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85章 第 85 章

能工巧匠(工) 第85章 第 85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与李仙工和李绒已经把事情说定,在等杨家的大人——老爷子杨英,登门正式来说此事之前。

三人闲坐着,又闲聊了些其他的来打发时间。

李仙工虽说很满意杨绦做他大女婿,但还是在意杨谦看上其他女子,而要和他大女儿退婚的事情。

“绦小子,你那大哥,喜欢上的是哪家女子呢?昨晚听络络说,她在码头上看见了你大哥,似乎是出远门去了?”

“是此次主持杭州府院试的学政大人家的小姐。

现在是在和李姨父您说起这事,所以小子并不担心会传了出去,有碍柳大人和柳小姐的声誉,或者惹出其他什么事情。”

杨绦隐晦地暗示过杨谦和柳小姐的事情不宜宣扬,否则容易招祸之后,就又继续说:

“柳大人尽职为朝廷选育人才,在院试之后,就召见了几个秀才,大哥他就是其中一个。

或许是柳大人见我大哥心性不错,学识也不差,又聊得投机,之后就又召见了他两次。这一来二去,或许就与柳小姐有了交集。”

“大哥他和柳小姐两人,多半也是互通了心意的。而且柳大人也将大哥他收作了学生,带在身边教导。”

李绒听了杨绦的话,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这杨绦说话还真是滴水不漏,顾全了双方的名声。

要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杨谦和柳依依两人,是这样相识的呢!

李绒上辈子没有与柳依依见过面,也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女子出现过。

不过她死后看过《贱籍首辅》的话本子,也就知道了这个女二柳依依,与杨谦的(单方面)初次相见是在院试榜下,柳依依对杨谦一见钟情!

这才有了之后的召见秀才,提出收杨谦为徒等事。

‘杨谦那张平平无奇的相貌,有什么可一见钟情的?’李绒心道。

不过又一想:‘或许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富家小姐偏爱穷书生,世家公子更爱草根女吧?’

“柳大人原本是院试的公务一了结,就要离杭进京的,不过因大哥拜师的事情,才又盘桓了几日。”

杨绦遮掩去了一些,说:

“最近家里忙着置办拜师礼品,之后又是拜师、又是办拜师宴。

等终于都完事了,又连夜急急忙忙地收拾好包袱,赶紧随柳大人一道乘船进京去了。”

‘真是和话本子里写的,不一样了……’李绒心想。

上辈子她虽不知道,话本子里却是写了这事的。

……

在话本子里,今年元宵灯会时,杨谦和李络情愫初生。之后在院试前,李络又与杨谦一起和他那些学院同窗交流讨论,多了很多的相处时间。

紧接着,又是院试前杨谦断折手腕,李络找来神医林鹊治好了他的手腕。

再又有,直到后年杨谦重考院试的期间,李络一直鼓励着杨谦。

两人相处日久,感情是很深了的,可说已经情根深种。

现在想到了这里,李绒就为自己之前竟然觉得,上辈子她撞见两人搂抱时、觉得两人尚处于情愫未明状态的事情,而骂自己一句:真是太蠢了!

上辈子时和话本子里,杨谦都为了李络拒绝了柳依依的示爱,拒绝了拜柳丛征为师,就为了不和李络分开,那还能是情愫未明?!

‘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骂自己蠢,也没必要了。’

说句题外话,李绒觉得,杨谦上辈子没能一举考上秀才,就是因为李络经常去找杨谦玩,后来院试前更是掺和进杨谦与同窗间的交流里去,打扰了杨谦读书备考。

再还有,杨谦断手腕这事,未必就没有李络的原因。

那韩世潜本来就不满杨谦蹭吃蹭喝了,杨谦却还带了一个李络,一起去蹭吃蹭喝,这不是更让他愤怒吗?

若只是他们同窗之间,说不得还闹不到最后推搡打架的地步,杨谦也不会意外折了手腕。

看看这一辈子,没有李络在中间搅和,杨谦得以专心备考,放旬假也没放松,这不就一举考中秀才了吗?

言归正传,上辈子她死的早,没亲眼看见后续。

但在话本子里,杨谦和柳依依的交集,并没有因杨谦拒绝柳依依的示爱,拒绝拜柳大人为师而终止。

不然就柳依依那点戏份,哪里够叫做女二呢?

后来杨谦入了官场时,又还与柳家和柳依依,有许多纠缠。

当然,也只是给两人增添了吃醋的油头,为他们的婚后生活增添了情趣。

不过从这辈子看来,现在已经和既定轨迹大不相同了,应该是不会再发生那些剧情了的。

‘真是变得不一样了。’

如今杨谦一次就考中秀才,又拜了柳丛征为师,多半也是要和女二柳依依结为夫妻的。

而李络,就算是在杨谦临走前,竟然离奇地赶上了!却也被杨绦三两句就给训跑了,都没能给给杨谦和柳依依之间制造一点波折。

这会儿,李绒想起昨天晚饭时,李络说看见杨谦像是要离家远行,结果被爹知道了她去码头玩耍。

然后一顿训斥,结果李络委屈兮兮地说:‘杨二哥已经狠狠地骂过我了,结果爹你还骂我!’

李绒觉着身上直起鸡皮疙瘩,立即回过神来,听另两人说话。

……

杨绦真真假假地解释过,又道歉:“本来今日这事,应该是由我大哥来说,并且赔礼道歉的。

不过一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是既然有婚约者是我和绒姐了,其实更应该由我来这一趟。”

李仙工‘嗯’了一声,“杨谦不来还更好,免了一场尴尬,我也不差他的赔礼道歉。”

顾及到眼前杨绦的面子,李仙工终究是没有再讽刺几句杨谦,像是他攀权附贵、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等。

“对了,刚才放在一边的钟二叔托我的事情……”李仙工想起来了,“是钟二叔托我问你,不知道他能否私用那段染的手艺?”

杨绦适应新身份,那是真快!

“以后我和钟二叔也是亲戚了,一家人说什么见外话!若有其他布商找到钟二叔染线,他尽管接下就是,他不赚这钱,其他人家也会赚这钱。”

“与其让外人赚了去,还不如钟二叔这个自家人赚呢!”

“哈哈哈!你个绦小子就是会说话!那好,我就这么去回复他了。”李仙工和钟二叔真是宛如亲兄弟,杨绦一口一个钟二叔是‘自家人’,说得他的心里真舒坦!

李绒在一旁看着,也学习着杨绦的说话方式和语气,打算学来后也用到做生意中去。

杨绦通过李绒,和钟二叔有约定,每季新款布匹所用彩线,得给他保密一个月。之后他再接其他人的彩线生意,即便是和他的彩线一样颜色也没关系。

不过因为之前的‘段染’是他出的思路,钟二叔顶多就是根据吩咐实践出来,想要私用,还是要给他说一声的。

“不过眼下来说,钟二叔应该是没精力,去给其他布行染线了的。”

既然说到染线上的事情了,杨绦就转头,对李绒说起冬季新布的事情来:“绒姐,你刚才说应该筹备推出冬季新布了,这说得没错。”

李绒听到杨绦的话,立即就想起她说这话时的前后情景。

心底不由地就羞窘起来,眼睫也不自禁地慌张眨动,但语气故作镇定无波:“哦?有主意了?”

李仙工就坐镇在对面,还是要表现得端庄沉稳些才好。

所以杨绦虽然看破了李绒的羞窘,也忍着没有逗她,很正经地谈起正事来:“是的,有主意了。”

杨绦心中一转,又在未来岳父面前,表现了一把:

“其实早在秋季新布推出之时,我便有了主意。毕竟做生意,提前半年、一两年,更甚至三五年,心中就该有成算了。

如此一来,若是遇到突发意外了,才能尽快地拿出解决方法来。”

李仙工听了,果然称赞:“绦小子说的很在理。虽然你年纪不大,但行事却沉稳有远见,这很好。”

绒囡儿的未来夫婿不是一个毛头小子,而是心有成算的,就不必担心有今日没明天,不会跟着担心受怕,这难道不好吗?

李绒:“……”好吧,也不算是说错了。

只不过旁人也就是没见着,杨绦他幼稚地逗人的时候,那是卖乖耍赖、没脸没皮、卖弄美色……这哪里沉稳了?

“李姨父您过誉了。”杨绦谦虚过,又和李绒说起正事来。

“关于彩线,依旧是和秋季一样的段染渐变彩线,但颜色变成墨黑色和正红色,线呢也要变成粗棉线——冬季还是得厚棉布才行。”

“到时候,绒姐你就去和钟二叔说一句,就按照秋季的法子染线。”

合作已经这么久,也多次证明,杨绦在布匹样式上的奇思妙想,是一次都没有错过。

但这次李绒还是很好奇:“依旧还是段染渐变彩线?只是换了个颜色而已,那和秋季的两款新布,不就重复了吗?”

“当然不会重复。”杨绦摇摇头,“同样的段染渐变彩线,只要在牵经和织纬时,做出相应变化,就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花样效果。”

“比如……”杨绦小小卖了一个关子,“等以后再告诉绒姐!”

“哦,还有一点,这次一匹布的彩线用量又得增加,以前是一半,现在是三份纱线之中两份是彩线。”

“……好吧,反正彩线用得越多,我一匹布赚的钱也越多,才懒得管你呢!”李绒虽然还是好奇,但偏不去求杨绦告诉她!

反正银钱不会少了她的,最迟再有差不多半个月,就要开织新布了,到时不愁不知道新布的样式。

“因为冬月初一就要正式推出两款冬季新布,依旧是和去年一样,先出黑色款,红色款在腊月时做为春节特别款推出。

那么,最迟本月月中的时候就要开织,还得劳烦绒姐这边尽快供上彩线了。”

这次的冬季新款,杨绦这么晚才开始筹备――据正式推出不足一月。一是因为之前确实是忙,杨绦没有早早就筹划起来。

二是因为,已经有其他布行,开始跟上了他们的节奏,盯着他们剽窃样式了。

反正彩线只是换个色,布匹织造起来又和秋季的几乎一样简单快速。那晚点开始筹备,也来得及,而且还能拖得一些布行转开眼。

做生意贵在神速,他心中有数、拖得起,其他一些大布行可耗不起,他们体量大,多耗一天就得少赚一大笔。

一旦他们转织寻常布匹之后,再想仿织他的新款布匹,这反应就要慢上至少半月。

等这半月过去,那些布行再来仿织他的冬季新款布匹,织完之后就只能一如既往地运去外地卖了。

李绒不知道杨绦心里的谋算,“放心吧,段染彩线这技艺,钟二叔已经驾轻就熟。给他十天左右,染出第一批彩线来供工匠织造,没有丝毫问题。”

已经吊了一会儿李绒的胃口了,杨绦又说回了冬季新款布的样式。

“绒姐,要不我还是告诉你,冬季新款布匹的样式吧?”

“哼,我不稀罕知道了!”李绒头一转,哼声里很有骨气。

杨绦笑嘻嘻的:“可是,我就想要告诉绒姐。”

“既然你这么想说,那就说罢!”李绒嘴上不情不愿,可神情间已经表露出期待之色了。

坐在一旁的李仙工:“……”

明明两个人平时都很稳重,怎么凑在一起,就成小孩子脾气了呢?

这斗嘴斗得,真跟小孩子吵架似的了。

算了算了,这或许就是年轻人之间的情趣罢。

……

“冬季的两款新布,我打算像秋季的两款一样牵经,把染色段尽量对齐,但是,所有经线都用彩线来牵。

而织纬的话,也依旧像秋季那样对准了,从经线染色段下端开始用彩线织纬。但是,左右对齐的程度,会有所偏斜……”

“秋季织出来的最后花纹,总体来说是正方格子,而冬季新布织出来的,则是菱形格子。”

用更准确的说法,是平行四边形。

杨绦:“因为经线全是用段染彩线牵的,那么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原色底布与彩色菱格形成两者之间,整体来看是基本等宽的间隔条纹。”

李绒织了这么久的布,既定几种彩线搭配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她比一般人更容易想象得出来。

“但是!细看彩色条纹,却会有一浓一淡、一浅一深的菱形格子,二者间隔排列的区别。”

杨绦赞赏地点点头,“对,绒姐脑子转得真快!就如绒姐所说,彩色条纹是由浓淡两种的菱格组成。”

“而且!”李绒眼睛陡然一亮,“而且,因为是段染渐变彩线,和秋季两款布的格子一样,浓淡两种菱格的内部,还会另有变化!”

杨绦再次点头:“对,没错,我仔细地推敲过了,两种菱格的颜色不管是浓或淡,总体看起来会是里外菱格,层层相套又层层相交。

其变化韵律之感,相比秋季两款布,只强不弱!”

李仙工到底是专业染色匠,“虽现在常常说‘皂吏’,把黑色布匹说成是下等人和平民百姓才穿的,

但也是要看布匹样式的,权贵富豪之中,也有不少酷爱穿黑衣。

而且在更早的时候,黑色就像现在的明黄色一般,都是皇室帝王之色。”

李绒:“没错,黑色和红色,本就是很好看的颜色。而且因为彩线是渐变段染的,最后就会如同水墨画,与彩墨画……”

李绒已经亲眼看过秋季的‘霜叶花’和‘黄叶地’,是何等漂亮了。

现在就更能想象出,这次的浓淡水墨和彩墨一般的新布,会是何等惊艳……

很好,她年前赚足一百两银子存款的目标,已经稳稳的了!

杨绦又确认了价钱:“依旧是段染彩线,那一锭线的价钱也是原价,十七文钱一锭,没问题吧?”

李绒依旧是一锭赚三文钱,“没问题。”

“还和以前一样,过两天我就会把黑色的样品彩线,拿来给你看过,满意了就开始大量染线。”

“好的,就这样。”

……

巳时末,老爷子提着厚礼到了李家。

看到杨绦和李仙工,在和和气气地聊着天,老爷子就知道,事情应该是成了大半了。

在老爷子心中,他的大孙子是最重要的。

为了大孙子的仕途,为了让他大孙子能够再无顾虑,他愿意放下身段,好声好气地说话,甚至给李仙工赔礼道歉也行。

不过李仙工看在杨绦的面子上,也没对老爷子摆架子,没为难他。

老爷子他们以后要进京长住,绒囡儿不必看老爷子的脸色过日子。但是,老爷子毕竟是杨绦的亲爷爷,今日若真闹起来,杨绦夹在中间不好办。

“……所以啊,这情之一字啊最是难测,谦儿和绒姐儿也是没缘分。”老爷子和和气气道。

以前从来没正经地称呼过李绒,现在也称一声‘绒姐儿’了。

“绦小子实在深得我心,看来他和绒囡儿,也是天定良缘啊。”李仙工也说。

以前老爷子看李绒是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如今李绒成了他的二孙媳之后,他立即就觉得她竟顺眼了不少。

“绒姐儿勤劳能干,里里外外的活儿都是一把好手,织布、赚钱也都比一般女子强得多。我家老二能娶了绒姐儿,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老爷子吹捧了李绒,于是李仙工也吹捧起杨绦来:“绦小子长得周正漂亮,一言一行都周到妥帖,做生意赚钱这事上,也是天赋异禀。能有绦小子这个未来女婿,也是我家的三生之幸啊!”

事情已经言明,双方也都吹捧过一遍了。

老爷子为了将事情彻底定下来,免得日后有变,又说:“我们上积善坊之中,有个有名的王媒婆,我让老二他娘明日就去请她,让她择一个吉日过来说亲?”

三十两银子买的金簪都已经送了,对于杨家其他人,他心里还是有气的,但为了绦小子,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

李仙工也不拿乔,“可以,等王媒婆上门时,我也会在家接待她的。”

于是事情就此说定了。

第二日,李桃花便提着礼物去找了王媒婆。

这种两家已经说好,只需媒婆去跑几趟腿,就能得到一份媒人钱的事情,王媒婆再乐意不过。

刚好第二天十月初八,就是一个宜说亲的成双吉日,王媒婆穿得喜气洋洋地,提着象征吉祥的几样礼物,登了李家门。

杨李两家本就是已经说好了的,王媒婆满嘴的好话,又把杨家和杨绦给吹了个天花乱坠!

像是:‘杨家新鲜出炉一个秀才,那也是书香人家!’,‘那杨绦人称绦公子,外面不知多少姑娘等着嫁他呢!’,‘那杨绦会挣钱,嫁过去以后吃香喝辣、奴仆成群不是问题!’……

到最后,杨绦和李绒的事情,自然是圆满成功了。

王媒婆从李家也得了一份谢礼,在给杨家回话时,又给李家和李绒也说了好话。

像是:‘李家家境殷实,陪嫁肯定不会少!’,‘李家姑娘长得那叫一个明艳漂亮,怕是被说亲的媒人踏破了门槛!’,‘李家姑娘女红、厨艺、织布、纺线……总之样样都会,再能干不过了!’……

哪怕王媒婆已经知道了,杨李两家是二十几年的老交情,必然是知根知底的。

但她作为一个有名的媒婆,可得把事情办得热闹喜庆啊,这样大家才都乐呵呵的嘛。

李桃花掌管的是每月八百文(之前涨了三百文)的家里吃喝开销,所以请媒婆说媒的钱,是老爷子给的。

事情办妥了,正打算让杨谚给杨谦写信寄去,老爷子心里就很高兴。

于是一高兴了,老爷子就难得大方一次,给了王媒婆六钱银子的媒人钱。

王媒婆高高兴兴地接了媒人钱,第二日又拿了杨绦和李绒的庚帖八字,去城隍山上的宝成寺合了八字。

两家诚心结亲,那自然是没有任何妨碍的,给两人合出了一个天作之合。

这一趟,老爷子又付了杨媒婆八十文的脚程钱

之后王媒婆又替杨家走了一趟,和杨温一起去李家。

给李绒下了一套金饰头面,以及礼饼一担、海味一担、鸡鸭鹅各两对、猪肉四斤等等其他的聘礼,并送去了聘书和记录聘礼的礼书。

李家也依礼回了茶叶、生果和巾帕、长裤和鞋等礼。

这一趟是下聘过大礼,杨媒婆又得了六钱银子的茶水钱。

至此,就算是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和纳征,以及下聘书、送礼书这‘二书四礼’。

之后就只剩下‘请期’、‘亲迎’和递婚书了。

不过因为杨绦现在只十三岁,他的兄长杨谦也还没成亲,他不好越过去。

于是两家商定,等到杨绦十六岁成丁之后,再继续后面的请期议亲。

三年之后才能正式成亲这事,李家和李绒都很乐意。

不像之前什么名分都没有定下,这次三书六礼都已经走完‘二书四礼’,亲事已经是彻底定下了。

不再是没有底气、没有盼头的空等,李家那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女子二十岁出嫁的不多,但也不至于没有,如果是男方的缘故,那就更没什么关系了。

李绒想着,这样一来,她就能多赚几年钱了。

万一,如果最后杨绦也悔婚了,她还能白得他一支金簪,和那一套金饰头面的聘礼呢!

不过若是杨绦知道李绒的想法,恐怕会说:“我耍尽心计才弄到手的媳妇儿,就没想着再换一个。盼着我悔婚?别妄想了。”

本章是双更合一

富家小姐偏爱穷书生,世家公子更爱‘草根女’。原女二柳依依和原男主杨谦在一起了,那么原女主李络,本渣就在给她配一个低配版(高亮)世家公子男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章 第 8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