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南唐遗梦,一江春水向东流 > 第10章 第十章:小楼囚梦

公元976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军押解至宋朝的都城汴京。在受降仪式上,宋太祖赵匡胤为表达对李煜屡召不降又起兵反抗的羞辱,封李煜为“违命侯”。赵匡胤赐给李煜一座僻静而狭小的宅院,名为“小楼”,尽管宅院青瓦白墙间透着几分江南余韵,但处处有兵士严密看守,如同一座精心设计的华丽牢笼。李煜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每日仅能在方寸庭院与二层小阁之间徘徊。青石阶被脚步磨出微凹,栏杆朱漆渐斑驳,唯墙外一株老槐兀自苍翠,春来繁花缀满,秋至黄叶悄落,似在默数被囚时光。

昔日的南唐国主,如今成了任人摆布的阶下之囚,一举一动皆在监视之下。他时常独坐窗前,望见四角天空中南飞的雁阵,手中笔锋滞涩,终是掷笔长叹。那些未尽的词句,如哽在喉的叹息,化作墨点晕染宣纸。偶尔有旧臣暗中托人送来江南的新茶或诗笺,却总被守军截下盘查,最终能递到他手中的不过十之一二。

周女英始终不离不弃,婉拒了旧臣劝她逃离的好意,毅然陪他住进这囹圄般的小楼。她每日亲手为他洗衣煮饭,鬓边珠钗换作木簪,纤指被井水浸红,仍将小院打理得窗明几净。她在墙角种下几丛茉莉,花开时节暗香浮动,恍若故国残梦。每当李煜凭栏望南、黯然神伤时,她便轻抚他的背脊,以温言软语化开他心中积郁的阴霾。夜深人静时,她常就着昏黄灯烛为他补衣,针线穿梭声里,偶尔抬眼望向伏案疾书的丈夫——那时他眉间郁色稍褪,恍若又成了金陵宫中挥毫填词的君王。而院外巡更的梆声总是适时响起,提醒着他们现实的界限。

汴京的春天来得比金陵早得多,才至二月,小楼外的海棠已开得如火如荼,粉白相映,簇拥枝头,似要将春意燃尽。可李煜却终日闭门不出,无心欣赏这片灼灼春色。他常独坐窗畔,凝望南方天际,目光似要穿透千山万水,直抵江南故地。他思念着金陵的烟水楼台、秦淮画舫,思念着玄武湖上的藕花深处,更思念瑶光阁中那满庭茉莉的清香——那香气曾浸透他诗酒年华,而今却只能在梦里重温。

他总是一袭素袍,默然倚案,眉间深锁着化不开的郁结。每到夜深人静时,他便从怀中取出那支贴身藏匿的玉笛,指尖轻抚笛身上那道几不可见的裂痕,幽幽吹奏《霓裳羽衣曲》的残段。笛声凄婉哀怨,如泣如诉,萦绕在小楼寂冷的夜空里,声声皆是江南旧调,字字尽是故国遗音。那旋律断断续续,似有还无,如同他破碎的山河梦,再也奏不出一阕完整的繁华。

周女英常悄立于廊下,听笛声穿帘入耳,一声声、一段段,敲在心坎最痛处。她以袖掩面,暗自垂泪,却从不敢惊动他——她深知,他吹的不是曲,是心头血;望的不是天,是满身罪。

而他笔下的词句,愈发沉郁苍凉,如暮色中的孤雁,声声泣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寥寥数语,道尽了故国难归、身不由己的彻骨之痛。那纸上的墨迹,时深时浅,有时被泪晕开,宛如一场无声的雨,悄然落在词句之间,将每一个字都浸染成再也回不去的南唐旧梦。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宗为人深沉多疑,对亡国之君尤为苛刻。他不仅时常召李煜入宫伴宴,更屡次命其于席间赋诗助兴,借机当众嘲弄其亡国之君的身份,言语之间极尽羞辱之能事。更令李煜痛苦的是,赵光义屡次借故强召周女英入宫。周女英每每自宫中归来,皆面色惨白、云鬓散乱,眼中含泪却始终沉默,从不向李煜细说宫中所受何等屈辱。

李煜看在眼里,心如刀绞,却深知自己身为囚虏,生死皆在他人掌控,根本无力护她周全。他唯有将满腔悲愤与屈辱倾注于词章之中,以笔墨泣血书写胸中块垒。在那些不眠的长夜里,他写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正如李煜在《虞美人》中所写:“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他以风雨摧花喻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深刻表达了家国沦亡、身世飘零的痛楚。在《相见欢》中,他泣成“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胭脂喻泪,既描绘了妻子泪痕斑驳的容颜,也倾诉了自己对她的深重愧疚以及对不公世道的血泪控诉。

这些词句,既是他个人苦难的呐喊,亦成了一个时代哀歌的回响。

在一次次入宫受辱之后,周女英容颜渐悴,原本明艳的双眸黯淡无光,似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薄雾,身形亦如秋日枝头残叶,日渐枯槁。她常倚窗而立,目光越过千山万水,遥望着那再也回不去的故国山河。偶尔有雁阵掠过天际,她便久久凝望,直至那些黑点彻底消失于云端,才轻声对李煜说:“陛下,臣妾昨夜又梦到金陵……金明池畔的柳絮飘得如雪一般,瑶光殿前的茉莉开得正好,真想再闻一闻那时的香气。”李煜紧紧握住她冰凉的双手,寒意直透心底,哽咽道:“待风波稍定,朕定带你重回江南,看遍金陵春色,听彻秦淮夜雨。”可他心底明白,这承诺如烟般渺茫,不过是困于樊笼之人的自欺之念,北地风寒,早已吹散了所有温暖的幻想。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四十二岁生辰之日,亦是其辞世之时。宫中寂然无声,既无丝竹宴乐,也无宾客庆贺,唯有半阕残月冷冷悬于檐角。周女英强撑病体,亲手为他做了一碗长寿面。她的手指因久病而微颤,和面时陶盆险些倾翻,切葱时指尖又恍惚被割破,她却只是默默拭去血珠,仿佛这点痛楚与心中的荒芜相比,不过沧海一粟。面汤清浅,葱花浮沉,几点油星泛着微弱的光,二人对坐举箸,却皆食不知味。面条咽下如哽荆棘,汤水入口亦似黄连在喉。烛火摇曳间,二人相视,却在对方眸中窥见了那个再难圆满的江南旧梦。

夜凉如水时,李煜独上西楼,凭栏远望,只见星河迢迢、新月如钩,清辉洒落人间,恍若为他这亡国之君铺就一片寂寞银霜。他蓦然想起,今日既是生辰又是七夕,牛郎织女尚能一年一度相会,而自己故国山河却再难重归,顿觉百感交集,悲从中来,遂研墨铺纸,就着孤灯一盏,挥笔写下那阙千古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成,墨痕淋漓如泪,一字一恸,仿佛笔端所落非墨,而是四十载家国、三千里山河的血泪凝结。他放下笔,远处笛声又起,呜咽凄清,似故国旧曲的幽咽,又似汴京新声的凄清,似要将这无尽愁绪,尽数吹入苍茫夜色,随风散入重楼叠宇、万户千门,却终无人能懂,这彻骨苍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