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唐遗梦,一江春水向东流 > 第8章 第八章:娥皇辞世

娥皇的病情在那年深秋急剧恶化,身体日渐消瘦如风中残烛,脸色苍白如纸,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李从嘉来看她时,眼神中多了几分躲闪,连为她拭汗的手指都带着迟疑;女英在她面前,也常常显得局促不安,连端药的手都会微微发颤。但她终究是个通透豁达的女子,深知情之一字最是强求不得,并未点破这层窗户纸,只是在清醒时,常拉着李从嘉的手,反复摩挲着他当年为自己打造的暖玉指套——那指套上雕着并蒂莲纹,如今已被岁月磨得温润生光,映得她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她凝望窗外凋零的茉莉,那些曾被她亲手栽种的白花如今瓣落似雪,在地上铺就了薄薄的一层。她轻轻咳嗽了几声,声气虽微弱却异常清晰地对着守在一旁的李从嘉说道:“殿下,我身子好些了,为我弹一遍《霓裳》吧,最后一遍,可好?就像那年上巳节,你在曲江池畔为我初弹时那般。”说罢,她轻轻阖上眼眸,唇角漾着一抹淡若茉莉的笑意,仿佛已然听见了那支曾见证过他们最美好时光的曲调。

李从嘉强忍着眼眶中打转的泪珠,喉头哽咽,却仍竭力点头,未让那泪珠滑落。他转身走向案几,取来那把两人曾共同弹奏过无数次的琵琶——木面微斑,弦光犹存,每一处磨损都是岁月与琴音交织的痕迹。他轻轻落座于床边的楠木圆凳上,将琵琶拥入怀中,宛如拥抱着一段不可重来的时光。

指尖轻拨,一缕清音颤颤而起,渐渐连成了那曲熟悉的《霓裳羽衣》。旋律如潺潺流水,在寂静的寝殿中缓缓流淌,每一个音符都似一颗莹润的珍珠,串起了旧日琳琅满目的回忆。他仿佛又看见多年前听雨轩中那个身着素衣的少女,坐在春光缭乱的廊下,十指翻飞,衣袂轻扬。她抬眸时,眸中闪烁着星子般的笑意,琴音自她指尖流淌而出,宛如江南三月的风,温暖且多情。

娥皇靠在软枕上,面容苍白如纸,却依然微微合着眼,随着旋律轻轻跟着哼唱。她的声音低微,几乎被琴音湮没,却仍婉转如夜莺低语,每个颤音都藏着对盛年时光的深深眷恋。那不只是歌,是青春,是相爱之初的月色,是他们再难回去的锦绣年华。

曲至中段,正到急管繁弦、情绪将浓之时,她忽然身体一颤,控制不住地剧烈咳嗽起来,一声比一声艰难。下一秒,一口鲜血从她口中喷涌而出,溅上琴弦——洁白的丝弦瞬间被染红,那抹猩红蜿蜒滴落,玷污了琵琶温润的象牙白柱。

李从嘉手中的琵琶“哐当”一声砸落在地。他什么也顾不得,猛地扑上前去,将娥皇几乎已无重量的身体紧紧拥入怀中。他的手臂颤抖,声音哽咽如撕裂般,一遍遍唤着:“娥皇!娥皇……挺住!太医马上就到……看着我,不许走……”

娥皇虚弱地抬起手,指尖微微发颤,轻轻抚上他的脸颊。她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他怀中隐约露出的那支银簪上——那是女英遗落的银簪,他竟一直贴身戴着。她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又释然的笑意,仿佛在这一刻放下了所有牵挂,轻声说:“女英……是个好姑娘,天真善良……替我……好好待她……”

她微微一顿,气息渐弱,每吐一字都似耗尽全身气力,却仍坚持着说道:“《霓裳》的谱子……在瑶光阁的……紫檀木匣里……好好保存……别让它……再失传了……”

话音未落,她的手已无力地垂下,眼睛缓缓闭上,再也没有睁开。她的脸上仍带着一丝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仿佛终于寻得了一丝安宁。

窗外微风拂过,最后一瓣茉莉悄然凋零,悠悠飘落,停驻在寂静的窗台,宛如一滴凝固的泪,静静见证这段深埋岁月的情意,终至落幕。

娥皇的葬礼办得极为隆重,哀荣备至,举宫缟素,金陵城内一片凄然。李煜悲痛难抑,亲自下诏追封周娥皇为“昭惠后”,以彰显她的德行,并下令全国哀悼三日,禁止一切宴乐婚嫁活动,万民同悲。南唐后主李煜(李从嘉)亲执笔墨,为爱妻周娥皇撰写墓志铭,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如同泪水滴落于墨迹之上,每一字都透露出深深的哀伤。他伏案疾书,回忆两人年少初见时的惊鸿一瞥,婚后琴瑟和鸣、共研音律的日日夜夜,写至动情处,泪痕浸透纸背,几度哽咽难抑,写罢已是泪流满面,伏案长恸,几近昏厥。

他还下令将瑶光阁彻底封存,朱门深锁,不许任何人踏入一步。那阁中不仅藏着他们耗尽心血共同复原的《霓裳羽衣曲》谱子,藏着满架翻阅得卷了边的古籍与蒙尘的乐器,更藏着他与娥皇最缱绻温暖的时光,每一缕尘埃都仿佛还沾染着她指尖的温度与笑语。自周娥皇离去后,李从嘉终日以酒为伴,将自己深锁于昏暗寝殿之中,拒绝见任何人。醉眼朦胧中,他提笔写下“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等无数悲怆的词句,字字皆是对娥皇刻骨铭心的思念与对自己未能常伴左右、深恩负尽的痛切悔恨,只觉人间再无春光。

周女英见李从嘉如此颓废,心中揪痛,满是担忧,却又不敢贸然亲近,怕更勾起他的愧疚与旧痛。她只能每日默默为他备好醒酒汤,守在殿外檐下,听着里面或醉或哭的动静,心如刀割。在他醉酒倒地时,她总及时上前,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到床上,为他盖好被子,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易碎的瓷器;在他昏睡不醒时,她便守在床边,低声吟诵他早年为娥皇写下的那些浓情蜜意的词句,声音婉转如泣,似诉着旧日温情,只盼能唤醒他沉沦的意志。

李从嘉起初对她避而不见,甚至屡次厉声让她离开,只因她那张与周娥皇极为相似的脸,每看一次,便像在他心头深深刻下一刀,愧疚与痛楚交织难解。直至一个大雪纷飞之夜,寒风裹挟着雪片,呼啸着扑入殿中。他独自醉倒在娥皇往昔的寝殿里,半梦半醒间,恍惚瞧见娥皇身着一袭素色襦裙,自雪影深处盈盈走来,仿若从前那般,温柔地轻唤他的名字。他心神激荡,拼尽全力挣扎着伸手去握,却只触到一双真实且温暖的手。

他猛地睁开眼,雪光映照之下,发现是周女英守在身边,鬓发沾雪、衣衫微湿,眼中泪光闪烁,满是担忧与心疼,正用手帕轻轻为他擦拭脸上的泪痕和酒渍。她低声说道:“陛下,雪大了,当心着凉。”

“姐姐临终前,紧紧攥着我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嘱咐我,一定要替她好好照料殿下。”周女英轻声细语道,双手捧着一碗温热的姜汤,小心翼翼地递到他面前。

她的目光温润似水,眼底满溢着毫不掩饰的关切,“姐姐常说,殿下才情高绝,天下无双,实不该长久沉溺于悲痛之中,更不可辜负上天赐予的锦绣人生。她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殿下能珍重自己,替她看尽世间繁华,走完她未能走完的路。”

李从嘉怔怔地望着她与娥皇极为相似的眉眼,听着那温柔嗓音道出饱含深情的嘱托,心中那道筑起已久的高墙终于轰然倒塌。他默默接过那碗姜汤,仰头一饮而尽,暖流自喉间潺潺而下,不仅温热了冰冷的肠胃,亦缓缓驱散了积压心底的寒意与无尽愧疚。自那夜起,他不再刻意躲避周女英的接近。两颗于丧亲之痛中飘零的心,在相互慰藉与陪伴间缓缓靠近,彼此心照不宣,再未提及那晚交融的泪水与悸动,仿若都在静静等待,为这份悄然萌生的情愫寻觅一个恰到好处的归宿。

及至娥皇(大周后)逝世一年后,李从嘉(李煜)在群臣的恳请与谏言下,终于颁下诏书,册立其妹女英(小周后)为太子妃。大婚当日,皇城内红绸高挂,彩灯盈门,喧天的礼乐声震动了整座金陵城。然而,当李从嘉凝视着眼前凤冠霞帔、艳丽非凡的新娘时,眼前竟恍惚浮现出许多年前,玄武湖畔那个迎着微风、身着淡紫衣裙的娉婷身影。他微微俯身,抬手为她轻扶凤冠上摇曳的珠钗,声音低沉且温柔:“往后余生,便由你相随了。”女英眼中刹那间泛起晶莹泪光,郑重颔首,旋即轻轻将额头倚在他肩头,无声却坚毅。

婚后,周女英处处以姐姐娥皇为楷模,无微不至地打理李煜的起居饮食,更常常陪伴他研读诗书、切磋音律。昔日娥皇所居的瑶光殿虽仍宫门深锁,未曾启封,寝殿之中再度响起的琴瑟和鸣之音,竟隐隐有了几分往昔令人心醉的韵致。只不过,细心之人方能察觉,李从嘉笔下流淌出的词句,终究褪去了几分年少时的明朗欢快,而浸染了更多“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深沉慨叹与无可奈何的怅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