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60章 第 60 章

能工巧匠(工) 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李络在元宵灯会上走散之后,没有着急地去找同行的姐姐和伙伴,反而钻进人堆里去看起热闹来,且乐不思蜀这件事。在她回家之后,她亲爹李仙工就此事会如何去管教她?

杨绦是没心思去关注的。

正月十五一过,正月十六这天,他绝早就爬起床,洗漱毕吃过早饭后,就揣着两个窝头的午饭跟着杨温去织造局应役去了。

因为去年织造局的岁造定额,得以圆满完成,所以不用过年期间还要在局里加班。

杭州织造局的一把手‘大使’,下令年节放假至元宵,也即正月十六之后,再入局应役。

去年杨绦他们是每月上旬应役十天,因为这次放假,他们今年在局应役的时间就顺延到了每月中旬十天。

如今杨绦他们这一批中旬应役的工匠,这次只从正月十六应役到正月二十,占了五天便宜。

其他工匠倒也不嫉妒。

因为去年年前放假,是从小年那天开始的,如此每月下旬应役的那一批工匠,也多得了六天的假。

至于去年每月中旬应役的那一批工匠,之后遇到机会了,也会补给他们。

去年杭州织造局的岁造定额,已经是结清了的,今年开工之后就又是新的任务了。

杨温他们作为今年第一班开工的工匠,开工第一天就从牵经开始。

“据大使前日里吩咐,各织房所织布匹较去年有所变更!其他织房且不管,我们第九织房不再织去年的锦缎了,今年我们织直花罗!”

“直花罗的具体花样,届时会有孙‘高手’前来指点,你们且先将经线牵好。还有,直(花)罗是七梭罗。”

既然首要任务是牵经,那今日主角就是他们这一班工匠里的牵经匠赵竟。

杨温、钱勤、周光仙以及杨绦,都只是从旁打下手。

去年织锦缎时,一台织机上,每月三班工匠轮班,一般连织两个月才能织完一匹。

今年改织直花罗了,也没比去年简单多少。

“直花罗,比起横花罗更难,且还不知具体花样是什么样的,织造一匹怕是也得两个来月吧。

罗轻薄,丝线更细,牵经时更需经心。恐怕刚好能在换班之前将经牵好。”赵竟闲聊道。

于是,正月十六到正月二十的这五天之间,一班四个正匠和杨绦一个幼匠,就只牵好了一匹直花罗的经线。

同织房其他织机的工匠也一样。

期间,杨绦作为幼匠,没甚正经事分配给他,他就趁机和临近织机的工匠联络了一番感情。

“新年大吉啊,祝吴伯父今年财源滚滚!”

“郑伯父,伯母和嫂子们最勤快不过,怕是大年三天都没过完,就已经开始织布了?这已经快织完一匹布了吧?等小子这班应役结束了,就去您家收布!”

“庆伯父,你家织布还顺利吧?”

……

这些临近织机的工匠,如今还在织去年冬季的三款布,等到进入二月份之后,才会开始织春夏季三款新布中的第一款——‘桃花鸭暖’。

新的一年,这些织匠保住了在杨绦这里的赚钱营生,都很高兴,都一一回应杨绦。

吴伯父:“承绦小子吉言啊!愿今年我们都能财源滚滚。”

庆伯父满脸炫耀神色:“哈哈哈,你伯母和嫂子确实勤快,正月初二回过娘家之后,正月初三就开工织布了。有钱赚,还过什么年?没问题,等你这班应役结束就来我家收布吧。”

“织布还顺利。只是绦小子你前两天来,告知去年后来新找的临时工匠,今年由临时转为签契书付订金的正式工匠时,我那三堂弟他家刚好没在,他如今回来了,正因错过而后悔不已呢!

所以我那三堂弟托我问你一声,人手可是招满了?他还能给你织布吗?”

被杨绦称作庆伯父的工匠,向杨绦询问道。

杨绦二话不说,直接拍胸脯道:“我说前日去庆叔父家的时候,没见着他呢!虽然工匠人手已经不差了,但庆伯父都来问了,那当然是没问题的!多一家工匠也无妨,都是那么熟的人了不是嘛!”

“等这班应役结束了,我就带上契书和订金去庆叔父家。今天庆伯父您散工回去之后就先给庆叔父带句话,让他尽管先织着布!”

庆伯父笑哈哈地点头,心里熨帖得很:“绦小子你果真是个会做人的好小子!那行,庆伯父就先谢过你了,并且也代你庆叔父先谢过你!”

“哈哈哈,小事而已,庆伯父客气了。”

杨绦在正月初十那天去找袁宁商议时,得知袁宁在城东开了一家分店,回来之后,就把去年冬腊月时后期找的那十多家工匠,都转成了正式工匠。

与之前的三十几家工匠一样签了契书,付给五百文的订金。

刚才庆伯父说起的他三堂弟,就是前两日因人外出而没签上的。

如此一来,杨绦手下签过契书、付了订金的工匠,就已经有五十多家了。

……

同先前所预料的一样,正月末的时候,正月已经应役结束十来天的杨绦,去到织第一款新布‘桃花鸭暖’那十六家家里,收到了一共十八匹布。

其中,李绒一匹。加上自家李桃花和杨温他们织出的两匹,一共二十匹布。

隔天,杨绦就将二十匹布送去了袁氏布店。

袁宁仔细查验过,“绦弟供应的布匹,果真最让为兄省事。依旧是每匹布都少有瑕疵,皆可定为上等布匹。”

然后,袁宁感叹出声:“比起样品布,这一整匹布拿在手上看起来,还要更加好看!”

第一款新布――桃花鸭暖,以细棉和细麻交织成底布。两种不同质地、颜色有细微差异的纱线,交织之后,果真给人以柔软和粗狂交融的奇异美感,于无声处见韵味。

粗看不觉,细看真是越看越韵味独特!

这一款布,组成格纹的横向条纹和竖向条纹,都和之前的条纹浮纹布一样,在条纹粗细、间隔排列上下了很大功夫,使其灵动无常、变化万端,极其完美地避开了呆滞死板之感。

而且,杨绦还用了两种颜色——桃花粉和鸭绒黄,来间织横竖条纹,最后形成了绚丽多彩、灵动变化的格纹!

就这还不够,这款布还采用了罗绸织法。

因为是棉麻交织,柔软的棉纱为经、硬朗的麻纱织纬,织出的横罗,褶皱效果更显著了。

褶皱的存在,使得这款布更加别致,更添了独特格调!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袁宁抚着手中的格纹花罗,感叹道。

“这款‘桃花鸭暖’做出的罗衣,和诗中那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应也相差不远矣?穿上之后,亦能宛如仙女飘行于云彩之间吧?”

没错,这款‘桃花鸭暖’格纹花罗,因是用细棉线、细麻线织的,难得还很轻薄。

“不止仙女,还是仙男。春夏季的这三款布,也是男女皆可做衣穿的。”杨绦谦虚地纠正:

“宁兄有些言过其实了,这款‘桃花鸭暖’虽然轻薄,但也不算很轻飘、透亮。”

袁宁看一眼杨绦,一脸看穿了他的神情:

“绦弟,为兄可不信你想不到!这格纹花罗轻薄,却不轻飘透亮,也正是它的优点所在!”

“最正宗的花罗,因为太透亮,就只能用来做罩衣穿在外面,里面还得再穿一件里衣,这样一来就算罗衣再轻薄,夏日里不还照样热得很?”

“但我们这格纹花罗,却因其不透亮,反而可以直接既作里衣、又作罩衣,只穿一件也不用担心因布料透亮而失礼于人。

因此,用这布做衣来穿,春日里可穿两件,夏日里却只用穿一件就行,难道不凉快吗?”

“哈哈哈。”杨绦但笑不语。

正如袁宁所说,他是早就想到了的。

后世在大夏天里,满大街的透明衣服,大胆些的里面就只穿一件胸罩便上街了,凉快是凉快了,不过也让路人一同饱了眼福。

保守些的呢,会在里面穿一件吊带打底,可如此一来,就又会被热得直冒汗!

正是想到了这些,杨绦去年冬天在设计这三款新布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于是,就有了春夏季的这三款新布,轻薄透气,却又不透亮走光。

即使有一点透明,他也用绚丽多彩、变化无端的格纹进行了遮盖,吸引开了人们的目光。

让人在看见这格纹花罗所做的衣服时,第一眼就被绚丽多变的格纹吸引住,而不会注意到布料极轻微的透明。

后世的夏季衣服,之所以大多色彩艳丽、图案繁多,就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袁宁信心满满!断言道:“绦弟,以为兄身为布商的敏锐嗅觉,为兄敢断定:我们春夏季的这三款新布,一定能够大卖!”

杨绦也赞同:“宁兄,小弟也这么觉得。”

后世商品经济极发达,而且低、中端商品的市场,相比高端商品更为广阔,因此商家也愿意为此开发更多品类花样。

但这古代和后世不一样,给皇室贵族和官宦富豪享用的高端商品,反而占据了绝多数的品类和花样。

供给平民百姓吃穿用的,相比较下来,品类和花样,就可谓贫瘠了。

就拿布匹来举例,那些绫罗绸缎倒是花样繁多,却都不是给平民穿的。

平民穿的,大都是棉布或麻布。

很大一部分平民,都是买的棉或麻的原胚布回去做衣穿。再有一部分,也只是买的染了色的纯色彩布做衣服。

穿得起印花彩布所做衣服的,就已是很少一部分的小富或中富人家了。

这个时代,很少有商人会像杨绦一样,为这些平民去设计、织造出物美价廉的布匹。

所以杨绦之前在布匹上做出创新后,才立即就收到了那么巨大的反响。

而这次的格纹花罗,相较之前的几款布,还要更加的物美价廉,更加物超所值。

如袁宁断言:会大卖,这基本是肯定的了!

会有二更,但会很晚,明早再来看吧(^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第 6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