真相暴露,是一场疲秦的阴谋。

就算是嬴政,也感到乏累了。

亲母言他不懂心,可人心什么时候值得信任过呢?

千墨坐在他的身侧,轻声道:“你想要怎么做呢,秦王?”

“……再想想。”嬴政将胳膊搭在自己的眼睛上,声音有些疲倦,“我再想想。”

“陪我一会儿吧,千墨。”

人心不可信。万幸,她是他的江山。

郑国的事情不胫而走,很快整个大秦朝堂都知道了这场阴谋,一时间诸多臣子义愤填膺上疏请求重罚处死郑国,连带着施展疲秦计谋的韩国也不能放过。

而秦国的宗室,则注意到另一个细节。

或许是与王位上的那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秦国的王室宗亲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王上的微妙变化,这变化是心境上的。

虽然外人看来,秦王依旧不显山不漏水,可他在面对朝臣客卿的上疏时,已经隐约流露出疑虑、排斥的反应,并非针对奏疏内容,而是针对朝臣本身。

郑国之事宛如一根导火索,将秦王最后的信任也燃烧殆尽,又会有多少人被殃及池鱼?

——这是他们的机会啊。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选贤举能,不拘出身,六国之才皆可用,这固然使秦国强大了,可这也让他们这群王室宗亲难出头了啊!

一个萝卜一个坑,朝廷的位置就那么多,权力的饼就那么大,六国之人都来分饼,他们吃啥?

于是在某日的朝会上,一位宗亲赫然发难了。

他直言道郑国之事并非王上不察,而是六国亡秦之心不死,防不胜防。百密总有一疏,如今秦国内部还不知有多少虫豸坏蠹,企图亡我大秦根基,毁我大秦伟业。

这世上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大秦也没有精力去逐一审查内鬼,王上,要做就做绝,直接把六国客卿全部驱逐了吧!

只有同出秦室的我们才是您能信赖的对象啊!

这番话当场就在朝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对这位秦国宗亲的谩骂弹劾如雪花一样地飞向秦王案桌,要把六国之人从秦国一个不留地驱逐出去,你认真的?

光是朝会上站着的,出身六国的臣子就有一半以上啊!

嬴政同意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

郑国渠的真相毁掉了秦王最后的信任,连带着他对其余六国之臣的信任也降到最低点,可能是意气用事,可能是宗亲蒙蔽……总而言之,嬴政做出了他此生最不理智的决定。

他下达了逐客令,逼迫六国客卿在五日内离开秦国。

……

六国客卿哀鸿遍野,秦国宗室弹冠相庆,成为泾渭分明的两面。

出身六国的朝臣官员们纷纷上疏,事关自身前景,他们都在奏疏里超常发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求王上不要被奸人蒙蔽,驱逐六国之人百害无一利。

但无一例外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嬴政的回复。

咸阳宫殿门紧闭,王上不见任何人。

不过,有一人例外。

一人的车架孤零零地停在咸阳宫墙外,侍卫见到来人,垂首后退,让开了一条道路。

千墨毫无阻碍地进了咸阳宫,她知道这个时候他会在哪里,果不其然,当她来到书房门口时,看到嬴政一个人坐在窗边,静静地读着竹简。

他头也不抬地问:“你也是来劝阻逐客令的吗?”

“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千墨轻轻松松地在他对面坐下,“我又不是六国之人。”

她把书案上堆落尘灰的奏折扫到一边,清出一片空地,然后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摊开放平。

嬴政被她吸引了注意力。

是一张详尽的六国舆图。

“我是大王的将军,当然只是来和你谈征伐天下的事情啊。”她笑着说,“逐客归逐客,这和秦国统一天下的目的不冲突吧?”

……那是自然。嬴政坐直了身体,认真观看舆图。

“在大王亲政之前,秦国便已连取韩、魏数十城,将中原腹地打通,如今秦国与韩、魏、楚三国成犄角包围之势,北接赵国,东临齐国。”

“君以为,当从何处入手?”嬴政问道。

“远交燕齐,稳住南楚,先取韩、赵、魏。”

千墨的手指点在舆图上,从韩国那一小片区域划过,然后落在上党郡。

“韩魏国衰力微,偏偏扼住中原要道,可先取之。”千墨说道,“至于赵国,纵然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已元气大伤,在不久前依然能败燕六十万军,又破匈奴十万骑,武力彪悍,不可小觑。”

“若先攻下韩魏二国,秦国便无后忧,可从上党与河内兵分两路进发,全力攻其都城。”

“需要注意的只有一个人。”

“在赵国元气大伤后,在苦寒贫弱的北地,依然能把那里经营得宛如铁桶一块,还创造了大败匈奴十万军的神话的那位将军。”千墨说,“在我看来,这也是赵国最后的能将了,他叫李牧。”

“待大王夺得三国之地,便可南下伐楚,后东进伐燕,此二国相隔甚远,定无暇互相援助。其余五国尽归于秦,齐国无进取之心,不只得乖乖将都城奉上?”

“天下尽在秦王掌中矣!”

千墨豪气万丈,手一挥,便是半壁江山,这华夏之大,在她言辞中竟如探囊取物一般。

她在咸阳宫内,与他畅论天下局势,剖析六国要害,这一谈就是六个时辰,她事无巨细地将这个世界的图景绘在他的眼前,征服世界的脉络就在她的语言中徐徐延展开来。

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与她说得入了迷,看着那张象征无上伟业的舆图,豁然发觉这天下的权柄唾手可得,就在这里,就在他的面前。

沉积于心的郁结缓缓打开了,在她离开后,他站起身来,端着舆图,久久凝望窗外的长空。

江山如此多娇,天下如此浩瀚。

而现在,分裂的疆土未得统一,华夏的龙脉亦未复原,他哪里还有闲工夫为这困厄小道的情绪所累?

静息片刻,嬴政倏然转身,他重新坐回案前,将上头的奏疏抽出一卷。

他虽不予官员回应,但并不是真的什么都没看,其中有一些他觉得鞭辟入里的观点,质量上乘的奏折,他特意理了出来放在自己的书房里。

他再一次地拿起那份奏折,看着这个名叫“李斯”的客卿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凝聚了毕生心血恳切所作的《谏逐客疏》。

他耐心地反复阅读,良久,守在书房外的郎卫忽然听到里面传出一阵欢畅的笑声,如云开日出,乍见晴空,笼罩在咸阳宫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来人,传召郑国!”嬴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把他从狱里放出来吧,寡人亲自见见他。”

Q:为什么这篇文其他臣子都管嬴政叫王上或者君上,就女主叫大王?

A:因为作者写这个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大王~~快来抓我啊~~”……

PS:本文将于9.10入v,掉落三合一大章

————

推推基友的预收:《如何成为白月光》by 荧垚

“西汉,三国,李唐,武周,北宋。”

“人才济济,英豪辈出。”

系统说:“你要做掌权者的白月光,让他们不敢触碰你,不忍伤害你,永远爱你、怀念你。”

灵昭信心满满:“放心吧,这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她是如此的胸有成竹,系统放心了。

-

她是吕雉刘邦的朱砂痣。

她是刘彻卫霍的心头血。

她是汉末诸君的可念不可说。

她是唐太宗的逆鳞,武则天的钝痛。

她是李白的诗,是岳飞的刀。

-

多年后。

系统:“……你管这叫白月光?”

灵昭:那不然呢?本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还死得重于泰山、极致BE、恰到好处,你就说是不是白月光吧!

-

“白月光从来不仅仅存在于爱情中。”

“当上位者老去,总会怀念起最意气风发时,那个年少热血潇洒赴死的故人。”

“而那个人,必定做过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必定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必定怀有绝世才能与忠贞之心。”

“白月光的核心嘛,就是死在最恰当的时候,定格在彼此都最美好的一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潜龙在秦(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