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45章 深渊回响

泥阶 第45章 深渊回响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地下堡垒的绝对寂静被打破了。并非来自外界的喧嚣,而是内部陡然提升的紧张频率。沈清荷能清晰地感知到,门外走廊里经过的脚步变得更快、更密集,加密通讯设备里传出的简短指令声也愈发频繁急促,虽然依旧听不清内容,但那压抑不住的紧迫感,如同不断收紧的弓弦,丝丝缕缕地渗透进这间隔离室。

“磐石”方才骤变的脸色和匆匆离去,已然说明了一切。地面的风暴,绝非仅仅停留在常委会上的唇枪舌剑,必然已引发了更剧烈、更实质性的连锁反应。她提供的关于那份意见函草稿和调任副省长的线索,像一枚精准投入深潭的石子,此刻,正在水下引发看不见却汹涌的暗流。

她强迫自己静心,继续梳理记忆的脉络,试图捕捉更多被忽略的细节。丈夫吴文清,那个看似谨慎甚至有些懦弱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究竟是以怎样的勇气,在暗中收集着这些足以致命的碎片?他又是因为触碰到了哪一根最关键的神经,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她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丈夫,是在一个沉闷的黄昏。他坐在书房阴影里,没有开灯,指尖的烟灰积了很长一截,眼神空茫地望着窗外逐渐沉落的夕阳。她当时只以为他是工作疲惫,现在回想,那分明是一种被巨大恐惧和绝望吞噬后的麻木。他当时似乎喃喃地说了一句什么,声音极低,如同梦呓……她当时正在厨房准备晚饭,油烟机的声响掩盖了大半。是什么?他到底说了什么?

沈清荷猛地闭上眼,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用尽全部心力去回溯那个模糊的瞬间。油烟机的轰鸣……铲子划过锅底……还有……还有他仿佛叹息般的声音……

“……闸……守不住了……他们……要……灭口……”

断断续续的词语,如同幽灵般从记忆最深处的淤泥里浮现出来,带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闸?泄洪闸!灭口?!不是意外?是灭口!

一股冰冷的战栗瞬间窜遍她的四肢百骸!虽然早有怀疑,但当这来自亡夫最后时刻的绝望呓语被真正忆起并确认时,所带来的冲击依旧是毁灭性的。那不是意外事故!吴文清早就知道了!他知道自己可能被灭口!

为什么当时没有深想?为什么忽略了这如此明显的求救信号?!巨大的悔恨和悲痛如同巨浪,几乎将她淹没。她用力咬住下唇,直到尝到一丝血腥味,才勉强压下喉咙里的哽咽。现在不是沉溺于悲伤的时候。这条线索,必须立刻报上去!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门边,抬手想要按下那个呼叫钮,却又硬生生顿住。不行。“磐石”他们此刻必然在处理更紧急的事态。这条线索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在绝对安全、且有高级别负责人在场的情况下汇报。她不能急躁,必须等待。

就在这时,门锁轻响,“磐石”去而复返。他的脸色依旧凝重,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难以掩饰的锐利和……某种印证后的沉郁。他身后跟着的不再是记录员小刘,而是两位气质更为沉稳、目光如古井无波的中年男人,正是之前在周砥病房出现过的“金丝眼镜”和他的同伴。

“沈清荷同志,”磐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情况有重大进展。这两位是专案组核心领导,需要即刻向你核实几个关键问题。”

沈清荷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沉静地迎向来人:“请问。”

“金丝眼镜”没有寒暄,直接开口,声音平稳却自带压力:“你刚才提到的,关于那份水利系统内部审计征求意见函草稿,以及上面被红笔圈出的数字,与泄洪闸后期‘应急维护资金’的关联,能否再描述得更精确一些?比如,数字的大致区间?笔迹的颜色深浅?草稿的纸张质地?还有,你怀疑的那位时任副省长,他调任的具体时间点,是在泄洪闸事故之前,还是之后?”

问题精准、苛刻,直指最细微的、可能成为铁证链上关键一环的细节。

沈清荷凝神,再次逼自己回溯。她仿佛又看到了那张被揉皱又抚平的纸,灯光下,那红笔的痕迹刺眼……“数字……大概是七位数,开头好像是3或者8……笔迹很深,几乎划破了纸背,墨迹有些洇开……纸张就是普通的白色复印纸,抬头……抬头似乎是省审计厅的文头格式……”她语速不快,力求准确,“至于调任时间……我记得很清楚,是在事故调查报告出来之后大概两个月,当时还有议论,说他是‘平稳着陆’……”

“金丝眼镜”和同伴极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厉芒。

“很好。”金丝眼镜点点头,随即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更加单刀直入,“根据我们刚刚截获并破译的部分通讯记录,在周砥同志遇袭前七十二小时,有一个加密通讯信号,频繁往来于杨国华持有的某个秘密号码,与邻省某位现已调任的原副省级干部的亲属名下注册的卫星电话之间。通讯内容经过高度伪装,但核心词汇反复涉及‘旧账清理’、‘确保闸门永闭’。对此,你有什么联想或可提供佐证的信息?”

沈清荷的心脏猛地一缩!邻省!调任!旧账!闸门!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一根无形的线猛地串了起来!

她再也无法保持平静,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有!我刚想起来!我丈夫吴文清失踪前最后那个晚上,他……他好像神志不清地喃喃过……‘闸守不住了’、‘他们要灭口’!他说的不是意外!是灭口!而且……而且他之前有一次极度恐惧的时候,曾经说过……说过‘要是哪天我没了,一定是他们嫌我知道得太多,嫌我挡了谁升官发财的闸门’!‘闸门’!他用的就是这个比喻!”

隔离室内陷入一片死寂。

“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骤然变得无比深邃锐利,仿佛有寒冰在其中凝结。他身边的同伴,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微微抽动了一下。

“灭口……闸门……”“金丝眼镜”缓缓重复了一遍这几个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看来,这条隐藏在杨国华、赵立仁背后的影子,终于被惊动了。他坐不住了。”

他猛地转向“磐石”:“立刻将这条线索同步给审讯组和证据整合组!重新调整对杨国华、赵立仁的审讯策略!重点攻坚他们与那位‘老领导’的利益输送链条和共同犯罪事实!尤其是泄洪闸事故掩盖真相、杀人灭口的关键环节!”

“是!”“磐石”肃然应命,立刻转身通过加密通讯设备下达指令。

“金丝眼镜”的目光重新回到沈清荷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却依旧沉重:“沈清荷同志,你提供的线索极其重要,可以说是撕开了最后一道伪装。感谢你的冷静和勇气。请继续回忆,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沈清荷用力点头,感觉一股混杂着悲痛、愤怒和一丝复仇快意的复杂情绪在胸腔激荡。

---

省纪委办案基地,一间完全与外界隔绝的标准化讯问室内。

赵立仁瘫坐在硬木椅子上,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二十岁。往日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凌乱地耷拉着,名牌西装皱巴巴地裹在身上,领带歪斜。他眼神空洞地盯着面前冰冷的桌面,嘴唇干裂起皮,时不时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

对面,负责讯问的已经换成了两位来自“砺剑”专案组、表情冷峻如铁的资深审查员。他们的目光不像省纪委那些人还带着几分同僚间的顾忌,而是纯粹的、冰冷的审视和剖析,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拆解。

“赵立仁,不要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主审的那位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压力,“你所谓的‘下面人办事不力’、‘沟通误会’这套说辞,连你自己都骗不过去。我们现在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建立在已经掌握的确凿证据链基础上。你的狡辩和回避,只会让你失去最后可能存在的、量刑上的细微考量。”

另一人将一叠放大的通讯记录清单推到他面前,上面密密麻麻的红线标注出几个异常频繁的通话时段和号码:“解释一下,在周砥同志血液样本失踪又重现、检测报告被篡改的关键时间点,你通过这部未经登记备案的卫星电话,与杨国华进行的这几次长时间加密通话,内容是什么?”

赵立仁眼皮猛地一跳,手指蜷缩起来,哑声道:“工作……工作沟通……”

“工作沟通需要动用最高级别的加密线路?沟通的内容是如何利用漏洞,将嫌疑指向模糊化,为真正的凶手打掩护吗?”审查员毫不留情地打断。

又一份文件被放下,是几张经过技术处理的银行流水截图。“这笔经由海外空壳公司三次中转,最终存入你远房侄子境外账户的三百万美元,汇款源头指向杨国华实际控制的一家离岸皮包公司。这也是工作沟通的报酬?”

赵立仁的呼吸骤然急促,额头冷汗涔涔。

“还有,‘泄洪闸’事故调查报告定稿前夜,你亲自打电话给时任调查组组长,以‘维护稳定大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为由,施压其删改了报告中关于工程质量隐患和违规资金运作的关键段落。这段通话录音,需要我们现在播放给你听吗?”

“不……不要……”赵立仁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失,眼中充满了绝望的恐惧。他们竟然连这个都有?!这么多年了!他们到底掌握了多少东西?!

“说!那位此刻远在邻省,‘关心’着这边‘闸门’是否牢固的‘老领导’,在整个事件中,到底给了你多少指示?许了你多少好处?你们之间,除了金钱利益,还有多少更肮脏的交易和承诺?!”审查员的声音陡然严厉,如同重锤般砸下!

赵立仁的心理防线,在这一连串无可辩驳的铁证和直刺最致命要害的追问下,终于彻底崩溃了。他双手抱住头,发出一声如同困兽般的呜咽,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他知道,他完了。他背后那座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靠山,此刻,恐怕自身也已摇摇欲坠,甚至……已经抛弃了他。

冰冷的绝望,如同深渊里的海水,瞬间将他彻底淹没。

---

邻省,一栋守卫森严的疗养院别墅内。

一位穿着中式便服、正在庭院里慢悠悠打着太极拳的老者,动作突然微微一滞。他看似平静的面容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继续着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但一直恭敬站在廊下、随时等候吩咐的秘书却敏锐地注意到,老者刚才那个云手的动作,幅度比平时略微大了半分,呼吸也似乎有那么一瞬的凝滞。

秘书的内心猛地一紧。他刚刚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一部加密通讯设备,并截断了几条极其隐秘的联系渠道。来自家乡省城的消息,虽然经过层层过滤,但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还是不可避免地渗透了过来。

老者缓缓收势,接过秘书递来的温热毛巾,擦了擦手,语气平淡如同在问天气:“今天那边,有什么特别的新闻吗?”

秘书垂着眼睑,声音压得极低:“风似乎比预报的要急一些,听说海港有几艘小船没能扛住,出了点事故。不过大局平稳。”

老者“嗯”了一声,将毛巾递还,目光投向庭院角落一株在风中微微摇曳的珍品兰花,看了许久,才淡淡地说了一句:“根烂了,花再好看,也终归是要谢的。”

秘书屏住呼吸,不敢接话。

老者转身,慢慢踱回屋内,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威严,却莫名透出一丝繁华将落的萧索。

深渊的回响,已然穿透了千山万水,敲击着每一扇看似牢固的闸门。

祝:梨树县四棵树乡安家屯小学刘淑琴老师教师节快乐!

——您的亲弟子 王胤陟拜上2025.9.10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深渊回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