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65章 第 65 章

能工巧匠(工) 第65章 第 65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陆遥仔细打量一番杨绦,又站近了,两人比了比身高。

“既然杨贤弟你这么说,那你就是还没有成丁咯?”

怪不得陆遥惊讶,实在是杨绦抽条太快,过年的时候他还只到杨谦的耳垂处,现在就已经长高到杨谦的耳尖了。

杨绦不仅长得高挑,因为芯子是活过一世的人,表现出来的气质若非他故意撒娇卖乖时,都是成熟稳重又可靠的。

任谁初见杨绦,都会不由自主忽略他的年龄,只以为是在和一个处事成熟的成年人相交。

古代男子成丁的年龄,各时期有所不同,十四岁、十六岁、十八岁以及二十一岁成丁的都有。

而在本朝,女子及笄是十五,男子成丁是十六。

成丁,就意味着男子成年了,可以用大人的身份在外行走,签契书时不必再附上父亲的名字,也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房产。

“小弟今年十三岁,确实还未成丁。”杨绦就算不将年龄据实相告,他们家的户籍黄册上也能看得出来。

不论真假的,杨绦解释道:“小弟家中两个亲兄弟都是读书人,大哥他刚考过四月的府试,如今正为八月的院试备考。

三弟呢,读书天分较大哥还更胜一筹,以后必然也是要走科举入仕的路。

我则赚钱供他们读书,因为那些黄白之物,读书人是不好沾的。”

杨绦:“也是因此,我才想着把这地契落在我的名下,让兄弟两个做清清白白的读书人。”

……说话还是杨绦会说,胡诌也数他最会。

陆遥做掮客这行,是在人堆里打滚的,他当然听出来杨绦所说理由不全为真。

就算真的是不想让读书人兄弟沾染黄白之物,想他们做清清白白读书人,也可以把地契落在他们爷爷、他们父亲的名下。

不必非要落在他杨绦的名下。

但是呢,听杨绦话里的意思,是他去赚钱供兄弟读书、以及养家的,那么这个小山包相当于是他掏钱买的。如此一来,把地契落在他的名下,也算是理所应当。

陆遥没有去追根究底,只当杨绦所说全是真话,“杨贤弟,你是我的雇主,那么你的要求,我当然是排除万难,也要为你达成的。”

陆遥:“杨贤弟你长的身高体长,浑身气质也稳重可靠,你即便只十三岁,也比那些已成丁者更易让人信服。总之这件事没问题,就包在为兄身上!”

反正办地契时,是要给县衙文书吏员塞一些好处的,再加上这要求,也就是再多两斤酒的事情。

杨绦也不用去问陆遥,要怎样才能把地契落在一个十三岁男童的名下,无非就是对方有门路而已。

人家谋生的门路,他何必去打听?

“那这事就劳烦陆兄了,买卖做成之后,小弟立即将佣金奉上。然后由小弟我做东,我兄弟两好好地去喝上一顿酒!”

“哈哈哈,好好好,到时为兄可不会客气的!”

五座备选小荒山依次看下来,这时候也就不早了,天上太阳已经西斜。

两人也不原路返回,而是直接下了山,打城里穿行而过,从城南走回城西去。

两人路过清河坊,杨绦见天色还不算很晚,就邀请陆遥和他绕路从坊中穿行。然后顺路去坊中一家酒肆吃晚饭。

在这半路上的,若是喝酒喝得醉到走不动道,那也是不行的。

因此杨绦只要了二两酒,又让老板切了一斤卤肉,再炒上两个素菜,捡来四个馒头。

只是请一顿便饭,这些不算多丰盛,却也拿得出手了。

杨绦和陆遥两人喝着酒、吃着肉,把桌上点的饭菜都吃完了,也已算得上是酒足饭饱。

杨绦结清一百文的酒菜饭钱之后,两人又起身继续往回走。

最后临分开前,陆遥拍拍杨绦的肩膀,语气中很有几分真心真意:“杨贤弟,和你相交真是爽快!你既是个大方人,为兄便也不小气了。”

陆遥主动开口:“在办妥地契之后,为兄会请书吏先别将这份地产,登记到你家户籍黄册。等到下次朝廷通查户籍时,再写上去。”

又玩笑道:“就是因为户籍黄册之上,遗漏甚多,朝廷才会隔上十年二十年或者换一个圣人时,就通查一次户籍不是吗?”

“哈哈哈。”杨绦和陆遥相视一笑,话中深意两人都不言自明。“那就多谢陆兄了,小弟来日再多请你一顿酒喝!”

“哈哈哈。”陆遥也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为何陆遥会提出帮这个忙?杨绦又为何领陆遥的情?

这是因为,即便陆遥帮杨绦把地契落在了他名下,但因为杨绦还未分户分出来,那就还是会在杨家的户籍黄册上添上一笔:‘城南云居山侧荒山三百亩’。

是添在杨家的户籍黄册上的,就意味着这三百亩荒山是杨家家产。

以后分家分户的时候,万一真打起官司来,这三百亩荒山的归属,多半会判定为兄弟三人平分。

这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但是,如果在县衙办地契时,请动人暂时不将这一次土地恒产的变动记上户籍黄册,那么这张地契上的三百亩荒山,就只属于契主杨绦一人!

本朝的律法,远远没有后世那样面面俱到。地契上的契主名字是谁,那这地便是谁的,可没有什么分户前后之分。

陆遥时常和县衙书吏打交道,听说过一些事情,又碰上杨绦待人处事实在周到爽快,于是主动开口,为杨绦解决了户籍黄册登记的隐患。

这个隐患被解决了,杨绦自然要领陆遥的情。

杨绦一个穿越之人,按说古代的这些事情,他是不懂的。

但一百五十两银子——相当于是后世十五万元钱的,不动产购置大事,他又怎会不谨慎?

他不懂当下的律法政策,但不妨碍他参照后世经验,触类旁通。

后世购房有房产证,房产证上有加名不加名的争执,还有究竟是属于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

当想到这些之后,再想到地契上的契主名字,户籍黄册上的恒产登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别说杨绦防备心重。至今他都没完全将杨家人当作亲人来看。

而且就算是亲人,那又如何?他从来不高估人性。

眼下他与杨谦杨谚看着是兄友弟恭,很难想象他们反目成仇的场景,而且他还打着投资两人、日后借势的主意。

可他向来只做最充分的准备,从眼下来看,他和杨谦杨谚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利益在维系着,利益关系最稳定,但也最不稳定。

凡事就怕万一,防备着些是没有害处的。

或许会觉得,打着借势的主意,却又防备人家,吃相不是太难看了吗?

他杨绦确实是计划投资杨谦杨谚,打算日后借势,但他可不是像寄生虫一样,日后就靠着杨谦杨谚生存了。

若不然,他还挣钱做什么?还步步铺垫,为日后谋算做什么?直接跟在杨谦杨谚屁股后面,做他们的舔狗就是了。

他的借势,是‘官商勾结’、互利互惠的借势。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打铁还需自身硬。杨绦深刻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他从来不是会完全依靠旁人的人。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他得拥有自己的产业,要有一定的底气,才能和杨谦杨谚互利互惠。

归根到底,就是得有恒产,有足够多的银钱。

若不防备些,在半途栽了跟头,又还谈什么借势?谈什么互利互惠?到时不仅吃相难看,潦倒的样子还更难看。

这个三百来亩的小山包,就是在穿来这个时空之后,第一宗完全属于他杨绦的恒产!

慢慢地,以后自然还将有更多完全属于他的恒产,以及大把大把银钱。

……

陆遥办事很利落,五月初四这天,便来通知杨绦一切已经打点妥当,只需在第二日带上一百五十五两银子,跟着他到县衙去办地契。

尽管老爷子和李桃花万分不舍,可因为已经答应在先,还是把一百七十五两银子交给了杨绦。

多出的二十两银子之中,有给陆遥的佣金,还有请陆遥吃饭之类的应酬花销。

一百七十五两,相当于后世的市斤十七斤半,真真切切是沉甸甸的一匣子银子啊!

可把李桃花给心疼坏了,“唉哟!这银子啊还没捂热乎呢,就又全都出去了!唉哟,可心疼死我了啊!”

“……”杨绦不同情她,反而还因为心情好,怼了她两句:“银子捂没捂热乎,只有爷爷才晓得,娘你也就是过了一场眼瘾罢了,别表现得这么舍不得好吗?”

“再说了,家里不还有五十多两银子吗?”

李桃花用手捂着心口,神色是真的哀戚:“老二你不懂……我啊,只要想着家里有那一笔银子,哪怕不是我自个儿捂着的,我也心里满足!如今你一拿走银子啊,我就心疼!特别疼!”

杨绦这还是第一次发现,泼辣的李桃花竟有做病西施的潜质,可他依旧没惯着她:

“银子有出才有进,就像水一样,流动的水才是活水,流动的银子才能带来更多银子。好了!别装了!我拿着银子出门了。”

“唉哟~我的银子哦~”

杨绦抱着一匣银子,脚步轻快地出了门,身后是李桃花呼喊心疼的声音,身边依旧是跟着起护卫作用的杨温。

和陆遥会合之后,杨绦一挥手道:“我们走,向县衙出发!”

之后进了县衙,因为有陆遥早已打点妥当,杨绦只用跟在陆遥的后面。

看着书吏拟写好地契,然后根据指示在契主栏里签下‘杨绦’二字。

接着,交上一百五十五两银子,看着书吏‘啪’地在地契上盖好了官印!

最后,杨绦接过新鲜出炉的地契!

这张地契是在杨绦眼皮下办好的,拿到手里之后,就跟前世终于拿到房产证一样,满足又踏实!

不过杨绦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接过地契之后,没有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摩挲,而是干脆地放进了匣子里。

然后,顺手从匣子里取出二两银子,交给了陆遥,示意他给这书吏。

陆遥会意,接过来后就递给了中年书吏,“劳烦申兄了,杨贤弟的小小心意,就当是请您喝茶了!”

申书吏看向杨绦,杨绦也是笑容真诚地道谢:“对对,多谢申大人了!在下实在不懂茶好茶坏,便只好劳烦大人亲自去了。”

杨绦的这一桩买卖,陆遥是早就已经打通了申书吏这一关的。即使杨绦此刻分文不给,这地契也会被顺利地办下来。

但杨绦又通过掮客陆遥的手,孝敬了申书吏二两银子。事实上,这也不是没有必要的。

申书吏接过银子,神情满意:“陆老弟啊,你们真是极会做人了,未来不可限量啊。”

陆遥:“那小弟就承申兄吉言了,也祝申兄前程远大,哈哈哈!”

杨绦也笑着道谢:“多谢申大人吉言。”

地契办好了,申书吏没忙着送客,而是翻开一旁的一本簿册,记下一行字:

‘永明三年,五月初五日,录入上积善坊、鸦井巷杨绦,于城南荒山三百亩地契一张。’

当着两人的面写完之后,申书吏才说:“这是我等文书的每日公务注记,你今日办地契之事,刚才已经注记在册。若是来日你的地契被损坏或遗失了,还可以到我这里来补办。”

陆遥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平常替客人办地契房契时,这申书吏可从未主动说过可以补办的。

以后客人万一出现损坏或遗失的意外了,到时关系好的话,他或许会提点他们一句,然后再来补办。

杨绦也不知道,但明白之后就大感惊喜:“多谢申大人!万一以后地契损坏或遗失,在下可就要来麻烦您了。”

这意思就是,即便他的地契损坏了,或者是丢失了,又或者是旁人(如老爷子)把地契捏在手里不给他,他都可以凭这条‘注记’以及他这张脸,到县衙申书吏这里来重新办一张!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信息化的后世,地契就是一张纸,损坏或遗失了,那便什么都没了。

电视里不是常有这样的情节吗?恶霸抢去了地契、房契,就相当于抢去了对应田地、店铺或房屋。没有地契做凭证,抢都抢不回来的。

当然,之后再来找这申书吏补办地契时,那就要给另外的好处了。

但能够补办,就已经很好了。

不管是地契损坏或遗失,他那三百来亩地,都不太可能会被人抢去,这样的话他就放心了。

申书吏大约也是见杨绦长得好看,又看在额外得了二两银子的好处上,对杨绦格外和颜悦色:

“你尽管放心吧,你这张脸容易记得很,万一你需要来补办,我总归能认得出你的。”

“哈哈哈!是是。小子也会将申大人您记在心里,下次来时一眼就能认出您来,绝不会找错人的!”

杨绦顺杆子往上爬,言语间就和申书吏拉近了些距离。

套近乎要懂适可而止,杨绦和申书吏说了两句之后,就识趣地告辞离开了。

出得县衙,等在外面的杨温立即上前走到一道,默默地跟着走:‘说了今天要请客,跟着去也能蹭一顿吃喝!’

杨绦拍拍陆遥的肩膀,兑现了之前的承诺:“陆兄,走走!小弟请你喝酒去!再顺便把佣金结给你。”

“好啊,那就走着!”

杨绦花去半两银子,点了一桌酒菜请陆遥吃了饭。

杨温也成功蹭到了一顿好肉好菜,还难得喝上了几杯酒。

饭后,杨绦按照‘十抽一’的规矩,把十五两半银子的佣金结给了陆遥:

“陆兄,小弟的这桩事你办得非常之周到,让小弟我省心了啊!这样说吧,今后小弟若还有需要中人帮忙的时候,一定还找你!”

“哈哈哈!能得杨贤弟这句话,为兄也就满足了。以后若还有需要为兄的地方,尽管来找就是!为兄一定像这次一样,给你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至此,杨绦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百七十三两银子,总算是购置下了这个三百亩出头的小山包。

今日之后,城南云居山侧那个小山包就完全属于他了。

之后他不管是修路,砌墙,平整土地,建厂房……还是想怎么另外折腾,全都随他了。

#一张地契get√#

本渣也好想拥有这样一张地契啊,没有三百亩的地契,一张房产证也好啊(你在想peach!)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第 6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