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那个年少无知的他们 > 第2章 你是学画画的吗

那个年少无知的他们 第2章 你是学画画的吗

作者:栖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02:17 来源:文学城

微信提示音在口袋里轻轻震动时,宋亚轩正坐在银杏林深处的长椅上,指尖捏着炭笔在速写本上勾勒。方才刘耀文发来的照片躺在对话框顶端,点开细看,每一张都精准捕捉到了秋阳与银杏交织的精髓——有的聚焦于叶片脉络间漏下的碎金光影,有的则以红墙为背景,让金黄叶片在灰瓦黛色中更显鲜活,连枝干扭转的弧度都拍得极具张力。

他对着照片里最右侧那根斜伸的枝桠出神,指尖在画纸上轻轻比划。刘耀文说的“外实内虚”果然有道理,之前总执着于勾勒枝干的轮廓,下笔过重反而显得僵硬,此刻照着照片里自然舒展的形态,炭笔轻落时刻意放缓力道,线条竟真的多了几分柔韧。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熟悉的声线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轻快的笑意。宋亚轩回头时,正看见刘耀文拎着相机包朝他走来,黑色连帽衫的帽子被风吹得微微晃动,肩头还沾着两片没拍掉的银杏叶。阳光落在他发梢,镀上一层浅金,和远处的银杏林融成一片温暖的色调。

“在看你发的照片,”宋亚轩举起速写本,指着刚画了大半的枝桠,“照着你的照片画,果然比之前顺手多了。”

刘耀文在他身边坐下,长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他探头看向速写本,眉梢不自觉上扬:“可以啊,这线条比刚才那张自然多了。你看这里——”他伸出指尖,轻轻点在画纸下方一段弯曲的枝干上,“弧度刚好,就像照片里的那样,有松有紧。”

指尖相触的瞬间,宋亚轩下意识地缩了缩手,耳尖悄悄泛起热意。他低头盯着画纸,轻声说:“还是谢谢你,不然我可能还得琢磨半天。”

“客气啥,”刘耀文收回手,从相机包里掏出相机,翻出一张刚拍的照片递给他看,“我刚绕到后面拍的,你看这角度,银杏叶刚好遮住一半的角楼,是不是特有层次感?”

宋亚轩凑近屏幕,目光落在那张照片上。金黄的叶片层层叠叠,边缘被阳光照得透亮,隐约能看见叶片后飞檐翘角的轮廓,灰瓦与金叶相映,确实比单纯拍银杏林更有韵味。“你对构图好像很有研究?”他忍不住问。

“也就瞎琢磨,”刘耀文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以前跟我哥学过一阵子,他是做摄影的,总说拍东西得‘藏一半露一半’,留着点空白才有意思。”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宋亚轩,“画画是不是也这样?比如你画银杏,不用把每片叶子都画得清清楚楚,留点模糊的光影,反而更有感觉。”

宋亚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他以前总想着把细节画到极致,每片叶子的纹路都要勾勒分明,却忘了留白的意境。刘耀文的话像点醒了他,就像眼前的银杏林,阳光穿过叶片留下的斑驳阴影,反而比整片清晰的金黄更添几分灵动。

“确实是这样,”他笑着说,“有时候画得太满,反而少了回味的空间。”

两人并肩坐着,偶尔有银杏叶轻轻落在长椅上、画纸上,或是刘耀文的相机上。宋亚轩低头继续画画,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刘耀文则举着相机,时不时对着林间的光影拍几张,快门声清脆又轻巧,和周围的落叶声交织在一起,竟格外和谐。

“对了,”刘耀文忽然开口,打破了短暂的安静,“你是学画画的吗?感觉你很专业。”

“算是吧,”宋亚轩笔尖一顿,抬眼看他,“在美院读大二,学的油画。不过速写是平时自己喜欢画的,没事就出来走走,画点风景。”

“油画啊,”刘耀文眼睛亮了亮,“那你画过银杏吗?用油画颜料画出来,肯定比速写更有质感。”

“还没试过,”宋亚轩摇摇头,“总觉得银杏的金黄不好把握,太亮了容易显俗,太暗了又没那种秋意。”

“也是,”刘耀文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我哥之前拍过一组银杏油画的照片,是一个老画家画的,把银杏叶的通透感画得特别好。回头我找给你看?”

“真的吗?那太好了!”宋亚轩的语气里难掩期待。他找了很多银杏相关的画作参考,大多要么过于写实,要么色彩过于浓烈,始终没找到合心意的风格,刘耀文说的这组照片,或许能给他新的启发。

刘耀文看着他眼里的光,忍不住笑了:“当然是真的,不过得等我回去翻一翻,我哥存的照片太多了。”他顿了顿,又说,“其实你要是有空,下次可以带画板过来,我帮你找角度拍照片,你对着画油画,说不定能找到感觉。”

宋亚轩心里一动。和刚认识的人约着出来画画,本该觉得唐突,可对着刘耀文明亮的眼神,他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好啊,那……下次什么时候?”

“这周末怎么样?”刘耀文立刻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雀跃,“听说这周末天气挺好的,银杏叶也差不多到最黄的时候了,拍出来、画出来肯定都好看。”

“可以,”宋亚轩笑着应下,指尖轻轻摩挲着速写本的封面,“那到时候我提前联系你?”

“没问题!”刘耀文掏出手机,点开和宋亚轩的聊天框,“我把我哥之前拍的那组银杏照片先找几张给你,你先看看找找感觉。”

他低头翻找照片时,宋亚轩悄悄侧头看他。阳光落在他纤长的手指上,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下颌线的线条利落又柔和,偶尔皱眉认真寻找的样子,竟和他看照片构图时的专注神情如出一辙。一片银杏叶缓缓飘落,正好落在他的相机镜头上,刘耀文抬手轻轻拂掉,指尖动作轻柔,和他平日里带着几分锐气的模样反差很大。

“找到了!”刘耀文抬头,把手机递给宋亚轩,“你看这张,画家把光影处理得特别妙,叶片边缘用了浅黄,中间加了点橘色,阴影部分又带点浅褐,看着就特别通透。”

宋亚轩接过手机,认真看着照片里的油画。果然如刘耀文所说,色彩层次丰富却不杂乱,金黄的叶片在画布上仿佛带着阳光的温度,枝干的笔触粗犷却不失细腻,和他之前追求的风格很接近。“太好看了,”他忍不住赞叹,“这种通透感,我之前怎么都画不出来。”

“慢慢琢磨呗,”刘耀文笑着说,“你这么有天赋,肯定很快就能找到感觉。”

被人直白地夸赞,宋亚轩的耳尖又热了起来。他把手机还给刘耀文,低头继续画速写,只是笔尖落下的速度慢了些,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宋亚轩把那根枝桠画完,还添上了几片飘落的银杏叶,线条舒展,光影错落,比之前的作品多了几分灵气。刘耀文凑过来看完,忍不住鼓掌:“绝了!这张比刚才那张进步太多了,简直像换了个人画的。”

“夸张了,”宋亚轩笑着合上速写本,“还是谢谢你的照片和建议。”

“真没夸张,”刘耀文认真地说,“你看这几片飘落的叶子,线条轻轻一带,就有那种飘在空中的感觉,比我拍的照片还生动。”他顿了顿,忽然说,“对了,我能拍一张你的速写吗?我想存着,以后给我哥看看,让他也学学人家画画的线条。”

宋亚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啊。”他把速写本摊开,放在长椅上,调整了一下角度,让阳光刚好落在画纸上。

刘耀文举起相机,认真地调整焦距,快门声轻响,将画纸上的银杏枝桠和宋亚轩的笔迹永远定格在镜头里。“拍好了,”他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满意地点点头,“回头我修一下发给你,你也可以存着做纪念。”

“好。”宋亚轩笑着应下,起身收拾画板和速写本。夕阳西下,余晖穿过银杏林,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交叠在一起,像是被金黄的银杏叶轻轻包裹着。

“我送你到门口吧?”刘耀文也站起身,拎起相机包。

“不用啦,我自己走就行,”宋亚轩摆摆手,“你不是还要拍照片吗?别耽误你了。”

“没事,我也拍得差不多了,”刘耀文坚持道,“这附近路有点绕,你背着画板不好走,我送你到地铁站口。”

话都说到这份上,宋亚轩便不再推辞。两人并肩走在银杏小径上,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偶尔有风吹过,金黄的叶片簌簌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发间。

“你平时除了画画,还喜欢做什么?”刘耀文忽然开口问道,打破了路上的安静。

“听听歌,看看画展,”宋亚轩想了想,又说,“有时候也会去公园或者湖边走走,看看风景找找灵感。”

“挺文艺的嘛,”刘耀文笑着说,“我除了拍照,就喜欢打打球,偶尔跟朋友去看看电影,跟你比起来,太接地气了。”

“没有啊,”宋亚轩连忙说,“打球也挺好的,我体育不太好,平时很少运动。”

“那下次有空,我可以教你打球啊!”刘耀文立刻接话,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篮球、羽毛球都行,我打得还不错。”

宋亚轩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不过我可能学得很慢,你别嫌我笨。”

“怎么会!”刘耀文笑着说,“慢慢来,多练几次就会了。”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故宫东侧的路口。地铁站口就在不远处,人来人往,和银杏林里的安静截然不同。

“到这里就可以了,”宋亚轩停下脚步,转过身对刘耀文说,“谢谢你送我过来,还有今天的照片和建议。”

“客气啥,”刘耀文摆摆手,“这周末记得联系我,我帮你找最好的角度拍照片。”

“好,一定,”宋亚轩笑着点头,背上画板,“那我先走了,再见。”

“再见!”刘耀文朝他挥挥手,看着他转身走进人群,直到宋亚轩的身影消失在地铁站口,才收回目光。他低头看了看相机里刚拍的速写照片,又点开和宋亚轩的聊天框,指尖在屏幕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只发了一个银杏叶的表情包。

宋亚轩走进地铁站,找了个座位坐下,才发现自己的心跳比平时快了些。他掏出手机,点开和刘耀文的聊天框,看着那个银杏叶表情包,忍不住笑了笑。指尖划过之前刘耀文发来的照片,又翻开自己的速写本,看着那张进步明显的银杏枝桠,忽然觉得这个秋天,真的和以往不一样了。

周末的阳光格外明媚,宋亚轩背着油画工具来到约定的银杏林时,刘耀文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他换了件浅灰色的卫衣,手里举着相机,正在对着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拍照,阳光落在他身上,整个人显得格外清爽。

“早啊!”宋亚轩笑着朝他走过去。

刘耀文回头看见他,眼睛一亮:“早!你来得正好,我刚找到一个绝佳的角度,特别适合你画油画。”他拉着宋亚轩走到一棵靠近红墙的银杏树旁,“你看,从这里看过去,金黄的叶子、红色的墙、灰色的瓦,色彩对比特别鲜明,而且阳光刚好落在这片枝桠上,光影感绝了。”

宋亚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如他所说,红墙黛瓦映衬着金黄的银杏叶,阳光穿过叶片留下斑驳的光影,色彩层次丰富又和谐,确实是画油画的好素材。“太完美了,”他忍不住赞叹,立刻放下画板,开始准备画具。

刘耀文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他,没有打扰,只是偶尔举起相机,对着宋亚轩和周围的风景拍几张照片。阳光落在宋亚轩专注的侧脸上,他微微蹙着眉,调色盘上的颜料在他指尖下渐渐混合成想要的色彩,画笔落在画布上的动作轻柔又坚定,和平时温软的模样相比,多了几分专业的气场。

“需要我帮你递东西吗?”刘耀文轻声问道,生怕打扰到他。

“不用啦,谢谢,”宋亚轩抬头对他笑了笑,“我都准备好了,你忙你的就行,不用管我。”

刘耀文点点头,转身走到不远处,继续拍照片,只是镜头时不时会不自觉地对准宋亚轩的方向。他发现宋亚轩画画的时候格外专注,连风吹起头发都没察觉,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认真的样子竟比眼前的银杏林还要动人。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升到了半空。宋亚轩放下画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腕,看着画布上已经初具雏形的油画,满意地点了点头。金黄的银杏叶已经勾勒出大致的形态,红墙的底色也铺好了,接下来只需要细化光影和细节。

“画得怎么样了?”刘耀文走过来,轻声问道。

“差不多完成一半了,”宋亚轩侧身让他看画布,“你看,用你说的那种色彩搭配,果然比之前试的效果好很多。”

刘耀文凑近看了看,忍不住赞叹:“绝了!这色彩太正了,比我拍的照片还好看。你看这片叶子,色彩过渡得特别自然,跟真的一样。”

被人认可的喜悦在心底蔓延开来,宋亚轩笑着说:“还是得谢谢你,要不是你找的这个角度,我也画不出这样的效果。”

“跟我客气啥,”刘耀文笑着说,“对了,我买了水,你要不要喝点?”他从相机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递给宋亚轩。

“谢谢,”宋亚轩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流下,缓解了刚才画画的燥热。

两人坐在长椅上休息,偶尔聊几句天,话题从画画聊到摄影,又从电影聊到音乐,意外地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刘耀文说起自己第一次拍银杏时,因为太着急没找对角度,拍出来的照片一片模糊,被他哥笑话了好久;宋亚轩则说起自己刚学油画时,因为调不好颜色,把一幅画改得面目全非,最后只能放弃重画。

聊着聊着,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之前的些许生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阳光穿过银杏叶,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叶片飘落,落在画布上、相机上,或是他们的脚边,像是为这场约定增添了几分温柔的点缀。

“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再去画一会儿,争取今天能把主体部分完成。”宋亚轩站起身,拿起画笔。

“好,”刘耀文点点头,“需要帮忙随时说。”

宋亚轩重新站在画布前,拿起画笔,对着眼前的银杏林细细描摹。刘耀文则在一旁安静地陪着,偶尔拍几张照片,偶尔帮宋亚轩递个颜料盘、换支画笔,动作轻柔又默契。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夕阳西下时,宋亚轩终于放下了画笔。画布上的银杏油画已经基本完成,金黄的叶片带着阳光的温度,枝干的笔触苍劲有力,红墙黛瓦的背景衬得整个画面格外有层次感,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正是他一直想要的效果。

“完成了!”宋亚轩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释然又喜悦的笑容。

刘耀文凑过来看,眼睛里满是惊艳:“太好看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完美,这通透感,跟我哥拍的那组油画照片不相上下了。”

“真的吗?”宋亚轩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画银杏油画。

“当然是真的!”刘耀文认真地说,“你看这细节,每片叶子的形态都不一样,色彩层次也特别丰富,一看就是用心画的。”他顿了顿,又说,“我能拍一张你的油画吗?太惊艳了,想存着当纪念。”

“可以啊,”宋亚轩笑着说,帮着调整了一下画布的角度,让夕阳的余晖刚好落在画布上,“这样拍出来会更好看。”

刘耀文举起相机,认真地调整焦距,快门声轻响,将这幅充满秋意的油画定格在镜头里。他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满意地点点头:“太绝了,回头我修一下发给你,你可以打印出来挂在画室里。”

“好啊,”宋亚轩笑着应下,开始收拾画具。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铺满银杏叶的地上,画面温暖又安静。

“收拾好了吗?”刘耀文帮着他拎起画板,“我送你到地铁站口吧。”

“不用啦,我自己可以的,”宋亚轩连忙说,“你也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吧。”

“没事,我反正也不急着回去,”刘耀文坚持道,“你这画板这么沉,背着不好走。”

老大们...[垂耳兔头][垂耳兔头][垂耳兔头]满足了吗[三花猫头][三花猫头][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你是学画画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