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朝抄书人 > 第44章 辛苦回甘

南朝抄书人 第44章 辛苦回甘

作者:园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5 22:32:20 来源:文学城

萧冉忐忑不安随着周远之登上梁洲。

一宦官迎上来,客客气气问候周远之,再打望萧冉:“这便是萧郎君吧?果然人才出众。难怪太子赞不绝口。”

萧冉被这过分的虚假激出了鸡皮疙瘩。假得没谱,你家太子连我几只鼻子几只眼睛都没见过好么?

宦官在前面开路,穿过游廊,到了一间水阁。

踏入阁中,暖香扑鼻。珠帘卷开,纱幔褰起,一着远游冠、姿容丰伟的贵公子露出笑脸。

“萧郎,又见面了。”

萧冉呆若木鸡:“施、施郎君?”

湘宫寺的施郎君,竟然是太子!

周远之轻咄:“眼昏了?还不见过殿下。”

萧冉傻傻跪拜。

太子温声:“免礼。今日不论虚礼,只作老友重逢。远之——”

周远之薄唇一掀:“请吧,萧郎君。”

萧冉落座之后端端正正跪着,腰打得比柱子都直,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

“萧郎不必拘束。”太子和颜悦色问起萧冉在书局的日常。

萧冉抬头回话时,见周远之紧挨着太子下首坐了,虽说主仆分明,却是说不出的亲昵。

萧冉一心二用地答话,太子不时莞尔。

周远之频频攒眉。太子尊儒、崇佛,言谈举止端庄持重,似今日这般随性,时不时开怀大笑,实属少见,这村夫真乃祸害。

那日,太子从湘宫寺回来,心情大好,偈子有人对出来了。周远之正要恭喜殿下没白等这些时日,又听太子道:“那兰陵萧平,是个人才,虽插科打诨,却不拘小节,才思敏捷。”

周远之说:“那小子嘴里少说含了两斤油,油嘴滑舌,论才学,可真没多少斤两,殿下莫被蒙蔽。”

太子戏谑道:“远之,你素来不论人长短,为何独独对萧平偏见甚深?”

周远之不屑:“与裴五厮混的,能是什么货色。”

太子笑:“裴家五郎是好的,可惜错生了年岁。若在晋时,定然洛中名士。”

太子忽而转为哀戚。“恨我此生,不能一睹两京风采。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周远之目光炯炯:“殿下宽心,中原定有光复之日。”

“不说这些伤心事了,你安排一下,我想见见萧平。”

太子说“见见”时,周远之只当他一时兴起,见惯了珍禽异兽,偶尔戏弄一下野猫野狗也甚是惬意。但此刻,他不淡定了。

那厢,萧冉战战兢兢,腹中本就不多的墨快耗尽了,连“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都迸出来了。

“君真有汉时游侠之气。”太子感慨。

饶是萧冉面皮再厚,听了这话也臊得要死。

“平乡野村夫,无他大志,唯求他日可脱尘网,效东篱一二。”

太子击掌:“世人多喜绮丽,孤独爱靖节之素净。览君所书‘安得促膝,说彼平生’,不由想到,孤与晋安王聚少离多,不知何年月方能促席。”

周远之眸光沉沉,忽听太子问:“不知萧郎年几何?”

萧冉闪了下眼睛。“将将弱冠。”

太子感喟:“比晋安王还小一岁。”

太子政务繁忙,一沓沓文牍呈上来时,他不得不收了谈兴。

拜别时,萧冉不经意睇了周远之一眼,和他腰间的刀,周身一凛。这厮要与她一道走,倘或他起个歹意……

她收住步子,对太子道:“承蒙殿下垂恩,平无以为报,有一亲制小物,欲明日托周主事转呈殿下,恳请殿下莫弃。”

太子甚悦:“受人之馈只有感怀,哪有嫌弃之理。孤在此谢过萧郎。”

萧冉贼兮兮睨了眼周远之。至少,返程时周贼动不了手了。

周远之轻蔑一笑,先行而出。

先前那内侍送他们出水阁,嘴抹了蜜似的:“殿下对萧郎君中意得很。自贵嫔抱恙,殿下有日子没如此开怀了。周郎慧眼如炬,举荐贤才,大功一件啊。”

“周某肉眼凡胎,哪比得了鲍内侍你,开了天眼。”

萧冉跟在两人身后,左瞟瞟,右瞅瞅,只觉气氛说不出的诡异。鲍太监明着夸周远之,细品,却不大对劲。周某人呢,就差直说鲍太监心眼太多了。

这时,一侍卫走来,有事要报与周远之。

周远之随他走远了些。

萧冉静待原地。她想自行走掉,只不过,若无周远之引带,在此禁地,她十有**要被当奸人抓起来,最后还是会交到他手上。

“周郎太自负了。”太监忽然开口。

萧冉笑而不语。她不想掺和进争斗。

太监又说:“萧郎那首《停云》,甚得殿下欢心。唉,殷公上了年岁,轻信了周郎,差一点点,萧郎就无缘得见梁洲的一草一木了。”

萧冉支起下颌:“敢问内侍尊姓?”

***

隔帘望着层层波纹,萧冉的心也跟着船晃荡。为求保险,她清清嗓子,道:“周主事,所呈太子之物,我备了两份,有一份是您的。”

周远之道:“某岂敢与殿下比类。”

“那小物,是我独家秘笈所制,不是我夸海口,整个大梁,难找出第二人会。”

此时南人不炒茶,北人又不习喝茶,那可不就是独门秘笈了么。言外之意,我要出了什么意外,你如何与太子交代?

周远之问她:“入京时,可是走水路?”

“正是。”

“途中可太平?泽国水乡,素来多水匪,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

“不曾遇到……”萧冉忽地闭口。

扯来太子这面大旗作盾牌,料想周远之不敢在返程的船上动手。可若水里突然蹿出一挂匪徒呢?只怕不消一个时辰,周远之便会挂着彩向太子汇报,敌众我寡,萧郎君身中数刀,不幸罹难。

惧意瞬间冲击了四肢百骸,萧冉不安地望着水面。

周远之身子稍稍前倾,眼睛微敛:“脸色不大好,晕船?”

萧冉手心全是汗,勉强一笑:“太子的船,自是稳的,怎会晕呢?许是方才宴上,贪嘴了。”言外之意,船是东宫的船,湖是太子凿的湖,你总要有所顾忌吧?

可是,如果要她命的是太子呢?如果太子的和善都伪装的呢?

汗出如水洗,鬓边碎发都黏在了脸上。有那么一瞬间,萧冉都想拔刀了。横竖都是死,何不先下手。

周远之身子慢慢靠了回去,斟一杯茶。“我不过是那么一说,后湖重地,借水匪胆子也不敢造次。”

耍我?萧冉咬牙切齿,一副想吃人的表情。

耳杯抬到嘴边,遮住了周远之翘起的嘴角。

船身被浪头颠起,萧冉紧贴舱壁,额上沁出了薄汗。

浪静船稳,再回神时,周远之正拿素帛擦拭一柄银晃晃的短刃。

“此刀乃太子所赐,以灌钢之法铸成,萧郎君想不想试试其锋利否?”

萧冉缩缩脖子。“试就不必了。”

眼珠一滚,望见一艘大船正逆风驶来。

水匪?!她撇头,怒瞪周远之。

周远之也瞧见了那船。“这帮蠢材,来得这般迟,险险误我大事。”

萧冉降腰,抓住了案足。她算好了,只要周远之稍有动作,举手摔杯什么的,她就举案砸。这案子陶制的,砸不死也能砸疼,除非他不是人。

奈何,周远之岿然不动,两船越来越近,马上要接上了……

萧冉决定赌一把。

“周主事,你可知殷灌蔬为何荐我?”

***

那条船船舱走出一人。

“远之?好巧,我正要去拜见太子。”

萧冉打望一眼,不是旁人,正是谢禧。

此时风平浪静,波光粼粼,莫说水匪,水鬼都没一个。

又上当了。

萧冉想起,适才在梁洲,太子提了句,谢家令久病初愈,可喜。彼时,太子用的尊称——谢家令。

寒暄后,谢禧的船开走,周远之回到舱中。“说吧。”

萧冉抛出殷灌蔬举荐之事作饵,本是缓兵之计,没想错估了形势,白白浪费了一个筹码。不过,她还想讨价还价。

“等安全上岸,我会说的。”

双脚踏地,总比在水上安全多了。真要动起手来,也多几分胜算。

上岸后,躲不过去了。

萧冉背贴着车壁,问:“今日那太监,可是叫鲍邈之?”

见周远之点头,又问:“你与他不对付?”

在他脸黑之前,赶忙道:“此事是他从中作梗,殷老告知我的。”

阅卷时,太子赐下果品,遣了侍者分送与殷灌蔬和周远之。鲍邈之去了殷府。其时,殷灌蔬身子不爽利,在卧室休息,家人将鲍邈之带至书房等候。他一眼便看见了废纸篓里的《停云》,又看见了书案上的两份名单……

鲍邈之伺候太子读书多年,深知太子喜好,于是,便动了心思。

“他是偷偷摸摸做的,殷公不知此事。”

太子拿出名单时,殷灌蔬一头雾水,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萧平的名字会出现。几日后,赴东宫向太子奏事,鲍邈之悄悄与他说了此事。

“周远之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明知殿下喜欢什么样的,硬是不让殿下如意。奴这么做,既是为殿下,也是为殷公您着想。一旦这萧平成为殿下新宠,人又是您举荐的……”

好一出离间计。既拉拢了殷灌蔬,又打击了周远之,还躲在幕后,将责任全推给殷灌蔬。

不区区一个太监,竟能搅动风波。殷灌蔬不由感叹,难怪汉末皇权不振。原想解释,念及周远之冷硬的姿态,便作罢了。唯暗中察之。

周远之冷笑。“区区阉竖,不自量力。”

萧冉鼓鼓眼:“话不可这么说。许多事,恰坏在不起眼的小人身上。在梁洲上,他还想拉拢我,共同对付你来着。”

周远之玩味道:“哦?你答应了?”

萧冉轻嗤:“我眼光有那么差?我是想对付你,可我不会与那种人合作,太跌份。”坦荡的目光落在周远之脸上,奚落道,“你也好不到哪儿去。你蒙得了裴五,可蒙不了我。”

明里答应了裴五,暗自却否了她,裴五还傻呵呵谢他。哼,小人。

周远之满不在乎:“兵不厌诈,他自家蠢,与我什么相干?话说回来,你就那么信任裴五?”

萧冉耸耸眉毛:“与你无关。”

“盯梢盯到我头上,还说与我无关,你面皮厚过城墙拐角了。”

骂人揭短,萧冉最擅长了。“能厚得过你?你让扶南奴刺杀我!你滥杀无辜!你丧尽天良,你不得好死……”

越骂情绪越激动,面皮涨得通红,气喘如牛。

周远之闲闲倚着隐囊,闭目养神,等耳根清净了,懒洋洋掀眼,“骂完了?”

“……”

萧冉没脾气了。

周远之说:“带句话给裴五。若想裴将军无事,他就安分些。那对父子绝非善类,他当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何意?我听不懂。”

“只叫你带话,谁叫你听懂了?”

“……”

***

陆筠扶着梯脚催促:“好了没?笨手笨脚的。”

“闭嘴,再啰嗦明日给我交伙食费。”

萧冉一手抱着个大号竹笥,一手把住梯,一步一步往下爬。

竹笥平置于案上,萧冉掀盖,取出油纸包,轻轻打开,清香盈室,觑眼,悬着的心安了。

小鬼抻头:“嘁,当是什么宝贝呢,破草叶子。”

萧冉照他头顶给了一记爆栗:“这是救命仙草!”

欲呈太子之物,便是这茶叶。江南卑湿,此物最怕潮。她开动脑筋,剪了油纸包裹起来,置于底部铺了石灰的竹笥中,保险起见,将竹笥放在了大厨的最顶上,以隔绝地气。另分出一小盒,供日常饮用。

小鬼撇撇嘴,把两只小漆盒搁在竹笥边儿上。“呶,贵得很。记得还钱。”

萧冉托在手上端详,兽首髹漆,盒口错金,委实不错。可是,东宫什么宝贝没有,区区小物,入得了太子的眼么?茶叶即便能救得了她一时,也救不了她一世。

陆筠挥胳膊:“要投其所好,他好的是诗书文章,陶渊明,还好佛。”

“诗文我可做不出来。我也不好佛。”

陆小鬼接话:“那好道?”

“也不好。”

“神佛都不信?”

“不是信不信,我是个俗人……”萧冉忖度一番,“这么说吧,若是给神佛磕头,能磕死仇人,磕来万贯家财,那我见庙就烧香,见神佛像就磕头。若是不能,我拜它作何?人呐,必须靠自己,只能靠自己。”

茶叶入盒,正要盖盖,忽觉不对劲,这小鬼怎么突然说起这么严肃的话题……她扭过身,上下瞄着陆小鬼。

小鬼眼神发虚,不打自招了。在家时,先生看不惯他镇日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便捉他回去念书,谈及佛道,他一劣徒能有何见解,一句答不上来,挨了几板子。

“笑什么笑,换了你,就你方才那套厥词,不被揍死才怪。”

***

翌日,两只漆盒堂而皇之摆在案头,周远之额头青筋突突跳。那张着笑口的兽越看越像这欠揍的村夫,仿佛在玩世不恭地嘲弄他:来打我呀来打我呀。

萧冉解释了一通这茶叶的来历,末了,一脸诚恳道:“初尝微微苦,喝惯了就体会到它的妙处了,唇齿流芳,回甘无穷。”略作停顿,又满含深情地补了句偷来的词,“正如人生,历尽辛苦方能回甘。”

周远之牙都倒了。“萧郎君真是见多识广,百里挑一的人才。”

夸的比骂的还难听,无所谓,萧冉面皮厚,刀枪不入。“谬赞了,怎比得了周主事,能文能武,玉树临风,潇洒不羁……”

周远之不愿与她斗口,问话可否带给裴五了。

萧冉没欺瞒。“还没见到他人。”

周远之不悦。“前方战事紧,他安分些就是对裴家最大的功劳。”

“战事?打仗?!不是说江南承平日久?哪里在打仗?”

“无知鼠辈!”周远之毫不掩饰对她的鄙夷,“没有前线的浴血奋战,你承什么平?”

萧冉悻悻。“为何非要我带话?你为何不亲自去说?你是没嘴还是没腿?”

“你懂什么,这便是使唤人的乐趣。”

萧冉正欲发作,被周远之堵了回去。“今日之内,话务必带到。不然,参加讲学的名额,我就给别人了。”

“谁稀罕。”

***

萧冉口是心非,乖乖去了裴家。

她要去听讲学,因为谢禧要去。

到裴五宅前,却见到令人惊诧的一幕:

门房横拖倒曳着一人扔出来。

那人不死心,还要往里闯。

门房爆喝:“你这厮讨打?快滚!”

“放我进去,我要见裴郎君!裴郎君,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你帮我说说情……”

俩门房相视一眼,一人捉起那人一只胳膊,将他提溜起来,往河边走。

那人两手两脚屈得□□似的,妄图蹦脱出来。“裴郎君,我是冤枉的,是谢——”

扑通——

水花冲天。

门房拍拍手回来,见着嘴巴张得能吞下鸭蛋的萧冉。

“萧郎君来了。”

萧冉朝河里扑腾着的人影昂头:“怎么回事?”

“嗐,一个泼赖,不必管他。你快进去吧,咱们要关门了,免得那泼赖再来。”

进院子听门房嘟哝,萧冉大约明白了,那是裴五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托请裴五帮忙。裴五拒绝了多次,不胜其烦。

见到人,将周远之的话带到,萧冉问:“他说的什么意思啊?”

裴五瞥她一眼,语气不善:“这么快就认敌为友了?”

萧冉不爽:“我不过是替他带句话,还带出立场来了。”

话不投机,萧冉榻子没坐热便告辞,免得再说下去说出个仇人来。

裴五说:“带话给周远之:少管闲事。”

“你自己说,我跟他不熟。”

一个两个都叫她带话,什么玩意。

屏风后窸窸窣窣响动,绕出来一道人。

凤来换了套茶具,与道长奉上,听到自家郎主感慨:“日前应了有司的差事,昨日提笔,却倍觉不顺。”

凤来捧着漆案退下时,又听道长言:“可是气运郁结?何妨外出一游?散散心气,贯通气脉。”

“道长言之有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