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顾从小就强势,几个皇子之中,他是唯一没有母后庇佑还能在宫里横行霸道的那个。
闻延心里清楚这次的事情一定是闻顾在报复,他已经隐隐后悔自己上次主动挑事儿了。
不管怎么样,在宫里闹起来,回头传到皇帝和太后的耳朵里,吃亏的一定不是闻顾。
闻延忿忿不平的带着人走了。
李兴昌叹了口气:“景王殿下还是这样……”
不过,景王天生好命,谁让他是贵妃生的,犯再多错误也有皇帝给他善后。
闻延回去之后发落了一批人。
他现在疑神疑鬼的,看谁都觉得像闻顾收买过的探子,对谁都不信任。
跟着闻延的太监们日子本就不好受,这位主儿平时对下人抬脚就踹抬手就打的,完全不把人当人,这次之后脾气更大了。
天顺帝听说了这件事,过了两天就把闻延叫到了自己跟前。
太后寿宴过后,闻延明显觉出一些大臣和宗室里的兄弟对自己态度淡了。
这么大的场合都能搞出事情来,闻延不靠谱的形象已经落在了很多人心里。
天顺帝皱着眉:“对你身边那些人好点儿,别总是打骂他们。”
闻延心里委屈:“是不是五哥和七哥他们又向您告状了。”
“他们没有。”天顺帝道,“这些贴身伺候的,你对他们不好,难保他们做出什么事情。老九,你也不小了,这种事情就不要让朕提醒。”
闻延听着天顺帝这么说,猜测天顺帝也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一时之间有些心凉。
闻延道:“太后寿宴上那件事情,儿臣全不知情,一定有人背后陷害儿臣!”
天顺帝冷笑一声:“查了那么久,查出来是谁了么?”
闻延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你手上出了事情,就是你的问题。”天顺帝道,“延儿,你好自为之。退下吧。”
闻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满心屈辱的退了下去。
闻延心情不好,天顺帝的心情也不大好。
他精心栽培了闻延这么多年,结果闻延还是一而再的出乱子。
天顺帝跟前的太监黄浮道:“皇上一片爱子之心,景王殿下总有一天会理解的。”
或许越娇养的孩子,越是不如那些随便抚养的城府深沉。
天顺帝道:“朕出去走走,透透气。”
宫里那些戏班子还没有撤走,太后这些天喜欢听戏,时不时的就叫两个去她宫里唱戏。
天顺帝对这些咿咿呀呀的不感兴趣。
但这次,他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婉转的唱腔,不由自主的跟了上去。
......
这些天逐渐变暖了,冬天已经过去,王府里各种草木都萌发了枝条,丫鬟们都换上了春装。
年后朝廷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事情多的是后宫里。
皇帝宠幸了一个戏子出身的女人,不顾贵妃反对,把这个戏子封为了贵人,还赏了单独的宫殿,一连半个月都在这新封的向贵人的住处。
岑贵妃发了好大脾气,这次她是真的生气,比岑贵人受封的时候还生气。
姜朗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任职的地方,写了一封信送到了京城。
闻顾在书房里把姜朗这封信看完,让李兴昌给姜南雪送去。
李兴昌道:“姜小姐知道了之后一定很高兴。”
“她写了回信,你让人送去。本王晚些时候再去看她。”
李兴昌点了点头:“是。”
姜南雪看到父亲的来信之后,确实很高兴。
这次和父亲分别,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想想就和一场梦一样。
李兴昌笑道:“小姐要是写回信,或者带什么东西给姜大人,尽管吩咐奴才。”
姜南雪想了一下,上次姐姐写信过来,给父亲寄来了一双鞋子,她想给姜大人带上。
姜大人一向简朴,在穿衣上面只求干净,往往一件衣服穿好些年,姜南雪这阵子得空,也给他做了两件衣服。
姜南雪道:“有些东西在家里,改天我回家拿了给公公。”
李兴昌想了一下:“不碍事,奴才让李富贵去姜家取来吧。正好小翠她们都在家,她一定知道。”
“这样也好。”
姜南雪把姜大人写的信又来回看了几遍,还在想着回信写什么。
她这阵子在王府住的挺好的。
倒不是指锦衣玉食这些,王府吃穿住行当然比姜家高了很多。
在这里住着,姜南雪没什么寄人篱下的感觉,身边这些人对她都特别亲近,像是亲姐姐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据说闻顾那边很忙,姜南雪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他一面。
姜南雪这些天练字越发精进了,在纸上写出来格外秀气好看,她忍不住想着姜大人能不能认出来自己的笔迹。
李兴昌离开之后,姜南雪就去了书房里写字。
彩云在旁边安静看着,虽然看不懂,但看姜南雪写字时的姿态,莫名就觉得舒心。
姜南雪写了一半又开始偷懒,趴在桌子上不起来。
之前听闻顾那么说,姜南雪已经打算从此专心读书,为了以后有什么突发状况,她能替闻顾撑起王府。
但是,人果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全改变的,姜南雪还是日常懒散作风悠闲,写了一下午才写好。
闻顾过来的时候,姜南雪在窗边坐着用柳枝和紫兰编花环。
彩云看见闻顾过来,喊了一声“殿下”。
姜南雪也赶紧起身。
闻顾道:“你在做什么?”
姜南雪把编好的花环拿出来戴在了头上。
闻顾没看过身边什么人戴这个,只见平民百姓家的小孩儿春天戴过。
姜南雪戴上却很好看。
可惜这些东西花期太短,过了春天柳条就开始变硬了。
闻顾想着回头让人用珠宝和金线给她做一个不会凋零的,一年四季都能戴。
姜南雪放在桌上的信还没有收起来,闻顾在书桌前坐下,看了看她都写了什么。
闻顾不知道,她竟然还是个爱操心的小姑娘。
姜南雪通篇都在叮嘱姜大人冷了记得穿衣服,饿了记得吃饭,要是遇见坏人,千万不要一个人和坏人动手,强龙压不了地头蛇,况且姜大人又不是强龙,不要招惹当地的权贵……从开头到结束,不重样的叮嘱了十几件事。
闻顾先扫了一遍,接着又细看:“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叮嘱你父亲倒是上心。”
姜南雪道:“我在京城好一些,有殿下照顾我。父亲一个人在外,我多少有些不放心。”
闻顾道:“想不想让你父亲回来?”
姜南雪摇了摇头。
姜大人虽然被贬,但他被贬的地方不是贫瘠之地。
倘若回到京城,万一姜大人继续和皇帝以及景王作对,说不定危险更多。
天高皇帝远,姜大人治理一方百姓,每天有他的事情做,说不定更好一些。
姜南雪从小追求的并不是让父亲高官厚禄应有尽有,她更想的是让家里人平平安安,所有人聚在一起过日子。
就像现在,姜南雪和闻顾定下了婚事,她心里期望的也不是闻顾九死一生去追逐储君之位,更想让闻顾平平安安。
不同的是,闻顾和其他皇子并非一母所生,所有人都野心勃勃容不得他人,不管选择往前还是往后,都会经历残酷的厮杀。
闻顾其实有办法让姜大人回来。
如果姜南雪实在想念姜大人,想让姜大人看着她出嫁,他能把姜朗再调回京城。
只是,在外对姜大人来说可能会安全一些。
而且,闻顾和姜大人认识多年,对他了解很深。
姜朗不是池中物,在任何地方都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闻顾更想让他在地方上干几年,让姜朗把当地换个新的面貌。
姜南雪没有在太后面前哀求着要自己父亲回来,也没有求到自己面前,闻顾觉得姜南雪虽然看起来不谙世事,实际上还是很懂事的。
甚至懂事得让人有点心疼。
不管怎么说,母亲早早离世,父亲关心朝政多于关心她,留她一个女孩子孤苦伶仃在京城,还是有些可怜。
如果闻顾没有插手进来,或许姜南雪最后就被她的叔婶当成人情随便找个人嫁了。
闻顾评点姜南雪写的字:“字迹工整,笔画纤细,温婉有余,锋芒不足。”
乍一看是很好看,但是经不起细看。
姜南雪有点不服气:“我能写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再过几个月,我写的字还会更好看。”
闻顾轻笑一声,没再打击她:“是,姜小姐说的都对,以后会越来越好看。”
姜南雪听他这么说,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忍不住偷偷看他一眼。
闻顾把她拉到了自己怀里:“你在偷看什么?”
姜南雪抬头,闻顾下颌线条分明,脖颈修长,喉结微微凸起,她就用手戳了戳他的喉结。
闻顾握住她的手指:“别闹。”
姜南雪道:“殿下,我们什么时候成亲呀?”
“怎么?想早点和本王成亲?”
姜南雪没说话。
但她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想和闻顾住在一起,天天能够看到他。
闻顾把姜南雪抱到了自己大腿上坐着,低头亲了亲她的指尖:“已经让人在做你的婚服。”
夜长梦多,闻顾也不想耽误得太晚,一切自然是越早越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第 46 章