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34章 暗渡陈仓

泥阶 第34章 暗渡陈仓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谈话室内的死寂被窗外的风声割破。赵副主任的脸色在昏暗中变幻不定,如同打翻了调色盘。沈清荷抛出的要求——启动对吴文清的专项核查——像一块烧红的铁,烫得他坐立难安。同意?无异于引火烧身,将内部倾轧彻底暴露于规则审查之下,更可能引爆吴文清背后那个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不同意?沈清荷已将这“墨痕”事件拔高到“程序尊严”、“内部渗透”的层面,强行压下,只会授人以柄,坐实“包庇”之名,更显得欲盖弥彰。

“沈清荷同志,”赵副主任的声音终于响起,带着一种强行压抑的疲惫和审慎,“你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他刻意避开了“要求”这个被动的字眼,换上了更中性的“建议”,试图夺回话语主导权。“程序正义,确是我委工作的基石。吴文清同志的行为轨迹,在ICU物证现场出现异常关联,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厘清的疑点。”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沈清荷,似乎在掂量她手中是否还有未亮的底牌:“启动初步的内部问询程序,是必要的。我会即刻安排人员,对吴文清同志在相关时间段的活动进行核实,包括通讯记录和行踪轨迹的初步回溯。至于你提到的生物物证筛查……”他沉吟片刻,似乎在寻找一个既能满足程序要求、又不至于撕破脸皮的折中点,“考虑到生物样本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以及吴文清同志的身份,将由其本人主动配合,在指定地点、由指定人员,进行体表及衣物的必要清洁和样本采集,供后续比对分析。这既符合程序精神,也维护了同志间的信任基础。”

赵副主任的回应,充满了官场的平衡艺术。他接过了沈清荷抛出的“程序审查”大旗,却悄悄抽掉了最具杀伤力的部分。启动的是“内部问询”而非“专项核查”,对象是“活动核实”而非“全面彻查”,生物检测也变成了“主动配合”的“必要清洁和采样”,规避了强制性和羞辱感。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可控的内部“消毒”,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利剑出鞘。

沈清荷深潭般的眼底没有波澜,只有一丝极淡的嘲讽。她当然明白赵副主任的用意。但这已足够。她要的不是立刻扳倒吴文清,而是将水搅浑,将怀疑的种子深深埋下,迫使对方在规则框架内做出回应,从而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吴文清被拖入审查程序本身,就是对幕后力量的一次敲打和牵制。

“赵副主任的处置,体现了对程序的高度重视。”沈清荷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听不出情绪,“我相信组织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她不再纠缠,见好就收。锋芒暂时敛去,但那股冰冷的韧劲,却如同冰层下的暗流,更加深沉。

谈话室的门再次打开,赵副主任率先走了出去,步履似乎比来时沉重了几分。女记录员收拾好散落的纸笔,也匆匆离开。房间里只剩下沈清荷一人,重新被寂静包围。磨砂玻璃外,天色彻底黑沉。她知道,这短暂的喘息,是用更猛烈的风暴换来的。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她必须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找到新的突破口。

---

ICU的灯光依旧惨白,但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带来的余波尚未平息。空气里消毒水和药物的气息中,掺杂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凝重。林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胸口那片导电糊湿冷粘腻,紧贴着皮肤,也紧贴着口袋深处那管坚硬的玻璃管。孙警官和技术科人员暂时退到了外围,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扫过这边,显然并未放弃。

周砥的生命体征在机器的强行支撑下暂时稳定,但监护屏幕上那些跳跃的数字和曲线,依旧脆弱得令人揪心。林峰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冷汗浸湿的内衣贴在背上,一片冰凉。口袋里的东西像一颗定时炸弹,必须尽快送走。直接交给陈默?风险太大,陈默现在自身难保,医院内外恐怕早已布满了无形的眼睛。他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能在体制框架内安全传递的渠道。

一个名字如同闪电般划过他混乱的脑海——郑怀山。

郑老!周砥在省医大读研时的导师,曾任省人民医院院长,如今虽已退居二线,担任省医疗系统顾问,但其深厚的专业威望和在省里卫生系统盘根错节的人脉,依旧举足轻重。更重要的是,郑老为人耿直,极其爱才,对周砥这个出身寒门却坚韧不拔的学生视如己出,曾多次在周砥遭遇不公时仗义执言。他是少数几个在周砥“出事”后,还敢公开表示关切的老领导之一。

林峰的心脏狂跳起来。郑老!如果是郑老,他一定有办法!而且,以郑老的身份和地位,他接收一份“需要专业鉴定”的“医疗样本”,合情合理,不会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怀疑!这远比陈默拿着样本东躲西藏要安全得多!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瞬间照亮了林峰绝望的心境。他必须立刻联系郑老!但他自己的手机刚才在抢救时似乎掉在了哪里……而且,他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林峰的目光扫过忙碌的护士站。护士长李姐正在低声吩咐着什么,她的目光与林峰相遇,复杂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刚才在孙警官面前,李姐选择了模糊处理,为他争取了喘息之机。这份人情,林峰记在心里。

他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走向李姐,脸上带着真实的疲惫和焦虑:“李姐,周主任情况暂时稳住了,但IABP参数还需要密切观察调整。我……我手机好像刚才抢救时掉了,能借您手机给我爱人打个电话吗?她一直联系不上我,肯定急疯了。” 他的理由合情合理,语气恳切,带着一个心力交瘁的丈夫应有的担忧。

李姐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胸口那片狼藉,沉默了几秒。她不是没有怀疑,但林峰作为周砥的主治,一直尽心竭力,刚才更是拼死抢救。那份执着和疲惫,做不得假。她最终无声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老式的按键手机,递了过去:“用我的吧。长话短说,别影响工作。” 她的目光在林峰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告诫。

“谢谢李姐!”林峰接过手机,手指微微颤抖。他迅速走到旁边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背对着孙警官他们的方向,用身体挡住手机屏幕。他深吸一口气,凭着记忆,按下了一串刻在脑海深处的号码——那是郑怀山家里的座机。

电话只响了两声就被接起,一个沉稳苍老的声音传来:“喂?”

“郑老!是我,林峰!周砥的学生!”林峰的声音压得极低,语速极快,带着无法抑制的紧张,“周老师情况非常不好!现在只有您能救他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郑怀山的声音瞬间凝重:“小林?别急!慢慢说!周砥怎么了?”

“郑老,电话里说不清!是张永贵!周老师追查张永贵的案子,牵扯出了天大的黑幕!有人要置他于死地!现在沈清荷副主任被停职审查,周老师昏迷不醒,关键证据随时可能被销毁!”林峰的话语如同连珠炮,每一个字都透着绝望和急迫,“我这里有一份至关重要的证据!是张永贵生前留下的东西!它能证明周老师和沈副主任的清白,也能挖出幕后黑手!但我现在被盯死了,根本送不出去!郑老,只有您能帮我!只有您能救周老师!”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只有郑怀山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传来。林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小林,”郑怀山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低沉、缓慢,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告诉我,东西是什么?你怎么给我?”

“是一管血样!张永贵的备用基础血样备份!”林峰急促地说,“它本身不是铁证,但它里面蕴含的信息,指向一份关键的账本!账本藏在……”他报出了林峰从陈默那里辗转得知的一个极其隐蔽的地点——市档案馆某个尘封多年的旧项目档案柜夹层里!“血样是开启那个夹层的生物钥匙!也是证明那账本真实性的关键关联物!郑老,只要拿到账本,一切就真相大白!”

林峰语速飞快,尽可能将关键信息传递出去。他没有时间解释血样为何能成为“钥匙”,只能赌郑怀山对周砥的信任和其政治敏锐性。

“市档案馆……旧项目档案……”郑怀山低声重复了一遍,似乎在记忆,“东西你怎么给我?”

“我现在脱不开身,医院里全是眼线!郑老,您能不能派一个绝对可靠的人,以……以探视周老师或者给我送换洗衣物的名义,来ICU找我?”林峰急中生智,“我会把东西放在一件要换洗的衣服口袋里!您的人拿走衣服就行!”

“好!”郑怀山没有丝毫犹豫,“一个小时后,我老伴会亲自去!她以前是市档案局的,认识路,也认识你!记住,小林,稳住!为了周砥!”

电话被挂断。林峰握着那部老旧的手机,掌心全是冷汗,身体却因为巨大的希望而微微颤抖。成了!郑老答应了!而且派的是他的老伴,一位退休的老干部,身份清白,探视理由充分,行动不易引人注目!

他迅速删除了通话记录,将手机还给李姐,脸上挤出感激的笑容:“谢谢李姐,报个平安,心里踏实多了。”

李姐深深看了他一眼,默默接过手机,没再说话。

林峰立刻走向更衣室。他脱下沾满导电糊的白大褂,从自己储物柜里拿出一套干净的备用衣物。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迅速将那管用无菌纱布层层包裹的玻璃管,塞进了干净裤子的后口袋深处。然后,他拿起那件脏污的白大褂和换下的裤子,揉成一团,仿佛只是准备送去清洗的普通衣物。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ICU外的走廊里,孙警官和技术科人员仍在低声讨论,他们的注意力被冷藏箱的痕检报告和一些细节疑点暂时牵制。

终于,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但气质雍容的老太太,在护士的引领下,来到了ICU门口。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布袋子,脸上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温和与担忧。

“我是郑怀山的老伴,姓杨。”老太太的声音不高,带着点吴侬软语的腔调,对门口的孙警官解释道,“老郑不放心周砥这孩子,也担心林医生忙得顾不上吃饭,让我送点汤水和换洗衣服过来。”她说着,扬了扬手里的保温桶和布袋子,态度自然又带着点老干部家属的从容。

孙警官审视的目光在杨老太太身上扫过。一个慈眉善目的退休老太太,探视重病下属,送点汤水衣物,合情合理,无可指摘。他点了点头,示意放行。

杨老太太步履从容地走进ICU。林峰早已看到,强压着激动迎了上去:“杨阿姨!您怎么来了!郑老他太客气了!”

“小林啊,辛苦你了!”杨老太太拍了拍林峰的手臂,眼神里满是关切和鼓励,“老郑在家急得团团转,让我来看看周砥,也给你带点吃的换洗的。”她将保温桶递给林峰,又将布袋子递过去,“这里面是几件干净衣服,老郑说你可能需要。”

“谢谢杨阿姨!谢谢郑老!”林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接过布袋子的同时,极其自然地将自己手里揉成一团的脏衣服塞了进去,“正好有换下来的,麻烦您一起带回去洗洗吧,医院这边实在顾不上。”

“好,好,交给我。”杨老太太接过布袋子,掂了掂,仿佛只是掂量衣物的重量,脸上没有任何异样。她走到周砥床边,默默看了几眼,眼中流露出痛惜,轻轻叹了口气:“这孩子……唉,遭罪了。小林,你一定要尽全力啊!”

“您放心!我一定!”林峰郑重地点头。

杨老太太没有多留,又嘱咐了林峰几句注意身体,便提着那个装着脏衣服和致命证据的布袋子,步履依旧从容地离开了ICU。

林峰望着老太太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紧紧攥着手中的保温桶,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他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暖意。口袋空了,心却前所未有地踏实下来。

暗渡陈仓,已成!

---

省纪委灰白色小楼深处,一间挂着“临时谈话室”牌子的房间内,吴文清端坐在桌前。他身上依旧是那件笔挺的藏青色行政夹克,但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却失去了平日的平静无波,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和阴霾。对面坐着两名省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的干部,神情严肃,摊开的记录本上已经写了几行字。

“吴文清同志,”为首的干部语气刻板,“请你再详细说明一下,在太平间执行封存命令后,至ICU备用血样冷藏箱发生意外倾覆前这段时间,你的具体行踪,尤其是是否进入过ICU核心区域?”

吴文清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了一下,脸上维持着镇定:“我主要在太平间外围走廊及附近区域巡视,确保封存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靠近。期间接到省厅督查室值班室电话,询问现场情况,进行了简短汇报。之后,因担心ICU周砥同志的情况,以及省厅领导对医院安保的关切,我确实前往ICU区域外围了解情况,但始终停留在家属等候区,并未进入ICU内部核心区域。这一点,当时在场的医院保安可以作证。”

“你确定没有接触过任何医护人员或进入存放物证的区域?”另一名干部追问。

“绝对没有。”吴文清回答得斩钉截铁,“我的职责是维护秩序,确保省厅命令执行,不会逾越职权去接触核心物证或干扰医疗工作。这一点原则性,我还是有的。”

“那么,”为首的干部推过来一张放大的照片,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他藏青色夹克右侧腰线下方那处褶皱缝隙的特写,旁边还有一份初步的检测报告,“关于在你外套这个特定位置发现的微量生物组织残留,经过初步比对,与张永贵尸体创口提取物高度相似。请你解释一下,这些残留物是如何沾染上的?”

吴文清的目光扫过照片和报告,镜片后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他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似乎在平复心绪。

“这个问题,我也感到非常困惑和意外。”吴文清放下水杯,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和诚恳,“在太平间执行封存任务时,现场环境复杂,气味刺鼻,人员走动频繁。我可能是在维持秩序、靠近推车查看封条情况时,无意中被飞溅的污物或现场弥漫的**气体中的微粒沾染。至于为何如此精准地出现在这个褶皱处,或许是巧合,或许是衣物材质和动作导致该处更容易吸附微粒。”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我本人对此也感到十分困扰,这显然对我的工作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我愿意全力配合组织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分析,以证明我的清白。身正不怕影子斜!”

他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将责任推给了混乱的环境和无心之失,同时摆出一副积极配合、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姿态。

两名问询干部交换了一个眼神。吴文清的回答滴水不漏,态度也无可挑剔。他们合上记录本:“好的,吴文清同志,你的陈述我们记录了。请保持通讯畅通,后续可能还需要你配合说明情况。另外,关于你外套的进一步检测,我们会按程序安排。”

吴文清站起身,微微颔首,神情坦荡:“随时配合组织调查。”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步履沉稳地走出了谈话室。

门关上。吴文清脸上的坦荡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阴郁。他快步走向卫生间,反锁隔间,掏出加密手机,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电话接通,他压低了声音,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

“老杨那边……东西必须立刻转移!原地点不能用了!还有……医院那个姓林的医生……他今天太‘活跃’了……找机会,让他‘安静’下来!要快!干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