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南柯非梦 > 第30章 第三十章

南柯非梦 第30章 第三十章

作者:行也慢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7 16:29:26 来源:文学城

“公良忠,再半天路程便可到军营了。”书容说道,“你先回去,方才士兵来报,不远处又出现几队香娘子,我去把他们剿灭了,再回军营。”

公良忠拉紧缰绳,朝着不远处望去,说道,“书容,你先回,看将军有何吩咐,她不是急着赶回京城吗,到时军中一切事务估计要暂且交与你掌管。”

书容却是不解道,“公良忠,为何不是交与你?”

公良忠:“你毕竟是小侯爷。”

书容摇了摇头,“这我可就不认同了,你我都知,那一次与西金二十万大军对战时,长公主身受重伤,硬是撑着最后一口气,下令云昭军听命于你,才晕死过去的。”

公良忠表情严肃,嘴角却挂着一丝笑意,“书容,此时彼时,不同。”

书容笑道,“何为不同。公良副将意思是,书副将只能授命于平顺时期,我们公良副将才能如长公主殿下,临危受命咯。”

公良忠苦笑着摇了摇头,“书容,你知我不是那个意思。赶快回军营,我去把那几队香娘子解决了,立马回去与你们汇合。”

书容:“行,速战速决。”

待公良忠率着众士兵跑远后,书容才想起了什么,朝着公里忠背影大声喊道,“公良忠,今晚给你下面,趁热回来吃。”

公良忠举起右手,朝空中挥了挥。

云岫国朝堂,长公主殿下派士兵五百里加急送来的东凉降书,总算使多日来一筹莫展的昭明帝脸上浮起了些许笑意。

“天佑云岫国,恭喜皇上。”文武百官听完士兵来报后,纷纷拱手贺道。

大王爷墨启明与国舅爷左右两边,站立在百官面前。上朝时,二人都会特地换上皇上特赐的蟒服。文武百官看到这一身朝服,便纷纷心领神会。

云岫国朝堂上,龙袍下便是蟒服,为象龙之服,和至尊御袍相肖,只是减了一爪耳,只有皇上亲赐才能享此虚荣。

蟒服加身,是云岫国多少文武百官的的最高理想,不但意味着荣华富贵,更重要一点,位极人臣,乃皇上真正信赖器重之人。不过,云岫国历代王爷,都有蟒服,所以,百官对于墨启明身上着的那身低调浅紫绒绣蟒服,却也不是很在意,唯对国舅爷那身虽为湛蓝却异常刺眼的圆金绒绣蟒服颇为关注。

墨启明刚想上前一步,国舅爷似乎琢磨到他要说什么,立马抢先一步,堆满了一脸菊花般灿烂无比的笑容,喜道,“皇上圣明,天佑云岫国,长公主殿下年纪轻轻,便立下如此功劳,实是功不可没啊。”

墨启明给他这一捷足先登,神色自若,倒也不见丝缕愠怒之气,成熟稳重的脸上始终挂着一片祥云。长公主殿下虽然战功赫赫,朝中大臣自然是好生敬佩,不过,墨启明虽然从未上过战场,更别提立过战功这一回事了,文武百官们对他也是敬佩有加。

墨启明是大皇子,先帝在时,其母亲被封为乐贵妃。乐贵妃天生一副笑脸,心里藏不住丝丝缕缕忧闷愁绪,有任何不悦,都要同他这个儿子倾诉。墨启明虽是最年长,却也只长了当今圣上,也就是二皇子半岁,兴许是其母亲缘故,他自小便养成了一副善于倾听、温和有礼的脾性,也随了乐贵妃,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意。

按道理,乐贵妃这禁不住烦闷骚扰的美人,当是要比其他妃子长寿些才是。不知是老天也喜爱这一可人儿,墨启明十二岁那年,阳光明媚的一个晌午,乐贵妃因了一场重病,不幸逝世。逝世时,她那长眉依旧如往常欢笑时舒展,美人安静熟睡的模样也是如此吧。十二岁的大皇子,眼泪没掉过一滴,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倒是先帝,当晚一人在乐贵妃的房中,静坐许久。

先帝在位时,从未立过皇后,只立过两位贵妃,一位便是早年香消玉殒的乐贵妃,一位便是当今皇上与长公主的母亲。朝中一直有流言,说若乐贵妃还在,说不定先帝会把她册立为后。

不过,这样的流言,也只能像冷宫里的妃子一样,只可在黑暗隐晦角落里生存,当是见不得日光的。

可想而知,墨启明这性情不仅文武百官,谁见了都是心生好感的。就连皇帝,见了他这位兄长,都是礼让敬佩有加,但凡宫中有大宴,都要赐坐,让其坐于自己身旁。

倘若好性情便能抵得如此荣誉敬重,那朝中定要刮起一阵排山倒海的相敬如宾之风,每个大臣心中雪亮得很,楚王不过好细腰便能饿死人,谁不会笑脸相迎笑脸相交好好脾气。皇帝仰仗,文武百官拜服,那是因为墨启明心中有沟壑,他有治国安邦之才,有慧眼识珠之能,有大局为重之胸襟。

长公主在战场上为皇帝打下江山的同时,墨启明便在朝堂上为皇帝治理社稷出千谋划万策。朝野上下有美言,当今皇帝的左臂右膀,一是驰骋战场的长公主殿下,二是指点朝堂的墨启明,文武左右,实属云岫国之福。

长公主由于常年征战在外,自打新帝即位以来,朝中大臣便再也没见过她。几年攻打南晋、凤歌、西金、胡国和东凉,长公主奔袭各大战场,打完一个接一个,全无半点流连之意,似要把云岫国从立昭年间至今积累的所有容忍,一腔撒了个干净,容不得半点拖延。

每打完一场,云昭军连气都不喘,骑上战马拿起兵器接着下一个目标,又是一顿猛打,更别提有回京的可能。

所以,云昭军在朝中,也被文武百官暗称为“骠骑军”。骠骑,就是要快!速战速决!

文官们见这云昭军这阵势,心里哆嗦着投胎都没这么赶,这长公主殿下果真勇猛,率领的精锐当真一鼓作气,打得周遭各蛮国目瞪口呆猝不及防。武官们却是看得热血沸腾,就差上战场给长公主殿下摇旗呐喊。

虽是战功显赫,但比起朝夕相处的墨启明,文武百官对墨启明更加熟悉,墨启明身上又天生吹拂着一股不必拉拢人心人心自来的清风,所以,宫中形势,自有一波不言而喻的暗涌。

墨启明睐了一旁圆鼓鼓的圆金绒绣湛蓝蟒服,脸上春风化雨,声调彬彬有礼,微微作揖道,“国舅爷所言甚是,皇上英明,长公主功不可没。待北定侯收服北蛮匈奴各国,云岫国将四海昌平,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周遭诚服。”

满朝文武窸窸窣窣不约而同发出句句赞美之词。

户部尚书李枫芦站在一浅紫一湛蓝蟒服身后,别着脸斜睨着国舅爷,与往常一般,总要在心里咒怨一番,“长着个圆球样,当心走楼梯自个滚下去。”

上次,他与国舅爷就是否增加各地赋税的问题在朝堂上当着皇帝的面争吵了起来,皇上一怒之下,下旨让自己陪同墨启明去北疆慰问北定侯各将士们。

这一差事,对其他官员而言,可能是个美差,毕竟,墨启明和北定侯可都是朝廷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对他李枫芦来说,简直是要了他半条命。上马就吐,早是他李大人风靡朝堂的标杆;平时上朝,他都是天未亮便起床走路去,北疆山高皇帝远的一个蛮人之地,他想走也得辞了官职先。

所幸,是跟随墨启明去,路上承蒙他悉心照料,才多留了几口气撑回京城。

不过,李疯芦听说那国舅爷给罚了三个月俸禄,三个月吃不下饭,天天喝白粥续命,心里才平稳了些许。

不止李枫芦对国舅爷看不惯,朝中许多重臣与李大人一样,总是会在暗中嘲讽他。

国舅爷,乃当今皇后同母异父的哥哥。能册封为皇后的女子,其背后都有大多都有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娘家,不过,当今昭明帝亲自选中册封的于皇后出身并不高贵,只是一贫穷人家。

于国舅父亲早逝,母亲迫于生计,只能改嫁,又生育一女,便是当今于皇后。于国舅与于皇后虽是同母异父,二人却是从小一起长大,两兄妹感情十分好。

一年,农村遭了旱灾,又赶上瘟疫,兄妹俩父母双亡。农村能活下来的人心惶惶,都已经自身难保,亲朋好友哪顾得了这兄妹二人,只有睁着眼闭着眼。

自此,于国舅便带着小自己八岁的妹妹,一路乞讨,暂时逃离那瘟疫之地,来到了京城。

为了养活妹妹和自己,又无一技之长,于国舅只能做各种脏活累活,不计日夜,总算兄妹二人在京城相依为命,即使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还是生存了下来。当时,于国舅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可能从小便受尽人间疾苦,于国舅其实与当今圣上年纪相仿,可看起来却像是与北定侯同辈中人。

为了替哥哥分担,于皇后长至十来岁时,便瞒着哥哥进宫做了宫女。于国舅自小便十分疼爱这个妹妹,得知妹妹进了掖庭,无比恼火。只是木成舟的事,他无权无势无财,根本做不了什么。

云岫国宫女,每年会有一次机会和亲人相见。那十年来,于国舅每年就盼着那么一次机会,与妹妹相见。每次,于皇后都会拿许多宫中发放的衣物、粮食还有一些达官贵人心情好时赏赐的珍稀物品,硬塞给哥哥。

于国舅则是把他在宫外攒银子全部包裹在一块破布里,偷偷塞给妹妹,生怕别人发现。兄妹二人,一到分别时,于国舅总要埋怨她一句,“好好的兄妹二人在宫外,就算苦,还能一块相依为命过,现今进了这皇宫,一年见这么一次,还不如那饥不择食的日子呢。”

天地兴许总见不得太过于悲惨的事,就如同太过于欢乐的事也要抑制,好比那乐贵妃。从来有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本在掖庭这种地方,是几乎无可能遇到皇帝的,不知为何有一天昭明帝似是心情苦闷,居然散步误入此处,看到于皇后,一见倾心。世间本是碧波浩淼,却是机缘巧合有了好多好巧不巧地,便就掀起一阵汹涌澎湃来。

昭明帝册封其为皇后时,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不过,渐渐地,文武百官们发现于皇后宅心仁厚,谦让低调,颇有后宫之德,也就未多说什么了。

只是,对于于国舅,朝中大臣是颇为挤兑的。

于皇后,生长得随她父亲,清秀玉颜,明眸善睐;于国舅,也生长得随他父亲,身似珠圆,满脸玉润。浑然看不出这二人是两兄妹,也猜不出于国舅早年那让人颇为心酸的经历。

只是,为何这两兄妹都姓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