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暮色尽头没有你 > 第4章 无声的画笔

暮色尽头没有你 第4章 无声的画笔

作者:寒舟遇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07:30:07 来源:文学城

接下来的几天,江澈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与乔奕单独接触的机会。

他提前离开教室,绕远路去图书馆,甚至改变了放学回家的时间,在教室里,他始终低垂着头,将自己隔绝在一个无形的罩子里,对乔奕投来的目光视若无睹。

乔奕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像之前那样主动上前,他只是依旧每天来到图书馆,坐在那个熟悉的位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他不再试图和江澈说话,只是偶尔,会将自己觉得有用的参考资料,或者一本有趣的、与课堂无关的闲书,轻轻推到江澈的桌角。

起初,江澈会身体僵硬,对那推过来的东西置之不理,但乔奕很有耐心,第二天依旧会推过来一本新的,或者一张写着某道难题更简洁解法的纸条。

这种沉默的、不带压迫感的关注,像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干涸的土地。

这天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宣布了学校即将举办“青春·印象”主题艺术节的消息,鼓励有特长的同学积极报名,尤其是美术生,需要提交一幅主题创作。

“江澈”李老师目光温和地看向他,“你是我们班唯一的美术生,这次艺术节,希望你能拿出作品,为班级争光”

瞬间,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澈身上,他身体猛地一僵,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讨厌这种被众人注视的感觉,这让他感到窒息,尤其是,他能感觉到斜后方那道格外专注的视线。

“……好”他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地应了下来,这更像是一种无法推脱的任务,而非展示才华的机会。

放学后,江澈没有立刻去图书馆,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学校那间老旧的美术教室。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混合的特殊气味。

画架上覆盖着防尘布,静物台上散落着一些石膏几何体。

他走到一个靠窗的画架前,掀开防尘布,铺开画纸,主题是“青春·印象”,多么光明,多么充满希望的词汇,他的青春是什么?是诊断书上冰冷的字眼,是家庭里无声的忽视,是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荒芜,是……那个他不敢靠近、却又无法忽视的,名为乔奕的光源。

他拿起铅笔,对着空白的画纸,却久久无法下笔。那种熟悉的、表达受阻的感觉再次袭来。

脑海里有无数混乱的色块和线条在冲撞,却无法汇聚成清晰的图像。焦虑感开始攀升,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就在这时,美术教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江澈警觉地回头,看到乔奕站在门口,逆着光,身形轮廓显得有些模糊。

“李老师说你可能在这里”乔奕的声音很平静,没有走近,只是倚在门框上,“需要模特吗?”

江澈愣住了,握着铅笔的手指收紧。

乔奕看着他,眼神坦诚而干净:“我看你好像没什么灵感‘青春·印象’……也许看着我,能画出来点什么?”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就坐在这儿,不说话,不打扰你”

他的提议太过出乎意料,以至于江澈一时忘了拒绝,或者说,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他渴望将眼前这个少年画下来,用线条和色彩去记录这份他不敢拥有的美好。

乔奕没有等他回答,便自顾自地走到教室另一头的窗边,找了个高脚凳坐下,他侧对着江澈,目光望向窗外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夕阳的金辉勾勒出他流畅的下颌线和挺拔的鼻梁,整个人像一幅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剪影。

他没有再看江澈,仿佛真的只是一个供人写生的静物。

美术教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清浅的呼吸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喧闹。

江澈看着逆光中的乔奕,看着他被光影分割得异常清晰的侧影,那股堵塞的灵感,似乎找到了一丝缝隙。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将目光投向画纸,铅笔尖终于颤抖着,落下了第一笔。

线条起初是生涩的,犹豫的,但渐渐地,随着他一次次抬头确认那光影的轮廓,笔下线条变得流畅起来。他画得很专注,暂时忘记了那些纷扰的情绪,忘记了自我厌弃,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画笔与纸张的摩擦声,以及那个坐在光里的少年。

他没有画乔奕具体的五官,而是专注于捕捉那瞬间的光影、轮廓和氛围,画纸上,一个少年的侧影在逆光中显得有些不真实,光芒从他周身溢出,仿佛他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驱散了画中大部分的阴暗,只在边缘留下一些深邃的、却不再令人绝望的灰色调。

这不仅仅是写生,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倾诉和情感的宣泄。

乔奕始终安静地坐着,像一尊沉默的雕塑。他能感受到江澈投注在他身上的目光,那目光不再是躲避和恐惧,而是带着一种专注的、近乎虔诚的审视。

他知道,江澈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尝试着重新与他建立连接,哪怕这种连接,是通过无声的画笔。

当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收拢,教室内的光线变得昏暗时,江澈终于停下了笔。

他怔怔地看着画纸上那个笼罩在光晕中的身影,有些恍惚。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画出的第一张完整的、带着某种明确情感倾向的画作。

乔奕这时才从高脚凳上下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他没有走过来看画,只是看着江澈,轻声问:“画完了吗?”

江澈抬起头,对上他的视线。这一次,他没有立刻躲开。昏暗的光线里,他的眼睛像被水洗过的琥珀,清澈见底,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完成画作后的释然,有被窥见内心的无措,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

“……嗯”他轻轻应了一声。

“那走吧,天快黑了”乔奕的语气依旧自然,仿佛他们之间从未有过那几天的冷战与隔阂。

江澈默默地收拾好画具,将那张画小心地卷起来,握在手中。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美术教室,融入走廊的昏暗与寂静,没有多余的言语,但某种冻结的东西,似乎在画笔的沙沙声中,悄然融化了。

江澈握着那卷画纸,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细微的纹理,以及炭笔线条留下的、几不可查的凸起,它不再是单纯的一幅画,更像是一个刚刚被窥见、尚需隐藏的秘密,他和乔奕沉默地走在被暮色浸染的校园小径上,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乔奕很体贴地没有提出要看那幅画,他甚至没有过多地谈论刚才在画室的事,只是像往常一样,说着一些学校里无关紧要的闲闻,语气轻松自然,仿佛他们之间那几天的刻意疏远从未发生过。

这种态度让江澈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他偷偷用余光瞥向身边的乔奕,夕阳的余晖给他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那双总是带着飞扬神采的眼睛,此刻也显得格外沉静。

他为什么会来这里?为什么愿意一动不动地坐那么久,只为了当他的模特?这些问题在江澈心里盘旋,他却不敢问出口。

“艺术节的画,”乔奕忽然开口,打断了江澈的思绪,他侧过头,眼神温和,“就画你刚才画的那张,怎么样?”

江澈心头一跳,下意识地将画纸攥得更紧 “……那只是速写练习”他低声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将那幅充满了个人情感投射的画公之于众?他做不到。

“我觉得很好,”乔奕的语气很诚恳,“虽然我没看到全貌,但感觉……很有力量。”他斟酌着用词,“不是那种口号式的青春,更像是一种……挣扎着想要破土而出的生命力”

挣扎着破土而出……江澈的心被这个词组猛地击中,乔奕看懂了,即使他没有看到画,他也透过那短暂的创作过程,捕捉到了他试图表达的内核,一种被理解的战栗感顺着脊椎爬升,让他鼻尖微微发酸。

“……我再想想。”他没有再直接拒绝,这对他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让步。

乔奕笑了笑,不再强求 “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说”

走到分别的路口,江澈停下脚步,第一次主动开口,声音依旧很轻:“今天……谢谢”

谢谢你没有追问,谢谢你的安静陪伴,谢谢你看懂了我的画,也……谢谢你还愿意靠近这样的我。

乔奕看着他低垂的脑袋和微微发红的耳尖,心里软成一片。“不客气,江澈”他叫他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清晰,“明天见”

“明天见”江澈轻声回应,然后转身,走进了巷口。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仓皇,虽然依旧有些沉重,但握着画纸的手,却仿佛有了些许温度。

回到那个压抑的家,江澈径直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他将那卷画纸小心地展开,用磁铁固定在墙上。

昏暗的灯光下,画中那个逆光的剪影仿佛活了过来,静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驱散了一室清冷。

他坐在床沿,久久地凝视着画,乔奕说得对,这幅画里确实有他平时作品中罕见的、挣扎求生的力量。是因为描绘的对象是他吗?因为他是他灰暗世界里唯一的光源,所以连带着笔触也沾染上了那份炽热?

母亲在门外叫他吃饭,他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出去,他拿出速写本,翻到新的一页,铅笔在指尖转动,脑海中不再是空无一物的苍白,而是乔奕各种生动的模样——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图书馆里蹙眉思考的,递给他蛋糕时眉眼带笑的,还有今天在画室里,安静坐在光里的……

笔尖开始不由自主地在纸上滑动,线条流畅而肯定。一幅幅生动的素描跃然纸上,不再是压抑的色块,而是充满了动态和细节。

他画得入了神,连弟弟江烊推门进来都没立刻察觉。

“哥,你在画什么?”江烊好奇地凑过来。

江澈猛地合上速写本,动作快得近乎慌乱“没什么,随便画画”他掩饰道,心跳如擂鼓。

江烊撇撇嘴,也没多问,只是催促道:“妈让你快点吃饭,菜都凉了。”

“知道了,马上”江澈将速写本塞到枕头底下,深吸一口气,才起身走出房间,餐桌上,依旧是围绕着江烊学业的话题,他沉默地吃着饭,味同嚼蜡,心思却早已飞回了房间,飞到了那本藏着秘密的速写本上。

他知道这很危险,他将乔奕的样子刻印在画纸上,也等同于将他更深地刻进了心里,这份隐秘的、日益增长的情感,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既带来微弱的甜,也带来窒息的恐惧。

但他控制不住,绘画是他唯一的出口,而当这个出口与乔奕联系在一起时,便产生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接下来的几天,江澈的生活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节奏,他依旧沉默,但不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他开始更加频繁地使用那个速写本,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用画笔记录下关于乔奕的点点滴滴。

艺术节的创作也有了方向,他没有选择那幅逆光剪影,而是开始构思一幅新的、更隐晦也更能表达他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

他依旧会去图书馆,乔奕也依旧在那里,他们之间的关系恢复到了冷战之前的状态,甚至比之前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默契,乔奕不再刻意寻找话题,但他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递上一瓶水,或者分享一道难题的巧解。

他像一道稳定而温暖的光源,持续地、耐心地照耀着江澈那片荒芜的世界。

江澈开始习惯这份陪伴,甚至开始隐隐期待,他会因为乔奕一个赞许的眼神而心跳加速,也会因为乔奕偶尔和别的同学说笑而感到一丝微妙的、连自己都未曾明晰的酸涩。

但两人不知道的是一种微妙而持久的平衡,在他们两个之间悄然建立。

江澈没有再刻意躲避,但也并未主动靠近,他像一只谨慎的、刚刚经历过惊吓的动物,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安全距离,观察着,试探着。而乔奕,则展现出惊人的耐心和洞察力。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带着灼人的热情强行闯入,而是化作了一道恒定、温暖的背景光,无声地存在着。

图书馆的角落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栖息地,乔奕依旧会坐在江澈对面,但他看的书变得杂了起来,有时是艰深的竞赛题集,有时是晦涩的哲学著作,有时甚至是一本轻松的游记。

他不再总是试图与江澈进行学业上的交流,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打扰,却又奇异地共享着同一片宁静的空气。

偶尔,乔奕会从书中抬起头,目光落在对面低垂的眼睫上,江澈画画时的神态与平时完全不同,那是一种摒除了所有外界干扰的、极度专注的沉静。

他的手指握着画笔(有时是铅笔,有时是炭笔)时,会变得异常稳定,线条在纸上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食叶,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仪式感。

乔奕注意到,江澈开始频繁地使用那个厚厚的速写本,他并不知道里面画的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那对本就沉默的江澈而言,是一个更为隐秘和重要的世界,他尊重那个世界的边界,从不贸然窥探。

有时,江澈会遇到瓶颈,画笔会长时间地停滞在空中,眉头微蹙,眼神里透露出烦躁和无助,每当这时,乔奕并不会出言指导——那并非他所长——他只会极其轻微地动一下,比如轻轻合上自己正在看的书,或者端起水杯喝一口水。

这些细微的声响,仿佛一个善意的提醒,将江澈从僵硬的思维困境中暂时拉出来,让他得以喘息,然后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

这种无声的陪伴,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无声地告诉江澈:我在这里,我看着你,但我不会干涉你。

放学后的同行也成了惯例,他们依旧在那个岔路口分手,乔奕依旧会目送江澈的身影消失在巷口,但分别时,那声“明天见”里,似乎多了一些心照不宣的、实实在在的期待。

江澈开始留意到乔奕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他思考时会无意识地用指尖轻敲桌面,节奏稳定;比如他其实不喜欢喝太甜的饮料,偏好纯粹的矿泉水和无糖茶;比如他看似随和,骨子里却有着极强的原则性和领导力,在篮球场上一个手势就能让队友信服……这些细节像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乔奕,不再仅仅是“天之骄子”那样一个模糊而耀眼的概念。

他也开始在自己的速写本里,不自觉地记录下这些细节,不再是完整的肖像,而是一个个生动的局部——敲击桌面的修长手指,仰头喝水时滚动的喉结,阳光下微微眯起的眼睛,甚至是他书包上那个有些磨损的挂件……这些画作带着偷窥般的私密感,却也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绘画,成了他理解乔奕、靠近乔奕的另一种无声的语言。

然而,情绪的海洋从未真正平静,某些清晨,江澈会感到一种无缘无故的沉重,仿佛胸口压着巨石,连呼吸都变得费力,他会比平时更加沉默,脸色苍白,眼神空洞,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反应。

这种时候,乔奕会变得更加安静,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默默地将自己存在感降到最低,偶尔递过去一颗剥好的糖,或者一张干净的、柔软的纸巾。

他没有问“你怎么了”,也没有说“振作点”。他只是用行动表明:无论你处于何种状态,我都在这里接受。

江澈有时会接过那颗糖,舌尖弥漫开的细微甜味,像黑暗中一根纤细却坚韧的丝线,勉强维系着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有时,他则会毫无反应,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低落里,乔奕也不介意,只是耐心地等待着。

这种接纳,比鼓励更让江澈感到安心,他不需要在乔奕面前伪装“正常”,这对他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救赎。

与此同时,关于艺术节创作的构思也在江澈心中缓慢酝酿,他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在速写本上画了大量的草图,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表现形式。那幅逆光中的乔奕给了他灵感,但他不想简单地复制。

他想画一种感觉,一种在冰冷绝望的缝隙中,依然固执地追寻光、并被光微微照亮的复杂感受,这对他而言,是一次将内心世界外化的巨大挑战。

日子就这样在画笔的沙沙声、翻书的轻响、无声的陪伴和偶尔的情绪低谷中,如水般流过,看似平淡,实则暗流涌动。

江澈心中的荒原,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被这点点滴滴的微光浸润着。冰层在融化,虽然缓慢,但裂缝已然清晰。

乔奕看着江澈笔下渐渐增多的、带着生活气息的画作,看着他偶尔因为捕捉到一个满意细节而微微发亮的眼睛,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他知道,这是一场漫长的跋涉,他正在一点点靠近那颗被厚重盔甲包裹着的、敏感而柔软的心。

艺术节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空气中也仿佛多了一丝躁动的因子。

校园里关于各类节目的讨论渐渐多了起来,但对于江澈而言,这种氛围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的画作进展缓慢,那种想要表达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挣扎的复杂感受,始终难以用确切的视觉语言完美捕捉。

他撕掉了好几张不满意的草图,烦躁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呼吸也开始变得有些急促,就在负面情绪即将淹没他的时候,一杯温热的、散发着淡淡茉莉香气的茶被轻轻放在了他的画纸旁。

江澈抬起头,对上乔奕平静的目光。

“别急,”乔奕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时间还够”

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像一只沉稳的手,按住了他即将失控的情绪,江澈看着那杯氤氲着热气的茶,又看了看乔奕那双仿佛能包容一切的眼睛,胸腔里那股横冲直撞的焦躁,竟真的慢慢平息了下来。

他端起茶杯,温热透过杯壁传递到微凉的指尖,他小口啜饮着,茉莉的清香在口腔中弥漫,带着一丝微苦,回甘却悠长,他忽然意识到,乔奕甚至记住了他不喜欢喝太甜的东西。

这种被细致入微地关注着、理解着的感觉,让他心头泛起一阵酸涩的暖流,他重新拿起画笔,不再执着于所谓的“完美表达”,而是尝试着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画出那些混乱的、矛盾的,却无比真实的情绪碎片。

乔奕看着他再次沉浸到创作中,紧绷的侧脸线条柔和了些许,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回自己的书本上,他就像一个耐心的守护者,在江澈即将被内心风暴卷走时,适时地抛下锚点,让他得以稳住船身。

这天放学,天空飘起了细密的雨丝,乔奕撑开伞,依旧将大部分空间倾向江澈,两人并肩走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谁也没有说话,只有雨点敲击伞面的声音,像一首单调却安宁的背景乐。

走到那个熟悉的岔路口,江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道别,他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从书包里拿出那个厚厚的速写本,翻到其中一页,递到了乔奕面前。

那是一张极其快速的动态素描,画的是乔奕在篮球场上跃起投篮的瞬间,线条飞扬洒脱,充满了力量感和运动的美感,将少年人特有的蓬勃生命力捕捉得淋漓尽致。

乔奕愣住了。

他没想到江澈会主动给他看他的画,更没想到画的是自己,画中的他,是他自己都未曾留意过的、充满锐气和活力的模样。

“……画得不好”江澈见他久久不语,有些窘迫地想要收回本子。

“不,”乔奕伸手轻轻按住了本子边缘,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画得很好,非常好,江澈,你把我画得……比我本人还要好”

他的肯定真诚而毫无保留,像一束强光,瞬间穿透了江澈层层的自卑和不安,江澈的脸颊迅速漫上一层薄红,他飞快地抽回速写本,抱在怀里,声音细弱蚊蝇:“…...我走了”

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和巷口的阴影中。

乔奕站在原地,看着江澈消失的方向,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他能感觉到,江澈紧闭的心门,又被他撬开了一丝缝隙。

这一次,是江澈主动的。

雨还在下,乔奕的心情却如同被雨水洗过的晴空,明朗而畅快。

他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在以毫米为单位,缓慢而坚定地缩短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