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 > 第44章 学生·时代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 第44章 学生·时代

作者:半亩方塘219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4:35:07 来源:文学城

精神科的医生建议陈铭生的妈妈住院封闭治疗,等情况略微好转再回辽城。这样,陈铭生和杨昭在西宁有了一个短暂的假期,杨昭早上起床,把靠在墙边上的拐杖递给陈铭生,她一边叠被子,一边的跟陈铭生说:“你上大学的地方是不是在西宁市?青海警官职业学院?对吗?”

陈铭生笑了,“嗯,你怎么知道的?”

“喏。”杨昭指了指被单上一行快被洗掉的字,“这里写的,你带我去逛逛?还有你说的莫家街,红柳烤羊肉。”

“嗯。”

两人在家里磨蹭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出门,杨昭开着车,在西宁的马路上穿行,虽然很多年没回来,陈铭生对路还是很熟悉,七转八拐,两人在马路边上找了一个停车位,下了车,陈铭生指着主路旁边的一个斜坡,“从这里上去就是。”杨昭抬眼看到路边一个小小的路牌,上面写着:建新巷。

杨昭拉着陈铭生的手,两人沿着斜斜地上坡往上爬,巷子的两边都是一些家属院,下午很多遛娃或者外出行人。

陈铭生穿着假肢走得有些费劲,但他依然眉飞色舞地跟杨昭介绍这这些店铺和老楼,哪家的牛肉汤好吃,哪家的方便面比别人家便宜,哪个很好吃的店铺居然没有了,说着说着就走到了学校的大门口。

学校的大门,看起来很普通,淡蓝色的门头,旁边铺着的大理石上印着金色的大字:青海警官职业学院。今天是周五,正赶上学生离校,校门口很多穿着警服,留着寸头的学生从里面三三两两的出来,带着年轻的面孔,就像当年的陈铭生一样。

远远地,陈铭生看到门口靠着一个发呆的保安,他问杨昭,“你带烟了吗?”

“嗯。”杨昭递给陈铭生。

“我去试试,看看能不能进去。”

陈铭生晃悠过去,递给保安大叔一根烟,给大叔点上,然后很熟练地给自己点上,说了几句话,大叔就笑了,然后拍着陈铭生的肩膀,看起来像是旧友重逢,陈铭生掏出了自己的人民警察证,又指了指远处的杨昭。

最后他跟杨昭摆了摆手,“来,进来吧。”

杨昭跑过去,有点不好意思地跟门卫大叔点了点头,她从侧面揽住了陈铭生的胳膊,“你刚才跟大叔说啥了,他怎么让我们进来的?”

“秘密。”

杨昭笑了,“我有时候觉得你还挺厉害的。”

“不是有时候,是我一直挺厉害的。”陈铭生笑了,他拉着杨昭的手,往校园深处走。

“陈铭生,你真有意思,有时候你脸皮薄的要死,有时候跟谁都能混熟。”

两人往校园深处走,三三两两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教学楼的几间教室亮着灯,作训楼和体育场也是灯火通明。

陈铭生边走便跟杨昭介绍,大学的课程、训练的日常。

陈铭生跟她讲学习、讲生活,也讲严队,那些他们彼此错过的时光,在陈铭生语言的简单勾勒下,渐渐清晰起来。

最后,两人走到了校园的最深处——操场,学校靠着一座山,操场半靠着山地的斜坡,有一些零星的菜地。

陈铭生站在操场边,他想到了很多的往事,那一刻,他的眼睛里出现了温柔,那是有很多故事的人和经历过很多事情的人才会流露出的神态,他笑了,浅浅地。

“怎么了?”杨昭问。

“杨昭,你知道吗?我曾经抱着西瓜在这个操场上跑圈。”

“抱着西瓜?”

“嗯。”陈铭生笑出了声。

“哪来的瓜?”

“我偷的。”陈铭生笑着跟杨昭说自己的偷瓜往事。

杨昭笑了,“你说,严队怎么会跑围墙边上,你被盯上了?”

陈铭生暗暗一笑,“我一直怀疑他是不是在围墙边上撒尿。”

“撒尿?”

“嗯,因为我也想这么干。”

“陈铭生,你可真够坏的。”

“我想来着,我没这么干……”

两人嘻嘻哈哈地笑声被校园的风吹散.

严队的笑脸那么真切地浮现在陈铭生的眼前,他禁不住地想念严队做的饭,想念严队踢他屁股时的臭脸,念想严队出任务把他往后拽的火冒三丈……他很怀念那种有人念着,有人照顾着自己的感觉。

那时候的自己像个羽翼未曾丰满的小鹰,而严队就是他的避风港,也是他的刀枪剑戟,而现在,那张笑脸,只能存在于他的记忆里了……

不知不觉间,他的眼眸似乎充盈着泪水。

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他在心里想:严队,我真的好想你啊。

出了学校的大门,路边有一个卖牦牛酸奶的流动摊位,陈铭生跟杨昭说:“等我一下。”

不一会儿,陈铭生端着一个塑料的小碗走了过来。杨昭看着有些简陋的小碗,“好喝吗?”

陈铭生笑了,“你尝尝看。”

杨昭看到,简陋的塑料小碗里装着半凝固的牦牛老酸奶,酸奶白如凝脂,上面泛着淡黄色的乳清蛋白,陈铭生拿着淡黄色的塑料小勺子,从酸奶中间舀了一勺,送到杨昭嘴边。

一勺下去,浓郁的奶香味伴着厚重绵密的口感,在舌尖慢慢弥散,杨昭忍不住赞叹,“好好吃。”

陈铭生笑了,“我说吧。”然后他一勺一勺把酸奶喂给杨昭喝。

一碗喝完,杨昭有点意犹未尽,“再买两碗?”

“干嘛?”

“带回去喝。”

陈铭生笑了,“不用,满大街都是,都一样好喝。”

“真的。”

“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

说话间,两人开车来到了西宁的莫家街。莫家街在西宁的闹市区,两个人费了一番功夫把车停在闹市区一个商场的停车场,然后步行到达。

傍晚时分,夜市的小摊慢慢躲起来了,小小的街道上热闹非凡,似乎空气中都氤氲着烤羊肉和孜然粉混合的香味。街道上华灯初上,除了卖小吃的摊位,还有很多卖特产的,西北的中药、花茶、民族风的披肩配饰、牛角羊角的装饰品一字排开……

杨昭在一个摊位上,翻看牛角的梳子,梳子打磨的很粗糙,还带着质朴的纹路,杨昭拿起来,在陈铭生头上梳了一下。

“寸头还要梳吗?”

杨昭回答,“这样梳头可以活血,按摩头皮,搞不好还会更聪明。”

“那我不需要了,我已经很聪明了。”陈铭生笑了,“喜欢吗?”

“嗯。”

然后他用熟练地青海话跟摊贩聊天,掏钱包,买下这个梳子。

天色越来越暗,陈铭生带着杨昭来到莫家街尽头的马忠食府,推开皮质的门帘,店内一派繁忙,不同于一般的饭店,这里各种特色的摊位,散布在饭店的四周,中间则摆放着很多的桌子,供食客们吃饭。

杨昭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点单吗?”

“我来吧,你先擦擦手。”陈铭生指着桌上放着的湿巾,然后,转身离开,不多久就端着各种吃的走过来。

青花瓷的大碗里装着牛奶鸡蛋醪糟、淡淡米黄和棕色相间的酿皮……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了一个咕嘟咕嘟冒泡的羊肉砂锅,还有一盘手抓羊肉。远处,烤羊肉串的大叔喊着,“谁的红柳烤肉——”

陈铭生跟大叔摆了摆手,几串烤的金黄还在滋滋冒着油泡泡的红柳烤串就端上了桌,大叔说着青海话,杨昭听不懂,就问:“说的什么?”

“趁热吃。”

杨昭拿起一串像小臂一样长的烤串,淋淋漓漓地落下一串孜然和辣椒粉,杨昭尝了一口,羊肉本身的肉香在炭火的熏陶下被彻底激发出来,醇厚而浓郁;红柳枝在高温下释放出淡雅的清香,带着西北特有的豪放气息,巧妙地中和了羊肉的膻味,为其增添了一抹清新。

“好吃吗?”

“好吃。”杨昭举着烤串,“不仅好吃,还感觉很豪爽。”

陈铭生吃着,“我们西北人就是这么吃肉的,尝尝手抓,蘸点椒盐。”

杨昭拿着筷子,去夹盘子里面的羊排,陈铭生看到,乐了,他用湿巾擦了擦手,“直接用手,不要用筷子。”然后抓起一根羊排有些豪放地蘸了点椒盐,“入乡随俗。”

杨昭有点不好意思,她四周看看,大家都是这样,边吃边聊,杨昭也拿起一根羊排,带着点斯文,啃羊排上的肉。边吃边感慨,“西北的羊肉真的不膻。”

“那必须的。”

陈铭生看着,边吃边乐,然后他从旁边的桌子上,拿了一头大蒜,开始剥皮,“就着蒜吃,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你试试。”

陈铭生递过去一瓣剥得光溜溜的大蒜,杨昭咬了一下口,再配上羊肉,那种滋味,果然妙不可言。

“陈铭生,你是不是经常这么吃,才长这么高这么壮的。”

陈铭生吃了一口羊肉,笑了,“真不是,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羊杂,这么好的羊排,很贵的。”陈铭生笑了,“你知道吗?我第一次敞开了吃羊肉,还是在严队家,那一次,师傅说我是个小狼。”

情节预告:

下一章会写生哥和严队的故事,可能有点小虐哦~

最近大家都是默默地看着不说话,小作者战战兢兢,我继续加油,努力把这个故事写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学生·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