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那阴官似与传闻不同 > 第14章 问天·迁移赤地

那阴官似与传闻不同 第14章 问天·迁移赤地

作者:南村喜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08 16:53:13 来源:文学城

原来不止他们二人,所有的子民都被召唤过去了。

“小心。”从渊眼疾手快把她拉到一边,一个果蔬摊子的木棚被人群挤得摇摇欲坠,差些就要砸到她。

宵明缓过神来,对他低低说了声“多谢”。

从渊笑了,低声道:“别发神,若妹妹在岸上倒也无事,但这要是被大水冲走了,我便只好现原身来寻你了。”

她白他一眼,没有上心,只道他又在开些恶趣味的玩笑:“原身?又没有水,你又何苦化成蛟龙来寻我。”

还未说完,宵明倏地感到一种没来由的冰寒。

她蓦地回首,发现天边已然掀起巨大的水花,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有易卷来。

不过一日绵臣未带领部下治水,就水灾袭来了吗?

她心底暗惊,这祸事还真真都在有易国周遭徘徊,去一个来一个。

不过他们倒是不打紧,总归能御剑飞行。就是这些百姓……

宵明紧蹙着眉头,正欲说些什么,忽然被一只温暖的手掌轻轻抓住手腕,牵引着往另一个方向跑去。

他的身影在她前方遮住了大部分光亮,意外显得很靠谱。

“走,我们去那边,快一些。”

她心里嘀咕,关键时刻你倒也不会掉链子。

就是这手抓着有些痛,仔细辨认,这感觉竟有一种怪异的熟悉。

她迟疑道,“你……”

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听阿姊说下凡历劫回到天庭后总会有几桩遗忘的后发病症,难道这也是其中一项?

从渊的身影愈加模糊,在光影中不断发散,以至于和她脑海里一个模糊的身影越发重合。

她缓缓停下,弯下腰。

“怎么了,宵明妹妹?”

那个高大的人影蹲下来,关切地看着着她,一双眼里浮起些许思量,叫她看不清什么情绪。

她摇摇头,推开他伸过来的手:“没怎么,我们继续走。”

从渊在她身后,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人的惊呼从身后一波一波传来,且愈加猛烈——“走水了!走水了!快逃啊!”

坊间常年懒得动弹的老人腿脚不便,只能在自家年轻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走出家门,有些个约摸着气急攻心,倒在家门口起不来了,忙推开年轻人,叫他们自个走,不用管他们。

那几个带刀侍卫在人群中安抚人心:“大家切莫慌张,年轻的,都搀扶搀扶老人,也别管各家小孩走不走丢了,小孩跑得比谁都快!大家都先往王殿天坛跑!不会有事的!”

**

天坛前,韶光现。

幸而王殿天坛位居有易高处,在此地,人们尚能躲避大水的侵袭。

在宵明的坚持下,从渊不得已换下一身吊儿郎当的阴官行头,乖乖换上卦师的简朴衣袍。

因此在周围聚集的人看来,这就是两位毫不起眼的卦师,和他们一样,也在等候国君出来。

等待的时间愈长,殿前的人便愈加慌张,各个翘首期盼,一面焦灼地往殿里瞧,看国君何时出现,一面卖力呼喊着几个名字,看自家的老人小孩是否都来了。

一时间,殿外闹腾得不像样子,哭的哭,寻人的寻人,叹气的叹气。

宵明身形不算高挑,穿着灰白的卦袍,甚至略显纤细,以至于被身边穿梭的小孩挤来挤去。

从渊本就高大,倒没有被推搡的麻烦,但看着她左右有些站不稳,倾身询问,“要不我们念个决上天去?”

“不可。”她瞅他一眼,顿了顿,站稳了些,道:“你忘了我们之前怎么约好的?”

他垂头丧气,只是继续环手将她护住:“……不可在反间滥用法术。”

那青衣侍卫从殿中出来,“国君有旨,传宵卦师、从卦师觐见!”

在众人的注视下,两个灰白的身影从人群中走出:“劳烦让一让。”

天坛蓝瓦金顶,楹柱为檀香木,香飘千里,此刻却略显萧条。

他们三次来到王殿的天坛,第一次是初见绵臣,在殿外等候;第二次是前来进谏,提议迁居;前两次都是他们自发前来,就是不知这第三次,国君是为何召他们前来?

宵明提步上天坛,远远便看见一个墨衣青年驻足于殿内神龛前,背影萧索。

侍卫走近他,恭敬示意:“国君,人来了。”

他立刻转身,看是他们二人,长舒一口气,“宵卦师、从卦师,二位也看见了,天漏了,百姓不安。此时此景,最合适不过下达迁徙旨意。但有易国开立已久,子民几代生活于此,虽遭几番大水,却也不曾真正移居过。本君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二位一定要答应。我知二位有通天之能,定能招引异象,凸显恶兆。还请二位于天坛问天卜卦,也好让有易子民信服迁移之举。”

言罢,他深作一辑,郑重其事道:“若他日有绵臣能帮到的地方,绵臣必定尽绵薄之力助之。”

宵明连忙扶起他,道:“国君无需挂怀,小事一桩,从卦师自会助你。”

绵臣再作揖道,面色诚恳:“二位之恩,有易定不会忘记。”

还在左顾右盼观赏天坛景色的某人回过头来,迷惘道:“嗯,什么?”

他小心观察宵明和绵臣的脸色,一个阴云密布,一个满眼信任。

“什么……事,是我做不了的,尽管包在在下身上。”他微笑道。

从渊闭眼,轻轻念了个决。

他的衣袍霎时随风飘动,缠着几缕紫发,愈加奇诡。

顷刻间,风云变幻,电闪雷鸣。

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异象。

一道树干粗的紫色雷电“轰隆”击中天坛金顶,顿时楹柱倒塌,散发出一股被焚烧的刺鼻味。雷声交加,夹杂着疾风骤雨像要冲破每个人的耳膜——“轰隆隆!”

“天,天老爷降罚了!老天老爷啊!”一个老婆子声音颤抖,看着这天色变化,险些晕倒。

人群中响起婴儿刺耳的哭声,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一边哭一边哄着他“别哭别哭”。好些小胆的人面色惊惧,也一个个哽咽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估摸着反应到位了,从渊呼了口气,又念了个决,便散去了雷电。

霎时天色恢复了晴朗。

绵臣朝他轻轻颔首,缓步走出王殿,朝殿外聚集的人群道:“我有易的子民们!我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早已在这片土地扎根。尽管多年遭受旱灾,我们也未曾放弃过这里!但是!大家也看见了,此地卦象凶险,实在不宜久居。本君诚请大家一起向西迁,移居赤水一带。那里有神鸟青鸾保佑,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再创一国辉煌!”

殿外安静了一瞬。

大家都被国君的这番言论镇住了,一时没有人回应。

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摸摸头,郝然道:“俺,俺也不懂,但国君对俺们一直都很好!俺跟国君走!”

人群中响起一个又一个赞同的声音:“我也跟国君走!”“我们都和国君走!”“就是再建一个国都嘛,我们不怕!”

绵臣看着殿外黑压压的人群,和一张张坚毅、信任的脸庞,眼眶有些热。

他清了清嗓子,道:“那大家等这场大水落去,便开始收拾家当吧。事不宜迟,我们今晚亥时便西迁!”

**

再次置身于有易坊间,宵明不再感到如初到时的祥和,而是愈发明显的风起云涌。就像有一张巨大的、黑压压的网笼罩着此地,甚至还在不断收紧。

但坊间的人们还未察觉,只是窸窸窣窣收拾着包袱,神色有些慌张罢了。

她初化成人形的那几年,没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只知道用纸砚画出个依稀的模样去寻阿姊,但根本寻不到阿姊的人影。

她又没有几个相识的人,又最是没有耐性,寻上半个月,就已心如死灰。

那时的天就如这般,阴沉沉,不见日月。

都是阿姊常常在她耳边念叨的话,撑着她一直走下去——“宵明,你就这样,慢慢来。”虽说她飞升前始终没能找到她,但却和她殊途同归,都飞升成仙。

宵明默默看着檐瓦外飞过的雁群,只觉山雨欲来。

不知有易国和方山百谷是否能平安度过这场浩劫?

观旬之境又是否能平安作结?

若能一切顺利,这一万功德,便能如愿到手了。

便离她求天尊赦免烛光,又近了一步。

但思来想去,没有亲眼见着两位宿主的结局,她心里还是不太踏实。

从渊不知何时凑到她身边,笑道:“宵明妹妹,可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

她脑子里还在琢磨之后的打算,没工夫和他探讨其他的,只含糊道,“哪里与你敲下什么约定,少来炸我。”

从渊像是早有预料,叹了口气,“在下便知,宵明妹妹一心扑在观旬之境上,哪里还记得同我的约定呢。”

他越发越感伤,还摇起头来,“罢也,罢也。方才在下已感应到玉佩的异常,本想第一时间与你说来,但此番见妹妹不愿搭理我,那我便只好自个去寻下一个宿主了。”

他缓缓抬起脚就要走,只是略显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一想到之后的日子没有宵明妹妹作伴,就好生落寞。”

宵明察觉到什么,立刻拉住他:“你且站住。”

她随即将袖中两块玉佩取出。

果是有了变化。

玉佩依然光滑如新,不过先前遗玉和绵臣的名字已然消失,此刻赫然浮现出新的字样。

【宝山-巫相】

另一块玉佩上也有字样浮现出来,却只是一个单字,歪歪扭扭的,甚不清晰。她认不太得。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戏生摇民(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