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这次讲述故事的方式远超众人的想象。书页上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随着叙述,浮现出相应的画面。
起初只是潦草的线条小人,迅速变得精细,成为细致的线描,进而增添了素描的光影,最后,色彩悄然晕染开来,如同一部无声的动画短片,在众人眼前生动地演绎着那段被尘封的往事。
[甑江市高中,其前身,不过是山河省教学模式下一个不起眼的复制品,一所挣扎在升学压力中的普通公立学校。]
画面呈现出一座略显陈旧的校园全景,学生们穿着朴素的校服穿梭在楼宇之间。
[相较于千禧年间从外地流传来的、体系成熟的都市怪谈,校园本地的传说往往更零碎、更私人。]
场景变为学生们熄灯后躲在宿舍窃窃私语的画面,背景是模糊的校园轮廓。
[无限延伸的走廊、多出一阶的楼梯、反复坠楼的身影、厕所隔间里的低语、班级名册上多出的那个名字……这类模糊的恐惧,如同野草,在每个校园的阴影里悄然滋生。]
书页上快速闪过这些经典校园怪谈的象征性画面,线条扭曲而诡异。
[转折点始于教学区。一个长期被孤立的学生,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用绳索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画面变成阴森的教室,一个模糊的身影悬挂在窗框旁。
[紧接着,一个因谣言而崩溃的女生,从教学楼顶一跃而下。]画面切换,一个身影从高楼坠落,下方是惊恐的人群。
[学校以高效(且冷漠)的手段压下了消息。起初,波澜似乎很快平息。直到中秋节,放假通知突然取消,引发了不满。
然后,天台上,出现了第三位‘自由落体’者。这一次,学校才不得不真正‘放假’。]
画面显示公告栏上“放假取消”的通知被撕毁,以及一个黑影从天台边缘跌落。
[这三起看似独立的悲剧,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涟漪交织,催生出了教学区最初的怪谈——‘看不见的同桌’和‘午夜的天台低语者’。]
画面中,一个学生的课桌旁浮现出模糊的透明轮廓,天台上则有一个阴影在俯视校园。
[同期,宿舍区。一只无主的野猫,虽未伤人,却被以‘安全’为名的宿管在夜间抓获并打死。]画面显示一个面目模糊的宿管拎着一只猫的尾巴。
[传闻,次日男厕所的地面出现了难以清洗的血迹。随后七天,夜夜都能听到凄厉的猫叫。一月后,该宿管在楼梯间因‘突发’脑溢血倒地身亡。]画面变成宿管倒在楼梯转角,阴影中似有猫瞳闪烁。
[于是,宿舍区的‘巡查者’怪谈诞生——一个手持电筒、脚步沉重、对违纪毫不留情。]
[图书馆的污染则源于外部。有邪教徒潜入,替换了部分书籍。有学生翻阅后心神被夺,竟真的尝试了书中的禁忌之术。]画面显示一本封面邪恶的书籍被塞进书架,一个学生阅读后双眼发出诡异的光。
[第二次,也是决定性的异变,发生在中元节深夜。正值暑假,校园空荡,只有零星保安和值班老师。他们只觉得那晚‘冷气’开得格外足。]
[临近开学,人们惊恐地发现,整个学校仿佛被连根拔起,从被推平的山顶,转移到了郁郁苍苍、不见天日的山林之巅!
直到这时,市民们才恍然记起,这片区域在开发前,曾是一片早已被遗忘、无人祭拜的乱坟岗。]画面极具冲击力:学校如同模型般被放置在山林之中,下方是无数若隐若现的荒坟。
[怪谈世界借此契机大举入侵,百鬼夜行,城市危在旦夕。]书页上展现出各种扭曲、恐怖的怪谈形象在校园乃至城市中肆虐的场景。
[万幸,一位途经此地的家族游仕,与校内一名特殊体质的学生,成为了拯救这座城市的关键。]画面聚焦于两个身影:一个是从校外而来的、风尘仆仆的修行者形象;另一个则是穿着校服、眼神坚定的学生。
[这名学生天生灵觉过人,家族为保其平安,曾施术掩盖其气息并传授玄法。岂料遭遇此劫。为保护所爱之人,ta毅然决定以自身为祭品,启动阵法,试图封印入侵的位点。]画面中学生站在一个发光的阵法中央,神色决绝。
[然而,ta的力量终究不足。阵法将成未成,反噬在即。千钧一发之际,那位外来的游仕,做出了惊人的抉择——他献祭了自己的‘过去’,将其化为最纯粹的封印之力,加固了学生的阵法。]画面中,游仕的身影变得模糊,仿佛有无数记忆的光点从他身上剥离,融入阵法。
[最终,入侵被勉强遏制,城市得保,但甑江市高中也彻底异化,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怪谈聚合体——‘甑江市高中怪谈’就此诞生。]
画面定格在如今被诡异氛围笼罩的学校全景上。
故事结束,书页上的画面缓缓淡去,最终恢复成空白。
活动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都被这图文并茂的“创校史”所震撼,沉浸在一种混合着恐惧、悲哀与难以置信的复杂情绪中。
然而,张烽却紧紧皱起了眉头。
不对劲。
谈谈讲述的故事逻辑通顺,细节丰富,画面感极强,几乎无懈可击。
但一种源自本能、或者说源自某种更深层记忆的违和感,在他心中尖锐地鸣响。
这故事……听起来太“正确”了,太像一段被精心编纂、用于解释现状的“官方说明书”了。
那个“特殊体质的学生”和“游仕”的形象,在他脑中模糊不清,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他隐约觉得,真相的棱角应该更为尖锐,故事的底色应该更为……残酷和混沌,绝非如此这般的“英雄史诗”。
可是,具体是哪里不对?是时间顺序?人物动机?还是某个被轻描淡写略过的关键细节?他抓不住那丝稍纵即逝的灵感,所有的疑团都像雾气一样,看得见,却摸不着。
在众人开始消化信息、准备提出新问题的间隙,张烽只能将这份强烈的疑虑死死压在心底,保持沉默,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本看似人畜无害的杂志,等待着它继续“回答”其他人的问题,希望能从中找到印证自己直觉的蛛丝马迹。
其实众人对校园怪谈的背景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下面三个问题直指最核心的诉求:返回现实和利益收获。
面对众人提出的三个核心问题,谈谈的书页上不再浮现画面,而是以简洁而冰冷的文字逐一回应,仿佛触及这些核心机密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克制:
[提前毕业/升学]
「修满学分。此‘学分’非世俗意义。关键在于完成‘身份’对应的‘任务’。实操演练即为任务之一种。获取‘学生会’身份可接取高效任务链,快速积累学分。‘升学’是获取‘离校身份’最直接的途径。」
[回到现实]
「脱离学校需‘身份’,返回现实需‘锚点’。‘锚点’可为强烈的情感联结、特定的现实物品、或一份明确的‘坐标’。无‘锚点’者,即便离校,亦会迷失于思维层外围,成为游荡体。」
[超然思维芯片]
「乃破损的怪谈核心,是概念性的残缺碎片。因其残缺,方可被束缚、利用。蕴含原怪谈的部分计算力与规则构建能力。击杀或‘破解’怪谈,均有概率获取。」
回答完三个问题后,谈谈的书页泛起涟漪般的波动,浮现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警告:
「警告:模因污染阈值临近。最后提示:‘七日回’周期将于今夜零点启动。此期间,学校对怪谈压制力减弱,事件型怪谈活跃度显著提升。
完成‘七日回’任务可获得高额学分及怪谈物品,但会累积‘隐藏分’,大幅提升被高威胁性怪谈标记与狩猎的概率。」
书页猛地合上,不再回应任何问题。
活动室内一片寂静。谈谈的回答信息量巨大且严峻,冲淡了刚才听故事带来的震撼。
“今晚就是第七天…”高强喃喃道。
“看来‘七日回’任务就是第一个坎。”潘乐杰表情严肃。
众人迅速讨论并做出了几项决议:
信息整合:将前辈留言、谈谈的回答、以及欧阳和童昨晚的发现进行交叉比对,确认信息的可靠性。
身份定位:明确高三学长(教官)很可能是“能量来源”与“囚徒”的双重身份,对待他们需要更加谨慎。
任务策略:针对“七日回”任务,决定组建小队进行探索。高强、潘乐杰、郑程成组成一队。
能力评估与风险:确认李大明的能力可能与“危险感知”或“祸运回避”相关,暂不参与高风险行动。徐硕仍需休养。
张烽的潜力:童子时提出,若张烽能在傍晚前成功创造出一个可控的怪谈,则204宿舍四人将组成另一支队伍参与夜间行动。
决议刚定,众人散去分头准备后。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活动室门口传来:
“张烽,童子时,闫力,曾正威。四位同学,请留步。”
准备去写大纲了…没有大纲真的不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怪谈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