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能工巧匠(工) > 第32章 第 32 章

能工巧匠(工)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黄姜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4 21:18:29 来源:文学城

杨绦一直都想要学习染色手艺,并为之去奉承管工杨志成,以期日后能去染作偷师学艺。但很显然,染色手艺并非短期内就能学成,也不是眼下就能学以致用的。

在此之前,他想要织彩色纹样的布匹所需用到的彩线,得去旁人手里买。这去哪里买不是买?让李绒把钱赚了去,总比其他人赚去了要好。

再者,他有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技术在手,在染色方面一旦技术有所突破,不愁抢不过来生意。

美人固然好看,固然让人心生愉悦,但这时候在杨绦这里,李绒也不过是他衡量之下的生意伙伴——抑或是日后的竞争对手。

杨绦可不是会被美色迷失心智的男人,美人可远观,却不可使他拱手让利。

心中衡量再三,也不过在眨眼之间。

杨绦马上笑着作答:“绒姐想要赚这中间差价?小弟我岂会不同意,当然是乐意之至!从绒姐手里采买彩线,不比在旁人手里采买更放心吗?”

“再者说,绒姐你还同意让利,以低于市价的价钱卖与小弟彩线,小弟岂有不同意之理?”杨绦所说句句属实,他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李绒提出要求时,心里就已经开始琢磨。

他们是李、钟、倪三家合一户——染色匠户,‘三房’就是仙黛所在的倪家是‘户首’,倪占才又是织染局副所官,倪家自然不必靠织布染布等谋生。

可‘二房’钟家,她名义上的二叔家,却开了一家染坊给人染布、染线,从中收取一些手艺费和染料费。

三房倪家的家境是最好的,再者倪占才又是跟红顶白的人,不太瞧得起他们两家。或许是这个原因,他们大房李家和二房钟家之间,要更加亲厚。

她完全可以去纱坊买纱线回来……不!纱坊里的纱线价钱虚高,她可以直接去纺线百姓家买纱,以稍高于纱坊的价钱买来,然后拿去钟二叔家的染坊染色。

就算实打实地给钟二叔一样的手艺费和染料费,她最后染出来的彩线的成本,也会比市面上的彩线的价钱低很多。

‘以稍低于市价的价钱,将彩线卖与杨绦的话,也还有得赚。’李绒心道。

“那你既然同意,我们便说定了。”李绒想着,就算杨绦这笔生意做不成,这彩线的生意她也还是要做的,无非是多费点心思跟精力。当然,杨绦同意就更好了。

“织匠的事情,等我爹回来后,我就让他去帮忙找好。因为他那与人为善大方慷慨的脾性,结交了不少朋友,他找的人也多半信得过。这你不必担心。”李绒此时心情大好,大包大揽道。

“你什么时候要彩线?我这边也好提前做准备。”

杨绦沉思片刻,“目前交货十七匹,和袁老板还有三十三匹布的契约,因此当下来说,还是先把缺的三十三匹布织好。”

“然而,离入冬也不远了,得提前备好全棉的厚实条纹浮纹布。我打算的是,一半布匹织原色条纹,另一半布匹织彩色条纹。”

“一半工匠织缺少的三十三匹布,另一半工匠提前去织全棉厚实的条纹浮纹布。”前者由不太信得过的工匠去织,后者才交给信得过的。

“若是绒姐不能立即卖与我彩线,也可先让工匠去织原色条纹的。最晚的话,下月上旬需要用到彩线,绒姐你看能否及时供应上?”杨绦问道。

李绒默算一下,回答:“没问题,或许不必等到下月上旬,在你去局里应役之前,应该就能把彩线给你弄来。”

杨绦不觉得奇怪。李家可说是这杭州城里的本地人,人缘又好,还能不认得几家纺纱的,不认得几家染坊?

李绒能够很快就弄来彩线,这再正常不过了。

李绒又问:“彩线有许多种颜色,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杨绦心下思忖:全棉厚条纹浮纹布,以呈现米白色、月白色等原色棉线织出的白色棉布为底布。白色是百搭色,任何颜色和白色搭配,都不会难看到哪里去。

不过考虑到染色难易、染料贵贱和色彩普遍的程度,最优选择也不多:“主要是正红色和天蓝色。不过,如果碰见合适的,像草绿色、鸭黄色和柿橙色等,绒姐你也可适量采买。”

“行,如若碰见颜色好看又正的彩线,我会提前和你商量,买不买看你。”李绒记下,“那彩线粗细呢?”

……

在这之后,两人又就彩线的粗细,首次需要多少锭彩线,每锭线的价钱等细节和后续,做了协商确定。

大部分事情都已经确定好,而且两人虽是在堂屋正厅里说话,但男女有别,终究还是不好久坐一处。

杨绦也就告辞了。

回去路上,杨绦想到布匹生意能够开局顺利,杨谚所画成衣图的功劳也不小。

再一看天色,还不太晚,就拐进墨宝店,花两百文钱给杨谚选了一块墨锭。

‘小小一块墨锭,品质还只是中下等,就要两百文钱!竟比给李家送谢礼花费的钱还多,难怪说养出一个读书人很不容易。’

杨绦心里想是这么想,不过该买的礼物、该花的银钱,他也不会吝啬。

只是抠抠搜搜,不往外花钱,是发不了大财的,要会用钱才会挣钱。

何况以后每出一种新花样布匹,都还要请杨谚帮忙画成衣图。所以这块墨锭,也不光只是谢杨谚之前的帮忙,也为了收买他,请他以后继续帮忙画图。

杨绦给他爹杨温花三十文钱切了二两卤羊肉,花一百二十文钱给李家买了谢礼,又花两百文钱给杨谚买了一块墨锭。

这样一算,杨绦‘贪’来的五百文钱,手上就只剩一百五十文了。

杨绦回来时,杨温早已等在不远处一条小夹巷里探头探脑,见着杨绦的身影后才连忙跑出来,父子两一道推门回家。

杨谦因为明年开年二月份就要下场考童生试了,现在正是加紧查漏补缺的时候,比以往是更加地早出晚归了。

为了兄弟两一道走更放心,杨谚也是早起一道出门,放学后又等着杨谦一道回家。

等到天快黑了,杨谦和杨谚兄弟两才进家门。

老爷子赶紧叫李桃花摆桌开饭。

因在晚饭桌上时,李桃花提了一嘴杨绦今天出去的事情,而杨绦以三言两语说不清为由,没有细说。

所以吃完晚饭后,杨谦也就没有立即去读书温书,而是跟着一家人一起坐下消食。

此时,杨绦才当着全家人的面,把今天和袁老板签订契书的事,细说明白。

“……如此一来,明年一整年的织布生意就不用愁了。每月所赚银两,想来不会低于二两银子,旺季时每月三五两银子也不难。”

杨家人之中要说谁现在最高兴,非李桃花莫属。“果真!?太好了,我原本还在担心这赚钱生意不长久呢。这真是太好了!”

李桃花以前还不觉得,自从杨绦说过之后,她就去了解了科考的花销。

几个同窗学子聚一起吃顿饭,动辄都是二三两银子的花销,就这还只是攒份子吃饭,而不是做东请客!何况还要进京去赶考呢,读书人去一趟,没有一二百两银子的话,都得住寺庙呢!

就家里每月织布去卖的这二两银子进项,刨出买棉花和麻来纺线的本钱,每月赚的还没二两银子。

就是算上家里目前的三十来两存银,都还远远不够老大一个人的科考花销!那她的幺儿怎么办?

所以李桃花听见杨绦说,明年依旧能赚钱,还能多赚一些钱,她是再高兴也没有的了!

李桃花高兴得,竟夸了一句她从来都不喜欢的二儿子,“老二你做的很好!”

这老二除了入局应役之外,没想到还能给家里赚钱。

被李桃花夸奖,远不至于让杨绦喜不自禁,他只是可有可无地‘嗯’了一声,就算回应了。

老爷子这会儿也心情上佳,“老二,你这次做的很好,竟能把这生意长久地做下去。”

杨谦也出声:“二弟,你今年就已经把明年的生意定下,不必等明年再着急忙慌去跑生意,此实乃‘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之举。”

“哈哈哈,大哥夸人都这么有学问。”杨谦出言夸赞了,杨绦还是乐意捧个场的。

杨谦:“是二弟确实做的好。”

事情已经说明白,杨绦就从怀里掏出用纸包着的墨锭,转头看向杨谚。

结果就见对方,正眼睛晶亮地看着他,竟一副星星眼、很崇拜他的样子!

杨谚这小子,从来最崇拜他大哥杨谦,杨谦的一句话在他那里,能抵旁人十句话。但现在看杨谚这样子……

莫非这小子其实很喜欢银钱,甚至超过了学问?所以才崇拜起他这个会做生意、会赚钱的二哥来了?

想一想以前,还真有迹可寻。在他开始做生意之后,杨谚确实有在李桃花他们面前出言维护他,也没少夸过他。

杨谚性情耿直,在他那里是非恩怨都分明。这样一个非黑即白的直性子,若果真崇拜他这个二哥,加上杨谚读书天赋比杨谦更高,若加以调.教拉拢……

说不得,杨谚会是一个比杨谦更优质的未来靠山?

这都是杨绦的灵光一闪罢了,想法暂且先放在心里。

眼下他只是笑容更加真挚热情了一些,然后把墨锭递给杨谚:“三弟,二哥这次生意能开展得如此顺利,少不了你帮忙画的那几张成衣图的功劳。所以二哥今日从袁老板那里预支了半两银子,给李姨父家和三弟你都买了谢礼。”

杨温在一旁腹诽:‘啧,果然是一句话,就把贪的五百文钱的来处,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当然,他的腹诽没人理会。

杨谚听了杨绦的话,一双星星眼更亮了两分,忽闪忽闪的!“二哥,我们是亲兄弟,还买什么谢礼啊,哈哈哈!”

嘴上是这么说,手上却很快地拆开了墨锭外的包装纸,脸上笑容很灿烂:“是我常用的那种墨锭,谢谢二哥!”

杨绦抬胳膊伸手揉了揉他这三弟的脑袋,“三弟喜欢就好。二哥也是看这墨锭和你平常用的相像,想着你用起来应该顺手,才专门买的。”

这说出来候,就好像不是因为这种墨锭价钱低廉、又看着像那么回事,所以他才掏钱买下一样!

杨谚把墨锭又好好包上,珍惜地双手握在掌心,“用的顺手、用的习惯!我墨锭只剩小指节那么长了,就快用不了了,二哥刚好就给我买了这块墨锭。谢谢二哥!”

“那就好。”杨绦听出来了,杨谚这小子似乎是以为自己这二哥,是看见他墨锭快用完,才用心给他买回来的。

不过这样美丽的误会,他就没必要澄清了。

李桃花:“预支半两银子,给李家买谢礼?”

李桃花此时正如杨绦算计的那样,因为先听了他签下明年一整年的生意而心中高兴,然后又看他给杨谚买了正需要的墨锭,而更加高兴。

所以哪怕李桃花听到杨绦’预支‘银子,给李家买谢礼,也没有立即就怒火冲天。而是有些不认同地询问。

杨绦最不怕的就是李桃花这种胡搅蛮缠的妇人,因为她们虽然看着难对付,但只要找准三寸要害,就能轻易将其制服。

不过嘛,如果只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她别叫嚷撒泼、别给他添麻烦,他也没什么不愿意。

“刚才就说了,马上要大肆扩充工匠人手,恐怕得扩到现在工匠数的三倍之多。光靠我们自家,在哪里去找这么多信得过的工匠?所以还是得找李姨父帮忙。”

杨绦的解释,不止说给李桃花听,也是说给屋里所有人的。

“还不止这事,还要李姨父帮忙介绍靠谱的染坊去采买彩线。”

至于李绒从中赚差价的事,就暂时不必明说了,以后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李家(李绒)不是还看在两家的情分上,给了比市价更低的优惠价吗?

杨绦:“而且,我们做生意赚了钱,免不了会惹人眼红,我们家初来乍到,还得李姨父他们这种本地人,给我们撑一撑腰才行。”

杨谚竟是第一个附和的:“对对,二哥说的对!就跟我们在学院里一样,新来的、或者没朋友的学子,就会受其他学子欺压排挤。李姨父给我们帮了这么多忙,是该送礼谢谢他的。”

老爷子和李桃花也都没有意见了。他们又不能给老二找来工匠,终究得要李仙工帮忙,哪里硬气得起来?

不过还好,只是老二这个小辈去送礼巴结,不是他们去送礼求着帮忙,倒也不如何掉面子。

呵呵。

老爷子和李桃花的想法,就是死要面子吧,又还硬气不了,于是就掩耳盗铃。

#杨谚:二哥好厉害!星星眼.jpg

绦绦:哟,一个比杨谦更优质的未来靠山。笑容逐渐灿烂.jpg#

渣言渣语:看见小天使们不太满意杨谦,渣作者就想剧透,“其实本渣中意的是像儿子一样的小谚谚啊!”

渣作者想黑原男女主的手微微颤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 3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