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逆臣 >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家族

逆臣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家族

作者:朱颜辞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6 04:16:01 来源:文学城

天龙显身吃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关外,不过四五日的时间,就传到了京中。

皇帝白耀听到这个传闻,气得在朝堂大骂一众官员,众人皆是俯身跪地,胆战心惊,不敢开口。

倒是肃王一脸幸灾乐祸,拢了拢衣袖大声回到“皇上息怒,依臣来看,此事倒是怪不得他们。皇上先前不是已经派了闻人丞相前去,此事他该最清楚。”

“臣弟提醒的是。”白耀看了看地下跪着的人,抬抬手,似有些疲惫地说道“行了,都起来吧,发生这么大的事,闻人丞相那边可有消息?”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敢抬头。

“怎么,你们一个个不都表示自己忠心耿耿,此时竟连一句真话都不敢说吗?”

“回皇上。闻人丞相他,他没在关外。”

“什么?”白耀震惊不已,“陈大人,朕命你秉明一切,否则,朕砍了你的脑袋。”

“皇上饶命,臣,臣也是前几日才知道,闻人丞相并没有如约前往关外,而是,而是去了太渊城。”

“太渊城?他去找徐大人?”

“正是。”

白耀听他这一说,脸色神情倒是缓和了些“说起来倒也怪不得他,毕竟两人才成婚就要分割两地,徐大人此行也不容易,丞相担心也是情理之中。只是他到底该提前给朕说一声。宋大人,关外如今是何情形?”

“回皇上,今早刚接到密报,李将军已经在着手调查,臣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天龙一事皇上也不必太担忧,神鬼之说都是虚妄之说,当不得真。想必是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想借此扰乱民心。”

“宋大人言之有理,传朕命令,让李显全力调查此事,五日之后还没有结果,重罚。”

肃王笑了笑没说话,他料到白耀会袒护闻人铖,却没想到做的如此明显。看样子,皇上对闻人铖这枚棋子很是满意。

退朝之后,白耀没有回寝宫,而是径直乘坐马车去了太傅家里。这位老太傅是先皇最信任的人,也是他辅佐白耀坐上了帝王之位,但之后他就隐居府中再不见客。

白耀在门外等了许久,这才看见大门缓缓打开“让皇上久等了,请。”

太傅已年过八旬,操劳一生,身体虚弱,此时正靠在榻上小憩。听到有人进来,微微抬眼,恍惚间见着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张牙舞爪的扑过来,双眼流着鲜血,嘴里喊着“还我皇位,血债血偿。”

这一吓,整个人瞬间清醒了,慌忙起身拜倒“莫来了,莫来找我,我也时日无多了,他日定会到地下去向你赔罪。”

白耀正好看到这一幕,也是吓了一跳,忙过去将人扶起来“老师,快些起来,您这是怎么了。”

老太傅抬起头,透过凌乱的头发这才看清楚,面前站着的分明是皇上,整个人顿时松了口气,由他将自己拉起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方才睡得沉了些,没能亲自迎接,还请皇上恕罪。”

“老师哪里的话。来人,还不快给老太傅拿一块热毛巾。”

两人坐定,又喝了热茶后,老太傅彻底清醒过来,想起梦中的那一幕,仍不免忧心忡忡“皇上今日怎么有空过俩,朝中一切可还好?”

“让老师担忧了,朝中一切都好,只是没有老师在身边辅佐,朕做决策需得反复斟酌。”

老太傅露出欣慰的笑容“臣老了,终有一日要归于尘土的,往后要靠皇上自己了。治理天下并非易事,皇上莫要太过操劳。”

不知为何,他的话让白耀心头堵的慌。自己是一步步当上了帝位,但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人却在一个个离开。

“老师的话,朕谨记在心。”

“肃王他跟皇上可还好?”

白耀苦笑道“他一直是那个样子,对朕也总是不愿亲近。朕记得他小时候并如此,一切都从朕当了皇上之后开始改变了。”

“皇上受苦了。”

“老师您这话倒是新鲜,朕是皇上。”

老太傅点点头“老臣知道,但皇上这个身份也不轻松,您对外不好说,在老臣这里是可以适当放松些。”

白耀听后当场愣住,还是老太傅提醒他茶快凉了这才回过神来,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多谢老师。”

两人又寒暄了片刻,白耀提到了册封皇后的事情“朕登基以来,皇后之位一直空着,眼下形势不稳,朕也不知当不当此时立皇后。”

“皇上到了这个年纪,也是该考虑册封皇后的事情,后宫有了主人,皇上才好安心处理国事。不知皇上可有了人选?”

白耀微微低头“徐大人家的大姑娘,您看如何?”

“徐大姑娘?臣倒是有些印象,不过比起来,臣认为二姑娘或许更合适。”

“如此说来,老师也觉得朕的决定是对的?”

老太傅点点头“徐老大人身为史官,身份地位自是不必怀疑。加之徐老大人一事虽还未查清楚,但他也算是为大兴而死,皇上册封徐家姑娘为皇后,更彰显了皇上的胸怀和仁义,是一步好棋。”

听到这句话,白耀脸色微变“老师,您是否觉得朕现在变成了一个利用他人的伪君子。”

“皇上都是为了大兴。”

“既如此,就依老师所言,朕册封徐家二姑娘为皇后。”

入了冬,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太渊城的风吹起来像刀子在脸上刮。徐逢缘别的不怕,就怕冷。一到晚上整宿整宿睡不着。

闻人铖特地命人准备了好几个暖手炉,可都没有用。没办法,他决定自己亲自给她暖和算了。

到了晚上,徐逢缘正准备躺下,就看到闻人铖大大咧咧走了进来,一到床边就要脱衣服,吓得她一激灵“大人,大人使不得呀。”

“你怕冷,我帮你捂一捂。”

“不必了不必了,我这好几个暖手炉子,兴许一会儿就......”话没说完,闻人铖已经坐在了她身边“你过来些,我帮你暖被窝,放心,等你睡着我就会走。”

看着闻人铖真诚的眼神,她信了,慢慢靠过去。“大人果真很暖和。”

“你平日东奔西跑,怕也没有好好修养过,身子自然差一些。”

安静的屋子里,气温明显在上升。为了避免尴尬,徐逢缘不得不找话和他聊“大人冬天不怕冷吗?我见着你穿的很少,可身子还是热火的。”

“不冷。”比起那些年在阴冷潮湿的暗室里,冬天这点冷算什么。

又沉默了片刻,徐逢缘问道“那大人,你以前冬天也都不用炭火吗?”

“在你来之前,没有。”

“那,我大姐姐......”

闻人铖将被子拢紧,让怀里的人靠近些“你是想问我对你大姐有没有感情?没有,当初你爹爹带着徐大姑娘去宫中,我见到他头上戴着的蝴蝶发钗,便以为......罢了,幸好我没有认错人。”

“蝴蝶发钗?那是我小时候送给大姐的,当时因为要随四方师父出门,便将发钗送给了姐姐做念想。那大人为何会认识这枚发钗?”

想起他之前的欲言又止,徐逢缘猜到了什么“莫非你是小时候那个小书童?”

“若我说是,你可高兴?”

“如果真的是你就太好了。”徐逢缘变得很兴奋,将被子掀开一角抓住他的双手“这些年我一直在打听你的下落,那时候走的太匆忙,也没给你留下一个信息,我还以为你早就离开京中了,没想到你如今这般出息了,竟成了大兴朝的丞相。”

闻人铖被她的热情打动,回手握住她的双手“我还以为你早就忘记我了,不过对我来说,最高兴的事是又遇见了你,还如愿以偿。”

徐逢缘察觉过来,顿时红了脸,想抽回自己的手却发现怎么也拉不动。两人此时的距离十分近,她想往后退一避一下都做不到。

“我想睡觉了,还请大人先回去吧。”

“你睡吧,我就在旁边看着。”

“可你不是说你不会留下来吗?”

闻人铖面不改色“那是之前说的,现在不作数了。”

见她半天没说话,又接着说道“关外出了些事,明日一早我便要离开,就想多陪你片刻。”

这个理由让徐逢缘无法反驳,只得答应下来。缩回被子里去的时候,看到了他清瘦的侧脸,想起小时候初见他时的情景,心里有些不忍。

“你这些年是如何过来的。”

“很难熬,但心中想着要见的那个人,便觉得都可以忍受。一个人,一杯酒,便是一天,便是一年。”

徐逢缘眼眶微微泛红,身子往他那边靠了靠“大人,今年会不一样的,我陪你一起过年关。”

“好,我记着。等我处理完关外的事,我便回家陪你过年。”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徐逢缘微微打了个盹,醒来时发现闻人铖靠在一边睡着了,细长的睫毛微微颤抖,整个人看起来安静又可爱。

她在一旁偷偷看了一会儿,便轻轻起身来到书桌前,犹豫再三还是打开了那卷密史。

其实在之前四方师父就提过,大兴密卷关乎的并不是皇家的密史,而是关于创建大兴朝的四大家族的秘密。大兴朝创建初期,各方混战,先皇白溟知道仅凭他自身的能力,无法一统天下,便亲自前去游说,后来,终于说服当时四大家族。

他们各派出了一人跟随白溟,从南到北征战四方,不过两年时间就迅速收复各方势力,第三年开年,白溟称帝,建立了大兴朝。之后更是一路扩张,边界版图越来越大。

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所有始料未及。

备受尊崇的四大家族,竟先后传出叛变的消息,白溟为了天下安稳命人平叛,一年之后,四大家族逐一消失,死的死,伤的伤,再不复当年的风光。

当时四方师父讲到这一段,脸上总是带着哀伤,他看着京中的方向,淡淡说道“不知道白帝午夜梦回之时,可有过悔恨。”

如今这册秘史就在手里,徐逢缘确实很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白帝又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拿回密史。

挑了挑灯芯,她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行血红的字“奸臣难制,誓死以清君侧。”后面的落款,是叶无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