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82章 第 82 章

能工巧匠(工) 第82章 第 82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以杨谦现在和李绒,见了面徒增尴尬为由,加上现在要赶紧把拜师的事情办得周到妥帖,于是说服了老爷子他们,让杨谦先拜师进京,然后他们再去办这事。

等事情办妥之后,会给杨谦寄一封家信,他看到‘诸事妥当’这类话之后,就能知道事情已经办妥,以后再无需有顾虑。

这样说定之后,第二天一早,老爷子就亲自出动,等杨谦答复了柳大人拜师之事,出来之后,两人顺道就一起出去。

花了将近二十两银子,置办下肉干、苦芹、莲子、红枣、桂圆和红豆这拜师六礼,因为拜师时需要奉茶,又买了二两上好的西湖龙井茶。

第三天,老爷子和杨谦都穿上全新或大半新的衣服,提着拜师礼在约定的时辰,去到柳大人在杭州暂时下榻的地方,行了拜师礼。

老爷子陪着杨谦拜师很顺利,回来之后,又说了明天柳大人请他们一家人,在酒楼吃饭的事情。

李桃花笑呵呵地立即起身,烧火热了两大锅的热水,让所有人都好好的去沐浴干净,明天不能失礼了。

第二天一早,杨家人天还没亮透,就早早就起来了。

早餐也没敢吃气味重的,之后每个人又都好好地洗漱过,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

怕去迟了失礼,于是提前出门,一家六人浩浩荡荡地往酒楼而去。

到了约定的六楼,杨家人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柳大人才在四个小厮的随侍之下,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一刻钟到了。

这应该是看在杨谦的份上,没有故意来迟,而且柳大人也没有摆出官架子,神态言语之间还表现出了几分随和。

原本像杨家这种平头百姓,在见着正三品的朝廷命官时,是要下跪拜见的。

不过,因为杨谦拜了柳大人为师,那他与杨温和李桃花就是平辈了,柳大人今日又很随和,最后以‘如今不是官袍在身’为由,率先免了杨家人的礼。

之后互相见过礼,就谦让着落了座。

酒楼的小二们,准时端上各样菜色,共计十样。

接着便开了席,之后的饭桌上,由柳大人引领着这场饭局的话题。问问杨家的家长里短,问问杨绦的应役和营生,再问问杨谚的读书进学……

杨谦、杨绦和杨谚三人就一一仔细应答,杨谚偶尔还看准时机,也给柳大人抛一个话题。

如此一来,就化解了仿佛查户口现场的僵硬,勉强营造出你来我往的热聊氛围。

一顿饭吃罢,柳大人又带人移步一旁坐下,喝茶闲聊。

到这时,柳大人就已经给杨家的每个人,下了大差不离的定论:

杨谦祖父在家里如何不晓得,但在外面就是鹌鹑一样的老人。

杨谦父亲沉默寡言,看着蠢钝木讷,实则很能看人眼色。

杨谦母亲,就是市井中最普通的妇人,勤劳节俭,却也欺软怕硬。

杨家三个大人就是普通的市井小民,倒是杨谦两个兄弟……

二弟杨绦长相格外出众――这也没必要在意,但他小小年纪,便言行周到、性情圆滑,又颇有经商天赋,若以后时运好,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弟杨谚,确如学院山长所说,读书天分极高,担得起‘小神童’的称号。杨谚在科举一道上,多半会走得比杨谦更顺遂,若是性情上再磨砺一番,就是官场仕途,或许也可以期待。

杨谦的长辈们不太如意,市井小民而已,不愁压制不住。

主要还是杨谦有两个不错的兄弟,至少如今看来是的,应该不会扯后腿,说不定还能扶持杨谦一把。

‘总的说来,杨家也不是太差,既然女儿喜欢,便顺了她的意吧。’

柳大人在心里下了决定。

杨绦在这一顿饭快结束时,以到外面吹吹风(到茅厕方便)为由,出了雅间下楼找到酒楼掌柜。

然后问出了‘清风’雅间里,这一顿饭的消费――整二十八两银子,柳大人已经交了八两银子的订金。

杨绦把剩下的二十两银子付了,往回走时心中不由感慨。

一顿饭就是二十八两银子,差不多是他还没做布匹生意时,杨家的所有家底了。

这鸿沟般的贫富差距啊。现在和袁宁的小打小闹的生意,小富小安还行,想要大富大贵跨越阶层,还是得开办纺纱厂和织布厂。

等忙完这一阵子的事了,就稍微多关注关注城南的那三百亩荒山吧……

果然,杨绦回去之后只坐了半刻钟,这一顿饭就结束了。

柳大人做东,坚持先把杨家人都送走了,才去找掌柜结账然后离开。

“大人,您在‘清风’雅间的,一共二十八两银子的酒菜茶钱,杨家那位二公子已经付了除订金之外的、剩下全部二十两银子。”酒楼掌柜满脸堆笑地解释。

柳大人颇感意外,神色中露出几分惊讶:“那杨绦,竟然已经付过了?”

酒楼掌柜按照杨绦的嘱托,笑着回禀:

“是的。那杨二公子还让小人给大人您带话,说是这顿饭若让大人您请客,那他们就太失礼了。这世间万万没有师父与学生的父母兄弟第一次见面,却让师父全资请客的道理。”

“杨二公子还说,大人您已经付过的八两银子就不说了,他知道您并不会计较这点黄白俗物,不过剩下的二十两银子酒菜茶钱,就是他们要尽的礼节了。”

柳大人神色不由愉悦了两分,又想起杨家来时送他的那份包得素雅大方的拜礼:和袁氏布店合伙推出的所有新款布,一款一匹共计九匹。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他也不稀罕那些,但用心还是很别致的。

“既然付过了,那便走罢。”柳大人出了酒楼,面带笑意地对身边的小厮说:“看杨家那一家人,不管是送礼,还是今天抢着付账,除了那杨绦怕是其他人都没这玲珑心思。”

哪怕杨谦相比同龄人要沉稳坚毅些,陡然之间怕是也想不到这么周到。一个三品高官请一家子市井小民吃饭,寻常市井小民又哪会想到去抢着结账呢?

也难得那杨绦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去想着师与徒的礼节。

随侍柳大人的四个小厮,都是心腹亲信,这次柳大人收杨谦为徒这事,他们也都大概知道其中内情。

其中一个小厮笑着躬身应和:“小的也觉得,杨家三个长辈哪有这样周到的心思,杨公子这个二弟看着倒是不一般。”

又有另一个小厮开口:“是小的亲自去查探的杨家,那些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事情便不说,都是市井人家都有的。

只说杨家以前确是一贫如洗,后来是那杨绦触底奋起,拉来所有能拉的人情关系,做起了布匹生意,现在杨家才逐渐好转起来。所以那杨绦,倒确实不一般。”

柳大人最后点评:“久贫乍富,大多数都是一边得意忘形,一边小气抠搜,就如那杨家老爷子和杨谦母亲。那杨绦能大大方方地花钱,倒是难得……”

“确实。”

“大人您说的是。”

……

柳大人这之后会如何想,杨绦大约能猜到七八分。他做这么多,求得只是广撒网和有备无患,在柳大人这里留下个好印象,总不会有坏处的。

至于结账的那二十两银子,是杨绦之前说是要修城南小山包的围墙,拿来了银钱。今天带在身边,也是以防万一要用钱。

至于这笔银子,回去之后找老爷子再支取就是。

为了杨谦拜师,买拜师礼花了近二十两银子,送的那九匹布也值二十几两银子,吃这顿饭再花二十两银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十月初五这天,杨谦就要跟着柳大人离开杭州到京城去了。

杨家所有人都去城外码头送杨谦,一番告别叮嘱之后,也快到了登船的时候。

“……以后每季推出的新布,我都会托人给你寄两匹到京城去的。”杨绦拍拍杨谦的肩膀。

今年夏天开始,已有大布行仿了杨绦推出的每季新布,卖到京城去了。之前柳小姐收到拜礼之后,很是喜欢那九匹布,还很羡慕杭州的女子能够在第一时间,就买到最正宗的新款布。

因此杨绦才说,到时会寄新布到京城去,实则是让杨谦拿去讨柳小姐的欢心。

杨谦也回拍了杨绦两下,神情有愧:“二弟,大哥此去之后定不负家中期望,以学业和科举为重。家中的事情,就要靠二弟你们多多担待了。”

在这离别之际,杨谚心中思绪复杂,闻言便也点头:“放心罢,家中还有二哥和我呢。”

“家中的事情,大哥你就不必操心了。”杨绦说着这话时,眼角余光竟然瞟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定睛一看,果然是李络!

也不知是天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李络确实成天在外面疯跑玩耍,但今天竟然跑到这城外的码头上来了?

显然,杨绦看到了李络,而李络也很快就看见了杨谦。

李络抛下身后的几个男娃和一个女娃小伙伴们,蹦蹦跳跳地跑向杨谦,待到跑近之后,看清当下的场景,立即焦急问道:

“杨大哥,你这是要去哪?是出远门吗?何时回来?络络什么时候能再和杨大哥一起玩?”

开口就是一连串的问题砸出来,而且问到最后,竟然是一副泪盈于睫、泫然欲泣的样子了!

杨绦:“……”这仿佛琼瑶剧现场的感觉,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柳小姐头戴帷帽亭亭地站在一旁,看到眼前场景,俏皮又优雅地掀开帷帽一角,神情语气皆是娇憨天真:“这位小姑娘,也是来送谦师兄的吗?”

杨谦还没觉察到什么,杨绦就赶紧接过话来:“这是小弟那……的妹妹,也就是我们的妹妹。她一向爱跑到外面玩耍,今天是碰巧遇上了。”

除了李络之外,在场所有人——包括李桃花,都听懂了杨绦的言外之意。杨家其他人没有杨绦的反应快,不过当杨绦这么说之后,慢慢地也就反应过来了。

柳小姐放下心来,原来这小姑娘是杨谦二弟的未来妻妹,还以为是杨谦的情债呢。

杨绦转头就对着眼泪汪汪的李络,板起脸正色道:

“络络,你以往还只是在城里跑着玩,怎么现在竟然跑到城外来玩了?尤其还是这人来人往的码头!若有那居心不良的拐子见你长得还周正,顺手就把你堵了嘴、抢上船去了,你要怎么办?!”

“我有一起玩的朋友……”李络想到今年元宵灯会上的事情,立即不敢再多顶嘴了。就怕杨二哥再逮着她一顿训。

“你的朋友?”杨绦偏头看了看等着李络的那几个半大孩子。

“你的朋友能打得过几个彪形大汉?恐怕两个都打不过吧。到时他们也只能看着你被掳走,抢都抢不赢,等到报官时,你早就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了!”

“络络,你就不能让你姐少操点心吗?!”

杨绦这番训斥虽是故意说给柳小姐和柳大人听,但还真的是实话。

刚才还半信半疑的柳大人,看到杨绦很自然地就开口训斥那个小姑娘,而那小姑娘也很顺服,心里怀疑就全消了。看这样子,杨绦说的还真是实话。

既然是杨绦的未来妻妹,那与杨谦熟悉些,倒也正常。

经过元宵灯会那次被杨绦骂哭之后,李络就很怵这杨二哥了!这会儿被逮着说教呢,哪还有心思想其他的?

也不管她的杨大哥了,寻机就说:“是,络络知道错了,我这就回城里去,以后再不到码头上来玩了,杨二哥你别告诉我爹和我姐。”

说完就转身跑了,与她那一群小伙伴会合之后,嘀嘀咕咕几句就往城里的方向跑了。

“看来是被杨二公子训怕了。”柳大人随口调侃一句。

杨绦无奈地摇摇头,“唉,实在是她太顽皮了,一直以来没让她姐少操心。我这看着了,也就顺便训一训,免得出事了让她姐和她爹着急。”

杨绦句句不离‘你姐’、‘她姐’,真把未来姐夫的模样做了个十成十,柳大人和柳小姐看了,还没来得及发酵的怀疑,立即全消。

之后的送行都很顺利,到杨谦他们登上高大的官船,最后船驶离码头,都无事发生。

……

因为李络撞见了杨谦似是远行的场景,在送别杨谦之后回来的路上,杨绦和老爷子他们就商定了:言明婚约的事情,得明天立马去办。

顺道地,在杨绦极力劝解后,在回程路上置办了近四两银子的厚礼,老爷子登门李家时提着,至少让李仙工看到他们家的诚意。

厚礼买好了,杨绦中途又以去袁氏布店找袁宁有事为借口,去袁宁那里把三十两银子的秋季‘代言费’取了出来。

没有多留就立即去了‘美人面’,多番挑选之后,花去全部三十两的银子,买下了一支金簪。

回去之后的当晚,杨绦又和老爷子说定:“明早我先去李家,试探一下口风,等到差不多巳时末的时候,您再提着厚礼上门。您看如何?”

老爷子想到老二一直以来的口才,如果由他先去说一说,明天这事应该会容易些。

“好,那你明天就先去,我晚到一步。”

第二天一早,杨绦穿上那身‘霜叶花’的道袍,头发在脑后束成马尾,将自己拾掇得比袁氏的城南分店开业那天,还要更加精神!

怀里揣着那支金簪出了门,步伐昂扬往李家去了!

待捉虫

#绦·专业拆(原)男女主CP·绦#

#哪支金簪适合做定情信物呢?哪支呢,哪支呢,好,就决定是这支了!#

#穿上战袍!带上‘武器’!去俘获美人心了!#(→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2章 第 8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