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木讷书生的小夫郎 > 第31章 做诗加赛

木讷书生的小夫郎 第31章 做诗加赛

作者:茶茶茶茶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4 13:21:05 来源:文学城

“杨兄,你看杨庆生那副卑躬屈膝的姿态,他身边那个人约摸是个有背景的,难道是傍上他了,才堵上了钱庄的窟窿?”方子铭大胆猜测,“他那点事儿镇上的书生们都知道,要不然怎么有机会来这里。”

杨桦不动声色,“子铭,先生刚嘱咐过要慎言,这里人这么多,我们不理会就是了。”

方子铭忙捂住嘴也收回了目光。

学子们都候在亭子周围,陆师爷环顾人群轻咳了声,人群登时安静下来。

他道,“诸位先安静片刻,听我说几句,在场的学子都是我们青县的才子,是科考的希望,眼下院试在即,我知道在场的童生们定是忙于在家温书,无暇顾及其他,如此一来,应是错过了我们梅园的景色,这个季节虽然没有梅花,但园里的菊花开得正盛,今日正逢学政邱大人回乡,知县大人体谅学子的辛苦,这才特地请邱大人赏光与大家在梅园相聚,赏景作诗,各抒才情。”

陆师爷语毕学子们难掩激动之色,焦县令捋着胡子端着一副县令架子,露出得意笑容,道,“邱大人,本县有功名在身的应考学子基本都在这里了,本县学风浓厚,科考中者是府城下辖的县城中人数最多的,今日既然齐聚于此,何不考考大家,我们也设个彩头,您说可好?”

焦县令在任这些年,青县确实出了不少科举的好苗子,所以县城的阳山书院也在府城小有名气。

邱学政刚过不惑之年,但为人严肃,不苟言笑,颇有古板的老学究的气质,自从进了这梅园也没见他露出个笑模样,刚听县令和师爷说话时也板着脸,听说要设个彩头才轻动嘴角点点头。

“焦县令认为设什么样的彩头合适?”

“既然都是书生,那最实用的还是文房四宝,我那里有一块上好的墨,就当个彩头吧。”焦县令道。

邱学政,“那我再添一只玉笔,祝学子们玉笔生花,为自己搏个好前程。”

在场的学子们齐齐作揖,“多谢县令大人,多谢学政大人。”

焦县令大手一挥,给了三炷香的时间让学子们自行在梅园赏花作诗,三炷香结束还没有交上诗作的人则视为放弃比赛,自然也就和大人赏的彩头无缘了。

多数人都乐呵呵的散去了,梅园占地广,不同处景色也不同,越是临近山脚景色越雅致。

方子铭亦步亦趋跟着杨桦,两人也没方向,随意走着,直到身边人渐渐减少,他左看右看离人群远了才敢出声。

“杨兄,我看那位邱学政太严肃了,那副表情和我大伯生气时候的一模一样,我见到那人就发怵,再说了,这梅园里现在到处是菊花,我昨日在家苦思冥想的可都是颂梅的啊!”

他嘟囔了一阵,杨桦也停下了脚步,一旁就有一个长石桌,上头已然备好了笔墨。

“方兄,我们还是先做诗吧,三炷香内需得交上诗作才算不给先生丢脸。”杨桦劝道。

“对对对,就听你的,赶紧写诗要紧!”

两人也不再赏景了,要写什么内容心中已经有了雏形,于是都静下心来开始铺纸研墨,一阵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菊香。

杨桦本就不擅长作诗,好在这些日子他在家也有准备,早就料想到梅园没有梅花,他虽没去过,但也猜测约摸会有菊花,所以自做了几首提前备着。

此刻虽说置身其中,但实在没有多余的灵感,稳妥起见还是把写好的诗工工整整地藤了下来。

方子铭看到纸上的字迹不禁夸他字写得又进步了,快要自成一派了。

杨桦谦虚地摇摇头,写好后就静静给方子铭研墨。

做诗向来难不倒方子铭,刚才他只是随意唠叨几句,真动起笔来,两刻钟的功夫已经写好了两首。

他左看看右看看实在不知哪一首更佳,只得找杨桦拿主意,这边正在琢磨,身后突然响起了其他人的声音。

一胖一瘦两个身影走过来,看到桌上的笔墨忙问,“两位兄台可是完成诗做了?能否把笔墨借给我们二人一用。”

方子铭收好自己的两首诗和杨桦让开地方,挪到了两步远的石凳上。

这个小桌位置偏僻,这么久了也只有这两个书生路过,正适合他俩这种不擅交际的人容身。

一旁两人手上握着笔,嘴里也没闲着,更是不怕隔墙有耳,瘦的那人话说得直接,“周兄,咱们大老远从县城跑过来,就是为了做一首诗啊,我看那些人都想和学政套近乎,学政大人都不搭理他们,咱们更是小喽啰一个,无人问津,真是无聊死了。”

“你莫要这样想,先生让咱俩来时也说了,要多与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一会儿看看有没有能入学政大人眼的诗,若是能听他指点一二,我们也不算白来。”胖书生划掉了一个字,滴了个墨点上去,又打趣道,“再说了,等诗会结束我们还能去买芋泥凉糕带回去,赏了美景品了美食,也称得上是乐趣一件啊!”

“你倒是提醒我了,你一说我又想吃那凉糕了,要不是糖水带不了,我也想带几碗糖水回去呢。”

“行了,先作诗,结束再说。”

两人的话一字不落地传进了杨桦和方子铭的耳朵里,方子铭憋不住笑,都快憋出了眼泪,悄悄怼了杨桦一下,小声说,“杨兄,这就是缘分啊,品尝你家夫郎的手艺可比这诗会有趣多了。”

杨桦暗暗想,听这两位书生的话就知他俩是品性赤诚之人,倒是值得结交。

可想归想,他自是不会贸然打扰旁人。

一刻钟过去,那两人也作好了诗,仔细端详一番后都很满意,约摸三炷香的时间也快到了,主动走过来和杨桦交谈。

“两位兄台可要一道去石亭,我们是从县城过来的,看二位气度不凡,莫非是阳山书院的学生?”

方子铭客气回,“我们都是镇上的学生,只是童生,来参加梅园诗会也只是凑个热闹。”

被称作周兄的人性格自来熟,一把揽过方子铭的肩膀,大笑两声,“这不巧了,我俩也是童生,每日在家温书也是枯燥乏味,正趁着这个机会出来散散心,你既然是本镇人,那你尝没尝过来的路上一个摊子卖的吃食,卖芋泥凉糕的,我俩刚买了一块还没吃够呢……”

他说起话来压根不给方子铭插嘴的机会,后者无奈的被揽着走,边走边回头向杨桦求助。

只得到杨桦一个安慰的眼神。

瘦一些的童生姓赵,和杨桦缀在后头并肩而行,也问了些镇上的风土人情,不到一刻钟就走到了中心的石亭。

这里已经聚集了大半学子,手上拿着诗作的都排在右边,挨个上交,三炷香马上燃尽,还有一小部分人两手空空没写出来,只好排在最左边。

四人正在排队,好巧不巧的前边隔了一人正是杨庆生和周文瑞。

杨庆生四处观望,暼到杨桦的身影后又和周文瑞耳语几句,引得他也回头看了眼。

杨桦不为所动,等所有学子都上交诗作后,几个随侍的人整理出来一共有六十八份。

前头邱学政和县令已经看了四十份,选出来几个上佳的放在一旁,目光都落在了最后这三十份上。

师爷适时说,“各位学子才情自是不必说,有没有人想毛遂自荐,把诗做拿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品鉴一番呢?”

这无疑是给大家伙儿展示的机会,若诗作算得上出彩,或者展示一下谈吐修养,定能给县令大人和学政留下个好印象,在青县的学子中也能出出风头,留下美名。

有人蠢蠢欲动有人则是低眉敛目,说到底还需要才情支撑,实在不行外表气质排的上号的也能试上一试,可若是什么强项都没有,最后只有丢脸这一条路了。

杨桦和方子铭奉行低调原则,刚结识的周赵两人也稳得很,正思量间,就有人主动上前回话。

“回师爷,我们阳山书院的钱风天资聪颖,从小便有小神童之美誉,今年才十六岁便中了童生,他的诗作可供学子们鉴赏一二。”

话音刚落,人群中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方子铭忍不住腹诽,“十六岁中童生算什么神童,这不跟我一样嘛。”

杨桦也本着看热闹的心态注意着那边,果然一个身材挺拔的书生上前一步,作揖鞠躬,“什么称号都是同窗们抬举在下,学生钱风愿意分享诗作,权当抛砖引玉,献丑了。”

这人说话态度倒是不卑不亢,刚说完便要打开自己的诗,结果一道声音突然打断。

“既然是赏诗,何不再找一人来一轮加赛呢。”

周文瑞迈着步子大摇大摆地走到亭子前,和县令大人行了礼,“姑父,侄儿在县城也听说过这位钱风的名号,却是有才华的,但我还知道本镇也有一人,可以与之相较,两人做比,岂不是更有看头。”

众人纷纷露出惊讶之色,想不到这周秀才身后竟然有县令大人这样的背景,又对他羡慕几分,然而更好奇的是他口中的人是谁?

焦县令听到他的称呼神色些许僵硬,看了眼学政没发现异样后才转过头说,“此人是谁?出来吧。”

周文瑞不怀好意地朝人群里杨桦站的位置暼了一眼,“正是童生杨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