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泥阶 > 第3章 冷灶

泥阶 第3章 冷灶

作者:王胤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1:14 来源:文学城

乡礼堂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混杂着劣质茶叶的涩气和几十号人挤在一起散发的汗味。屋顶几盏蒙尘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投下惨白的光,照着主席台上方那条褪了色的红布横幅——“柳湾乡抗洪救灾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字迹被湿气洇开,边缘模糊,像渗了水。

周砥坐在台下靠后角落的硬木条凳上,脊背挺得笔直,几乎僵硬。那身半旧的灰色夹克衫套在里头洗得发白的衬衫外面,袖口磨出了毛边。他刻意避开周围有意无意扫过来的视线,目光落在自己粗糙的、还残留着泥痕和几道细微划痕的手背上。额角那道结痂的伤口,在惨白灯光下像一枚突兀的烙印。

主席台上,李卫国挺着肚子,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他面前的话筒有些接触不良,不时发出刺耳的啸叫,打断他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发言。

“……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乡全体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洪抢险攻坚战!”李卫国的声音通过劣质扩音器传出,带着一种金属的嗡鸣,在空旷的礼堂里回荡,“特别是石桥村周家坳片区,受灾严重,情况危急!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展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奉献精神!”

周砥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甲抠进粗糙的布料里。胃里像塞了一块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往下坠。舍小家?他眼前闪过父亲冰冷的棺木,闪过自己冲过家门时那扇紧闭的木门,闪过母亲空洞绝望的眼神。那股冰冷的悔恨和屈辱,如同跗骨之蛆,再次啃噬上来。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表扬!”李卫国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施舍般的慷慨,“周砥同志!作为当时石桥村下游几个小组转移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在道路完全中断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徒步深入险境,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确保了该片区无一人伤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员的初心使命!为全乡的防汛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束强光猛地打在了周砥身上。他猝不及防,下意识地眯起了眼,只觉得那灯光如同烙铁般滚烫,灼烧着他裸露在外的皮肤。周围的目光瞬间像密集的针尖一样扎过来,带着探究、惊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掌声响了起来,稀稀拉拉,很快在李卫国带头鼓掌的带动下变得热烈。那掌声在周砥听来,空洞而遥远,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下面,请周砥同志上台领奖!”李卫国满面红光,带头鼓掌更用力了。

周砥的身体僵在原地,仿佛被那束强光钉在了条凳上。上台?领奖?为了什么?为了他“舍小家”换来的“无一人伤亡”的“突出贡献”?喉咙里堵着一团腥甜的东西,几乎让他窒息。他感觉自己的脚像陷在冰冷的泥潭里,沉重得抬不起来。

旁边有人轻轻捅了他一下,是办公室的老张,脸上堆着一种程式化的、催促的笑容:“周砥,快上去啊!领导等着呢!”

周砥猛地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割着肺腑。他强迫自己站起身,动作有些滞涩。他低着头,避开那些聚焦过来的目光,一步一步,走向那灯光刺眼、掌声喧哗的主席台。每一步,都踩在虚空中,脚下是万丈深渊。他经过李卫国身边时,闻到了对方身上那股浓郁的、掩盖不住的烟草和发胶混合的气味。

李卫国笑容满面地将一个印着金字的红色硬壳证书塞进他手里,又拿起一个崭新的、印着“先进工作者”字样的搪瓷缸——比他桌上那个磕碰掉漆的更大,更鲜亮,红得刺目——递给他。镁光灯适时地闪了一下,记录下这“光荣”的一刻。

“周砥同志,好样的!再接再厉!”李卫国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和掌控。

周砥手里捧着那沉甸甸的证书和冰冷的搪瓷缸,像捧着两块烧红的烙铁。证书的硬壳硌着他的指骨,搪瓷缸冰冷的触感透过皮肤直抵心底。他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喉咙却像被砂纸磨过,发不出任何声音。他只能僵硬地、幅度极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肌肉像是冻僵了,扯不出一个完整的表情。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牵线的木偶,暴露在强光下,接受着这场荒诞的表演。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冲下了台,没有回到原来的角落,而是直接推开了礼堂侧门那扇沉重的木门。一股带着河水腥气和雨后泥土清冷的空气猛地灌入,冲淡了礼堂里浑浊窒息的味道。他靠在冰冷的砖墙上,大口喘息,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手里的证书和搪瓷缸被他无意识地攥得死紧,指关节泛白。他将额头抵在冰冷粗糙的墙面上,试图用那点寒意让自己冷静下来,驱散心口那股翻江倒海的恶心和虚脱感。

礼堂里李卫国继续总结发言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出来,嗡嗡作响,像一群恼人的苍蝇。周砥猛地直起身,将那本崭新的证书随手塞进了墙边一个堆满废弃杂物的破箩筐里,红色的硬壳淹没在灰尘和烂纸中。只剩下那个崭新的、红得刺眼的搪瓷缸还握在手里。他低头看着它,光滑的瓷面映出他扭曲变形的脸。几秒后,他手臂猛地一扬,用尽全力,将这个崭新的“荣誉”狠狠砸向墙角!

“哐当——!”

一声刺耳尖锐的碎裂声骤然响起,在礼堂外寂静的过道里显得格外惊心。鲜红的搪瓷碎片和白色的瓷胎四溅开来,散落在潮湿肮脏的地面上,像一滩凝固的血和破碎的骨头。

周砥剧烈地喘息着,胸膛起伏,死死盯着地上那堆刺目的碎片。碎片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冰冷的光。

“哟,周大功臣,这么大的火气?” 一个带着点戏谑、又有些熟悉的声音突兀地在身后响起。

周砥身体一僵,猛地回头。过道另一头的阴影里,斜倚着一个人影。是刘志远,乡党委办副主任,比周砥早几年进来,平时油滑得很,跟李卫国走得近。

刘志远慢悠悠地踱过来,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晰的回响。他停在几步开外,没看地上那堆刺目的碎片,目光在周砥苍白紧绷的脸上扫了一圈,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怎么?李乡长给的荣誉,嫌烫手?”刘志远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试探,“还是说……心里憋屈?”

周砥没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底的寒意比地上的碎瓷片更甚。

刘志远似乎并不在意他的沉默,往前凑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一种推心置腹般的虚假热络:“老弟,听哥一句劝。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得往前看。李乡长……他这人,有时候是急功近利了点,方法……嗯,值得商榷。但他把你推到前面,给你这份‘荣誉’,也是看重你,给你机会!你想在乡里站稳脚跟,想往上走,光埋头干活可不行,得有人推你一把!李乡长这口‘热灶’,多少人想凑还凑不上呢!”

他顿了顿,观察着周砥毫无波动的脸,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不过呢,这口热灶,也不是那么好烧的。你得明白,领导给你机会,你也得替领导分忧解难。有些麻烦事,领导不方便直接出面的,就得靠底下人……去‘冷处理’。”

周砥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刘志远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也更假了些。

“眼下,就有件棘手的事,正缺个像老弟你这样……有韧性、能扛事、又熟悉基层的人去办。”刘志远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石桥村后山那个采石场,老板张永贵,你知道吧?这次暴雨,他们厂子后坡塌了一大片,冲下来的泥石流,把下面几户人家的菜地和猪圈给埋了,还差点砸到人。现在那几户人家闹得厉害,堵着石场大门要赔偿。狮子大开口,要价高得离谱,还扬言要去县里告状。”

“这事闹大了,影响不好。李乡长的意思,是尽快平息下去。毕竟,张老板也是咱们乡的纳税大户,跟县里……也有些关系。”刘志远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李乡长觉得,你刚从石桥村救灾回来,熟悉情况,在村里也有点威信,说话人家能听进去。你去跟那几户人家谈谈,也跟张老板那边沟通沟通,把赔偿金额压到一个双方……嗯,主要是张老板能接受的合理范围,把事情尽快了了。记住,要‘冷处理’,安抚为主,别激化矛盾,更不能让他们跑到县里去闹!”

刘志远说完,拍了拍周砥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一种交付重任的意味:“这可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也是考验!办好了,你这口‘冷灶’,说不定就烧起来了。”他最后看了一眼地上那堆鲜红的碎片,嘴角扯出一个难以捉摸的弧度,转身吹着口哨,慢悠悠地踱回了礼堂,留下周砥一个人站在昏暗寂静的过道里。

冷风从敞开的门口灌进来,吹拂着周砥额前的碎发。他慢慢弯下腰,没有去捡那些刺目的红白碎片,而是从墙角捡起一块棱角分明、沾满泥灰的青石碎块——大约是以前修葺房屋时遗落的。石头冰凉粗糙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

他紧紧攥着那块冰冷的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石头的棱角硌着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礼堂里表彰大会似乎接近尾声,传出嗡嗡的散场声和人声。他挺直脊背,没有回头,迈开步子,朝着乡政府大院后面那片在雨后更显阴郁的后山走去。脚下是尚未干透的泥泞,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清晰的、沾着泥土的脚印。风卷起地上的几片枯叶,打着旋儿,掠过他沉默而紧绷的侧脸。

石桥村后山,采石场的轰鸣声隔着老远就能听见,粉碎石块的机器发出持续不断的、刺耳的咆哮,震得脚下的泥土都在微微颤动。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粉尘味,像一层灰蒙蒙的薄纱,笼罩着眼前的一切。巨大的挖掘机如同钢铁怪兽,在裸露的山体上啃噬着,留下狰狞的黄色伤疤。一场暴雨过后,靠近边缘的一处山体发生了大面积的滑坡,大量的碎石、泥土和断裂的树木倾泻而下,像一道丑陋的泥石瀑布,冲毁了下方坡地上几户人家零星的菜园、猪圈,甚至逼近了低矮的土坯房墙根。

几户人家的男女老少,十几口人,就堵在采石场那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外。男人大多沉默地蹲在路边,吧嗒吧嗒抽着劣质烟卷,脸色阴沉得像这灰蒙蒙的天。女人们则显得激动得多,围着一个穿着花衬衫、腆着肚子、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中年胖子,七嘴八舌地哭喊着、咒骂着,唾沫星子在浑浊的空气里乱飞。

“张老板!你还有没有良心!我们家的猪圈全埋了!三头猪啊!眼看就要出栏了!全没了!你让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捶胸顿足,声音嘶哑。 “我家的菜地!辛辛苦苦种了一季的菜!全毁了!那是我孙子的学费钱啊!”另一个中年妇女扯着张老板的胳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赔钱!必须赔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不然我们就去县里告你!告你开山把我们家都害了!”一个年轻些的后生梗着脖子,脸红脖子粗地吼道。

被围在中间的胖子,正是石场老板张永贵。他脸上堆着一种圆滑世故的笑,努力想摆脱抓着他胳膊的手,却又不敢太用力,嘴里不停地打着哈哈:“哎呀呀,各位乡亲!各位乡亲!冷静!冷静点嘛!天灾!这是天灾啊!谁也预料不到下这么大的雨,山体它自己滑下来了嘛!怎么能全怪到我们石场头上呢?我们也是受害者啊!损失也大得很!”

“放屁!要不是你们天天炸山放炮,把山都震松了,下点雨能塌成这样?”一个蹲在路边的老汉猛地站起来,烟袋锅子指向滑坡的山体,愤怒地吼道。

“就是!就是!赔钱!别想赖账!”人群的情绪被点燃,再次鼓噪起来。

张永贵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油光的头发也塌下来几缕。他一边应付着群情激愤的村民,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当他看到沿着泥泞小路走来的周砥时,那双被肥肉挤得有些小的眼睛猛地一亮,如同看到了救星,奋力从包围圈里挣脱出来,几步就迎了上去,脸上瞬间堆满了热情得有些夸张的笑容。

“哎呀!周干部!周主任!您可算来了!”张永贵一把握住周砥的手,用力摇晃着,掌心油腻腻的汗蹭了周砥一手,“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您来主持公道啊!您看看,您看看!乡亲们这情绪……唉,我理解,损失了东西,心里难受嘛!可这……这也不能不讲道理是不是?天灾啊!”

他凑近周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股浓重的烟味和酒气:“周主任,李乡长那边……都跟您交代清楚了吧?这事儿,还得您多费心,帮忙安抚安抚,压压价。这帮泥腿子,就是看准机会想敲竹杠!您放心,我张永贵不是不懂事的人,该表示的,绝不含糊!”

周砥不动声色地抽回了自己的手,那油腻的触感让他胃里一阵翻涌。他没有看张永贵那张谄媚的笑脸,目光越过他,投向那些愤怒而绝望的村民。他看到了被泥石流冲垮的、歪斜的猪圈栅栏,看到了被掩埋了大半、只剩下几片残叶的菜畦,看到了老人们脸上深刻的愁苦和妇女们哭红的眼睛。这些画面,和几天前暴雨中挣扎的周家坳重叠在一起,刺痛着他的神经。

他没有理会张永贵的暗示,径直走向情绪最激动的人群。他没有高声喝止,只是走到那个头发花白、哭喊着猪没了的老妇人面前,弯下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盖过了周围的嘈杂:“大娘,您家的猪圈,具体埋了多少?猪……都没跑出来?”

老妇人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位看着年轻的干部会先问这个。她看着周砥那双平静却透着疲惫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李卫国式的居高临下,也没有张永贵那种虚假的圆滑,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沉重。她下意识地停止了哭嚎,抽噎着,断断续续地比划着:“全……全埋了!三头啊!都这么大了……圈塌了……跑……跑不及啊……”

周砥点点头,又转向那个喊着菜地是孙子学费的中年妇女:“大姐,菜地损失了多少?种了些什么?大概……能卖多少钱?”

他没有提赔偿,只是平静地询问着具体的损失。一个个问过去,问得很细。被问到的人,起初还带着愤怒和戒备,但在周砥那平静而专注的目光下,情绪竟奇异地稍稍平复了一些,开始诉说自家的损失,数字虽然带着激动下的夸大,但也渐渐有了具体的轮廓。

张永贵在一旁看得有些发急,几次想插话,都被周砥抬手制止了。他只能搓着手,焦躁地看着周砥蹲在泥泞的地头,仔细察看被掩埋的菜地边缘;看着他走到坍塌的猪圈旁,捡起一根断裂的木头掂量;看着他耐心地听着村民七嘴八舌地诉说,偶尔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关键的数字。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石场机器的轰鸣也停了,只剩下山风吹过残破山林的呜咽声。村民们的情绪在周砥这种近乎笨拙的“务实”询问下,渐渐从激烈的对抗转向了疲惫的、带着巨大损失的哀伤和迷茫。他们不再围着张永贵哭骂,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周砥合上那个小小的记事本,本子的硬壳边缘硌着他冰冷的手心。他转过身,看向一直焦躁不安等在一旁的张永贵。张永贵立刻堆起笑容凑上来:“周主任,辛苦辛苦!您看,这情况也摸清了,是不是……可以谈谈解决方案了?”他搓着手,眼神里充满暗示。

周砥没接他的话,目光扫过那些沉默下来的村民,最后落在张永贵脸上,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张老板,损失情况,初步清楚了。乡亲们的诉求,你也听到了。我的意见是,明天上午九点,请张老板,还有受损的这几户当家人,带上地契或者其他能证明损失范围的凭证,一起到乡政府□□接待室。我们坐下来,依据实际损失,参照相关标准,谈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

张永贵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乡政府?还要带凭证?”他有些急了,“周主任,这……这多麻烦啊!就在这儿谈不行吗?何必闹到乡里去?影响多不好!您看,我这边……”他靠近一步,试图再次压低声音。

“就定在乡政府接待室。”周砥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公开透明,有记录,对大家都好。李乡长也要求我们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他刻意加重了“李乡长”三个字。

张永贵脸上的肥肉抽搐了一下,看着周砥那张没什么表情却异常坚定的脸,又看看旁边那些虽然沉默但眼神依旧执拗的村民,知道今天这关是过不去了。他狠狠瞪了周砥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恼怒和被拂了面子的阴鸷,但最终还是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行……行吧!周主任您说了算!明天……明天上午九点,乡政府!”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钻进停在旁边的一辆黑色轿车,发动机发出一阵暴躁的轰鸣,卷起一片尘土,扬长而去。

村民们看着张永贵的车消失在尘土里,又看看站在泥地里的周砥,眼神复杂,有疑惑,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周砥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众人点了点头,便转身沿着来时的泥泞小路,默默地向乡政府方向走去。

夜色像浓墨一样泼洒下来,很快吞噬了他的背影。采石场巨大的、沉默的阴影盘踞在后山,如同蛰伏的怪兽。冷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和枯叶,吹过那片狼藉的滑坡现场,也吹过周砥单薄的衣衫。

乡政府大院里一片寂静,大部分办公室的灯都已熄灭。周砥推开自己办公室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桌上,堆放着几份需要他签字的救灾物资发放清单。他拉开抽屉,里面静静躺着刘志远下午塞给他的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封口随意地折着。

他拿出文件袋,没有立刻打开,只是放在桌面上。月光透过窗户,清冷地洒在文件袋上,也照亮了他摊开的手掌。掌心被那块棱角分明的青石碎块硌出了几个深深的红印,边缘甚至有些破皮。他慢慢松开一直紧握的拳头,那块沾着泥灰的石头无声地滚落在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声。

他拿起那个牛皮纸文件袋,手指捻开封口。里面没有信,只有几张薄薄的纸。他抽出来,借着月光看去,是石料场近期的几份简易进出货单据复印件,字迹有些模糊,显然是仓促间弄来的。

月光如水,流淌在冰冷的办公桌面上,也流淌在那些模糊的数字和单据上。周砥坐在黑暗里,背脊挺得笔直,像一块沉默的石头。只有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和远处青石河永不停歇的低沉水声,陪伴着这无边的寂静。他拿起笔,没有去碰那些物资清单,而是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下午在石场听到的那些具体的损失数字。他拿起笔,笔尖悬在纸页上方,在清冷的月光下,凝滞成一个沉重的顿点。窗外的黑暗浓稠如墨,而桌上那块冰冷的青石碎块,在月光下泛着幽微的光,像一只沉默的眼睛,注视着这间陋室,也注视着即将到来的、更复杂的角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