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刚过八点半,手机的闹钟刚响了一两秒,便迅速被人关掉。陈婉清迷迷糊糊睁开眼,额头的刘海翘了起来,头发乱糟糟的。
将头蒙在被子里几秒后,她决绝地一把掀开了被子,直面冬日的寒冷,也让她更加清醒。刚穿好衣服,房门就被敲响,紧接着就是一声询问:“还没起?”
陈婉清拉上羽绒服的拉链,戴上眼镜回道:“起了。”
打开洗脸池的水龙头,即便开的是热水这边,但过了许久都还是冷水,陈婉清不禁叹息一声。
唉,洗脸池这里的水龙头总是放不出热水。
她熟练地拿起漱口杯去了厨房,在那里的清洗池接到了一杯热水。
厨房里陈婉清的妈妈刚热好包子,陈兰芝从下面的碗柜拿出了一个盘子,从散着热气的蒸锅中夹了两个包子。
见陈婉清在厨房洗脸,陈兰芝于是提了一嘴:“不知道洗脸池为什么出不了热水,我之后叫你舅妈来看看。”
陈婉清吐出一口水,闻言轻哼一声,说道:“我从寒假回来你就这样说,这都过去快一个星期了,都还没修好。”
“你舅妈这几天忙,没进城啊,”陈兰芝走去餐厅,招呼沙发上的陈慧婷过来吃饭,后又接着道:“等过几天你舅妈忙过了,就叫她来给我们修修。”
“叫别人来修不行吗?外面门框上贴了那么多电话号码。”陈婉清在心里嘀咕着,外面随便挑一个电话打就叫过来了。
陈兰芝闻言啧啧了两声,大声道:“叫外面的人不要钱吗?洗脸池本来就是小毛病,没必要花那钱嘛。”
说到底还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陈婉清便没再说话。洗完脸后,她又自己拿出碗来,夹了一个包子,又从旁边的锅中拿出一瓶热好的牛奶。
陈兰芝看她碗里的东西,问道:“你就吃这么多?”
她回来这一个星期,不管早上吃什么吃多少,她妈妈永远是这句话。陈婉清都快听起茧子了,于是随口答道:“减肥。”
一听到减肥,陈兰芝就来了精神,连忙应和着说:“减肥好啊,但我觉得你再瘦五六斤就行了,太瘦了对身体不好。”
陈婉清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她一米六的身高,53公斤,她认为这个体重不瘦不重,刚刚好。
可她妈妈就觉得她要瘦到一百以下才行,说什么女人体重不能过百,不然说出去都要被人笑话。
呵呵……
陈婉清对此表示不理解也不尊重,只要身体没病,管人家多重?还被人笑话,每个人乱事那么多,哪有空笑话你?
一个包子还没有吃完,陈婉清就又听到刺耳的喊声:“陈慧婷,还不快来把你的书装进书包!”
陈慧婷便三两口将剩下的包子吞入口中,然后去收拾她比陈婉清头发还乱的书包。
陈婉清今年大三,妹妹陈慧婷今年三年级,现在正是寒假,在许多人都已开始享受美好的寒假时光时,可怜的小学生还要去上辅导班。
陈婉清小学初中都在乡下读,那里没什么辅导班,所以她到高中才开始补课,在小学初中阶段躲过一劫,现在看向陈慧婷的眼中都是怜悯。
陈慧婷的成绩不算好,在她们班上只能算中等,英语又特别差,这点和陈婉清很像。
陈兰芝前些日子从朋友那里得知附近的一个辅导机构教的还可以,所以就给陈慧婷报了名,今日是去试听,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英语,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数学。
吞下最后一口牛奶,陈慧婷就背上了小书包,出门前还对陈婉清甜甜地说了句:“拜拜!”
“拜拜!”陈婉清没什么表情地招了招手,随后起身捡了碗筷去清洗。
将厨房整理好后,陈婉清便回了自己卧室。先是将厚厚的窗帘拉开,虽说外面没有阳光,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好的。
床上除了厚被子和衣物外,还有几本十分厚的书本,都是备考教资用的上的书。这个卧室没有多大,一共十二平方米,放进两米的床还有床头柜,一边又有衣柜,便连一个书桌的位置都没了。
所以陈婉清只好买了个床上书桌,坐在床上学习。
拿起书感受到它的重量,陈婉清又忍不住叹息一声,视线一移就看见另外几本书。她心中感叹,这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要背的内容非常多,又枯燥无味,陈婉清背了半小时就忍不住打开了手机,刷起了搞笑视频。
笑了十几分钟,看了眼时间,陈婉清便认命地重新拾起书本,又钻入无聊的学习中。
她对教师这个职业不感兴趣,日后也不打算从事教师这个职业。
奈何她妈妈一直在她耳边嚷嚷,让她一定要考个教师资格证,说就算她以后不当老师,那考个证也没什么呀。多个证多条出路嘛,刚好陈婉清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不专业对口吗?
没办法,陈婉清架不住她妈妈日日在她耳边唠叨,于是大三上学期开学时,花钱在网上买了学习资料,结果寒假放假才第一次打开书本,而两个月后就是考试了。
陈婉清只好一边学习,一边在心中祈祷两个月后的考试能过。
刚放下手机,房门的门把就被人按了按,结果没有打开,于是外面又传来陈兰芝有些恼火的声音:“怎么又把门锁上了?快打开!”
陈婉清重重呼出一口气,而后抬开床上小书桌,下床去开了门:“干嘛?”
陈兰芝也不进去,就在门口道:“我马上要回你婆婆家一趟,待会儿你去接你妹妹,然后中午你随便做点吧,下午时候也记得接送你妹妹。”
“你回去打牌啊?”陈婉清不用细想就知道她妈妈回去做什么。
陈兰芝倒也没遮掩,点了点头应道:“你张嬢嬢她们喊我呢。反正晚上你小姨要进城,到时候我搭她的车就回来了。”
自从家里在县城购置了房子,陈兰芝就时常坐公交回乡下打牌。从县城到乡下,中途不用换乘,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车票六元。陈兰芝打牌的瘾头很大,总念叨着和城里的人打牌,远不如和乡下的牌友打来得畅快。
之前要照顾陈慧婷,陈兰芝便回不了乡下,如今陈婉清回来了,自然没了那么多顾虑。
陈婉清对此早已见怪不怪,点了点头说:“知道了。”说完就关上了房门,心中也有了一窝火。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便到了去接陈慧婷的时间。从她家走到辅导机构大概要十几分钟,陈婉清提前了半个小时出门。
大门是密码锁,不用每次出去都要想带没带钥匙。可与密码锁不符的是,大门边上贴满了电话,不是做家政的就是修东西的。
前段时间,她妈妈突然发现放在门框上的钥匙不见了,连夜给她爸爸打了个电话,一天后她爸爸开车回家,一起找了家换锁的店,把门锁换成了指纹密码锁。
小区不大,绿化也没多少,毕竟是安置附近拆迁户的,可惜她家不是拆迁户,只是从拆迁户手中买下了这套房子。
点开她妈妈发给她的定位,一路顺着导航走,陈婉清还时不时就看一眼,看看自己有没有走错,她今日也是第一次去。
好在那个辅导机构不难找,就在中心小学的对面,挂了个大大的招牌。陈婉清打量着,心想看起来比她之前的辅导班靠谱多了。
上了二楼等了一会儿,一些家长便在教室门口排起了队。陈婉清没去排队,她靠在墙上慢慢等着,反正总会到她妹妹,何必去那里傻站着。
门口堵了许多人,陈婉清看不见门口的英语老师,但听声音是个年轻的女生。每有学生离开前,老师都会用英语询问课上教过的内容,随后又耐心地逐个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上的表现。
陈婉清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便若无其事地收回了视线,继续沉浸在手机中,安静地等待着。
等到门口的三十多个家长还剩几个时,陈婉清终于肯挪动脚步,缓缓走向教室。可刚站定,她的视线就黏在了门口的英语老师上。
陈婉清仔细看着,同时不停地搜刮着脑海的记忆,最后发现英语老师与她记忆中的那人完美重合。
她开始紧张起来,手中的手机怎么拿都不对劲,干脆揣进兜里。
陈婉清不敢直直看着英语老师,只敢时不时瞥一眼,脑中也正经历头脑风暴。
她翻来覆去地琢磨:到底要怎样既友好又自然地跟妹妹的老师打招呼呢?要是直接喊出老师的名字,万一老师早就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那得多尴尬啊!
只是在心里设想一下那个场面,陈婉清就尴尬得头皮发麻,下意识抬手用力抹了一把脸。
等放下手,她才惊觉前面只剩下两个人在排队了。一瞬间,她感觉自己心里有只疯狂尖叫的土拨鼠,不停嚷嚷着“怎么办”。
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陈婉清赶忙使出她屡试不爽的“绝招”——低头看手机。
以前在路上偶遇关系一般的同学,她就靠这招巧妙化解不少尴尬时刻,效果堪称一绝。
手机屏幕上的短视频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闪过,可陈婉清哪有心思看,手指机械地滑动着,眼睛都没来得及聚焦,视频就被划走了。
没一会儿,又有一个家长和老师交流完离开。
陈婉清下意识往前挪了一步,视线里率先闯入了简千雪的靴子。她心一横,抬起头来,正准备佯装诧异,却发现简千雪满脸都是毫不掩饰的惊讶。
“陈婉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