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76章 淬火初锻

泥阶 第76章 淬火初锻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周砥走进县委小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果然如他所料,参会的面孔很有些意味。有两位是县里近年提拔的、风头正劲的年轻干部,工作成绩突出,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另外几位,则或多或少都有些“故事”——有的因推进改革手法激进惹过争议,有的因坚持原则得罪过人,还有一位,和周砥情况类似,据说在某个项目审批上“不懂规矩”,冲撞了上级部门。

组织这次座谈会的是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的郝科长,一位四十多岁、面容严肃、眼神犀利的女干部。她主持过很多次类似的会议,深知其中三昧。

会议开始,郝科长先传达了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文件精神,语气平稳却自带分量。她强调了年轻干部要“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严守规矩”、“清正廉洁”等要求,每一个词都咬得很清晰,像是在敲打什么。

随后,她话锋一转,语气依然平和,内容却开始变得具体起来:“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既要看能力,更要看品德,看党性。年轻同志有冲劲、有想法是好事,但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逞个人英雄主义的。开展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尊重组织程序,要团结同志,不能只顾着自己埋头拉车,不看路,甚至把车拉到沟里去,还觉得自己很有本事。”

她没有点名,但目光偶尔扫过那几位“有故事”的干部,包括周砥。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那两位优秀的年轻干部坐得笔直,神情专注,另外几位则或多或少显得有些局促或不自然。

周砥安静地坐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仿佛郝科长说的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需要仔细领会。

“有的同志啊,”郝科长继续说着,声音不高,却句句敲在人心上,“可能觉得自己是为了工作,为了群众,就可以不讲方法,不守程序,甚至越过一级两级去反映问题。这种精神或许可嘉,但这种做法极其危险!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今天你可以为了你认为的‘正确的事’越级,明天你是不是就可以为了其他目的破坏规则?长此以往,组织的权威何在?工作的秩序何在?”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会场,目光在周砥脸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瞬。周砥恰好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她对视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仿佛深受启发,又低下头继续记录。

郝科长移开目光,语气稍稍缓和:“当然,组织上也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今天开这个会,不是要批评谁,更不是要否定谁的工作积极性。而是给大家提个醒,敲敲警钟。希望大家能深刻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类似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把组织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接下来的议程,是让每位与会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认识和体会。那两位优秀干部发言积极,侃侃而谈,内容多是如何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如何严格约束自己、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听起来无懈可击。

轮到那几位“重点对象”时,气氛就微妙多了。有人做了一番看似深刻实则避重就轻的自我批评;有人则带着情绪,言语间流露出委屈和不平,认为自己是干活的人,反而受了委屈。

轮到周砥时,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最近在县里某些圈子“挂了号”的柳湾乡副乡长,会作何反应。

周砥合上笔记本,坐直了身体,目光坦诚地看向郝科长和在座的各位。

“感谢组织给我这次学习提醒的机会。刚才听了郝科长的讲话和各位同志的发言,我深受教育,也进行了深刻反思。”他的开场白很规矩,语气平和。

“我到柳湾乡工作时间不长,从民政助理到副乡长,角色转变很快,心里只想着尽快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解决些实际困难。在工作过程中,可能确实存在急于求成、方式方法不够周全的地方,对于一些隐性的工作程序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考虑不周。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当,影响了工作秩序或者让上级部门的领导产生了误会,我在这里诚恳地接受组织的批评,并一定认真改正。”

他承认了“可能存在”问题,态度很端正,但没有具体说哪件事,也没有否定自己“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初衷。接着,他话锋一转:

“但是,请组织放心,也请郝科长和各位同志相信,我周砥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情,出发点绝对是为了工作、为了群众,绝对没有掺杂任何个人私心杂念。我对组织的纪律和规矩,始终心怀敬畏。可能有时候经验不足,分寸拿捏得不好,这个我需要加强学习,也需要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多多帮助和指点。”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更加沉稳:“我出身农村,知道老百姓盼什么、怕什么。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我就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对得起柳湾乡的乡亲父老。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注意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沟通协调,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但该做的事,只要符合政策、利于群众,我还会全力以赴去做,绝不会因为怕担责任、怕惹麻烦就缩手缩脚、无所作为。我的发言完了。”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接受了“方式方法”可能存在问题的批评,巧妙地化解了直接冲突,又坚定地守住了“为民办事”的底线和“履职尽责”的决心。没有痛哭流涕的检讨,也没有愤愤不平的辩解,态度诚恳,立场鲜明。

郝科长听着,脸上严肃的表情似乎缓和了一丝。她见过太多干部在这种场合下的表现,有的油滑,有的抵触,有的惶恐。像周砥这样,能坦然接受批评,又能清晰表达原则的,不多见。这小子,有点意思。

她点了点头,没有多做评论,只是说:“嗯,认识到位就好。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

座谈会结束后,众人各自离开。周砥走在最后,郝科长收拾东西时,似乎无意地问了一句:“周副乡长,柳湾乡西山沟那个饮水项目,现在进展怎么样了?”

周砥心里一动,面色如常地回答:“报告郝科长,项目已经立项,正在走采购程序,我们一定严格把关,尽快施工,争取让群众早点喝上放心水。”

“嗯,老百姓的事,是大事。但要办好,也要讲究方法。好了,你去忙吧。”郝科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拿起文件走了。

周砥走出县委大楼,深秋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这次座谈会,像一次精心设计的淬火。组织的锤子敲打下来,既是要去除棱角,也是要测试韧性。

他明白,郝科长最后那句问话,既是提醒,也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关切或者说……观察。组织部门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你既可以把它看作是束缚,也可以看作是保护,关键在于你如何应对,如何表现。

回到柳湾乡,周砥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依然每天下村,督促西山沟项目的进展,检查施工质量;他依然处理着繁杂的民政和农业事务,但更加注重程序和沟通,无论是乡内部的还是对上级部门的。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态度谦逊,措辞谨慎。

他并没有因为那次敲打而变得畏首畏尾,只是将那股锐气更深地藏了起来,行动更加稳健,甚至显得有些……老练。那种变化细微而深刻,像一块铁在淬火后,光泽内敛,却更加坚硬。

乡里有些人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原本一些等着看笑话或者准备进一步施加压力的人,忽然觉得有些无从下手。这个年轻人,似乎比想象中更难对付。他像是一棵生在石缝里的树,压力越大,根扎得越深。

老陈乡长也注意到了周砥的变化,他找周砥谈了一次话,内容比以往更深入了些,不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鼓励和提醒,反而透露出一些乡里工作的难处和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像是在传递某种经验,也像是在试探周砥的深浅。

周砥恭敬地听着,适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既表现出对老陈的尊重,也保持着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谈话结束时,老陈拍了拍周砥的肩膀,语气复杂地说:“周砥啊,在基层干活,光有一腔热血不够,还得有耐性,有智慧。你还年轻,路还长,慢慢学吧。”

周砥点头称是。他知道,这次淬火,只是开始。脚下的泥阶,还很长,很陡。但他心中的信念,经过这次敲打,反而更加清晰和坚定——为民办事,是初心;讲究方法,是策略;守住规矩,是底线;而不断提升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是攀登的真正阶梯。

他推开办公室的窗,一阵冷风灌入,带着远方田野的气息。西山沟的方向,隐隐传来施工机械的轰鸣声。那声音,在他听来,比任何话语都更加悦耳和充满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